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制菜国标
icon
搜索文档
白酒关注中秋国庆动销,大众品把握结构性机会
东莞证券· 2025-09-26 09:40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1] 核心观点 - 白酒板块关注中秋国庆动销表现 政商务宴请消费场景承压导致行业二季度业绩承压 8月部分渠道反馈动销月环比改善 但预计双节需求同比仍存压力[4][48] - 大众品板块把握结构性机会 各子板块经营节奏分化 重点关注餐饮供应链相关、高景气度及政策催化领域[4][48] - 预制菜行业将迎来国标规范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行业有望加速出清并走向良性发展[4][48] 行情回顾总结 - SW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期间下跌5.76% 跑输沪深300指数6.76个百分点 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十九位[4][11] - 所有细分板块均跑输沪深300指数 软饮料板块跌幅最小(-2.08%) 烘焙食品板块跌幅最大(-7.80%)[4][13] - 约7%个股录得正收益 千味央厨(+21.90%)、养元饮品(+16.80%)、日辰股份(+12.70%)涨幅居前[15] - 行业估值低于近五年中枢 SW食品饮料行业PE(TTM)为20.61倍 低于近五年均值33倍 相对沪深300PE为1.55倍 低于近五年中枢2.7倍[18][19] 行业数据跟踪总结 - 白酒批价分化 飞天茅台2025年散装批价下降20元至1765元/瓶 国窖1573批价上涨5元至840元/瓶 八代普五批价维持840元/瓶不变[22] - 调味品成本波动 豆粕价格下降72元至2988元/吨(月环比-4.23%) 白砂糖下降110元至5780元/吨(月环比-3.18%) 玻璃价格上涨0.62元至14.75元/平方米(月环比+6.65%)[25] - 啤酒原材料价格涨跌互现 大麦均价下降7.5元至2230元/吨 铝锭下降100元至20710元/吨 瓦楞纸上涨125元至3465元/吨(月环比+5.64%)[30] - 乳品及肉制品价格走势 生鲜乳均价维持3.03元/公斤 猪肉批发价下降0.49元至19.44元/公斤(月环比-3.33%) 生猪存栏量4.24亿头(同比增长2.20%)[37][39] 行业动态总结 - 9月上旬全国白酒环比价格总指数下跌0.19%至99.81 其中名酒指数下跌0.28%[41] - 啤酒企业1-8月注册量同比增长10.83%至5463家 行业存量企业达6.49万家[42] - 1-8月烟酒类零售总额4194亿元(同比增长4.3%) 8月单月同比下降2.3%[43] - 1-8月白酒产量235.2万千升(同比下降9%) 8月单月产量20.7万千升(同比下降18.2%)[44] - 酒类连锁三项团体标准将于2025年秋季糖酒会期间发布[45][46] 重点公司关注 - 白酒板块推荐贵州茅台(600519)、山西汾酒(600809)、酒鬼酒(000799)、古井贡酒(000596)[4][48][51] - 大众品板块推荐海天味业(603288)、青岛啤酒(600600)、伊利股份(600887)、东鹏饮料(605499)[3][4][48][51] - 贵州茅台2025年上半年经营任务顺利完成 计划2024-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净利润75%[51] - 海天味业改革成效渐显 推出2024-2028年员工持股计划[51] - 青岛啤酒2025H1主品牌产品组合升级带动营收增长 成本红利释放推动利润提升[51]
罗永浩,能帮预制菜上户口吗
36氪· 2025-09-16 00:09
西贝预制菜争议事件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坚称西贝100%没有使用预制菜 但被曝光使用保质期长达6-18个月的速冻食材包 包括18个月保质期的速冻油炸茄子和鲈鱼 12个月保质期的腌制羊肉串和风味鸡汤 6个月保质期的冷冻酥皮肉夹馍[8][9] - 西贝厨师长透露部分菜品存在隔夜情况 如煮好的羊排保质期24个月但赏味期为三餐 声称与现煮味道几乎一致[11] - 争议导致西贝日营业额骤降百万 餐饮同行如巴奴毛肚火锅 吉祥馄饨 朱光玉火锅等品牌创始人集体表态支持西贝 形成行业端与消费者端对垒局面[5][12] 预制菜行业标准缺失问题 - 预制菜行业自2020年大火至今缺乏国家标准 导致消费者与餐企互不信任 行业曾推出《预制菜品质分级及评价》等标准但缺乏强制力[16] -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 规定速冻面米食品 方便食品 盒饭等不属于预制菜 并要求不添加防腐剂及推广明示使用[18][19][20] - 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专家审查 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未来可能强制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22][23]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与需求 - 消费者主要反对餐企使用预制菜却隐瞒真相并以现炒价格销售 西贝客单价达96元/人 被吐槽贵且量小 贾国龙曾称利润仅5%但存在前后矛盾[26] - 消费者要求预制菜透明化 支持提前告知再判断价格合理性 如罗永浩视频获90%网友支持 餐饮业内人士则认为餐企拥有定价权 品牌和环境可支撑溢价[5][26][28] - 预制菜成本与售价差异显著 例如预制红烧肉每盘成本10元售价58元 预制鱼香肉丝每盘成本4元售价32元 脆皮乳鸽成本25元售价68元[26] 预制菜行业发展模式与案例 - 日本品牌萨莉亚以人均30元极致性价比著称 建立全球透明供应链 在日本种生菜 澳大利亚养牛 意大利酿红酒 2024财年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占全球销售额30%[33][34] - 本土品牌老乡鸡在前台明确标注菜品制作方式 分餐厅现做 半预制 复热预制三类 全国门店超1600家 消费者因透明化而接受预制菜[34][36] - 中国预制菜行业中小企业占比近80% 存在食材不合格等灰黑色地带 未来需向规模化 规范化发展 日本即热即食商品占711年收入40% 显示家庭端市场潜力[37][38] 预制菜技术发展与行业前景 - 预制菜产业是全球餐饮方向 依赖锁鲜 杀菌 冷链物流等技术发展 贾国龙曾称越高级的菜预制程度越高 但认知仍停留在预制即提前制作的阶段[37] - 行业需完善技术基础设施并规范秩序 未来发展既面临挑战也是提高口粮质量的机会 预制菜可面向餐厅或家庭端 如海底捞即食火锅曾验证市场可行性[37][38]
西贝秒删后又重发致歉信,改了一处,罗永浩回应!于东来再次力挺:希望不要毁了西贝!预制菜国标草案已过审,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7:26
每经编辑|程鹏 潘海福 9月15日中午,西贝餐饮集团就近期预制菜争议发布致歉信(详见刚刚,西贝致歉: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改用非转基因 大豆油,10月前全国门店完成调整)。 不过这则道歉信在发布后又被删除,道歉信中称"顾客虐我千百遍",受到不少网友质疑。不久后,这封道歉信又被发出,区别是"虐"字加了引号。 随后,罗永浩转发了该道歉信,称"顾客虐你什么了?顾客都被你打成网络黑社会了,谁虐谁呢"。 罗永浩称"华与华的老板已道歉" 9月15日,罗永浩发文称,"华与华的老板已经跟我道了歉,这件事可以过去了,毕竟它只是一个跑题的插曲。严肃的主题还是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时,为 什么必须给消费者知情权。" 罗永浩直播间说道,"以后别的企业再用华与华,产生的可能就是大家会怀疑那个品牌是不是智力有问题,脑子有问题。" 罗永浩表示,"有人问是不是你们出钱给华与华,让华与华出这个招。那我们出不起,他们服务西贝10年,收了6000万。" 近期,西贝餐饮与罗永浩就预制菜引发的争论在网络上持续发酵。9月14日晚间,贾国龙在某个行业群内的言论截图流出。其中除了提到西贝从今以后要 打明牌、向胖东来学习外,还将罗永浩称 ...
创业板指涨超2%,预制菜、汽车产业链大爆发,宁德时代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4:2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震荡上涨 上证指数早盘上涨8.69点涨幅0.22%报收3879.29点 深证成指上涨137.73点涨幅1.07%报收13061.86点 创业板指上涨64.26点涨幅2.13%报收3084.68点盘中一度突破3100点[1] -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52万亿元较上日缩量1468亿元 全市场超2000只个股上涨[2] 预制菜行业 - 预制菜指数涨1.63% 得利斯开盘涨停 国联水产涨超7% 多股涨超3%[3]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餐饮门店预制菜使用情况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围[3] - 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 预计2025年突破6173亿元 2023年电商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160%其中年轻消费群体占比超60%[3] - 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预制菜相关企业超7.4万家 2024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超1万余家达注册数量顶峰[4] - 新国标草案要求"防腐剂禁令+冷链升级" 预计推高成本15%~30% 中小工厂或将在国标生效后两年内被并购或退出 头部品牌有望通过规模效应扩大市占率[5] 储能行业 - 宁德时代A股早盘一度大涨14% A股H股同步创新高 摩根士丹利认为其行业领导地位在竞争中得到进一步强化[6][7]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8] 汽车行业 - 汽车产业链股大幅走高 豪恩汽电涨近18% 开特股份涨超15% 多股涨超10%[9] -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9] - 政策强调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9][10]
创业板指涨超2%,预制菜、汽车产业链大爆发,宁德时代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4:1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9月15日上午震荡上涨 上证指数上涨8.69点涨幅0.22%报收3879.29点 深证成指上涨137.73点涨幅1.07%报收13061.86点 创业板指上涨64.26点涨幅2.13%报收3084.68点盘中突破3100点[1] -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52万亿元较上日缩量1468亿元 全市场超2000只个股上涨[4] - 主要指数普涨 科创50涨0.84% 沪深300涨0.86% 中证500涨0.17% 中证A500涨0.85% 北证50涨1.18% 万得全A涨0.48%[2] 预制菜行业 - 预制菜概念爆发 同花顺预制菜指数涨1.63% 得利斯开盘涨停 国联水产涨超7% 多股涨超3%[6][7] - 个股表现突出 得利斯涨10.10% 国联水产涨7.41% 惠发食品涨6.85% 千味央厨涨3.57% 步步高涨3.31% 味知香涨3.17%[8] - 行业规模快速扩张 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 预计2025年突破6173亿元 2023年电商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160% 年轻消费群体占比超60%[9] - 企业数量显著增长 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超7.4万家 2024年新增注册企业超1万余家达历史顶峰[9] - 政策推动行业标准化 国家卫健委主导《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首次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8] - 行业面临成本提升 新国标预计加强对"防腐剂禁令+冷链升级"要求 推高成本15%-30% 中小工厂或面临并购退出 头部品牌有望扩大市占率[11] 新能源电池行业 - 宁德时代A股早盘大涨14%创历史新高 A股H股同步创新高[11] - 摩根士丹利报告认为宁德时代行业领导地位进一步强化 在欧洲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取得突破 估值成为"行业中最便宜的"[14] - 储能板块个股集体走高 天宏锂电涨18.31% 海博思创涨18.19% 天赐材料涨9.99% 阳光电源涨5.88% 骆驼股份涨4.84% 亿纬锂能涨4.08%[17] - 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发展 国家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技术路线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17] 汽车产业链 - 汽车产业链股大幅走高 豪恩汽电涨近18% 开特股份涨超15% 多股涨超10%[18] - 个股表现亮眼 豪恩汽电涨17.88% 开特股份涨15.51% 隆盛科技涨11.74% 山子高科涨10.11% 索菱股份涨10.06% 万向钱潮涨10.05% 浙江世宗涨10.02% 拓普集团涨10.01% 迪生力涨10.00%[19] - 政策目标明确 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20] - 推动智能网联技术应用 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 鼓励前装V2X、5G通信模块 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20] - 政策松绑L3车型 有望重塑行业竞争逻辑 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维度竞争 智能化成为车企重要差异化竞争优势[21]
罗永浩发文:西贝的事可以告一段落了
搜狐财经· 2025-09-14 03:49
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争议事件 - 罗永浩于9月10日公开批评西贝全国370家门店几乎全部使用预制菜 引发舆论风波[4]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称门店全部开放透明化运营 并宣布将起诉罗永浩[4] - 罗永浩于9月14日宣布事件告一段落 同时呼吁尽快出台预制菜国家法规[1] 预制菜行业监管进展 - 预制菜国家标准草案已过审 即将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1] - 罗永浩表态支持预制菜合法化 但强调消费者应享有菜品制作方式的知情权[1] - 行业期待国家层面法规出台 以规范预制菜市场发展[1] 餐饮企业预制菜使用立场 - 罗永浩重申不反对预制菜 在特定场景下会主动选择预制菜产品[1] - 餐饮企业有权合法使用预制菜 但需保障消费者对加工方式的知情权[1] - 争议事件促使餐饮企业加强运营透明度 西贝宣布全国门店开放接受监督[4]
刚刚,罗永浩发文:太好了,万众期待!!!
第一财经· 2025-09-13 08:20
行业监管动态 - 餐厅预制菜明示要求国标草案已过审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1] - 预制菜在餐饮行业使用合法但需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1] 行业参与者立场 - 行业意见领袖支持预制菜明示政策并认可其合法性和适用场景 [1] - 行业意见领袖明确支持消费者对预制菜使用情况的知情权 [1]
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争议引爆行业 消费者为何“谈虎色变”
第一财经· 2025-09-12 15:00
预制菜行业争议与现状 - 网红企业家罗永浩公开质疑西贝使用预制菜且价格过高 呼吁立法强制餐饮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 西贝否认指控并计划法律维权 双方争议焦点在于消费者知情权与预制菜定义差异[1][2] - 西贝公布13道菜品制作流程作业指导书 开放后厨及供应链参观以证实现场烹饪 公司称中央厨房仅预加工原料(如标准切割羊排)而非提供成品预制菜[2][3] 预制菜行业定义与标准 - 行业缺乏国家标准且定义模糊 消费者常将净菜、中央厨房半成品与预制菜混淆 2024年六部委联合通知明确界定预制菜范围 排除净菜、即食食品及中央厨房自配送菜品[4][8] - 日本预制菜行业因国标严格、准入资质高 形成成熟产业体系 中国行业渗透率预计提升至15%-20% 2030年市场规模或达7000亿元 复合增长率13%[4][7] 行业发展历程与模式 - 预制菜行业早期服务于B端餐饮 2014年后因租金及人力成本上升推动中央厨房模式普及 2020年疫情加速C端市场渗透[4] - 中央厨房模式通过集中采购、标准化生产降低运营成本 保障食品安全与口味一致性 被视为餐饮工业化进步的关键手段[9] 政策与消费者权益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文鼓励餐饮环节明示预制菜使用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商品真实情况知情权[7] - 行业需政策支持、产业自律及消费者接受三方协同发展 当前市场分散度加剧 头部企业如味知香净利润逐年下滑[4][5]
速冻龙头寒意浓 安井食品中期净利首现下滑
国际金融报· 2025-08-28 14:12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76.04亿元,同比微增0.8%,但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下降15.79%,扣非净利润6.03亿元同比下滑21.85%,基本每股收益2.31元同比减少16% [2] - 一季度营收36亿元同比下降4.13%,归母净利润3.95亿元同比下降10.01%;二季度营收回升至40.05亿元,但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环比降幅均超20% [4][5] - 公司中期归母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且双位数降幅凸显盈利压力 [3] 成本与毛利率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5.29%至60.44亿元,主要因小龙虾、鱼糜等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 [6] - 毛利润15.61亿元同比下滑13.5%,毛利率20.52%同比下降3.39个百分点 [6] - 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促销力度加大,进一步拖累毛利率表现 [7] 业务分项表现 - 速冻调制食品营收37.59亿元同比下滑1.94%,速冻面米制品营收12.41亿元同比下滑3.89%,农副产品及其他收入1.81亿元同比下滑4.57% [10][11] - 速冻菜肴制品(预制菜)营收24.16亿元同比增长9.4%,是唯一实现增长的业务板块 [10][11] - 其他业务收入715.65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5.6% [11] 预制菜业务趋势 - 预制菜业务2022年收入翻倍至30.24亿元,但增速从2023年29.84%、2024年10.76%放缓至2025年上半年的9.4% [12] - 预制菜国标未出台对企业发展形成制约 [12] 海外业务与资本市场 - 境外市场收入0.72亿元,不及去年全年1.68亿元的一半,占总营收比重不足1% [13] - 公司于2025年7月完成港交所上市,成为A+H股双重上市企业,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 [12][13] 分红政策 - 公司拟派发中期红利1.425元/股(含税),合计4.73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70.0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