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加仓

搜索文档
居民储蓄入市、外资加仓,A 股港股行情火了!慢牛到底能撑多久?
搜狐财经· 2025-09-15 13:50
市场资金流向 - 居民储蓄通过基金渠道进入A股和港股市场[1] - 外资持续流入A股和港股 上半年流入A股超100亿美元[8] -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全球资本寻找高性价比投资标的[8] 杠杆水平与风险控制 - 当前场外配资受严格监管 主要采用场内融资融券[3] - 杠杆水平不超过两倍 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低于3% 显著低于2015年的4.2%[3] - 投资者风险意识提升 避免过度杠杆操作[4] 估值与投资吸引力 - A股和港股处于估值洼地 优质股票股息率超过债券收益率[8] - 美股处于历史高位 估值偏高 促使资金转向亚洲市场[8] - 黄金价格突破3600美元/盎司 创历史新高[11] 资金入市特点 - 基金募资限额控制在10-50亿元区间 未出现单日百亿规模认购[6] - 储蓄入市处于初期阶段 采用渐进式流入模式[4] - 专业基金管理降低个人直接投资风险[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货币政策趋向宽松 企业贷款成本降低[11] - 低利率环境促使资金寻求更高收益投资渠道[11] - 市场具备政策支持与资金流向的双重支撑[13]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配置20%黄金资产于投资组合 包括黄金ETF和实物黄金[11] - 采用中长期投资视角 避免短期频繁交易[13] - 通过专业基金产品参与市场 规避个人选股风险[8][13]
外资加仓中国资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5:26
外资流向变化 - 主动外资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流入A股,上周(8月25日—8月29日)加速流入9145万美元,上上周(8月18日—8月22日)流入1985万美元 [1][5] - 主动外资流出港股与ADR放缓,上周流出规模降至344万美元 [1][5] - 被动外资持续流入中国资产,上周A股被动外资流入15亿美元(较上周5.5亿美元增加),H股被动外资流入0.36亿美元(较上周0.15亿美元增加) [5] 外资配置规模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其中5-6月净增持规模达188亿美元 [1][6] - 5月至7月末,长线稳定型外资机构资金累计流入港股约677亿港元,短线灵活型外资机构资金流入约162亿港元 [1][6] - 韩国散户投资者持有港股市值达24亿美元(截至8月12日),较2024年底增长33.5%,较2023年底增长41.7% [7]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涨幅显著:年初至9月2日,上证指数涨15.11%,沪深300涨14.12%,创业板指和科创50均涨超34%,北证50涨51.75% [3] - 8月以来A股赚钱效应突出:上证指数涨近8%,沪深300涨超10%,深证成指涨超14%,创业板指和科创50均涨超20% [3] - 港股表现强劲:恒生指数年初至今涨27.10%,恒生科技指数涨28.21% [3] 外资持仓偏好 - 外资重仓A股前十大包括宁德时代(持仓市值1525亿元)、贵州茅台(1027亿元)、美的集团、招商银行等 [8] - 韩国投资者偏好港股:小米集团(持股市值2.389亿美元)、腾讯(2.257亿美元)、比亚迪(1.862亿美元) [8] - 外资偏好全球竞争优势产业:创新药、港股互联网龙头、英伟达产业链、新能源等 [8][9] 资金结构特点 - 主动外资配置比例从6.1%提升至6.4%,被动外资配置比例升至7.8%,但主动资金低配程度从1.31个百分点扩大至1.45个百分点 [7]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8月中国是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市场,90%对冲基金持有中国股票多头头寸 [6] - 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显著增加:最新一周(8月25日—8月29日)日均成交4845.51亿元,较上周增加670.19亿元 [5] 机构观点与趋势 - 新兴市场基金7月大幅降低印度持仓权重,增加对中国内地、香港和韩国市场配置 [6] - 外资配置逻辑注重当期高景气行业及景气度边际变化,参考中国台湾和韩国经验 [8] - 科技成长和高股息板块被看好,港股科技板块因估值低位和基本面改善获外资青睐 [9]
外资疯狂加仓大A,调研26股
搜狐财经· 2025-08-12 12:23
外资投资动态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A股超过100亿美元 [1] - 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成为外资调研焦点 [1] - 外资调研个股平均涨幅达4.62% 博瑞医药等个股涨幅超过12% [1] 行业及个股表现 - 医药生物行业个股博瑞医药8月以来涨幅19.13% 市值492.48亿元 [2] - 机械设备行业个股杰瑞股份8月以来涨幅17.70% 市值469.13亿元 [2] - 汽车行业个股绿通科技8月以来涨幅13.44% 市值46.41亿元 [2] - 电力设备行业个股金杯电工8月以来涨幅12.34% 市值82.86亿元 [2] - 有色金属行业个股藏格矿业8月以来涨幅9.82% 市值792.34亿元 [2] - 电子行业个股冠石科技8月以来涨幅9.66% 市值38.19亿元 [2] - 食品饮料行业个股汤臣倍健8月以来涨幅8.16% 市值216.52亿元 [2] - 电子行业个股上海合晶8月以来涨幅6.13% 市值126.77亿元 [2] - 建筑材料行业个股塔牌集团8月以来涨幅5.07% 市值101.22亿元 [2] - 建筑材料行业个股东方雨虹8月以来涨幅5.07% 市值301.93亿元 [2] - 通信行业个股华测导航8月以来涨幅4.93% 市值289.36亿元 [2] - 计算机行业个股迪普科技8月以来涨幅4.75% 市值116.40亿元 [2] - 电力设备行业个股华明装备8月以来涨幅3.75% 市值163.65亿元 [2] - 汽车行业个股恒勃股份8月以来涨幅3.15% 市值87.09亿元 [2] - 计算机行业个股海康威视市值2663.78亿元 [2] - 电子行业个股思特威-W市值391.76亿元 [2] - 汽车行业个股九号公司-WD市值446.78亿元 [2] - 医药生物行业个股赛分科技8月以来涨幅2.54% 市值78.92亿元 [2] - 农林牧渔行业个股中宠股份8月以来涨幅2.11% 市值176.54亿元 [2] - 电力设备行业个股容百科技8月以来涨幅1.88% 市值162.46亿元 [2] - 电子行业个股南极光8月以来跌幅0.07% 市值61.45亿元 [2] - 电子行业个股芯原股份8月以来跌幅0.50% 市值519.40亿元 [2] - 基础化工行业个股新洋丰8月以来跌幅1.34% 市值176.16亿元 [2] - 医药生物行业个股九洲药业8月以来跌幅2.79% 市值164.10亿元 [2] - 医药生物行业个股百济神州-U8月以来跌幅3.89% 市值2348.88亿元 [2] - 基础化工行业个股雅本化学8月以来跌幅8.85% 市值77.35亿元 [2] 市场交易行为特征 - 蓝色柱体代表空头回补行为 即前期做空资金重新入场 [5] - 橙色机构库存数据表明交易行为由机构主导 [5] - 机构通过震仓洗盘制造恐慌情绪促使散户交出筹码 [5] - 华东医药与神州细胞虽均有空头回补 但后者因机构库存支撑表现更强劲 [7] - 2025年牛股普遍具备持续震仓洗盘特征 [8] - 识别机构交易行为信号是长期持仓获取回报的关键 [14]
外资到底加仓了没?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14 13:32
市场表现与韧性 - A股和港股在全球市场中表现出较强韧性 尽管美股盘后川普对欧盟和墨西哥加征30%关税导致全球风险偏好受压制 但A股和港股未受明显影响 [1][2] - 金价突破3370美元 为6月23日以来首次 [1] 资金驱动逻辑 - 两融数据持续向好 最近15个交易日中有14天融资盘净买入 余额创对等关税以来新高 [3] - 私募仓位显著提升 截至7月4日股票私募平均仓位达77% 环比上升2个百分点 百亿私募平均仓位达83% 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 创93周新高 [3] - 机器人板块表现活跃 因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中标1.2亿元中国移动采购项目 机器人ETF(562500)大涨 市值突破150亿元 板块整体市值增加数百亿元 [3] 北向资金动态 - 北向资金二季度末持有A股市值2.29万亿元 较2024年底增加871亿元 较一季度末增加548亿元 [9] - 剔除市场涨跌影响后 北向资金上半年整体处于躺平状态 未显著增加A股敞口 但结构有所调整 [12] - 加仓方向:宁德时代(持仓市值1523.3亿元 剔除涨跌后增6.73%)、紫金矿业(增18.14%)、三一重工(增11.89%)、北方华创(增13.03%)等机电和资源股 [14][15] - 减仓方向:贵州茅台(减9.84%)、美的集团(减13.87%)、招商银行(减11.91%)等消费和金融股 [14][16] AH股比较 - AH同时上市的个股中 港股表现普遍优于A股 AH溢价持续压缩 例如招商银行H股涨19.5% A股仅涨6.14% [17][19] - 宁德时代港股较A股溢价超20% [18] 行业业绩分化 - 券商表现强劲:中金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55%-78% 国泰海通增205%-218% 信达证券增50%-70% [31] - 黄金有色亮眼:山东黄金净利润增84.3%-120.5% 洛阳钼业增51.37%-67.98% 赤峰黄金增52.01%-59.04% [32][33] - 白酒承压:水井坊净利润降56.52% 酒鬼酒降90.08%-93.39% [34][35] - 光伏亏损扩大:通威股份亏49-52亿元 隆基绿能亏24-28亿元 晶澳科技亏25-30亿元 [36][37] - 整车疲软:江淮汽车亏6.8亿元 北汽蓝谷亏22-24.5亿元 [38] - AI高增长:新易盛净利润37-42亿元 同比增327.68%-385.47% [39] 政策与流动性 - 央行7月15日将开展1.4万亿元逆回购 净投放2000亿元 [27] - 市场仍处于资金驱动逻辑 需密切关注机构行为和资金流向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