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专项债

搜索文档
地方专项债或撬动8700亿增量,重塑楼市供求生态
36氪· 2025-09-16 02:39
本文基于各地近600支专项债及3000余个房地产项目数据,分析专项债对稳楼市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1、大量土地收储计划仍有待落实,下半年专项债发行将提速。前7月计划收储土地4942亿元,但实际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仅2639亿元,其中明确用于土地 回收的不足700亿,大量收储计划有待下半年进一步落实,预计下半年发行进度将加快。 2、专项债投向房地产占比上升,土地储备与城市更新协同稳市场。专项债从三方面稳定市场:推进土地收储优化库存结构,为房地产市场带来更多确定 性更强的商品住宅用地投资机会;发展城中村释放土地效率,为当前的新房、二手房、租房、保障房带来更多增量需求;加大保障房建设覆盖中低收入群 体。 2025年下半年起,中央多次强调以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多部委积极落实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通过专项债推进城市更新、土地回收与保障 房建设。这些举措正为市场注入新动力: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等工作可为楼市带来更多高质量的置业需求,利好需求侧的稳定;存量闲置用地的回 收,进一步加快库存下降,改善行业供求关系;城市更新、土地收储所带来的土地要素效率提升,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优质新增宅地。 3、专项债投资与城市发展格 ...
寒武纪单日市值蒸发超800亿,六大行个人房贷再缩水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9-05 00:30
中国反规避调查启动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启动反规避调查 为中国首起反规避调查 [2] - 调查证据显示美国出口商通过改变产品类型规避对华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反倾销税 自2025年9月4日起实施反规避措施 [2][6] - 全球光纤市场近二十年来持续存在贸易摩擦 中国自2011年起对美国光纤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欧美也曾对中国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 [2][3] 美联储经济形势与政策预期 -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增长低于平均水平 销售疲软及贸易战不确定性导致企业不愿招聘 关税仅温和加剧通胀 [4] - 消费者支出持平或下降 因工资增长未能跟上物价上涨 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替代岗位及自然减员减少员工人数 [4] - 褐皮书强化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 但难以转向全面宽松 贸易协议悬而未决加剧企业家心理不确定性 [4][5] 地方专项债发行与投向变化 - 8月地方债实际发行9776亿元 高于计划9408亿元 其中新增专项债4401亿元 [7] - 北京 上海 江苏等多地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基金 支持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 安徽以927亿元发行规模居全国首位 [7] - 政策放开专项债投向管理 利用低成本资金撬动社会资本 但传统基建和民生项目仍是多数地区投入重点 [7][8] 银行房贷业务趋势 - 国有六大行上半年个人房贷余额25万亿元 较年初缩水1078亿元 连续三年下降 仅交行和邮储银行分别增长229亿元和213亿元 [9] - 房贷业务压力源于新增购房需求减少和居民提前还贷 但缩水速度已放缓 因提前还贷需求减弱及一二线城市市场企稳 [9][10] - 银行高管对全年房贷申请态度分化 建行预计好于去年 但部分股份行受经济环境影响持保守看法 [9] 科技企业与市场动态 - 苹果研发"世界知识解答"AI功能 拟集成Siri并提供类似谷歌搜索的摘要能力 可能采用定制版Gemini模型 [11] - 纳斯达克提议修订上市标准 对主要在中国运营的新上市公司要求最低募集资金2500万美元 并提高净利润上市标准的公众持股市值要求至1500万美元 [12] - 寒武纪股价单日跌14.45% 市值蒸发849亿元至5029亿元 因科创50指数权重调整及自身风险提示公告指出估值脱离基本面 [14][15] 证券市场表现 - A股两市震荡走低 沪指跌1.25%报3765.88点 深成指跌2.83% 创业板指跌4.25% 科创50指数跌超6% [16] - 全天成交额2.54万亿元 较前日放量1802亿元 近3000只个股下跌 科技 芯片 军工板块领跌 消费和银行股逆势走强 [16] - 市场需消化前期涨幅 风格切换成为主要看点 整体上行趋势未破坏但短期情绪待修复 [17]
地方专项债可注入,16万亿PPP存量项目引活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1 05:39
地方专项债用途拓展与创新 - 地方专项债用途持续多元化 从2015年置换隐性债务、2017年转向项目建设 到2019年允许作项目资本金 2020年新增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 2024年新增支持土地收储和保障房 2025年拓展至化解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及出资政府投资基金 [2] - 2024年底国务院办公厅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灵活拓宽专项债使用范围 项目准备充分和投资效率高的地区获得更多债务限额分配 [2] - 2025年8月财政部明确地方债可支持存量PPP项目 允许统筹一般债和专项债用于符合条件的PPP存量项目建设成本中的政府支出部分 [3][6] PPP项目支持与融资优化 - PPP项目存在定位模糊、商业化不畅、"弱运营"等问题 土地市场下行后运营盈利能力短板凸显 [4] - 新规鼓励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方平等协商 通过调整还款计划、降低利率或展期优化融资结构 保障银行信贷连续性和资产质量稳定性 [4] - 金融机构被要求稳定信贷投放 不得随意抽贷断贷 建立契合PPP特点的信贷服务体系 依法合规支持在建项目融资 [6] 专项债支持PPP的实践案例 - 云南省将369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额度转贷各州市 用于支持PPP存量项目建设及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7] - 浙江兰溪市海绵生态综合整治PPP项目和贵州六盘水市火车站棚改PPP项目于2025年6月实现落地 [7] - 内蒙古财政厅在214.5亿元增量专项债券中安排50亿元 用于化解PPP存量项目风险 [7] 对债务风险化解与现金流改善的影响 - 专项债支持PPP项目可提升项目现金流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为民企和银行注入"定心丸" [9][10] - 截至2022年10月PPP项目库入库投资额16.6万亿元 其中约八成(12万亿元)为债务性资金 [10] - 专项债用于化解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和PPP应付款 有利于企业回笼资金化解流动性压力 防止金融机构坏账风险 [11] 土地收储与清欠领域的专项债应用 - 2024年10月起专项债允许用于土地储备 截至2025年8月29日土地储备项目达1270个 涉及62只专项债 规模3240.39亿元 占全年发行规模14.27% [13] - 2025年已有13地披露土储专项债发行计划 均为"自审自发"试点地区 [13]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拟安排专项债券4.4万亿元(同比增5000亿元) 重点用于土地收储、收购存量商品房及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13] 专项债的创新作用与投资特性 - 专项债提供股权资金来源: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和投资政府引导基金 扩大对区域优质金融资源的利用 [14] - 通过收购闲置土地盘活土地资产 增强土地市场流动性 [14] - 专项债投资以配置型策略为主 交易型占比小 导致二级市场换手率低流动性差 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削弱风险发现功能 [14] 未来应用前景 -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明确禁止无收益项目、楼堂馆所、房地产开发等 负面清单外具备收益的公益性领域均可获支持 [15] - 专项债有望在支持地方重大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消费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5]
地方专项债可注入 16万亿PPP存量项目“引活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2:09
地方专项债用途拓展 - 2025年8月财政部明确地方专项债可支持存量PPP项目建设成本中的政府支出部分 并允许用于化解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及出资政府投资基金 [1][4] - 专项债用途自2015年以来持续多元化 从置换隐性债务逐步扩展至项目建设 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 土地收储 保障房建设等领域 [1] - 2024年底国务院办公厅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禁止专项债用于完全无收益项目 楼堂馆所 形象工程 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等 清单外公益性领域均可获得支持 [1][10] PPP存量项目规模与债务情况 - 截至2022年10月PPP项目库入库项目10332个 总投资额16.6万亿元 其中约80%为债务性资金 保守估算债务规模达12万亿元 [7] - 部分PPP项目因非经营性属性导致回款能力弱 运营回款难以完全覆盖投资 社会资本融资渠道受阻 [6] - 当前PPP存量项目拖欠款大部分未纳入地方隐性债务 可能对当地银行 中小民营企业造成潜在损失 [7] 专项债支持PPP项目的具体措施 - 对符合条件的在建PPP项目 地方政府可统筹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用于政府支出部分 对已运营项目需将运营补贴纳入预算管理 [4] - 要求金融机构稳定信贷投放 不得随意抽贷断贷 建立契合PPP特点的信贷服务体系 并鼓励通过调整还款计划 降低利率或展期等方式优化融资结构 [3][4] - 专项债注入可提升项目现金流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有利于企业回笼资金 化解流动性压力 防止金融机构坏账风险 [6][7] 地方专项债创新应用案例 - 云南省2025年将369亿元新增专项债务额度用于支持PPP存量项目建设及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5] - 内蒙古财政厅在214.5亿元增量专项债券中安排50亿元用于化解PPP存量项目风险 [5]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的项目达1270个 涉及62只债券 规模合计3240.39亿元 占全年发行总规模的14.27% [8] 专项债管理机制与市场影响 - 专项债实行"自审自发"试点机制 2025年已有13地披露土储专项债发行计划 用于收储存量闲置土地 [8]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拟安排专项债券4.4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5000亿元 重点用于投资建设 土地收储 收购存量商品房及消化拖欠企业账款 [9] - 当前专项债投资以配置型策略为主 二级市场流动性较差 一二级市场利率存在倒挂 但专项债与PPP结合对专项债投资价值影响有限 [10]
2025年1-7月财政数据点评:公共财政收支增速差收窄
渤海证券· 2025-08-20 11:00
公共财政收入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2] - 税收收入中个人所得税同比涨幅扩大至8.8%,持续高于整体增速[2] - 1-7月完成全年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1.8%,低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63.5%)[2] 公共财政支出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2] - 民生领域支出同比增速达6.8%,其中社保和就业领域支出同比增长9.8%[3] - 1-7月完成全年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4.1%,低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54.7%)[3] 政府性基金收支 - 1-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124亿元,同比下降0.7%[2]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4287亿元,同比增长31.7%[2] - 广义财政支出(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同比增长9.3%[4]
2025年上半年财政数据解读:收入结构显著优化,广义支出回升上行
银河证券· 2025-07-25 13:15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财政一、二本账合计收入增速-0.6%(前值-1.3%),支出增速8.9%(前值6.6%),收支增速差创2023年以来新高[2][8] 收入结构优化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降0.3%(前值-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增速连续四月修复,非税收入增速回落至3.7%(前值6.2%)[5][10] -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保持上行,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基本平稳,下半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或承压[5][15] - 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增速-2.4%(前值-6.9%),降幅较一季度回升8.6个百分点,主要受6月卖地收入回升带动[5][19] 支出情况 - 一本账支出累计增速3.4%(前值4.2%),基建四项合计支出增速回落至-4.5%(前值-3.2%),科技和社保支出增速较快[7][22] - 二本账累计支出增速30%(前值16%),6月当月同比支出增速达79.2%,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支撑支出增速上行[7][23] 土地收入与房地产市场 - 地方土地收入累计增速大幅收窄至-6.5%(前值-11.9%),后市走势取决于房地产市场修复,目前需求侧仍偏弱[6][19] 风险提示 - 存在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实不及预期、房地产市场大幅走弱的风险[4][27]
2025年5月财政数据点评:如何解读5月份财政数据?
光大证券· 2025-06-21 15:34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2025年1 - 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 - 0.3%,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 + 4.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 - 6.9%,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 + 16.0%[1] 一般公共预算情况 - 5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月同比增长0.13%,支出同比增速为 + 2.63%,收支同比增速均走弱[3][14] - 5月非税收入同比增速为 - 2.33%,首次转负;税收收入同比增长0.56%,增速再度回落[3] - 5月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0.41%,增值税同比增速为 + 6.09%,企业所得税同比微增0.02%,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为 + 12.3%[4] - 5月基建相关支出同比增速为 - 7.69%,较上月回落9.84个百分点;社保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速分别较上月加速15.84、1.52个百分点[14][15] 政府性基金情况 - 5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速为 - 8.1%,支出同比增速为 + 8.8%,收支同比增速均回落[24] - 2025年1 - 5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进度为24.8%,支出进度为25.7%[24] 新增地方专项债情况 - 2025年1 - 5月份,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达到37.1%,累计发行1.63万亿元[32] 核心观点与风险提示 - 5月财政收支同比增速均回落,需关注地方投资动能、提振税收价格表现、择机推出积极财政政策[2][38] - 存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重大项目开工不及预期的风险[39]
帮主郑重:6月12日A股策略,这三个方向藏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6-12 01:27
外围市场表现 - 美股周三收跌 标普500指数结束三连涨 对A股开盘形成压力 [2] - 中国金龙指数逆势上涨0.08% 中概股表现相对较好 [2] 技术面分析 - 上证指数收于3402.32点 站稳3400点但成交量缩减至1.26万亿 较前一日减少1600亿 显示资金追高意愿不足 [2] - 创业板指上涨1.21% 但新能源板块表现疲软 宁德时代走势对板块情绪影响显著 [2] - 券商板块主力资金流入37亿 中信证券、东方财富等若早盘放量冲高 上证指数可能挑战3417点前高 [2] 政策面导向 - 中美经贸磋商聚焦稀土和半导体设备出口 中方已向美国三大车企发放稀土材料临时出口许可 涉及12类磁体组件 有效期至年底 中科磁业涨停 北方稀土跟涨 [3] - 国家能源局明确氢能试点方向 包括绿电制氢和园区零碳 厚普股份、雪人股份等设备商可能受资金关注 [3] - 地方专项债6月前两周发行1800亿 基建板块如中国交建、中国铁建或成为指数稳定器 [3] 板块轮动与资金配置 - 科技与券商板块早盘能否共振是关键 AI算力产业链(中际旭创、中科曙光)受益于英伟达Blackwell芯片交付临近 [3] - 防御性板块中 长江电力股息率超5% 沪农商行低估值高分红 适合避险资金配置 [3] 市场风险因素 - 寒武纪、中芯国际今日有大额解禁 可能压制半导体板块流动性 [3] - 离岸人民币在7.25附近震荡 若跌破该关口 北向资金可能反手做空 [3] 交易策略建议 - 早盘首小时成交额若突破3800亿 指数可能挑战3417点 若量能萎缩至1.2万亿以下 需减仓规避回调风险 [4] - 中长线可关注半导体设备、AI算力、消费电子等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政策催化较多的方向 [4] - 短线可关注氢能试点、城市更新等题材 但需紧盯龙头股封板强度 一旦炸板需及时止盈 [4]
地方专项债加速“输血”房地产
36氪· 2025-05-09 02:26
新增专项债投向房地产规模增长 - 4月全国地方政府新增发行专项债1763亿元 其中明确主要投向房地产规模为336亿元 环比3月增加30% [1][3] - 1-4月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1.1万亿元 其中3891亿元投向房地产相关领域 占比35% 明确主要投向房地产额度1646亿元 占比15% [3] - 4月投向房地产相关领域专项债合计717亿元 占比40% 较上月提升8个百分点 [3] 土储类专项债发行情况 - 4月土储类专项债规模210亿元 为今年第二高 1-4月累计发行517亿元 占比31% [2][3][11] - 4月明确投向房地产的336亿元专项债中 62%用于土地储备 [11] - 专项债明细项目中仅3宗地块明确为土地回收类项目 涉及额度4.65亿元 均位于衡阳市 [11] 区域分布特点 - 广东1-4月投向房地产相关领域专项债1618亿元 山东1381亿元 北京572亿元 上海227亿元 [6] - 4月湖南 山东 厦门发行房地产类专项债合计531亿元 占房地产类新增专项债74% 湖南侧重土储+基建保障房 山东推进棚改 厦门优先城中村改造 [8]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财政部年初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 允许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 政策效果预计2025年逐步释放 [2] - 截至2023年底TOP10房企总土储面积85591万平方米 盘活三分之一将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14] - 专项债支持存量土地回购面临资金解押 收购定价 土地用途限制等痛点 [14]
五省份发行约782亿元土储专项债,二季度地方专项债或放量
搜狐财经· 2025-05-08 12:14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 1—4月份全国各地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3.54万亿元 其中4月发行6933亿元 较2月、3月份有所下降 [1] - 1—4月份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约1.6万亿元 占全年2万亿元额度的80% [1] - 1—4月份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1.19万亿元 占全年4.4万亿元额度的27% 略慢于时间序列 [1] - 1—4月份地方新增一般债发行规模为3023亿元 占全年8000亿元额度的37% 略快于时间序列 [1] 土储专项债发行进展 - 4月份土储专项债有提速迹象 湖南发行140亿元用于125个土储项目 厦门发行50.4亿元用于6个土储项目 [2] - 截至5月9日 全国共有五个省份发行共计782.33亿元土储专项债 其中广东发行319亿元 福建(含厦门)发行200亿元 湖南发行约140亿元 北京发行约117亿元 四川发行约6亿元 [3] - 相比各省份公开披露的拟回收存量地块信息 土储专项债发行进度依然偏慢 截至4月7日 全国已公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项目覆盖宗地1601块 资金规模约1854亿元 [4] 专项债发行政策与计划 - 二季度地方政府明确要加快地方债发行 广东省提出用好专项债券"自审自发"试点 河南省一季度已发行364.5亿元新增专项债 [6][7] - 湖南省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 计划6月底前完成全年专项债券发行工作 [7] - 今年地方新增专项债规模为4.4万亿元 1—4月份已发行1.19万亿元 意味着还有约3.21万亿元新增专项债有待发行落地 [8] 宏观经济与政策背景 - 面对外部不确定性 二季度我国扩内需政策将进一步加力 地方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将加快发行 [1] - 5月7日央行宣布降准降息 部分原因在于预计二季度政府债券供给将进一步加大 需配合财政政策发力 [1] - 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小幅回落 政府债券供给高峰即将到来 降准意在缓解地方政府债集中供给所带来的资金流动性紧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