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太猛了!重磅利好一个接一个
格隆汇· 2025-09-02 09:38
市场表现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自4月9日以来涨幅超86% [1] - 最近60日该ETF获得15.47亿元资金净流入 最新规模达19.68亿元 [3] - 港股创新药板块经历三年回撤后强势反弹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从2024年7月低点1524点反弹 过去一年成功翻番 [13][14] 行业突破 - 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泽美妥司他片获批上市 成为中国首个该靶点创新药 标志行业从"量变"到"质变"转型 [4][5] - 中国创新药FIC(首创新药)占比从2015年不足10%提升至2021年18% 在PD-1、CAR-T等前沿领域崭露头角 [9] - 中美新药上市时间差从8年缩短至2年以内 2019年百济神州泽布替尼成为首个在美获批的中国本土抗癌药 [9] 出海表现 - 2025年1-7月中国创新药企License out金额近800亿美元 同比增长超160% [7] - 8月复星医药与Sitala达成授权协议 涉及1.9亿美元首付款及4.8亿美元里程碑款项 [7] - 荣昌生物与参天制药达成RC28-E注射液授权 涉及2.5亿人民币首付款及超10亿元人民币里程碑款项 [7] 研发进展 - 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占全球1/4 每年约3000个临床试验进行 [11] - 2025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43个创新药 同比增长59% 接近2024年全年48个 [11] - 2025年8月9款国产新药进入III期临床 涵盖肿瘤、自身免疫病、COPD等领域 技术平台包括ADC、双抗等 [11] 企业盈利 - 百济神州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净利润达9559万美元 [15] - 信达生物净利润录得12.1亿元 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占比超60% 翰森制药达82.7% 先声药业首次超75% [15] 资金动向 - 港股市场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10002.2亿港元 达2024年全年123.8% [15] - 8月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1122亿港元 科技股、金融、医疗保健为前三大流入板块 [15] - 2025年上半年外资结束连续净流出态势实现净流入 1-8月累计仍为净流入状态 [15] 指数优化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CXO成分 成为首批100%纯度创新药指数 [12] - 修订后指数历史业绩较原指数提升30% 更精准反映创新药企表现 [12] 未来催化剂 - 2025年9月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10月欧洲肿瘤学年会(ESMO)将展示中国创新药临床数据 [18]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达88.9% 若落地将改善全球流动性环境利好创新药板块 [18]
9家创新药企挤入千亿市值俱乐部
36氪· 2025-09-02 04:45
创新药行业表现 - 创新药行业重燃行情 市值超千亿的创新药企达9家 包括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 翰森制药 信达生物 康方生物 中国生物制药 石药集团 科伦博泰和百利天恒 [1][2][3] - 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活跃 上半年交易总额608亿美元 同比增长129% 对外授权交易占比超90% 典型案例包括三生国健与辉瑞12.5亿美元首付款交易 恒瑞医药与GSK 120亿美元合作等 [2] - 创新药企业绩显著改善 A股和港股创新药企一季度营收增速分别超20%和15% 上半年超20款1类新药获批 数量创近五年同期新高 [4] 千亿市值药企业绩分化 - 恒瑞医药上半年营业收入157.61亿元 同比增长15.88% 归母净利润44.5亿元 同比增长29.67% 创新药收入占比首次突破60%达95.61亿元 [5] - 百济神州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盈利 营收175.18亿元 归母净利润4.5亿元 核心产品百悦泽在美国市场收入89.58亿元 同比增长51.7% [7] - 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营收175.7亿元 同比增长10.7% 创新产品收入78亿元 同比增长27.2% 占比44.4% [6] - 石药集团上半年收入132.73亿元 同比减少18.5% 股东应占溢利25.5亿元 同比减少15.6% [6] - 科伦博泰上半年营收9.51亿元 同比增长12.3% 净亏损1.45亿元 同比收窄28.7% [7] - 百利天恒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18亿元 [8] CRO行业分化 - 药明康德上半年营收207.99亿元 同比增长20.6% 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 同比增长101.92% TIDES业务收入50.3亿元 同比增长141.6% 在手订单566.9亿元 同比增长37.2% [9] - 康龙化成上半年营收64.4亿元 同比增长14.9% 扣非归母净利润6.37亿元 同比增长36.7% 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10% [9] - 泰格医药一季度营收15.64亿元 同比下降5.79% 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元 同比下降66.23% [9] - 行业分化源于头部企业在ADC GLP-1 TIDES等高壁垒赛道的提前布局 形成技术与产能护城河 [10][11] 消费医疗行业困境 - 智飞生物上半年营收49.19亿元 同比下降73.06% 归母净利润-5.97亿元 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HPV疫苗销售大幅下滑 [12] - 万泰生物上半年营收8.44亿元 同比下降38.25% 归母净利润-1.44亿元 二价HPV疫苗价格战白热化 [12] - 欧普康视上半年营收8.71亿元 同比下降1.42% 归母净利润2.5亿元 同比下降22.93% [13] - 安科生物上半年营收12.92亿元 同比下降0.51% 归母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下降11.92% 生长激素业务收入同比下降约10% [13]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走强,多只港股创新药相关ETF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2:28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走强 百济神州涨超6% 三生制药涨超3% 药明生物涨超2% [1] - 多只港股创新药相关ETF涨超2% [2] - 港股通创新药ETF现价0.669元 单日上涨3.24%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现价1.080元 单日上涨2.47% 港股通医疗ETF现价1.711元 单日上涨2.03% [3] 行业催化因素 -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和欧洲肿瘤学年会将分别于9月和10月举行 [3] - 国产创新药研究成果将在会议展示 包括康方生物AK112和映恩生物DB-1311等产品 [3] - 国产创新药临床数据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 推动创新药出海趋势加强 [3]
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券商:处于销售快速放量期
环球网· 2025-09-02 00:49
行业规模与全球地位 - 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 在研创新药约占全球30% [1]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 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认可度不断提升 [1] 销售与收入增长 - 创新药板块处于销售快速放量期 重磅品种获批上市并被纳入医保推动国内销售快速增长 [3] - 百济神州和黄医药等公司产品在海外成功实现商业化 成为营收重要增量 [3] - 对外授权收入成为创新药公司重要收入来源 [3] 创新质量与临床进展 - 国产创新药进入差异化高质量创新阶段 优秀临床前/临床数据支撑出海与全球竞争力 [3] - 国产创新药在ASCO ESMO WCLC等全球顶尖学术会议展示临床数据 验证全球BIC潜力 [3] - 国产创新药越来越多进入全球3期临床 [3] 授权交易与领域扩展 - 中国创新药资产占MNC BD交易数量和金额比例快速提升 [3] - 创新药领域从肿瘤扩展至自免及代谢等慢病领域 [3] - 以三生制药与辉瑞合作为代表 上半年完成一系列对外授权交易 [3]
企业研发投入结硕果 “十四五”药械创新双提速
搜狐财经· 2025-09-01 23:52
审评审批与创新支持 - 国家药监局设立优先审评审批等4条加快通道 对临床急需药品 罕见病药品 创新医疗器械等实行优先审评审批 [3] - "十四五"期间共批准创新药210个 创新医疗器械269个 中药创新药28个 批准儿童药品394个 罕见病药品147个 [3][4] - 药品补充申请审批时限由200个工作日缩短为60个工作日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缩短为30个工作日 [5] 行业规模与全球地位 - 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 在研创新药约占全球30%份额 [1][3]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 [3] - 累计批准创新医疗器械368个 临床急需医疗器械151个 [5] 企业研发与业绩表现 - 恒瑞医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 创新药收入9561亿元占比6066% 研发投入3871亿元 [7] - 复星医药上半年营业收入19514亿元 创新药品收入超43亿元同比增长1426% 研发投入2584亿元 [8] - 联影医疗上半年营收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 研发投入1140亿元同比增长1209% 研发费用率1274% [9] 技术创新领域 - 重点技术领域包括CRISPR基因编辑 mRNA 细胞与基因治疗 抗体药物偶联物 [9] - 医疗器械聚焦医用机器人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新型生物材料 高端医学影像设备 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 [5][13] - 2025年推进100项左右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 加快人工智能 医用机器人 脑机接口国家标准制定 [13] 国际化进程 - 复星医药与Sitala达成许可协议 潜在交易金额至多67亿美元 包括19亿美元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 48亿美元销售里程碑 [11] - 中国创新药凭借研发数量全球第一 技术质量领跑 高效低成本临床推进能力 在国际市场具有高性价比 [12] - 国家药监局推进监管国际化 优化出口药品管理 加快加入国际药品检查合作计划 [12]
司美格鲁肽心血管获益优于替尔泊肽;全球首个PD-L1 ADC进入III期阶段,来自辉瑞︱掘金创新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4:52
一周行情 - 医药生物指数上涨0.65% [5] - 创新药指数周内下跌1.72% [5] - 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周内下跌3.36% 创近两个月最大单周跌幅 [5] 一周IPO动向 - 甫康生物递表港交所 投后估值31.88亿元 [6][7] - 甫康生物已完成六轮融资 拥有1款商业化产品汉奈佳及4项核心产品 [7] - 天星医疗递表港交所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为中国最大国产运动医学公司 [8][9] - 天星医疗2024年前五个月收入3.27亿元 除税前溢利1.08亿元 [9] 一周临床试验动向 -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披露80条临床试验登记信息 其中24条为II期及以上阶段 [10] - 阿斯利康开展II期结直肠癌临床试验 [11] - 恒瑞医药开展IB/II期实体瘤临床试验 [11] - 万邦医药开展III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 [11] - 翰森制药开展III期2型糖尿病临床试验 [11] - 安进开展III期心力衰竭合并肥胖临床试验 [11] 一周新药上市获批 - 勃林格殷格翰口服HER2抑制剂宗艾替尼片附条件获批 为全球首个口服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13][14] - 该药物用于治疗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 [14] 眼观前沿 - 司美格鲁肽心血管获益优于替尔泊肽 风险降低57% [15][16] - Wegovy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0.1% 替尔泊肽组0.4% [16] - 辉瑞启动全球首个PD-L1 ADC药物PF-08046054的III期临床试验 [17][18] - 全球共有5款在研PD-L1 ADC 仅辉瑞和复宏汉霖产品处于临床阶段 [18] 破局者故事 - 泰恩康董事长郑汉杰表示创新药出海并非易事 商务拓展相当于"第二次IPO" [19][22] - 公司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 在白癜风、玫瑰痤疮等领域有创新管线布局 [20]
9月1日主题复盘 | 贵金属板块大涨,国产芯片再迎催化,医药大幅反弹
选股宝· 2025-09-01 08:49
行情回顾 - 沪指全天横盘震荡,创业板指午后涨超2% [1] - 黄金股集体爆发,西部黄金、湖南黄金等多股涨停 [1] - 芯片股延续强势,兆易创新、万润科技等封板 [1] - 创新药概念反复活跃,济民健康、康辰药业等涨停 [1] - CPO等算力硬件股拉升,光库科技、中际旭创涨超10%创新高 [1] - 个股涨多跌少,沪深京三市约3100股飘红 [1] - 今日成交2.77万亿 [1] 黄金板块 - 黄金概念大涨,西部黄金、白银有色、豫光金铅等多股涨停 [4] - 国际金价刷新历史新高,白银涨破40美元,为2011年来首次,期货涨超4% [4] - 美联储今年内可能降息一次甚至两次,对大宗商品价格构成支撑 [5] - 瑞士银行将2026年上半年国际金价目标价上调至每盎司3700美元 [5] - 美国银行分析师预计到2026年上半年国际金价将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高位 [5] - 过去近25年美国4个连续降息周期内,黄金商品价格平均涨幅达28% [6] - 2024年9月至12月降息周期内,黄金商品价格涨幅达到8% [6] - 若8月美国就业数据不及预期,9月可能开启连续降息周期 [6] 国产芯片板块 - 国产芯片概念再度大涨,天普股份7连板,建业股份4连板,旋极信息、利扬芯片等涨停 [7] - 台积电已向客户通知2026年代工报价,涨幅约5~10% [7] - 阿里巴巴开发新款AI芯片,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空白 [7] - 华虹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华力微97.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7] - 东芯股份拟以自有资金约2.11亿元增资上海砺算,持股比例将达35.87% [7] - 中芯国际筹划发行A股购买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的少数股权 [7] - AI芯片作为AI产业链基础层,决定AI系统计算能力与效率 [10] - 2025年美国对AI芯片限制加强,国产芯片支持政策推出,AI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 [10] - 全球产能持续扩张,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3/2nm工艺主导高端市场 [10] - 伴随AI发展,HPC需求扩展,晶圆代工需求水涨船高 [10] - 大厂加大AI芯片投入,电源、液冷等领域有望获得新增量空间 [9] 医药板块 - 医药板块大涨,济民健康反包涨停,康辰药业、华海药业等2连板,健康元、长春高新等涨停 [11] - 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在研创新药约占全球30% [11]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 [11] - 公募基金25年二季度医药持仓比例为9.39%,较前一季度提升1.07个百分点 [13] - 剔除指数基金、医药基金后持股比例为3.33%,较前一季度提升0.54个百分点 [13] - 25年二季度创新药行业持股基金增加明显 [13] - 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迎来拐点,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 [14] 其他活跃板块 - 光通信、3D打印等板块表现活跃 [14] - 业绩暴雷个股跌幅居前 [14] -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活跃,阿里维持3800亿资本开支目标不变 [17][19] - 英伟达CFO预计到2030年AI基建支出将达到3-4万亿美元 [19] - 英伟达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平台 [19] - 消费级3D打印机降价60%,NANO BANANA图生模型火爆出圈 [20] - 国务院要求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 [20] - 全球首个老年痴呆脑机接口临床应用正式落地 [22] - 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21]
疫苗ETF(159643)盘中涨超2.8%,创新药数据提振行业情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06:51
国产创新药临床进展 -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将展示康方生物AK112、恒瑞医药SHR-4849等国产创新药研究成果 [1] - 国产创新药临床数据全球竞争力增强推动出海趋势持续加强 [1] 疫苗与生物科技指数产品 - 疫苗ETF(159643)跟踪疫苗生科指数(980015)覆盖生物制品及医疗研发领域上市公司 [1] - 指数样本聚焦疫苗与生物科技企业 反映生物医药行业疫苗研发生产板块整体表现 [1] - 无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发起联接A(017185)及C类份额(017186) [1]
普蕊斯(301257):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环比改善,订单复苏强劲
光大证券· 2025-08-31 08: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31/28/24倍 [3] 核心观点 - 业绩环比显著改善 25Q2营业收入2.14亿元(环比+21.06%) 归母净利润0.47亿元(环比+528.73%) 毛利率提升13.44个百分点至29.67% [1] - 新签合同金额6.00亿元(同比+40.12%) 存量合同金额19.98亿元(同比+9.45%)创历史新高 [2] - 累计参与ADC项目140个 CGT项目73个 在执行项目达2428个 较2024年底显著增长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亿元(同比-1.08%) 归母净利润5415.61万元(同比-1.40%) [1]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10/1.25/1.42亿元 对应增长率3.13%/13.47%/13.97% [9] - 2025年预计毛利率24.0% 较2024年24.4%基本持平 预计2027年提升至26.0% [12] 业务发展 - 与全球前10大药企均保持稳定合作 服务客户包括阿斯利康 默沙东 罗氏等国际巨头 [3] - 累计接受国家药监局核查281次 FDA视察14次 EMA视察5次 均无重大发现 [3] - 自主研发临床试验管理平台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提升不良事件处理效率与项目监控精度 [3] 行业机遇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达72笔 金额600亿美元 带动复杂项目需求上升 [2] - 国内外药企对SMO服务需求增加 创新药企业海外BD交易活跃 [2]
华泰证券秋季策略:美股已处周期高点,香港资产重估进入新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5:31
全球宏观与市场展望 - 中美博弈进入相对稳定的战略相持阶段 全球资产配置呈现多元化和分散化趋势[1] - 国内务实政策推动经济企稳与市场信心恢复 Deepseek引发全球对中国科技创新潜力的重估[1] - 美国关税冲击目前可控 美元走弱形成较大缓冲 美国保持货币宽松趋势叠加财政宽松 下半年全球增长有韧性[2] - 1970年以来美元历经五次调整 需警惕美元法币公信力下降 建议积极配置稀缺性资产包括股权资产[3] 中国经济政策与转型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建议将成为观察中国下一个五年政策的重要窗口[1] - 中国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向消费为主的内需驱动转型 成功关键在于深层次结构改革[1] - 财政政策丰富性超预期 居民政府及市场流动性明显变好 政策以润物细无声方式保持多样性[1] - "十五五"开局之年稳增长政策立场有望持续[1] 资产配置与市场趋势 - 国内流动性较为明确 市场关注重点从估值情绪修复转向业绩跟进[3] - 股债性价比略有收敛 债市冲击有限 若股市震荡上行板块机会是关键 若上涨斜率变陡需准备中期反复[3] -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仍在演进 长期重估趋势保持信心[3] - 美股处于本轮周期高点 下半年进入下行趋势 趋势反转可能震荡反复 明年上半年风险更大[3] - 美国经济周期进入下行 美债迎来配置性机会[3] - A股周期滞后海外市场 目前处于上行周期前景相对乐观[3] 商品与汇率市场 - 黄金大周期上行告一段落 建议观望为主 仍具避险价值[4] - 美股商品处于阶段性高位 美元阶段性见底[4] - 铜处于高位 若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铜价可能转入下行[4] - 黑色系和原油处于相对低位 宽幅震荡为主[4] A股行情与行业配置 - 本轮行情介于2006-2007年基本面驱动和2014-2015年流动性驱动之间 流动性相对充裕基本面磨底[5] - 预期ROE拐点在今年四季度出现 对市场从信心提振生态优化流动性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持乐观态度[5] - 建议把握主线同时关注市场超买迹象 预留部分仓位应对波动[5] - 消费板块具左侧布局机会 蕴含经营周期见底高股息外资回流等长期逻辑[5] 港股市场机遇 - 港股相对A股优势赛道在于互联网和软件 新消费及创新药 货币贸易条件双宽松下的港股本地股 景气趋势向好[6] - 美元流动性趋向宽松 香港货币政策跟随美联储宽松空间仍在 香港资产重估进入新阶段[7] - 估值低位修复阶段告一段落 第二阶段行业配置结构机会和操作技巧更加重要[7] - 港股作为拥有诸多核心和稀缺资产的资本市场 不再是A股以外的一个行业在交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