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巴菲特指标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股市的巴菲特指标处于危险区域
搜狐财经· 2025-09-29 03:17
巴菲特先生从一年多前就开始大幅抛售包括苹果和美国银行在内的重仓股,目前老爷子手握着超过3300 亿美元的现金资产。显然,巴菲特先生认为当前的美国股市的估值过高,风险大于机遇。 无独有偶,前不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在一次讲话中坦陈当前美国股市估值偏高。虽然美联储已经重新 启动了降息进程,这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美国股市,但是处于过高估值水平的美国股市还能够在多 长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估值,这是一个值得市场深思的问题。 巴菲特先生很重视将美国股市市值与GDP的比值作为衡量股市估值的指标,市场也将此指标称为"巴菲 特指标"。 目前,美国股市的巴菲特指标已经达到218%,这是股市估值过高的危险区域的信号。通常情况下,巴 菲特指标位于70%左右股市具有很好的投资机会,而处于200%以上则相当危险。 近期,美国股市频创新高,不过在相当程度上这是少数大型科技公司股价节节攀升且市值占比过高的结 果,可以说是一种股市的虚假繁荣,并不能够反映美国经济的现状。 JerryZang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市 场的准确信息,请以相关官方公告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巴菲特指标”飙升至约218%创新高,当前入市如玩火?
新浪财经· 2025-09-29 02:41
该指标的准确性引发市场争论,有意见认为美国已减少对工厂及重型资产依赖,倾向科技、软件及数据 网络。亦有意见认为美国经济更多地建立于知识产权,国民生产总值不能捕捉有关改变。此外,据 Bespoke投资,标普500指数市销率已升至3.33倍,远高于科网股泡沫是的高位2.27倍,亦高于新冠后曾 升见的3.21倍。 格隆汇9月29日|最新数据显示,衡量美股估值昂贵程度的"巴菲特指标"已飙升至约218%,创纪录新 高。该指标比较追踪所有上市美企市值的Wilshire 5000指数,以及美国GDP。巴菲特多年前曾指,当该 指标跌至70%至80%,入市可能获得厚利,若指标升至200%,入市如同玩火。 来源:格隆汇APP ...
巴菲特指标飙至218%历史新高 美股这次真的过热了吗?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1:25
智通财经APP获悉,最新数据显示,被誉为股市"巴菲特指标"的估值比率已飙升至218%,刷新了历史 最高纪录。当前这一比率已远超互联网泡沫时期和新冠疫情期间牛市创下的190%左右峰值,这标志着 市场正步入前所未有的估值区间。 据了解,该指标通过对比威尔逊5000指数(追踪美国所有上市公司市值的指数)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GNP)的比值来衡量市场估值水平。 科技巨头引领涨势 此次"巴菲特指标"的飙升,主要由大型科技股推动。这些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AI)项目上投入了数百亿 美元,其市值也因此创下历史新高,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目前,股市总市值的增长速度远超美国经济本 身的增速,而这种"市值与经济增速脱节"的现象,恰恰是"巴菲特指标"旨在揭示的核心问题。 其他估值工具也传递出类似的"估值过高"信号。据投资研究公司Bespoke Investment Group数据显示,标 普500指数的市销率(股价与销售额比率) 已达到3.33。作为参考,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该比率最高仅为 2.27,新冠疫情后的市场繁荣期也只将其推至3.21,随后便出现回落。 这意味着当前标普500指数的市销率已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包括Paul Tudor ...
鲍威尔公开警告美股股指“相当高”,三大指标力挺
金十数据· 2025-09-25 02:56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二在罗德岛的一次活动中表示股市"估值相当高",此番言论似乎在股票市场引起了 不小的轰动。 鲍威尔的评论,加上对人工智能交易持久性的悄然疑虑,被广泛归咎为市场疲软的原因。 无论他们认为股市未来走向如何,许多股市策略师至少承认,鲍威尔的观点有其道理。在过去三年里, 随着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持续上涨,几个被广泛使用的估值指标已经接近历史水平或已创历史 新高。 鲍威尔并非第一位指出股市估值过高的美联储主席。Yardeni Research的创始人埃德·亚德尼(Ed Yardeni)立即将鲍威尔的评论与格林斯潘的一句如今已名声大噪的言论相提并论。 在1996年12月5日的一次演讲中,格林斯潘说:"但我们如何知道,非理性繁荣何时已过度推高了资产价 值,而这些资产随后又会遭受意想不到的、长期的收缩?"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格林斯潘被广泛认为是普及了"非理性繁荣"这一短语的人,该短语后来定义了互联网泡沫。尽管在他发 表那次演讲后,市场又过了三年多才达到顶峰。 当前的美股牛市是否会面临类似的命运,还有待观察。 CAPE比率 由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Robe ...
鲍威尔:美股“太贵”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5 00:36
美股估值水平 -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 美国三大股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 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估值问题的表态导致市场情绪降温 股市连续两个交易日回落[2] - 市场观点认为调整主因是鲍威尔表态及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相关交易持续性的疑虑升温 华尔街人士认可鲍威尔观点有依据 过去三年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持续强劲上涨 将多项估值指标推至历史高点或接近历史高点[2] - 鲍威尔并非首位指出股市估值过高的美联储主席 其言论被与格林斯潘1996年提出的"非理性繁荣"名言相联系 该说法后来成为互联网泡沫代名词[3] 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 - 周期调整市盈率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提出 通过计算股价与过去10年经通胀调整的平均盈利之比消除经济周期干扰 提供更稳定估值参考[4] - 自本轮牛市启动以来该比率持续走高 截至8月底CAPE比率升至2021年底以来新高 当时美股开启熊市行情 标普500指数在9个月时间内下跌超过20%[4] - 标普500指数CAPE比率自2000年以来首次突破40 而当时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熊市刚刚开始[5] 巴菲特指标 - 巴菲特指标将美国股市总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对比 被巴菲特称为"衡量特定时点估值水平的最佳单一指标"[6] - 截至6月底美国股市总市值约64.5万亿美元 第二季度GDP为23.7万亿美元 股市估值约为GDP的2.7倍 这一水平自2001年3月以来从未出现[6] - 该指标能反映资产估值相对于整体经济水平 当指标触及历史新高时意味着资产价格相对于经济规模的涨幅远超以往任何时期[6] 市销率 - 截至8月底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预期市销率达3.12 创2000年1月有纪录以来新高[7] - 市销率被视为更贴合实际的估值指标 因企业可通过调整非现金支出操纵净利润 而销售额相对更难操纵[7] - 美国企业利润率已回升至接近历史高点水平 将当前市销率与历史水平直接对比并非完全同类比较 因盈利环境存在差异[7] 市场新常态观点 - 大量华尔街研究表明估值指标的预测能力有时非常有限 市场对企业盈利预期增速加快 第三季度企业利润有望再创新高 强劲盈利增长让投资者更愿接受较高估值[8] - 高估值或许只是新常态的一部分 如今标普500成分股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更低 浮动利率债务几乎消失 偿债支出更具可预测性[8] - 大型企业利润增长而季度间盈利波动下降 高资质企业在指数中权重超60%(20年前不足50%) 企业轻资产化程度更高 自动化程度提高帮助减少劳动力成本[8]
鲍威尔:美股“太贵”
第一财经· 2025-09-25 00:32
美股估值水平分析 -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 美国三大股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 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估值问题的表态引发市场情绪降温 股市连续两个交易日回落 [3] - 鲍威尔并非首位指出股市估值过高的美联储主席 其言论与格林斯潘1996年提出的"非理性繁荣"警告形成呼应 当时演讲三年后股市达到峰值 [4] 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 - CAPE比率由诺贝尔奖得主席勒提出 通过股价与过去10年经通胀调整的平均盈利之比消除经济周期干扰 [6] - 截至8月底CAPE比率升至2021年底以来新高 过去几周随股市攀升进一步走高 [6] - 标普500指数CAPE比率自2000年以来首次突破40 而当时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熊市刚开始 [6] 巴菲特指标 - 该指标将股市总市值与GDP对比 被巴菲特称为"衡量估值的最佳单一指标" [8] - 截至6月底美国股市总市值64.5万亿美元 GDP为23.7万亿美元 股市估值达GDP的2.7倍 为2001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8] - 指标反映资产估值相对于整体经济的水平 当前涨幅远超历史任何时期 [8] 市销率指标 - 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预期市销率达3.12 创2000年1月有记录以来新高 [10] - 市销率被视为更贴合实际的估值指标 因销售额相对净利润更难被操纵 [10] - 企业利润率回升至接近历史高点 使当前市销率与历史对比存在盈利环境差异 [10] 高估值合理性争论 - 市场对企业盈利预期增速加快 第三季度利润有望再创新高 强劲盈利增长支撑高估值 [12] - 标普500成分股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更低 浮动利率债务几乎消失 偿债支出更具可预测性 [12] - 高资质企业权重超60%(20年前不足50%) 轻资产化降低固定成本 自动化减少劳动力成本 [12] - 美国银行认为高估值或是"新常态" 不应期望回归历史平均水平 [12]
转折临近?鲍威尔称美股“太贵”,多项估值指标发出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9-24 23:12
盈利增长能否化解潜在危机。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美国三大股指本周一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联袂创历史新高。然而,市场情绪在美 联储主席鲍威尔有关估值问题的表态后有所降温,股市连续两个交易日回落。 1996年12月5日,格林斯潘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我们如何知道非理性繁荣何时会过度推高资产价值,进 而导致资产价值遭受意外且持续的下跌?""非理性繁荣" 这一说法因格林斯潘而广为人知,后来更成为 互联网泡沫的代名词。在他发表这番演讲三年多后,股市才达到当时的峰值。当前这轮牛市是否会面临 类似结局,仍有待观察。不过从以下三个指标看,潜在风险似乎值得注意。 周期调整市盈率 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于1988年提出,其 核心逻辑是通过计算股价与过去10年经通胀调整的平均盈利之比,消除经济周期对短期盈利的干扰,提 供更稳定的估值参考。 自本轮牛市启动以来,该比率持续走高。截至8月底,CAPE 比率已经升至2021年底以来新高。当时美 股开启了一段熊市行情,随着美联储开启紧缩周期,标普500指数在9个月时间内一度下跌超过20%。 希勒团队的网站每月仅更新一次标普500指数CAPE ...
“申”挖数据 | 估值水温表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多个宽基指数和行业板块的估值分位数超过80% 其中房地产行业PE估值处于近十年100%分位水平 显示估值极端偏高 [1][6][7] - 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PE估值分位数分别为12.01%和14.32% 具备相对估值优势 [7] - 巴菲特指标显示A股证券化率达到87.14% 高于70%-80%的安全区间 表明市场整体估值偏贵 [5][24][25] 宽基指数估值表现 - 主要宽基指数PE估值均处于历史较高分位水平:沪深300(85.15%)、上证50(90.79%)、上证指数(97.37%)、北证50(99.39%)、科创50(99.78%)和中证A100(99.92%) [6] - 中证500估值相对较低 PE为34.11倍 处于56.69%分位水平 较上期上升2.32% [14] - 科创50估值最高 PE达184.35倍 虽较上期下降0.72% 但仍处于99.78%的极高历史分位 [14][31] 行业估值分析 - 高估值行业集中在科技和周期板块:计算机(97.82%)、电子(92.84%)、传媒(84.16%)、汽车(81.76%)和煤炭(80.06%)的PE估值分位数均超过80% [7] - 房地产行业PE估值达到66.62倍 处于100%历史分位 较上期大幅上升45.90% [36] - 防御性板块估值相对合理:食品饮料PE为22.08倍(12.01%分位)、农林牧渔PE为19.4倍(14.32%分位) [7][36]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 上海市场平均市盈率15.78倍 总市值62.16万亿元 流通市值58.49万亿元 [21] - 深圳市场平均市盈率30.66倍 总市值41.67万亿元 流通市值36.01万亿元 [22] - 全市场PB估值显示创业板指最高为5.26倍(上升3.34%) 上证50最低为1.29倍(下降1.09%) [30]
“申”挖数据 | 估值水温表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 A股巴菲特指标为87.14%,处于相对较高区间,高于70%-80%的安全区间 [5][25] - 上海市场总市值621,551.02亿元,流通市值584,862.53亿元,平均市盈率15.78倍 [21] - 深圳市场总市值416,680.98亿元,流通市值360,088.48亿元,平均市盈率30.66倍 [22] 宽基指数估值分位 - 沪深300 PE估值分位85.15%,上证50分位90.79%,上证指数分位97.37% [6] - 北证50 PE估值分位99.39%,科创50分位99.78%,中证A100分位99.92% [6] - 中证500 PE估值34.11,较上期上升2.32%,处于56.69分位 [14][31] - 科创50 PE估值184.35,较上期下降0.72%,处于190.32分位 [14][31] - 中证1000 PE估值46.99,较上期上升0.26%,处于101.10分位 [14][31] 行业PE估值分位 - 食品饮料行业PE估值分位12.01%,农林牧渔分位14.32%,处于历史低位 [7][36] - 煤炭行业PE分位80.06%,汽车81.76%,钢铁82.81%,传媒84.16% [1][7] - 商贸零售PE分位90.11%,电子92.84%,计算机97.82%,房地产100.00% [1][7] - 房地产行业PE估值66.62,较上期大幅上升45.90% [36] - 国防军工PE估值86.27,较上期下降8.89%,计算机93.16下降7.40% [36] 指数估值变动 - 中证新能PE估值50.69,较上期上升7.36%,PB估值2.67上升8.20% [14][15] - 半导体PE估值129.72下降2.45%,PB估值6.82下降1.88% [14][15] - 创业板指PE估值42.32上升3.18%,PB估值5.26上升3.34% [30][31] - 北证50 PB估值5.47上升2.12%,PE估值78.47上升2.03% [15][32] 行业PB/PS估值 - 银行业PB估值0.55下降5.17%,非银金融PB估值1.38下降5.48% [40][41] - 电力设备PB估值3.01上升8.66%,公用事业PB估值1.67上升7.74% [40][41] - 食品饮料PS估值4.43上升0.14%,房地产PS估值0.67上升6.62% [44][45] - 石油石化PS估值0.56下降0.19%,银行业PS估值2.72下降0.59% [45]
“申”挖数据 | 估值水温表
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 A股巴菲特指标为87.14%,处于相对较高区间,高于70%-80%的安全区间 [5][24][25] - 上海市场总市值621,551.02亿元,流通市值584,862.53亿元,平均市盈率15.78倍 [21] - 深圳市场总市值416,680.98亿元,流通市值360,088.48亿元,平均市盈率30.658倍 [22] 宽基指数估值分位 - 沪深300、上证50、上证指数、北证50、科创50和中证A100的PE估值分别处于近十年85.15%、90.79%、97.37%、99.39%、99.78%和99.92%分位水平 [6] - 中证500 PE估值34.11,处于近十年56.69%分位,较上期上升2.32% [14][31] - 科创50 PE估值184.35,处于近十年99.78%分位,较上期下降0.72% [14][31] - 中证1000 PE估值46.99,处于近十年101.10%分位,较上期上升0.26% [14][31] 行业估值分位(PE-TTM) - 食品饮料和农林牧渔PE估值分别处于近十年12.01%和14.32%分位水平,显著低于历史均值 [7] - 煤炭、汽车、钢铁、传媒、商贸零售、电子、计算机和房地产PE估值分别处于近十年80.06%、81.76%、82.81%、84.16%、90.11%、92.84%、97.82%和100%分位水平 [1][7] - 房地产行业PE估值66.62,较上期大幅上升45.90% [36] - 国防军工PE估值86.27,较上期下降8.89% [36] - 计算机PE估值93.16,较上期下降7.40% [36] 行业估值分位(PB) - 银行PB估值0.55,处于近十年低分位,较上期下降5.17% [40][41] - 非银金融PB估值1.38,较上期下降5.48% [40][41] - 电力设备PB估值3.01,较上期上升8.66% [40] - 煤炭PB估值1.35,较上期上升1.91% [41] 行业估值分位(PS) - 房地产PS估值0.67,较上期上升6.62% [44] - 电力设备PS估值2.13,较上期上升7.31% [44] - 非银金融PS估值2.24,较上期下降5.50% [45] - 石油石化PS估值0.56,较上期下降0.19%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