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隔离

搜索文档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与专项债如何形成政策 “组合拳”?
搜狐财经· 2025-08-17 04:13
核心区别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由三家政策性银行运作,资金来源包括金融债券、PSL资金和中央财政利息补贴,市场化运作且政府不兜底 [4] - 专项债由地方政府发行,资金来自债券市场,2025年规模达4.4万亿元,属政府"明债" [4] - 新型工具聚焦项目前端补资本金,专项债主攻项目后端建设,实行"收益自平衡"机制 [7] 协同发力路径 - 资本金补充:新型工具可通过股权投资或借款补充资本金,注资比例最高达50%,财政贴息后融资成本低至1.2% [9] - 领域协同:专项债侧重基建民生,新型工具补强科创、消费、外贸等领域短板 [10] - 融资创新:通过PSL资金传导形成"央行→政策性银行→项目资本金→专项债放量"链条,债券市场协同拓展资金来源 [11] 申报实操要点 - 政策合规:规避负面清单项目,资金用途严格隔离,新型工具仅限"正面清单"行业 [13] - 资本金操作: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比例需≥20%,新型工具注资不得超过总资本金的60% [14] - 项目筛选:专项债项目需满足收益覆盖本息1.2倍以上,引入新型工具后需验证综合收益 [15] - 流程优化:试点地区利用"自审自发"机制提效,非试点走绿色通道 [16] - 风险管控:两类资金纳入同一监测平台,新型工具股权资金需明确5年内退出路径 [17] - 材料编制:申报材料需包含"一案两书",突出协同逻辑与合规背书 [18][19] 政策效应 - 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7399亿元资金补充资本金,带动社会资本杠杆比例达1:10 [7] - 2025年PSL利率下调后,融资链条成本进一步降低,预计带动更多专项债项目落地 [11] - 两类工具形成"财政撬动金融、金融反哺财政"的良性循环,共同助力高质量发展 [8][20]
完善内控机制,防范化解风险——理财行业筑牢金融防火墙
新华网· 2025-08-12 06:27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办法》是理财公司履行受托管理职责的重要制度保障,是实现有 效监管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当前,在理财公司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发布实施《办法》,有利 于统一同类资管业务监管标准,增强理财公司合规意识,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推动理财行业形成 良好发展生态。 形成统一内控标准 为推动理财公司合规经营和持续稳健运行,按照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原则履行"受人之托、代人理 财"管理职责,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 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今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结束过渡期后开始正式实 施,标志着我国资产管理制度在顶层设计上日趋完善。在统一的监管标准下,大资管格局形成"一张 网",银行理财业务等细分子行业逐渐步入规范运行新阶段,资管机构的运行更加稳健。 就理财公司发展格局而言,自2018年《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发布实施以来,共有29家理 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5家获批开业。截至2022年3月末,银行及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合计余额28.4万亿 元。其中,理财公司产品余额17.3万亿元。当前,理财公司作 ...
信托,在股权激励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36氪· 2025-07-31 00:30
最近,因为娃哈哈宗馥莉的遗产争夺大战,信托以焦点之姿吸引了市场目光。 虽然争夺战中的信托主要纠纷在家族财富的传承,但实际上,信托的实际应用场景远不止于此。 那么,何为信托?在股权激励场景下,信托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呢? 何为(股权激励)信托? 何为信托? 所谓信托(Trust),是指委托人依据对受托人的信任,将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基于特定的目的管理、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从而 为受益人谋求利益。 所以本质上,信托是一种契约关系。 实操中,简化的逻辑是信托委托人(或称委托人、Settlor、Grantor等)设立信托并与受托人(Trustee,以下称"受托人")签订信托契约(Trust Deed,或 信托声明,Declaration of Trust,以下称"信托契约"),然后将财产赠予给受托人,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资产管理、分配和其他处置的行为。 图示:信托基本原理 信托最为关键的特点,是可以实现财富传承、风险隔离、财产保护以及隐私保护。也因此,衍生出了很多实用场景,比如离岸信托较为常见的场景主要有 家族传承、股权激励、慈善以及其他特殊目的。 何为股权激励信托? 股权激励场景中的信托 ...
光韵达上市首亏后拟3.5亿元跨界并购,标的公司IPO折戟业绩暴跌
华夏时报· 2025-07-11 02:30
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光韵达拟以3.52亿元现金收购亿联无限56.03%股权 取得控制权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6.28亿元 [2] - 收购比例从最初100%降至56.03% 主要考虑降低财务费用和分步收购以规避商誉风险 [2] - 交易设置业绩对赌 亿联无限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6000万/7000万元 [7]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亿联无限主营光网络终端/无线路由器等通信设备 2024年营收5.3亿元 净利润2867万元 较2023年6201万元腰斩 [4] - 历史业绩波动显著 2021年营收4.4亿元 2022年冲高至7.9亿元后连续两年下滑 [4] - 2023年IPO撤回后估值从14.7亿元缩水至6.28亿元 降幅达57% [3][4] 标的公司风险因素 - 子公司长沙亿联3421万元土地可能被收回 存在违约金及定金没收风险 [7] - 二股东王周锋持股36.36% 因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侦查 [7] - 2024年研发费用达2991万元 占营收比例5.64% 但毛利率持续承压 [5][8] 收购方战略动机 - 光韵达2024年上市首亏2737万元 急需通过跨界并购寻求新增长点 [9] - 公司计划借亿联无限切入通信设备制造领域 整合电子制造产业链并拓展海外市场 [9] - 此前两次跨界并购效果不佳 2024年智能装备和航空零部件业务收入分别下滑9.6%/17.16% [10][11] 财务数据对比 - 亿联无限2024年销售费用率2.99% 低于2023年的2.92% 但管理费用率从4.1%升至4.28% [5] - 光韵达2024年电子信息业务收入增长11.97%至9.2亿元 但航空制造业务收入下滑22.46% [11] - 亿联无限2022年净利润率达10.66% 2024年骤降至5.41% 盈利能力显著恶化 [4][6]
门槛降到30万,信托如何满足家庭财富需求?|第394期直播回放
银行螺丝钉· 2025-07-04 13:59
信托的起源与本质 - 信托起源于古埃及和古罗马的法律框架,最初用于资产代管和收益分配,确保年幼子女的财产权益[4] - 信托的本质是一个账户,可装入股票、债券、基金等各类资产,收益可分配给指定受益人[5][6][7] - 与基金不同,信托是法律架构而非独立资管产品,资金赎回后进入信托账户而非个人银行卡[8][9] 信托的核心功能 风险隔离 - 子女婚前财产隔离:通过信托避免婚房、资金等被视作夫妻共同财产分割[16][17] - 再婚财产安排:保障前段婚姻子女继承权,同时为现任配偶提供生活保障[18][19] - 家企资产隔离:将个人资产装入信托以独立于企业债务,确保家庭核心生活保障[20][21] 财富传承 - 养老现金流:信托可定期分配养老资金,并添加子女为受益人实现代际传承[40][41] - 家庭资产精准传承:通过定制条款实现遗产分配,避免继承纠纷和隔代风险[42][44][45][46] - 案例:香港艺人沈殿霞设立信托,分阶段分配遗产(每月2万港元生活费,35岁后可支取全部),防止女儿挥霍并实现资产增值至1亿港元[49][50][53][56][63][64] 资产管理 - 信托可投资标准化资产(股票、债券、基金)及非标资产(房地产、古董),安全性取决于底层资产[68][69] - 2024年超百款信托违约,主因房地产熊市导致挂钩项目收益无法兑现[70][72][74] - 未来转型方向:回归财富管理本源,底层投资指数基金等标准化资产以减少违约风险[75][79][80] 信托分类与创新 - 2023年信托业务分为三类:财富管理信托(未来方向)、资产管理信托(规模缩减)、公益慈善信托[77][78] - 财富管理信托细分:家族信托(1000万门槛)、家庭信托(100万门槛)、养老信托(30万门槛)[83] - 2025年6月上海推出首单养老信托,底层投资公募基金和理财,支持定期现金流分配和定向传承[84][85][86] - 创新模式:养老信托+投顾组合(如月薪宝组合),实现自动执行策略和跨代继承[87][88] 信托应用策略 - 明确需求:优先选择风险隔离或财富传承功能,如子女财产保护、养老现金流规划[90][92][93] - 资产配置:底层以标准化资产为主(公募基金、理财、国债),降低非标资产比例以规避风险[94][95][96][102] - 账户差异:信托账户投资基金可实现收益定向分配,而个人投资直接回流至银行卡[98]
保险金信托迎来“现象级”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6-27 11:56
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 - 截至2024年末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超过1万亿元 [1] - 保险金信托规模为2703亿元占比超过26% [1]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金信托在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中占比提升至38% [1] 保险金信托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资产安全是核心诉求 [1] - 保险金信托设立门槛较低行业实践通常100万元起 [1] - 监管政策导向为业务发展提供良机 [1] - 40多家信托公司60余家保险公司及主要银行均已布局保险金信托业务 [1] 保险金信托与家族信托关系 - 部分客户将保险金信托升级为功能更强大的家族信托 [2] - 保险金信托带有"pre—家族信托"色彩高净值客户常先试水再升级 [2] - 家族信托监管门槛更高财产规模或价值不低于1000万元 [2] 两类信托产品差异 - 保险金信托核心资产是保险金请求权主要对接终身寿险和大额年金险 [2] - 家族信托可承接现金资管产品股权不动产艺术品等多元化资产 [2] - 家族信托能实现更全面风险隔离和更专业资产配置管理 [2]
不再是有钱人专属!一年几万元即可“上车”,《蛮好的人生》同款保险金信托适合普通人买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04:14
保险金信托产品特点 - 保险金信托融合保险杠杆功能与家族财富传承优势,实现1+1>2效果[3] - 通过保险分期缴付模式降低门槛,最低一年几万元可投,未来门槛或降至100万元以下[1][12] - 主流模式包括1.0(保单受益人变更为信托公司)、2.0(投保人变更为信托公司)和3.0(现金信托+信托公司投保),3.0模式实操落地较少[6][7] 市场发展现状 - 国内40多家信托公司布局保险金信托,占行业超三分之二,2024年上半年部分公司设立量已超去年全年[8] - 中信信托与中信保诚人寿2014年推出首款产品,目前平安信托、招商信诺等机构积极拓展,2025年将推出未成年人保单装入信托功能[8][11] - 招商信诺将门槛从500万元下调至100万元,平安信托计划降至100万元以下,目标覆盖纺锤形结构中80%非高净值客群[10][12] 产品设计与案例 - 1.0模式下,300万元年金险按月进入信托,支付条件可定制(如受益人需有正当职业),避免一次性挥霍[6] - 40岁女性客户案例:年缴40万元×10年可锁定1000万元保额信托资产,杠杆效应显著[10] - 可装入信托的保险产品包括终身寿险、年金险、养老年金险和增额寿险,分别对冲身故风险、提供现金流等[11] 行业趋势与客群拓展 - 保险机构通过保险金信托实现获客、留客,提升高客服务体验,同时触达普通家庭[9][10] - 养老客群需求迫切,分期缴费模式使普通家庭能以较低成本搭建信托框架[12] - 信托作为"超级账户"可容纳现金、房产、股权等多元资产,增强服务灵活性[10]
分拆上市投资指南:利多星教你把握机遇避开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5-15 07:01
分拆上市的定义与形式 - 分拆上市指母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资产剥离成立子公司并在证券市场公开上市[2] - 境内分拆上市案例:2023年某科技集团将半导体业务分拆至科创板上市[2] - 境外分拆上市案例:某互联网巨头将金融科技业务分拆至港交所上市[2] - 特殊类型包括母公司退市转型控股公司及反向分拆(子公司规模超母公司)[4] 分拆上市的核心目的 - 价值重估:科技子公司在传统行业母公司体内可能被低估,独立上市后估值提升[4] - 融资能力:生物医药子公司通过IPO募集资金用于新药研发[9] - 业务聚焦:传统制造业母公司分拆新能源业务后双方专注各自领域[9] - 风险隔离:互联网金融板块亏损不影响母公司房地产板块[9] - 股东回报:母公司股东可获得子公司股份实现投资多元化[9] 分拆上市的关键条件(A股) - 母公司需上市满3年且最近3年连续盈利,分拆后持股不低于50%[5] - 子公司需业务独立且与母公司无同业竞争,资产/财务/人员独立[6] - 财务指标限制:子公司净利润占母公司比重≤50%,资产占比≤30%[7] - 母公司需满足最近3年累计现金分红≥年均净利润30%的要求[10] 分拆上市的行业影响 - 对母公司:释放子公司价值、降低负债率(如引入战略投资者)[10] - 对子公司: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股权激励吸引人才[10] - 对投资者:业务透明化便于评估细分领域潜力[10] - 协同效应减弱风险:分拆后技术/市场资源协作可能减少[10] - 控制权稀释风险:子公司上市后母公司持股比例下降[12] 分拆上市与其他资本操作区别 - 分拆上市(Spin-off Listing):母子均为上市公司,股东按比例获股[12] - 纯分拆(Spin-off):子公司不上市,股份直接分配给股东[12] - 分拆剥离(Split-off):股东用母公司股份交换子公司股份实现独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