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红利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投资价值分析
新浪财经· 2025-09-25 08:17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ETF炼金师) 资金层面,险资等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的持续释放,有望为红利资产带来稳定的资金流入。近年来,险 资在港股市场的布局显著加速,2024年已在二级市场合计举牌20次,涉及多个港股上市公司。与此同 时,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也在加快推进,政策引导下,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有望提升,这也预 示着红利低波动资产将成为中长期资金主要的增配方向。 在资产内部结构方面,港股红利的股息率显著优于A股。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恒生高股息指数的 股息率达到了6.14%,而中证红利指数的股息率则为4.86%。即使考虑到红利税,港股红利资产的实际 收益仍然优于A股同类资产。此外,央企在股息吸引力上表现尤为突出,恒生中国央企指数的股息率在 过去三年维持在5%以上,远高于国企和民企。 针对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的投资分析,该ETF通过追踪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 (931722.CSI)来为投资者提供配置港股央企红利资产的渠道。该指数的构建选取了分红水平稳定且股 息率较高的央企上市公司,反映了港股通范围内具有高股息率的央企整体表现。 自2020年以来,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的累计收益率为37.2%,这 ...
更关注中国资产 外资机构集体看多做多港股
证券日报· 2025-09-24 23:59
国泰海通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认为,港股红利资产"涛声依旧",在低利率、政策鼓励、长线 资金入市的背景下,仍具长期配置价值。 阿里巴巴股价大涨、外资大行集体唱多、港股IPO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等一系列信息表明,国际资本正 在重新审视并布局港股。 9月中旬,美联储降息后,美元走弱、美债收益率下降,全球出现"再平衡"需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 心,成为全球资金流入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在《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称,随着 美联储展开降息周期,预计将有更多海外资金寻求布局亚洲高成长投资目标,涵盖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 市场。 更关注中国资产 美联储降息为全球流动性松绑,也为港股市场注入动能。景顺全球市场策略师团队认为,由于美联储在 通胀仍高于目标水平的情况下降息,美元可能进一步走弱,这或将利好大宗商品和非美元资产,尤其是 新兴市场。 东吴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梦认为,美联储降息短期会利好港股上行,外资关注中国资产,中期涨 幅仍取决于企业基本面回升情况。 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25年8月底,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为46.6万亿港元,较 去年同期 ...
当下如何看港股红利资产
2025-09-22 00:59
**行业与公司** 港股红利资产行业 涵盖银行等金融板块 三大运营商 商业地产 石化 煤炭等成熟期企业[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财务结构稳健**:企业净负债与EBITDA比值较低 资本开支与折旧摊销比值低 依赖内生融资 扩张意愿不强[1][3] - **估值优势显著**:港股现金分红比例高于A股 银行 石化 煤炭等行业PE及PB均相对更低[1][3] - **高息个股集中**:港股5%股息率个股占比接近40% A股仅16%[1][3] - **防御属性突出**:弱势市场中恒生高息率指数获得正超额概率超82%[1][5] - **利率敏感性高**:美债利率下行阶段 港股红利资产上涨弹性相对A股更大[5][6] **其他重要内容** - **税收差异**:港股个人投资者及公募基金需缴纳20%红利税 A股持有满一年免征[5][8] - **配置时机**:岁末年初险资配置需求提升 美联储降息周期利好港股红利资产[7][9] - **中长期价值**:政策强化分红监管 低利率环境下高息资产配置性价比持续提升[7][9] **数据与百分比引用** - 港股5%股息率个股占比40% vs A股16%[1][3] - 港股大跌环境中恒生高息率指数正超额概率82%[1][5] - 美债利率上行期港股绝对收益概率76% vs 下降期48%[5] - 考虑20%红利税后港股较A股更优比重接近70%-80%[7]
国泰海通:相较于A股红利资产 性价比更高的港股红利资产或更具备增配价值
新浪财经· 2025-09-20 05:07
港股红利资产配置价值 - 相较于A股红利资产 港股红利资产性价比更高且更具备增配价值 [1] - 港股红利资产较A股股息率-估值优势凸显 目前配置性价比仍高 [1] - 四季度有望迎来资金增配 因险资对红利资产板块配置需求提升及海外流动性转松 [1] 中长期配置逻辑 - 政策强化分红监管叠加低利率环境 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港股红利资产 [1] - 上市公司分红趋势深化及政策引导中长线资金入市 支撑港股红利资产长期配置价值 [1] - 低利率时代下中长线资金持续增配确定性更高的港股红利资产 [1]
红利港股ETF(159331)盘中净流入超千万份!连续分红12个月,连续5日净流入!关注可月月评估分红的红利港股ETF(15933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07:06
资金流向 - 红利港股ETF(159331)今日盘中净流入1100万份 [1] 行业优势 - 港股通高股息行业在通胀尚未回归背景下凭借稳定自由现金流创造能力保障分红能力及股东回报 [1] - 自由现金流充沛企业既能延续分红表现又可通过资本开支转化为ROE抬升兼具防御性与成长性 [1] - 港股较A股估值更低且外资占比更高 [1] 资本吸引力 - 美元走弱背景下港股更易吸引国际资本配置进一步强化高股息资产吸引力 [1]
低位布局港股红利资产 港股通红利ETF富国结募在即
中国经济网· 2025-07-30 08:02
港股市场资金配置热潮 - 港股市场成为资金关注焦点 年初以来出现港股科技 消费 医药 红利等多轮主题热潮 [1] - 国际资本加速从美元资产向新兴市场转移 因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 [1] - 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创新高 截至2025年7月25日净买入超8200亿港元 超过2024年全年的8079亿元 [1] 港股红利资产投资优势 - 港股红利资产具有高股息率特性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达5.69% 高于中证红利指数的4.46% [2] - 估值水平具吸引力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市盈率为7.47倍 低于中证红利指数的8.13倍 [2] - 成分股以央国企为主 合计权重占比87% 具备较强抗周期波动能力 [3]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特征 - 分红稳定性强 近7成权重个股连续10年分红 [3] - 成分股市值规模大 前五大权重股平均总市值1899亿元 前十大权重股平均总市值3922亿元 [3] - 股息率水平突出 前五大权重股平均股息率8.62% 前十大权重股平均股息率7.96% [3] 港股通红利ETF产品特点 - 管理费率具竞争优势 管理费+托管费合计0.40% 较其他同类ETF的0.60%低33% [4] - 拟任基金经理港股投研经验丰富 自2017年加入富国基金 管理多只港股ETF产品 [4] - 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超600亿元 截至2025年7月25日 [4] 市场环境与投资机遇 - 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下 长期资金仍偏好红利资产 [3] - 政策支持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入市 为红利资产提供流动性支持 [3] - 港股凭借"中国资产+国际规则"属性 成为跨市场配置核心枢纽 [1]
低位布局港股红利资产,港股通红利ETF富国结募在即
金融界· 2025-07-30 01:29
港股市场资金配置 - 港股市场成为资金关注焦点 从年初的"港股科技"热潮扩展到"港股消费"、"港股医药"、"港股红利"等多个板块 [1] - 国际资本加速从美元资产向新兴市场转移 港股凭借"中国资产+国际规则"属性成为跨市场配置核心枢纽 [1] - 南向资金持续加仓 截至2025年7月25日净买入超8200亿港元 超过2024年全年的8079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海外资金回流与南向资金加仓形成"双轮驱动" 加速港股估值重估 [1] 港股红利资产优势 -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高达5.69% 市盈率为7.47倍 相比中证红利指数的4.46%和8.13倍更具性价比 [2] - 成分股中87%权重为央国企 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和抗周期波动能力 [3] - 近7成权重的个股连续10年分红 包含众多港股"分红常青树" [3] - 前五大权重股平均总市值1899亿元 平均股息率8.62% 前十大权重股平均总市值3922亿元 平均股息率7.96% [3] - 30只成分股总市值平均6029亿 市值中位数2742亿 呈现大市值特征 [3] 港股通红利ETF富国产品特点 - 跟踪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 聚焦港股优质红利资产 [2] - 管理费+托管费合计0.40% 较同类产品0.60%低33% [4] - 拟任基金经理田希蒙管理规模超600亿的港股通互联网ETF 具备丰富港股投研经验 [4] - 产品首发将于2025年7月31日结募 [1] 市场环境与政策支持 - 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下 长期资金仍偏好红利资产 [3] - 政策支持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入市 为红利资产提供流动性支持 [3] - 低利率环境下 高股息资产成为投资者重要配置方向 [2]
布局港股红利资产正当时,港股通红利ETF富国结募在即
全景网· 2025-07-30 01:27
港股市场资金配置热潮 - 港股市场成为资金关注焦点 资金配置热情高涨 从港股科技扩展到港股消费 港股医药和港股红利等多个领域 [1] - 多重利好因素共振 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推动国际资本从美元资产转向新兴市场 [1] - 港股凭借中国资产加国际规则的独特属性 成为跨市场配置的核心枢纽 [1] - 南向资金净买入超8200亿港元 超过2024年全年的8079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海外资金回流与南向资金加仓形成双轮驱动 加速港股估值重估 [1] 港股红利资产投资优势 - 港股红利资产在低利率时代优势凸显 高股息率特性成为投资者新方向 [2] -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达5.69% 市盈率为7.47倍 优于中证红利指数的4.46%和8.13倍 [2] - 高股息低估值特点使港股红利资产在追求收益同时具备安全性 [2] - 指数成分股央国企权重合计占比87% 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和抗周期波动能力 [3] - 近7成权重个股连续10年分红 保证分红持续性和稳定性 [3] 港股通高股息指数成分股特征 - 前五大权重股平均总市值1899亿元 占比28.90% 平均股息率8.62% [3] - 前十大权重股平均总市值3922亿元 占比47.09% 平均股息率7.96% [3] - 30只成分股总市值平均6029亿元 市值中位数2742亿元 呈现大市值特征 [3] - 投资价值稳定且潜力巨大 [3] 港股通红利ETF产品特性 - 跟踪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的ETF产品 为投资者提供布局港股红利资产契机 [1][2] - 管理费加托管费仅0.40% 较其他跟踪同指数ETF的0.60%低33% [4] - 产品具备高股息 低估值 低费率的组合优势 [4] - 既是捕捉港股重估机遇的高效工具 也是对抗低利率环境的优选标的 [4] 基金管理团队实力 - 拟任基金经理田希蒙自2017年加入富国基金 积累丰富港股投研经验 [4] - 目前管理港股通互联网ETF及联接基金 恒生红利ETF及联接基金等多只产品 [4] - 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超600亿元 管理能力备受认可 [4]
红利当“红” 浦银安盛基金加码布局港股高股息资产
全景网· 2025-07-15 03:02
行业背景与市场动态 - 自去年新国九条发布以来 上市公司持续提升分红力度以回馈中小投资者 [1] - 险资等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 推动红利资产成为当红板块 [1] - 包括银行在内的高股息行业在过去一年经历较大涨幅 [1] - 随着股价上升 红利股的股息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1] - 板块内部各类资产价值逐步分化 [1] - 港股红利板块因更具性价比的投资价值开始受到投资者关注 [1] 产品特征与投资策略 - 浦银安盛基金推出港股通央企红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代码A类024398 C类024399 [1] - 产品聚焦港股红利板块 业绩比较基准为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 [2] - 该指数当前股息率达7.87% 高于中证红利指数5.44%的股息率 [2] - 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除传统银行大金融外 还涵盖工业 能源 制造业等行业优质标的 [2] - 基金将精选代表中国核心资产的优质央企上市公司 [2] - 把握南下资金和海外资金加码香港市场的投资机遇 [2]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浦银安盛基金积极顺应市场环境变化 强化权益类产品创新能力 [1] - 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方案和浦发银行集团财资金融赛道引领下 持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 [2] - 已连续推出指数家 全球科创家 固收家等投资业务品牌 [2] - 融入指数投资发展热潮 加大科技投资投入力度 [2] - 为低风险偏好投资者提供丰富投资工具 [2] - 此次新产品将发挥团队主动量化能力 提供贴合业绩比较基准的长期投资工具 [2]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拉升涨近1%,全球长期资本加速涌入,港股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新浪财经· 2025-07-14 02:05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HSSCHKY)强势上涨1 09% 成分股中国神华(01088)上涨5 00% 中国燃气(00384)上涨2 30% 中国建筑国际(03311)上涨2 08% 中国石油股份(00857)和邮储银行(01658)等个股跟涨 [3] -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上涨0 76% 冲击3连涨 最新价报1 05元 近1周累计上涨0 87% [3] 流动性及资金动向 - 港股红利ETF博时盘中换手0 34% 成交1637 32万元 近1月日均成交2 46亿元 [3] - 海外长线资金动作频频 德国养老金斥资5000万美元委托富国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布局中国权益资产 外资巨头巴克莱银行频频加仓国内ETF [3] - 港股红利ETF博时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吸金"6377 74万元 日均净流入达1275 55万元 [4]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 港股红利ETF博时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达468 52万元 最新融资余额达1076 77万元 [4] 机构观点及市场分析 - 长江证券认为 港股红利资产走强主要受益于风险偏好相对下调后的防御配置需求 港股和A股高股息标的除权除息后存在填权行情 较多个股在除权除息后可能要到7月、8月会出现填权行情 [4] - 下半年是保险进行OCI配置和会计准则切换的转折阶段 预计保险增量资金仍然会优选A股和港股的高股息标的 对港股红利行情有所支撑 [4] 基金表现及数据 - 港股红利ETF博时最新规模达46 97亿元 [4] - 近2年净值上涨41 17% 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98/2229 居于前4 40% [5] - 自成立以来 最高单月回报为24 18% 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为3 44%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4 96% [5]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8 06% 近1年夏普比率为1 55 [5]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 39% 回撤后修复天数为37天 [6] 基金费率及跟踪精度 - 管理费率为0 50% 托管费率为0 10% [6] - 近1月跟踪误差为0 052% [6] 指数构成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兖矿能源(01171)、恒隆地产(00101)、信义玻璃(00868)、电讯盈科(00008)、恒基地产(00012)、中煤能源(01898)、中国石油股份(00857)、建发国际集团(01908)、中国宏桥(01378)、邮储银行(01658)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8 6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