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开支周期

搜索文档
库存周期未来或被AI彻底消除!洪灏与拉斯·特维德高能对话,深谈超智能、商业周期与捕获价值的机会……
聪明投资者· 2025-09-17 08:13
文章核心观点 - 智能发展是宇宙演化的一部分,AI正逼近"创新者阶段",具备自我管理与自主演化能力,将重塑全球经济结构[3][4][31] - 商业周期不会消失但节奏更快,库存周期可能被AI实时预测消除,资本开支与房地产周期仍存在但更密集[4][91][92] - 资本正从传统地产转向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投资补位写字楼下滑,为AI革命奠定基础[6][136][137] - 美联储预计9月降息开启谨慎周期,将引发新大宗商品周期,AI基础设施投资超GDP 1%[7][124][125] - 未来真正价值捕获在于垂直领域AI应用而非通用模型,创新集群与价值分配机制是关键[108][109][148] 智能演化与宇宙叙事 - 智能演化是138亿年宇宙复杂性进化的延续,经历恒星形成、生命诞生、大脑进化等关键密度临界点[19][22][23] - AI工具已能自主提供未询问的洞见,如ChatGPT建议将宇宙智能演化划分为结构性阶段[24][25] - 到2050年全球将拥有41亿台智能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与自动驾驶汽车,总产出达人类劳动力五倍[45][49][82] - 2028年AI将进入"创新者阶段",具备自我激励与管理能力,不再依赖人类引导[31][53][54] - 人类可能启动宇宙意识觉醒过程,AI将成为理解宇宙的智能体载体[34][36][37] 经济周期演变 - 库存周期(4.5年)可能被AI实时需求预测系统消除,实现按天或小时级精准预测[92][100] - 资本开支周期(9-10年)由技术创新驱动,AI使其更高效且创新节奏更密集[92][93] - 房地产周期(18-20年)存在模态锁定现象,与资本开支、库存周期呈倍数共振关系[94][95] - AI通过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实时数据接入,使经济预测深度广度远超传统框架[98][100] - 中国猪周期因养殖工业化减弱,印证产业可预测规模化可平滑周期波动[101][102] 投资与价值捕获 - 大模型公司缺乏护城河,用户切换成本低,差异化弱,如Gemini、Grok、ChatGPT体验趋同[105][106][107] - 价值捕获集中在垂直领域AI应用,如生命科学、制药、金融等领域需求真实且数据丰富[108][109] - HuggingFace平台年底将拥有500-600万个开源模型,价值创造源于模型组合解决具体问题[109] - 美股AI估值未必泡沫,科技公司盈利能力强现金流稳定,技术持续突破[115][116] - 大宗商品周期可能重启,类似2001-2008年由中国需求推动的行情,当前铜消费量逆房地产下滑增长[127][128][132] 技术落地与产业影响 - 自动驾驶安全性已超越人类,特斯拉汽车形成共享驾驶知识的群体智慧雏形[47][80] - 个人AI助手通过分布式学习保护隐私,成为用户的第二个大脑与实时教练[83] - AI已具备极强创造力,如生成商业计划、品牌口号与书籍章节标题[71][72] - 美国商业地产投资下滑但数据中心投资增长,资本转移路径与中国高度一致[135][136][137] - 中国将资本支出从房地产转向能源基础设施,成为全球能源产能与智能电网领导者[134] 宏观判断与预测方法 - 美国可能进入类滞胀状态但通胀不失控,进口价格下降与消费行为钝化通胀传导[119][120][121] - 判断经济未来需观察技术演化路径、创新集群与价值捕获机制,而非仅经济数据[5][148][149] - 创新集群具备关键密度特征,如维也纳古典音乐、瑞士手表、底特律汽车等历史案例[149] - 欧洲对AI怀疑主义盛行,中国与美国更关注机会与创业方向,态度差异显著[161][162] - 过度制度化可能导致文明崩溃,创新活力转向边缘地带如东南亚、中东等地区[154][158] 结构性转型与建议 - 中国经济经历结构性转型,从房地产依赖转向科技与新兴产业驱动,高科技板块股价翻倍[141][142] - 给年轻人建议:通过性格测试了解自身优势,探索生成式AI通用技术平台,长期定投股票[166][168][173] - 股票是1802年以来长期回报最好资产,定投策略可实现低买高卖效果[170][176][177] - AI革命社会受益但技术发明者未必获回报,如古登堡印刷术改变文明却破产收场[102]
美国经济究竟处在什么位置?
2025-08-11 14:06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美国经济与财政政策** - 美国财政政策在总统任期第三至六年显著扩张 当前处于特朗普第五年 预计2025-2026年经济保持强劲[1][2] - 财政扩张通过影响美股和资本开支周期间接推动全球经济 美股在任期第三至六年通常上涨[4] - 居民消费倾向达历史高位 储蓄率降至历史低点 与次贷危机前相当 预示2027-2028年或开始衰退[1][6] **美国就业与行业结构** - 2025年7月私立教育、保健服务、休闲酒店业就业显著增长 建筑业因非住宅扩张增加[8] - 制造业和采矿业就业收缩 受新能源倾斜和AI技术冲击(如ChatGPT)[9] - 失业率回升但经济尚可 就业为滞后指标 衰退或延迟至2027-2028年[7] **美股与市场预期** - 中期选举前美股仍有上涨空间 短期或调整10% 2027-2030年或大跌伴随结构性就业问题[10] - 当前至2026年为重要交易窗口 需警惕后期负反馈循环[1][10] **中国经济周期与出口表现** - 中国存在五年周期规律 五年规划第四、五年上证指数表现通常较好 2025年预计整体良好[11] - 2025年1-5月出口份额从13 9%升至14 0% 全年或超14%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达50%(2023年前为30%)[12][13] - 7月出口3217 8亿美元(+7 2%) 进口2235 4亿美元(+4 1%)超预期 机电产品占60%(前七月+9 3%)[14][16] **中国出口商品与区域动态** - 集成电路出口激增(7月+29 2%) 汽车及零部件(+18 6%)、工业机器人(前七月+62 2%)、新三样(+14 5%)表现亮眼[16] - 纺织品、箱包、服装出口疲软(增速0 52%、-10%、-0 61%)[19] - 对东盟(+16 6%)、欧盟(+9 24%)增速高 美国拖累明显(-21 7% 份额降至9 4%)[20] **进口与外贸展望** - 7月进口量价背离收窄 原油、大豆等大宗商品量增价跌 集成电路进口量增反映补库需求[21] - 下半年外贸或放缓 受高基数、美国关税政策(40%转运税)及欧元区PMI走弱影响[18][22] - 一带一路和多元化市场(东盟、欧盟)仍为关键支撑[17][20]
2025年海外宏观中期展望:守得云开见月明
招商证券· 2025-06-24 07:02
海外宏观环境 - 全球叙事逻辑由“美国例外论”转向“美元体系崩溃论”,跨境资本转向非美国家[4][13] - 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全球资本市场波动[4][17] - 财政扩张积极论变成债务上行风险论,投资者担忧美国债务风险[4][20] - 稳定币或稳定美元体系,缓解全球对美元体系及美国高财政赤字的担忧[4][26] - 美国大概率需弱美元,但会控制贬值节奏,防止美股等资产迅速转熊[4][41] 主要经济体预测 - 美国全年实际增速预计1.5%,下半年增长动力转弱[7][57] - 欧元区全年实际经济增速预计0.7%,下半年继续弱复苏[7][61] - 日本全年实际经济增速预计0.8%,景气向下[7][66] 海外资产走势判断 - 美股上行趋势延续,仍有新高,估值存在上行空间[6][69] - 美债收益率难大幅下行,可借助稳定币实现流动性释放[8][73] - 美国需要弱美元,但年内未必快速贬值,或重现“广场协议2.0”[8][76] - 美股上涨和美元偏弱利好非美权益,预计港股表现好于A股[6][79]
平安证券晨会纪要-20250612
平安证券· 2025-06-12 01:10
核心观点 - 基于资本开支周期的行业比较与轮动策略,第二、三阶段有配置价值,可发掘投资机会,消费和先进制造板块轮动策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1.1%和13% [2] - 第一季度户储逆变器企业业绩回暖,看好新兴市场户储和工商储、欧洲工商储市场需求,推荐德业股份等企业 [3] - 车企高端化策略分两类,看好具备长板、受益华为赋能和新能源车规模化的车企,以及智驾和有产业链话语权的零部件供应商 [5] 国内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合指数收盘3402,1日涨0.52%,上周涨1.13% [1] - 深证成份指数收盘10246,1日涨0.83%,上周涨1.42% [1] - 沪深300指数收盘3895,1日涨0.75%,上周涨0.88% [1] - 创业板指数收盘2062,1日涨1.21%,上周涨2.32% [1] - 上证国债指数收盘225,1日涨0.01%,上周涨0.08% [1] - 上证基金指数收盘6920,1日涨0.09%,上周涨0.17% [1] 海外市场指数表现 - 中国香港恒生指数收盘24367,1日涨0.84%,上周涨2.16% [1] - 中国香港国企指数收盘8866,1日涨1.12%,上周涨2.34% [1] - 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收盘22470,1日涨1.02%,上周涨1.47% [1] - 道琼斯指数收盘42867,1日涨0.25%,上周涨1.17% [1] - 标普500指数收盘6039,1日涨0.55%,上周涨1.50% [1] - 纳斯达克指数收盘19715,1日涨0.63%,上周涨2.18% [1] - 日经225指数收盘38421,1日涨0.55%,上周跌0.59% [1] - 韩国KOSP100收盘2907,1日涨1.23%,上周涨4.24% [1] - 印度孟买指数收盘82515,1日涨0.15%,上周涨0.91% [1] - 英国FTSE指数收盘8853,1日涨0.24%,上周涨0.75% [1] - 俄罗斯RTS指数收盘1091,1日涨0.14%,上周跌2.20% [1] - 巴西圣保罗指数收盘136436,1日涨0.54%,上周跌0.67% [1] - 美元指数收盘99,1日持平,上周跌0.24% [1] 大宗商品表现 - 纽约期油收盘64美元/桶,上周涨6.55% [5] - 现货金收盘3338美元/盎司,1日持平,上周涨1.90% [5] - 伦敦铜收盘9725美元/吨,上周涨1.83% [5] - 伦敦铝收盘2494美元/吨,上周涨0.12% [5] - 伦敦锌收盘2658美元/吨,上周涨1.25% [5] - CBOT大豆收盘1058美分/蒲式耳,上周涨1.51% [5] - CBOT玉米收盘439美分/蒲式耳,上周跌0.34% [5] - 波罗的海干散货收盘1738,1日涨3.45%,上周涨15.16% [5] 重点推荐报告摘要 基金深度报告 - 资本开支周期是行业周期主导驱动力,构建基于资本开支周期的PB - ROE模型,二、三阶段有配置价值,产能出清和自由现金流回升是重要标志 [7] - 2024Q4、2025Q1剔除金融地产的二级行业资本开支收缩、自由现金流改善,各板块有不同变动,梳理26个供给侧改善行业投资机会 [8] - 以自由现金流为核心指标,在消费、先进制造板块构建轮动策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1.1%和13%,高于基准5.1、3.1个百分点 [9] 光储逆变器比较研究 - 户储企业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有分化,2025年第一季度4家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10] - 5家企业业务布局涵盖光伏逆变器等产品但侧重不同,储能业务毛利率高于光伏逆变器 [11] - 欧洲是主要出海市场,亚非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第一季度亚非市场亮眼,欧洲工商储潜力充足 [12] - 看好新兴市场户储和工商储、欧洲工商储市场需求,推荐德业股份,建议关注艾罗能源、锦浪科技 [13] 汽车比较研究 - 车企高端化策略分深耕优势领域和对标两类,代表企业有理想、长城、小米等 [14] - 智驾辅助驾驶监管趋严,车展营销热度降温,车企凸显安全性,头部车企强化用户信赖,也面临监管成本 [15] - 头部智驾供应商扩充产品矩阵和客户群,产品覆盖更多价格带,高阶产品迭代,与客户合作深化 [15] - 看好具备长板、受益华为赋能和新能源车规模化的车企,以及智驾和有产业链话语权的零部件供应商 [15][16] 一般报告摘要 - 宏观策略债券基金 债券月报 - 5月海外不确定性缓解,国内债市走陡,权益市场先上后平,商品市场低位震荡,机构行为有不同表现 [16] - 政策性金融工具类似专项建设基金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出伴随一揽子政策,债市短期和中期定价有不同表现 [17] - 资金面均衡宽松、债市窄幅震荡,关注带动多空力量突破因素和结构性机会,10Y国债震荡区间上沿可布局 [18] 新股概览 - 信通电子申购日2025 - 06 - 20,申购代码001388,申购限额1.20万股,承销商为招商证券 [19] - 新恒汇申购日2025 - 06 - 11,申购代码301678,发行价12.80元,申购限额1.40万股,发行市盈率17.76,承销商为方正证券 [19] - 华之杰申购日2025 - 06 - 10,申购代码732400,发行价19.88元,申购限额0.80万股,发行市盈率13.05,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 [19] 资讯速递 国内财经 - 上海印发中试平台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到2027年建成20家左右市级中试平台,争创3家国家级,加大重点行业中试服务供给 [21] 国际财经 - 特朗普喊话美联储降息100个基点,因5月CPI和核心CPI数据低于预期 [22] - 欧洲天然气价格止跌回升,因高温天气推升用电需求,未来两周制冷需求将达2022年7月以来最高 [23] 行业要闻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4557万台,同比增长10.5%,中国出货1762万台,同比增长37.6% [24] - 1 - 5月我国汽车销量1274.8万辆,同比增长10.9%,新能源车占比44%,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7.9% [25][26] 两市公司重要公告 - 禾盛新材拟2.5亿元增资熠知电子,预计持有10%股权,熠知电子主营高端处理器研发等业务 [27] - 凯中精密收到新能源动力电池厂商项目定点通知,提供汇流排产品,生命周期预计销售7亿元,2025年底量产 [28] - 天赐材料拟在摩洛哥投资2.8亿美元建设电解液与原材料一体化生产综合基地 [28] - 兴森科技拟参与购买子公司广州兴科24%股权,资金来源为募集和自筹资金 [29] - 睿智医药拟转让参股公司生和堂32.59%股权,转让价款6000万元 [30] - 美利云股东中冶纸业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31]
量化行业比较系列报告之二:基于资本开支周期的行业比较与轮动策略
平安证券· 2025-06-11 07:43
资本开支周期理论 - 资本开支周期是中国行业周期主导驱动力,与PB、ROE变动相辅相成,构建了基于资本开支周期的PB - ROE模型[4][10] - 用ROE、CAPEX、FCF将资本开支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二、三阶段有显著配置价值[4][13][16] 市场与行业分析 - 2024Q4、2025Q1剔除金融地产的二级行业整体资本开支收缩、自由现金流改善,资本开支/折旧摊销TTM中位数由1.35降至1.29,自由现金流/所有者权益TTM中位数由4.4%升至4.8%[4][21][23] - 消费板块资本开支收缩、自由现金流小幅下行;周期板块资本开支收缩、自由现金流改善但低于市场;先进制造板块资本开支收缩、自由现金流小幅下行;科技板块资本开支小幅上行、自由现金流改善;医药医疗板块资本开支收缩、自由现金流改善[4][26][30][33][38][41] 行业轮动策略 - 以自由现金流为核心指标,在消费、先进制造板块构建量化行业轮动策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1.1%和13%,分别高于基准5.1、3.1个百分点[4][45][48][51] - 消费板块值得关注的8个行业为养殖业、白色家电、饮料乳品、饲料、互联网电商、教育、旅游及景区、动物保健Ⅱ[4][53] 风险提示 - 需求端极端恶化、资本开支周期侧重中长期分析、公司财务数据缺失、历史经验和指标失效等风险[4]
对话吴任昊:“伟大不能被计划”——当下的投资思考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3-07 06:08
2024年全球资本市场表现与策略 - 2024年全球资本市场呈现分化与反转态势,海内外市场均实现两位数上涨,但驱动因素不同:A股涨幅主要由估值驱动,而港股和中概股更多依赖盈利支撑 [3] - 高毅资产提出2025年核心策略为"均衡配置对冲风险、聚焦个股提升锐度",战略上关注真正战略性的方向,战术上"集中兵力打大仗"捕捉有韧性的成长 [3] - 供给侧逻辑成为寻找投资机会的重要依据,AI被视为全球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硬件和软件相互成就但发展节奏不同 [3] 2025年投资策略 -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2025年,集中投资于强竞争力公司是对抗"混沌市场"的必要条件 [5] - 中概股市场2023年下跌3%,2024年上涨4%,期间出现5-6次超20%的大幅波动,个股基本面分化显著 [5] - 伦敦市场2024年仅微涨,但支付网络和航空航天领域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企业表现突出 [5] - 战术层面重点关注三类公司:自由现金流增长型企业、能创造差异供给的企业、成长空间大的企业 [5] 港股市场特点 - 港股是典型选股型市场,恒生指数2007年和2024年均为20000点,指数层面无回报但蕴含巨大波动和个股机会 [6] - 港股投资需专注个体机会,淡化市场选择,在炽热时保持冷静,在绝望时保留希望 [6] - 对具体行业和公司机会的判断远比市场判断重要 [6] 美股市场特点 - 美股持续提供投资机会,但过去两年市场结构狭窄,2024年仅约30%个股跑赢市场 [7] - 科技行业部分个股估值水平超乎想象,表现远超产业历史经验 [7] - 美股收益来源不会长期集中在单一行业,关注点不局限于科技股,2024年起加大金融、高端制造业研究力度 [7] 四大市场特点 - A股特点为"多":提供最大丰富度的产业和公司选择,如科技制造、消费品、新能源行业 [9] - 港股特点为"省":提供估值安全边际高的优质大型公司,如互联网、油气、有色金属行业 [9] - 中概股特点为"快":包含成长迅速的细分领域优质公司,如服务消费行业 [9] - 海外市场特点为"好":关注全球产业链核心价值创造者和规则制定者,如科技软硬件 [9] 四大行业投资逻辑 - 商业基础设施:关注高壁垒、好生意、好估值的公司,如大型互联网公司、支付网络 [9] - 大消费:关注竞争格局改善、需求韧性强的细分行业,如服务类消费行业 [9] - 大宗资源品:关注可持续盈利能力与分红改善的公司,如油气、有色金属行业 [9] - 科技软硬件:关注AI在软件和应用场景的突破,以及定价能力释放的行业 [9] AI产业发展 - AI相关资本开支预计2023-2027年间突破1万亿美元,仅美国头部企业2025年投入便超3000亿美元 [11] - DeepSeek的爆发是全球AI行业发展的必然,技术发展到阶段性高点后,稳定和低成本成为主要驱动力量 [11] - AI技术可能从尝鲜者市场进入早期使用者市场发展阶段,中国企业更适合围绕效率优化投资 [12]
对话吴任昊:“伟大不能被计划”——当下的投资思考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3-07 06:08
2024年全球资本市场表现与2025年策略展望 - 2024年全球资本市场呈现分化与反转特征,海内外市场实现两位数上涨,但A股主要由估值驱动,港股及中概股更多依赖盈利支撑[2] - 2025年核心策略为均衡配置对冲风险、聚焦个股提升锐度,战略上关注真正战略性方向,战术上"集中兵力打大仗"捕捉有韧性成长[2] - AI作为全球产业变革核心驱动力,硬件与软件相互成就但节奏不同,中国企业更适合围绕效率优化实现场景突破[2][12] 对抗"混沌市场"的投资方法论 - 中概股市场2023-2024年指数波动剧烈(-3%至+4%),但个股基本面分化显著,筛选竞争力企业可获超额回报[4][5] - 伦敦市场部分支付网络和航空航天企业虽处微涨环境(2024年),仍取得较好股价表现[5] - 战术层面提高个股集中度,聚焦自由现金流增长、内生动力明确、中期成长空间大的企业[5] 港股与美股市场特征分析 - 港股17年间恒指维持20000点但波动剧烈,需淡化市场选择专注个体机会,重点判断行业与公司而非整体市场[6] - 美股2024年仅30%个股跑赢市场,科技股估值超历史经验,未来收益来源将多元化,关注金融与高端制造业[7] 四大市场差异化投资逻辑 - A股特点为"多":覆盖科技制造/消费品/新能源等丰富产业[8] - 港股特点为"省":提供互联网/油气/有色金属等估值安全边际高的优质公司[8] - 中概股特点为"快":聚焦美国上市中国公司中高成长细分领域[9] - 海外市场特点为"好":关注全球产业链核心价值创造者如科技软件[9] 四大行业供给侧投资策略 - 商业基础设施:选择高壁垒(大型互联网/支付网络)、利润率持续提升的公司[9] - 大消费:关注竞争格局改善、渗透率有潜力、供给侧差异化能力强的服务类消费[9] - 大宗资源品:结合美元周期与资本周期,优选油气/有色金属等盈利与分红改善标的[11] - 科技软硬件:跟踪AI软件应用突破及资本开支低位行业的定价能力释放[11] AI产业阶段判断与发展路径 - 全球AI资本开支2023-2027年预计超1万亿美元,美国头部企业2025年投入超3000亿美元[12] - 当前AI处于技术扩散曲线早期使用者阶段,中国企业应聚焦效率优化与场景应用突破[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