Workflow
AI叙事
icon
搜索文档
险资机构年内举牌上市公司已达34次
证券日报· 2025-09-26 15:39
公告显示,9月23日,长城人寿买入新天绿能股票100万股,加上此前持有的新天绿能股票,长城人寿共 计持有新天绿能股票约2.1亿股,约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达到举牌线。 此次长城人寿举牌标的为新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与当前我国发展绿色能源的方向高度一致。据新天绿能 官网介绍,该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旗下拥有风电业务和天然气业务。 截至今年6月30日,长城人寿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为283.55亿元,占上季末总资产的比例为18.84%。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是今年举牌的主力,截至目前共计举牌上市公 司12次。同时,民生人寿、中邮人寿、泰康人寿、利安人寿等险资机构今年都有举牌上市公司的行为。 险资机构举牌上市公司再添新案例。9月25日,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人寿")发 布公告称,举牌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天绿能")股票。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9月 26日,年内险资机构举牌上市公司已达34次,远超去年全年的20次。 所谓"举牌",是指保险公司持有或者与其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上市公司5%股权,以及之后每 增持达到5%时需依规披露的行为 ...
“鲍德熹·爱奇艺AI剧场”官宣 明年将上线首批AI叙事影片
新浪科技· 2025-09-25 10:55
鲍德熹表示,AI生成的创作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限制,将引领视觉革命,给予创作者用想象力开创新世 界的机会。他将与爱奇艺以筛选和培养并重的方式,把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和对新技术的理解分享给新 生代影视创作者。 据介绍,剧场将面向全球征集内容创意和团队,并为创作者提供技术支持及创作补贴,入选作品的创作 者也会参与会员费和广告收入的净利润分成。首批15分钟以上、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的AI叙事影片计 划于2026年一季度正式上线。 王晓晖表示,AI原生很快就会成为专业内容生产的主流模式,但现阶段行业内仍未有AI叙事作品落 地。通过"鲍德熹·爱奇艺AI剧场",爱奇艺将率先探索AI时代的叙事模式和内容生态,与新生代创作者 共同开启面向未来的创作。 新浪科技讯 9月25日晚间消息,在爱奇艺秋季推荐会"悦享会"上,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联合著名电 影人、奥斯卡得主鲍德熹共同宣布,将推出国内首个AI剧场"鲍德熹·爱奇艺AI剧场"。 责任编辑:何俊熹 ...
“AI叙事”强势回归?港股大爆发,科技巨头全线猛攻,百度爆拉!
搜狐财经· 2025-09-17 07:07
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涨4.30%至6339.09点,创2021年11月底以来新高 [2][3] - 恒生指数涨1.74%至26906.62点,国企指数涨2.24%至9596.27点 [3][4] 科技巨头股价表现 - 百度集团股价涨16.34%至131.7港元,盘中一度涨近20%,创2023年10月以来新高 [6][10] - 阿里巴巴涨5.60%至162.1港元,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01.49% [7][9][10] - 腾讯控股涨2.64%至662港元,市值重返6.07万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涨幅60.48% [5][9][10] - 京东集团涨5.31%至136.9港元,创4个月新高 [7][10] - 美团涨6.18%至106.5港元 [7][10] 半导体与AI产业链 - 中芯国际涨5.85%至66.9港元,股价创历史新高,传正在测试中国首款国产DUV光刻机 [8][10] - 资讯科技业2025年Q2净利润同比增速29.67%,高于Q1的26.76% [21][23] - 中国科技巨头2025年AI领域资本支出预计达320亿美元,较2023年130亿美元增长一倍多 [26]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超57亿港元,连续17周保持净流入 [10][11] - 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万亿港元,刷新历史纪录 [11] - 截至9月12日当周,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608.22亿港元,环比上升84.0% [12] 政策与宏观环境 - 中美就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中美元首会晤预期升温 [15][16] - 国家网信办强调头部企业需加速研发自主可控安全芯片 [17] - 香港拟推动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中概股回归及港股人民币交易 [19]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为100% [29] 行业基本面 -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2025年Q2收入同比增速14.43%,净利润同比增速16.18% [21] - 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业、金融业增速领先 [22] - 云厂商AI需求驱动收入加速增长,民营企业云服务收入增长4年来首次超过国有电信公司 [26]
罕见病叙事关爱AI计划暨罕见病照护者加油行动启动
贝壳财经· 2025-09-14 10:35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9月13日,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启动罕见病叙事关爱AI计划暨罕见病照护 者加油行动,在科学、客观的罕见病认知框架下,为病友提供线上、线下等多维度的关爱支持。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罕见病诊疗有了极大提升,同时,罕见病患者及家庭所面临的心理与社 会孤立问题日益凸显。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的调研显示,罕见病群体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 功能等多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人群,其照护者的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度也普遍偏低。 罕见病患者的故事,值得被社会听见,他们面临多层次的问题,心理压力较大。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 会副秘书长孙荣甲表示,由于病友的文化水平差异,很多病友不能很好地讲出自己的真实故事。可以通 过叙事的方式让大家讲出困难,并给予心理支持。 "在刚开始做罕见病工作的时候,我需要经常和病友、家属讲述自己的患病经历。最初分享时,每次自 己会哭得不行,很不想回忆。但一次又一次讲述后,我发现自己接受了之前的痛苦经历。"北京病痛挑 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罕见病成骨不全症患者王奕鸥表示,很感谢这份工作,有机会不断去讲述,这个 过程对自己也是很重要的疗愈过程。 孙荣甲介绍,病痛挑战基金会重点将以神 ...
宋雪涛:为美联储独立性终结做准备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9-03 05:33
核心观点 - 全球化与政治权责边界变革推动发达经济体转向财政主导,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侵蚀,导致长期债券风险溢价上升 [2][4][22] - 2025年杰克逊霍尔会议标志着美联储独立性终结的开始,鲍威尔的鸽派转向实质是政治压力驱动的政策妥协 [4][6][21] - 新宏观经济范式下财政政策成为主导工具,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并沦为财政附庸,加剧滞胀风险 [22][23][32] 货币政策框架变革 - 美联储2025年杰克逊霍尔会议修改货币政策框架,为鸽派转向提供制度性解释,掩盖政治压力驱动的决策实质 [4][6] - 美联储沟通机制持续演变:2000年起每次会议发布政策声明,2011年引入季频记者会,2020年采用平均通胀目标制,独立性仅为相对概念 [9][11] - 鲍威尔任期体现政治平衡术:2018年顶住压力加息,2021年坚持"通胀暂时论",2025年屈服于白宫降息要求 [6][8] 政治施压机制 - 特朗普通过三重施压策略干预货币政策:公开羞辱鲍威尔、利用大楼翻新工程预算超支(从19亿美元增至25亿美元)制造解职借口、针对理事莉萨·库克实施"敲山震虎"式威胁 [13][15][18] - "因故解职"法律漏洞被武器化,迫使美联储理事基于个人生存风险而非经济考量决策,导致理事会分裂风险上升 [18][20] - 政治压力导致联储官员行为异化:理事库格勒提前离任规避风险,莉萨·库克参与会议存疑,史蒂夫·米兰若任命将强化鸽派立场 [20][27] 财政主导范式 - 财政政策从需求刺激转向结构性产业优化,货币政策难以应对供给侧冲击(关税、供应链重组、产业政策),有效性显著下降 [5][23] - 美国财政赤字扩张依赖低利率环境:37万亿美债利息压力成为降息核心动机,货币政策沦为财政融资工具 [13][23] - 财政政策效率低于货币政策,加剧滞胀风险:需依靠需求放缓或生产力提升(如AI技术)化解,但AI目前仅对冲经济下行风险 [23][32] 市场影响展望 - 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2025年预计降息50基点,年内可能降息75基点,9月降息25基点已充分定价 [27] - 美股面临流动性宽松与基本面走弱矛盾:AI叙事需财政扩张维持,若经济衰退将冲击企业资本开支意愿 [29] - 非美市场短期受益流动性扩张,但美元反弹风险可能抽离资金:若美国经济因减税重新加速,弱势基本面市场将受冲击 [32]
金融时报:科技股发出警告,AI叙事开始动摇,风险正蔓延至“看不见”的角落
美股IPO· 2025-08-24 06:29
市场结构失衡 - 美国及全球股市表现高度依赖少数科技巨头 标普500指数中最大10家公司占比约40%权重并贡献过去一年三分之一收入增长 [3] - 市场集中度导致严重分化 标普500指数年内上涨9.5%而罗素2000小盘股指数仅上涨4.2% [4] - 英伟达市值达4.3万亿美元 相当于英国富时100指数总市值的1.5倍 [3] AI行业风险显现 - OpenAI首席执行官公开承认市场存在非理性繁荣泡沫 预警投资者可能面临重大亏损 [7] - MIT研究报告显示约95%机构在AI投资上获得零回报 仅5%试点项目创造实际价值 [7] - 全球AI基础设施未来三年支出预计接近3万亿美元 科技巨头仅能承担约一半费用 [9] 私募市场风险积聚 - 私募信贷成为AI增长关键引擎 截至2025年初AI风险敞口激增1000亿美元达4500亿美元 规模远超公开信贷市场 [10] - 私募债务市场对AI的风险敞口在一年内增长1000亿美元 总规模达到约4500亿美元 [10] - 资金持续涌入使私募市场管理者警惕 AI领域投资成为每次高管会议核心讨论议题 [10] 系统性风险预警 - 风险从公开市场蔓延至私募市场 私募股权、私募信贷和风险投资填补巨额资金缺口 [9][10] - 瑞银分析师警告私募市场在为AI提供动力的同时正在播下过热风险的种子 [11] - 专业贷款机构若出现倒闭可能波及更广泛金融体系 引发系统性冲击 [10][11]
科技股发出警告:AI叙事开始动摇,风险正蔓延至“看不见”的角落
华尔街见闻· 2025-08-23 11:48
市场结构失衡 - 少数科技巨头主导市场结构 美国最大的10家公司占据标普500指数约40%权重并贡献过去一年该指数三分之一的收入增长[3] - 市场表现严重分化 标普500指数上涨9.5%而罗素2000指数仅上涨4.2%[4] - 英伟达市值达4.3万亿美元 相当于英国富时100指数总市值的1.5倍[3] AI行业风险显现 - 行业领袖警示泡沫风险 OpenAI首席执行官指出市场存在非理性繁荣时期并认为部分投资者可能亏损严重[6] - 商业落地效果远低预期 约95%组织在AI投资上获得零回报仅5%试点项目创造实际价值[6] - AI基础设施支出规模巨大 未来三年全球支出预计接近3万亿美元[8] 私募市场风险积聚 - 私募信贷成为关键融资渠道 私募债务市场对AI风险敞口激增1000亿美元达到4500亿美元规模[9] - 私募市场资金缺口显著 科技巨头仅能承担约一半AI基础设施费用剩余依赖私募资本填补[8][9] - 风险从公开市场向私募市场渗透 私募市场过热可能引发系统性冲击[1][9][10]
港股、海外周观察:全球市场反弹:美联储降息预期又升温
东吴证券· 2025-08-11 03:14
港股市场观点 - 对港股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港股处于震荡向上趋势中,下行有底 [1] - 南向资金仍有提高仓位潜力,部分资金已增配互联网科技权重股票 [1] - 市场持续关注红利策略,自下而上寻找景气行业 [1] - 需观察美国对华关税策略,尽管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但关税风险仍存 [1] - 中长期担忧海外上行风险,若美联储降息落地可能导致资金回流美股 [1] 美股市场表现 - 本周纳指领涨3.9%,标普500上涨2.4%,道指上涨1.3% [2] - 降息预期陡升:7月非农大幅不及预期,美联储高层人事变动偏向鸽派 [2] - 科技板块盈利强劲,标普500季度混合盈利增长率达11.8%,超预期5% [3] - Mag7中除特斯拉外均超预期,苹果宣布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并启动"美国制造计划" [3] - 市场选择性定价关税豁免条款,芯片/半导体行业加征100%关税但建厂企业可豁免 [3] 美股短期与中长期展望 - 短期面临压力测试:宏观数据敏感、8-9月历史表现疲软、Jackson Hole会议可能释放鹰派信号 [4] - 市场情绪达"狂热"水平,彭博市场脉搏指数综合广度/波动性/杠杆率等指标显示极端乐观 [4][20] - 中长期趋势向上:经济基本面放缓但未衰退,AI叙事持续强化,政策端降息/减税形成托底 [6] - 标普500市场广度升至59%,盈利修正幅度上修至14%,风险溢价回落至-0.73% [6] 全球资金流动 - 发达市场领涨2.6%,新兴市场上涨2.3% [5] - 全球股票ETF净流入108.79亿美元(环比减少187亿),债券ETF净流入178.98亿美元(环比增加40.63亿) [8] - 美国股票ETF净流入最多(+43亿美元),中国股票ETF净流出最多(-38.3亿美元) [8] - 行业层面通信/科技/公用事业净流入前三,金融/可选消费/能源净流出 [8][40] 黄金与港股通数据 - 全球黄金ETF增持集中在美资机构,SPDR黄金信托持仓周环比+0.5% [7] - 港股通净买入前三位为腾讯控股(23.5亿港元)、阿里巴巴-W(13.88亿港元)、快手-W(9.65亿港元) [18] - 恒生科技指数本周上涨1.2%,恒指上涨1.4%,原材料业领涨 [5] 重点事件前瞻 - 8月12日美国7月CPI数据及中美关税延期到期日 [9] - 8月13-14日腾讯/京东财报发布,8月15日美国零售销售数据公布 [9] - Jackson Hole全球央行会议或影响市场对货币政策预期 [4]
特斯拉:基本面与宏大叙事的鸿沟正在拉大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01:02
特斯拉AI叙事与汽车业务现实的分歧 - 特斯拉的AI和自动驾驶宏大叙事与短期汽车业务基本面之间的鸿沟正在扩大,股价表现与基本面脱节 [1][2] - 二季度汽车业务不含监管积分的毛利率达15.0%,超过市场预期的13.6%和巴克莱预期的13.0% [1] - 马斯克预警公司可能面临"几个艰难的季度",核心汽车业务基本面"欠缺"现象凸显 [1][2] 短期业务挑战 - 美国7500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将在三季度末到期,预计四季度美国销量将"断崖式"下滑,约20%全球销量(占美国销量三分之二)受益于该政策 [6] - 二季度面临约3亿美元关税冲击(汽车业务2亿美元,能源业务1亿美元),管理层预计后续季度影响更显著 [6] - 监管积分收入下降:美国新法案取消NHTSA CAFE排放标准罚款,巴克莱将2025年监管积分销售预期从30亿美元下调至21亿美元 [6] Robotaxi计划与AI叙事进展 - Robotaxi扩张计划缺乏细节,但目标宏大:奥斯汀服务范围扩大十倍,年底前覆盖美国一半人口 [5] - Cybercab目标运营成本低于每英里0.30美元,当前Model Y车队成本约每英里0.50美元,私家车加入网络预计2026年才可能实现 [7] - 马斯克重申特斯拉未来不止于汽车制造,Robotaxi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是成为全球最具价值公司的核心支柱 [2][8] 11月股东大会关键议题 - 马斯克新薪酬方案将投票,其希望持股比例从13%提升至25%以确保对AI发展的控制力 [8] - 股东可能投票决定是否投资马斯克的xAI公司,进一步捆绑特斯拉与前沿AI叙事 [8] - 马斯克或披露AI、Optimus和自研芯片进展,Optimus目标五年内年产100万台,但巴克莱持"用事实说话"的谨慎态度 [8] 产品与市场策略 - 低成本新车型计划四季度推出,但巴克莱怀疑可能是现有Model Y的"减配版" [4] - 美国住宅储能补贴年底到期,能源业务将面临需求和盈利双重打击 [6]
30.8亿美元!新一轮QDII投资额度获批,睿远、财通资管新入局
搜狐财经· 2025-06-30 14:16
QDII额度扩容 - 外汇局最新披露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QDII累计批准额度达1708.69亿美元较去年5月增加30.8亿美元 [2] - 本轮新增额度覆盖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五类82家机构其中基金公司44家券商及资管16家 [2] - 银行类机构41家额度282.4亿美元证券类78家942.9亿美元保险类48家393.23亿美元信托类24家90.16亿美元 [2] 机构额度分配 - 中银理财等10家银行及理财子各获5000万美元新增额度 [3] - 易方达广发等22家证券基金机构各获5000万美元华夏南方等12家各获4000万美元招商银华等9家各获3000万美元 [3] - 睿远基金财通资管首次获批QDII额度均为5000万美元 [3] QDII产品动态 - 招商纳斯达克100ETF联接基金单日申购限额从1万元放宽至10万元大成同类产品放宽至3000元 [4] - 国泰标普500ETF联接基金将单日限额从5万元收窄至1万元该产品曾于3月暂停申购6月25日刚恢复 [4] - 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场QDII基金规模达6440.2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27.06亿元增幅5.35% [4] 市场影响分析 - QDII额度发放有助于满足境内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5] - 额度扩容支持普惠金融提供多元化投资产品助力投资者分散风险获取长期收益 [5] - 对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具有深远意义 [5] 投资策略建议 - 美股市场因聚集全球科技龙头且AI产业趋势明确适合通过定投积累优质资产 [6] - AI算力仍是美国经济重要驱动力一季度财报缓解业绩担忧标普500指数获降息预期等利好支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