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板

搜索文档
中国航天新模式,“造火箭卫星将像造汽车”
观察者网· 2025-09-29 08:12
据香港《南华早报》9月28日报道,在历经艰难的结构性改革后,中国国有航天部门正引入一种被称 为"总装拉动"的全新航天制造模式,这一模式受到了汽车行业精益生产原则的启发。这一新体系的目标 不仅是实现航天系统的快速量产,还要保证质量稳定、成本更低和灵活性更强。 "这代表着对现有制造模式的系统性和颠覆性变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CIO)、 航天制造专家王国庆院士带领其团队,在今年7月发表于《机械工程学报》的论文中这样写道。 研究人员指出,随着新技术推动全球太空活动呈指数级增长,预计到2045年,轨道发射将达到每年17万 吨的有效载荷,能够掌握可扩展航天制造的国家将主导未来。 2025年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 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的第597次飞行。 视觉中国 长期以来,航天器大多是手工打造出的精密杰作,每一枚火箭或卫星都是独特的工程产物,但随着对卫 星星座、可重复使用运载工具和持续性月球任务的需求激增,传统方式已无法满足。 这篇论文介绍称,我国航天制造历经研制 ...
从中非贸易强劲增长看国际贸易格局之变
搜狐财经· 2025-09-29 06:11
编者按:在多边贸易体制遭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剧烈冲击之下,中非贸易逆风而行,保持强劲增长。 为何中非经贸合作能够保持如此势头?这对国际社会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有何意义和启示?作为"环球 南方对话·中非思想聚力"系列的第二期,我们今天邀请多位中非专家学者,围绕"从中非贸易强劲增长 看国际贸易格局之变"展开讨论。 为何中非贸易增长如此强劲 祝亚雄(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历史使命把中国与非洲紧密 联系在一起。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和发展,双方贸易规模屡创新高,其他诸多领 域合作也实现了稳步提升。来自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达到29.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其中,对非进出口同比增长16.6%,显示非洲市场在中国整体 外贸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另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今年1到7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 39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事实表明,中非经贸合作不仅成为当前非洲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也 是南南合作中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 仔细观察中非贸易合作,一个显著变化就是非洲正在努力拓展出口产品门类,力求 ...
美国调查印度Waaree逃避太阳能关税
新浪财经· 2025-09-26 04:03
公司调查 -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对瓦雷能源有限公司及其美国子公司展开正式调查 并实施临时措施 因有合理怀疑公司逃避纳税义务 [1] - 调查涉及瓦雷能源是否逃避对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太阳能电池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1] 公司股价表现 - 周五早盘交易中 瓦雷股价跌幅高达5.5% 为自9月1日以来的最大跌幅 [1]
告别停电困扰: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成非洲“福音”
金投网· 2025-09-25 12:42
非洲太阳能市场增长 - 非洲太阳能使用量激增 今年前七个月进口中国制造太阳能电池板达9516兆瓦创纪录 [1] - 撒哈拉以南非洲电力普及率仅53.3% 远低于全球91.6%平均水平 [3] - 太阳能全生命周期成本过去十年大幅下降 成为历史上最便宜的电力形式 [3] 中国企业在非洲项目开发 - 中国电建在南非建设342兆瓦德阿尔中央太阳能发电厂 [3] - 中国电建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阿尔及利亚沙漠建设420兆瓦太阳能项目(比斯克拉220兆瓦+埃尔姆盖尔200兆瓦) [3] - 中国生产全球80%太阳能电池板 2024年非洲进口中国太阳能产品达1.358亿美元创纪录 [5] 技术优势与成本竞争力 - 中国通过技术进步和生产补贴持续降低太阳能成本 [3] - 中国成为可再生能源技术制造和销售全球领导者 正出口太阳能产品及全球影响力 [5] 对比国际能源政策 - 美国2024年7月取消清洁能源税收抵免等优惠政策 削弱可再生能源行业支持力度 [5]
【环球财经】泰国开泰银行执行副总裁郑卓文:期待泰中深化绿色金融与数字经济领域合作
新华社· 2025-09-21 06:22
郑卓文注意到,今年泰国在东博会的魅力之城展区重点推介西部八府,邀请中国游客和商务人士了解当 地发展潜力和投资机会。东博会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等展区也将为企业开展业务和经贸往 来提供反馈信息。 新华财经曼谷9月21日电(记者陈倩慈常天童) "本届东博会不仅分享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先进成果,还 能激发创新创业的想象空间。"泰国开泰银行执行副总裁郑卓文日前在曼谷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 示,东博会让东盟国家企业近距离感受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与绿色技术,这将助力泰国本地企业引入中 国人工智能技术,为泰中在绿色金融与数字经济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契机。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日前在广西南宁开幕。本届东博会主题为"数智赋 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丰富多彩的人工智能应 用场景引人注目。郑卓文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长足进步,通过博览会可以看到中国在机 器人技术、智能体等方面的领先地位,这些技术能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泰国也越来越重视人工智 能的应用。 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已连续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未来五到十年,我期待在中国-东盟 ...
美媒:清洁能源,美国缺少中国的制胜法宝
环球时报· 2025-09-20 05:50
美国从清洁能源领域的退却,与中国在这一快速成长领域的大举进军,将对全球能源格局及应对气 候变化的努力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新闻周刊》9月17日文章,原题:中国拥抱清洁能源,而美国仍停留在20世纪 新疆米东区光 伏项目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光伏项目;福建省福清市海上风电产业园下线的海上风电机组是目前全球单机 容量最大的,高度约为自由女神像的两倍;比亚迪即将在郑州建成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中心,规模约 为特斯拉美国最大工厂的10倍。不断扩展的太阳能电池板阵列、高耸的风力发电机组以及规模庞大的电 动汽车工厂,都是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的体现。 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主任李硕说:"中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差距就像一场NBA比 赛——现在已是第四节,美国队落后30分。"美国一边强调"美国能源主导地位",一边推行扶持煤炭行 业、扩大油气开采(以上世纪能源为主)的政策。中国则展现出引领21世纪能源格局的态势。 据估计,中国掌控着全球超过一半的电动汽车制造、70%的风力发电机组产能和80%的太阳能电池 板生产。这种主导地位建立在中国完善、明智且连贯的政策框架之上。中国利用其庞大的国内市场拉动 清洁能源 ...
地缘经济论 | 第二章 地缘技术经济学
中金点睛· 2025-09-17 23:49
地缘技术经济学的核心观点 - 技术已成为地缘经济竞争的核心工具和决定性力量 国家通过控制技术网络和关键技术来主导国际贸易、产业链布局和国际规则制定[2] - 全球技术网络与产业网络存在结构性"错位" 美国拥有技术网络优势但产业相对较弱 中国则产业网络强大但技术影响力不足[2][22][31] - 美国正利用技术优势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通过技术封锁、产业回流和联盟策略引导产业网络向其技术网络靠拢[38][43][48] - 中国需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内生性创新体系 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抢占技术网络中心位置[50][64][65] 技术对地缘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 技术角色从效率工具转变为力量源泉 从全球化时期的"经济黏合剂"转变为地缘竞争中的"经济影响力工具"[5][6] - 技术通过三大渠道促进经济影响力:赋能传统经济手段(如贸易壁垒、金融制裁)、成为独立竞争场域、扭转要素比较优势[7][8] - 技术是长期经济增长核心动力 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特性 突破传统要素的物理限制[9] - 技术变革重塑经济网络结构 历史上科技中心转移伴随经济中心转移(英国蒸汽革命、美德电力革命、美国计算机革命)[12] - 技术网络的地缘经济逻辑体现为对关键节点的争夺 占据网络中心位置可获得战略优势和信息控制权[17][18] 全球技术网络与产业网络格局 - 美国是全球技术网络的绝对中心 特征向量中心性保持在0.6以上 在91个技术领域中位列前三[22][23] - 中国技术影响力显著提升 中心性从2015年0.2升至2022年0.4 但在关键技术领域仍落后(仅在电信、照明和纺织3个领域位列第一)[22][23] - 全球技术与产业中心性总体正相关且关联趋强 但存在解绑现象:瑞士技术强产业弱 中国产业强技术弱 美国技术强产业弱[26][28] - 中美技术与产业中心性持续提升 而日本、德国等传统发达国家呈现同步弱化趋势[30] - 分行业对比显示 美国在焦炭、石油和核燃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影响力强 中国在电气光学设备、金属品等制造业产业中心性更高[31][32] 美国的产业重塑战略 - 美国通过双重策略强化地缘技术优势:维持技术领导地位+推动产业网络向技术网络趋同[38] - 在半导体领域投资近4500亿美元 推动17座新晶圆厂和8座供应链设施建设 目标到2030年生产全球20%的先进逻辑芯片[41] - 在人工智能领域启动"星际之门"计划 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30GW级超算-数据中心园区[42] - 通过精准技术管控遏制竞争对手 2024年将140家先进芯片企业加入实体清单 实施严格的AI芯片出口分级管制[43] - 运用财政激励和关税手段推动产业回流 清洁能源制造提供35美元/kWh电池电芯税收抵免 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46][48] 中国的技术突围路径 - 面临创新循环堵点:外部技术合作收缩+内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仅30% 低于发达国家50-70%水平)[52][56] - 需建立"技术-产业"双循环创新生态 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死亡谷"[53][56] - 利用产业优势反哺科技创新 通过政府采购、税收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研发投入[62][63] - 重点抢占AI等新兴技术节点 利用庞大用户数据和应用场景优势实现突破[64][65] - 推动"再开放"战略 通过"数字丝绸之路"等平台构建去中心化技术合作模式 扮演全球技术中介角色[66][67]
多家外媒:中国绿色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环球时报· 2025-09-17 08:10
报告称,2024年,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和生产为中国经济贡献了近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澳 大利亚的整个经济规模。Ember的报告还显示,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增速是中国整体经济增速的3倍。 巴基斯坦应借助中国绿色能源的巨大发展,将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纳入目前正在重新规划的中巴经济 走廊中。(作者沙希德·贾维德·布尔基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王从译)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9月13日文章,原题:图表显示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竞赛中胜出 一份最新报 告显示,随着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大力推进脱碳进程,风能和太阳能在满足激增的电力需求方面发 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的化石燃料使用量正趋于稳定。 重要性何在?中国已成为绿色科技制造和出口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 和电池储能等多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凭借的是积极的国家驱动型产业政 策、大规模的公共支出以及利用其整合的国内供应链,进一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并在新兴技术领 域抢占先机。 英国能源智库Ember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风电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约16%,太阳能累 计发电量则飙升近43%。根据Ember的数据,仅在2025年上 ...
日本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鹰之:国家应该停止推广太阳能电池板。
新浪财经· 2025-09-16 04:29
政策观点 - 日本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鹰之提出国家应停止推广太阳能电池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