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替代

搜索文档
预计下半年增长提速 迈瑞医疗年内现金分红近33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8: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7.4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22亿元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第一季度提升3.26% [1] - 第三季度预计实现同比正增长,并延续逐季度环比改善趋势 [1] - 2025年累计现金分红32.98亿元,占半年度净利润的65.06% [1] 国际市场表现 - 国际业务收入83.3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50%,同比增长5.39% [1][3] - 发展中国家收入54.35亿元,占国际业务三分之二,以6%增幅引领增长 [3] - 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国际化学发光业务增长超20% [3] - 突破超过160家全新高端客户及50家已有高端客户横向突破 [3] - 国际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占业务线收入比重提升至67%,突破超100家新高端客户及390家已有客户产品横向突破 [3] - 国际医学影像业务占业务线收入比重提升至62%,超高端超声系列实现近4亿元收入 [3] - 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除颤仪、血球、超声产品全球市占率维持前三 [4] - 预计下半年国际业务增长提速,未来几年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4] 国内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收入84.11亿元,同比下滑超30% [6] - 2025年上半年医疗设备招标复苏,超声设备1-5月累计中标金额17.42亿元,同比增长116% [6] - 5月超声中标金额4.57亿元,同比增长151%,环比增长84% [6] - 高端及超高端超声型号国内收入占比超六成 [7] - 生命信息与支持类设备国内市占率第一且与竞争对手差距持续拉大 [8] - 微创外科核心业务(超声刀、腔镜、吻合器等)进入放量元年 [8] - 体外诊断业务国内平均占有率仅10%,面临集中度提升与进口替代历史性契机 [8] 研发与创新布局 - 研发投入17.77亿元,占收入比重10.61% [8] - 累计申请专利12240件(发明专利8818件),授权专利6126件(发明专利授权3085件) [8] - 完成"设备+IT+AI"数智医疗生态系统搭建,包括医疗物联网、专科信息系统及启元AI垂域大模型 [9] - 在国际市场实现监护仪、麻醉机等设备协同数智化方案全面入院 [9] - 在国内推出超声内窥镜微创手术融合解决方案等创新产品 [9] - 已完成腔镜、能量平台与器械等底层能力布局,为切入手术机器人赛道做好准备 [9]
鲍斯股份(300441) - 300441鲍斯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8
2025-08-28 08:16
压缩机板块 - 螺杆压缩机产品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技术实力位居行业前列 [2] - 自主研发螺杆主机获评第五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 - 坚持进口替代、节能环保产品战略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5亿元,毛利率27.02% [2] 真空泵板块 - 产品包括螺杆真空泵、旋片真空泵、涡旋真空泵,覆盖光伏、家电、化工、食品等行业 [2][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3亿元,毛利率39.37% [3] - 受光伏行业周期波动影响,销售下降较多,整体毛利率下降 [3] - 后续将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新兴应用领域 [3] 液压泵板块 - 由控股子公司宁波威克斯液压有限公司实施,产品包括液压泵及伺服节能系统 [4] - 2021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8亿元,净利润1842.43万元 [4] - 受宏观经济影响,业绩有所下降 [4] 销售模式 - 实行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体系 [5] - 压缩机主机、真空泵、液压泵等业务以直销为主 [5] - 压缩机整机业务以经销为主,产品先销售给经销商 [5]
迈瑞医疗交出上市七年“最差成绩单”,董事长李西廷:别太悲观
搜狐财经· 2025-08-28 07:49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 但管理层预计三季度国内市场将迎来拐点 全年业绩将逐步恢复正常轨道 [1][2] - 国内业务受宏观因素影响严重下滑 国际业务则保持增长并被视为未来主要增长引擎 [4][6] - 公司未来增长将依靠产品高端化 客户高端化以及高利润流水型业务的扩张 [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8.45%至167.43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32.96%至50.69亿元 [1] - 毛利率为61.67% 同比下滑2.84个百分点 净利率为31.25% 同比减少5.65个百分点 [1][4] - 国内业务收入下滑30%至84.1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降至50.2% [4] - 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39%至83.32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升至49.8% [7] 国内市场 -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过去两年整体下行约20% 主要受医保改革 医疗企业整顿及竞争加剧影响 [4] - 公司预计三季度国内业务将恢复同比正增长 最艰难时刻已过去 [2][4] - 体外诊断业务占国内收入一半 未来三年市占率有望从10%提升至20% [5] - 毛利率下降部分源于收购惠泰医疗的摊薄效应及产品出厂价调整 [4] 国际市场 - 国际体外诊断业务获双位数增长 其中化学发光业务同比增长超20% [7] - 公司当前国际市场整体占有率不足3% 增长空间可达国内市场的4-5倍 [7] - 在东南亚市场 设备市占率仅3.2% 体外诊断业务市占率仅5.4% 远低于国内水平 [7] - 通过全球14个国家的本地化生产布局 正推动营销和生产本土化以应对贸易壁垒 [7][8] 增长战略 - 产品向高端迭代以提升竞争力和利润空间 [3] - 扩大国内外高端客户规模以增强盈利能力 [3] - 重点发展介入治疗 微创治疗和体外诊断等高利润流水型业务 [3] - 计划通过并购 自建和合作方式强化国际本地化平台建设 [8]
国力股份(688103):真空器件领先企业,下游半导体与新能源等行业空间广阔
东兴证券· 2025-08-28 05:4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2][9][47] 核心观点 - 公司深耕电真空器件领域超60年,产品覆盖军工、新能源、半导体等高增长赛道,技术实力突出并实现多项进口替代 [3][18][36] - 受益于下游半导体设备及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公司高压继电器、真空电容器等核心产品需求持续扩张 [4][43][47] - 营收与利润增长强劲,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5.69亿元(同比+70.49%),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48% [3][10][47]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19年3.32亿元增长至2024年7.92亿元,2025H1营收5.69亿元(同比+70.49%) [3][25][29] - 归母净利润2025H1同比增长142.68%,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43亿/2.16亿/3.14亿元 [10][30][47]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研发费用8650.9万元(同比+44.5%),重点突破产品小型化、高可靠性技术 [3][32][36] -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尹剑平通过昆山国译投资控制30.71%股权,下设6家专项业务子公司 [3][21] 半导体行业机遇 - 真空电容器为半导体设备(等离子沉积、刻蚀等)核心部件,直接影响芯片良率,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销售规模预计达1.35万亿元 [4][37][39] -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1398.2亿元,公司作为真空器件供应商将直接受益 [4][40][42] - 国内集成电路封测产业2025年销售收入预计达3303.3亿元,推动真空器件需求提升 [4][37][39] 新能源汽车行业机遇 - 高压继电器(直流接触器)为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关键组件,随车辆电压提升至800V-1000V需求显著增长 [43][46]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从2020年137.6万辆增至2025年1650万辆,带动高压继电器配套需求快速上升 [43][46] - 公司开发800-1000V Y系列直流接触器,实现轻量化、降本优势,获客户高度认可并持续交付 [36][43] 技术优势与进口替代 - 国内唯一能研发P波段大功率速调管企业,为科学装置提供4类速调管且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3][36] - 在大科学装置氢闸流管等领域完全实现进口替代,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36] - 新能源控制盒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先发技术优势 [36]
华皓伟业获近亿元B轮融资,车用LED产品已交付东风、吉利等头部企业|36氪首发
36氪· 2025-08-28 03:19
作者 | 张子怡 华皓伟业介绍称,公司产品已经批量交付日产、东风、吉利、奇瑞等头部车企。产品已经覆盖车上所有 光源。目前深圳工厂已经满产,肇庆工厂预计今年底开始第一阶段的产能释放,届时将阶段性解决现在 交付紧张的问题。 华皓伟业创始人陈志明告诉硬氪:"公司已成为国内大部分以及部分国际车企的重要合作伙伴。路面上 已经越来越多在行使的汽车都搭载了来自华皓的产品。而近年来兴起的前后交互灯,公司也有不错的市 占率,这类交互车灯LED密度很高,对可靠性有极高要求,需要超越车规要求。" 硬氪了解到,车用数字化远近光和氛围LED属于车用LED的新兴市场,远近光技术难度大,可靠性与散 热要求远高于其他车用LED,极难通过车规认证。 华皓伟业表示,其通过多项自研技术,包括自研线弧和焊接工艺,保障焊线更加牢固;自研低膨胀胶 水,提升产品可靠性;自研热亚共晶技术,提升大灯LED散热能力;自研围白胶水,提升大灯LED散热 和抗黄变能力。公司成为国内唯一远近光LED性能超越欧司朗,也是国内唯一氛围灯LED通过车规认证 的企业。 华皓伟业CTO韦建华告诉硬氪:"公司拥有自主的制程和材料技术作支撑,产品可靠性方面完全可以承 受150°高温 ...
石油石化行业业务抗周期增长“内生+外延”构建协同新格局,浙江力诺上半年实现营收4.06亿元
全景网· 2025-08-28 01: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6亿元,其中化工业、制浆造纸业、石油石化业营收分别为2.39亿元、7040.13万元、4029.55万元,对应毛利率分别为19.62%、8.23%、22.82% [1] - 石油石化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6.74%,展现抗周期能力 [1] 行业机遇 - 控制阀行业迎来产品端与服务端双重需求机遇:产品端受益于国家产业升级与智能制造推进,中高端控制阀需求加速释放;服务端因石油石化等行业对阀门依赖度高,形成稳定检维修需求 [1] - 老旧设备强制淘汰政策推动下游企业阀门检维修从被动维护转向预测性维护,形成"设备更新—运维—再更新"良性循环 [1] - 全球调节阀行业市场规模截至2024年底突破百亿美元,近四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3.84%,行业有望在2025年后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5]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614.42万元,2022-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均稳定保持在3%以上 [2] - 截至2024年末拥有研发人员118人,占比达13.33%;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获授权专利合计224项 [2]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 - 核心产品包括气动波纹管调节阀(具备双重密封、耐腐蚀、防堵塞、在线维修等特点)、软密封全焊接固定球阀(双截断和排泄、防火、防静电等功能)、上装式球阀(在线检修、高压大口径适应) [3] 产品与业务战略 - 形成新品研发+现有产品优化双轮驱动策略,构建全场景应用产品矩阵,覆盖复杂工况环境 [3] - 推行"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上半年收购徐化机100%股权,其子公司徐州阿卡在调节阀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尤其擅长煤化工、石油化工、空分及深冷工况领域 [5] - 产品矩阵涵盖球阀、调节阀、蝶阀等系列,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 [4] - 业务布局覆盖控制阀、工艺阀、定位器、检维修、环保设备、防腐管道等多领域,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解决方案 [6] 运营与生产能力 - 拥有自有铸造车间与完善生产链,具备特种设备生产许可及阀门检维修资质,形成全产业链闭环能力 [4] -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部分产品获API、CE、浙江制造等权威认证 [4] - 通过流程数字化与精益化生产实现全流程追溯与质量控制,适配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生产模式,提升产能与缩短交货周期 [4][5]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下半年将依托徐州阿卡技术积淀,横向拓展能源装备、深冷工程、空分装置等高端应用场景,紧抓进口替代战略机遇培育高附加值业务 [6] - 以控制阀业务为核心,联动工艺阀、定位器、环保设备等多元业务协同,构建"1+N"协同发展新格局 [6]
泛亚微透(688386):1H25业绩同比保持增长 控股凌天达有望打造新增长极
新浪财经· 2025-08-27 12:31
财务业绩 - 1H25营业总收入2.84亿元 同比增长25.65% [1] - 1H25归母净利润0.54亿元 同比增长27.57% [1] - 2Q25营业总收入1.53亿元 同比增长24.84% [1] - 2Q25归母净利润0.30亿元 同比增长17.39% [1] 产品线表现 - ePTFE微透产品营收1.02亿元 同比增长41.70% [1] - CMD及气体管理产品营收0.69亿元 同比增长9.66% [1] - 气凝胶产品营收0.31亿元 同比增长5.47% [1] - 高性能线束产品营收0.08亿元 同比增长892.98% [1] 战略布局 - 坚持市场利基与产品多元化战略方针 [2] - 航空级电缆膜与铜排/铝排复合产品通过新能源头部客户验证并实现批量交付 [2] - 成立全资子公司常州泛亚安捷医疗器材科技布局医疗产品国产化替代 [2] 产业整合 - 通过增资控股凌天达持股比例提升至51% [2] - 实现从线缆膜供应商向线缆组件及整体方案供应商转型 [3] - 高端线缆外包覆材料价格可达内部导体电芯价格的数十倍 [3] 技术定位 - 国内稀缺的高端e-PTFE膜及气凝胶核心技术企业 [3] - 对标美国戈尔发展路径 重点布局线缆应用领域 [2][3]
安培龙(301413):压力传感器收入高增,力传感器研发进展迅速
光大证券· 2025-08-27 11:5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压力传感器业务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1.9%至2.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52.8% [3] - 力传感器研发加速,产品线涵盖六维力矩传感器等逾六类产品,在汽车及机器人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3] - 短期毛利率承压,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27.8%,主要受下游客户采购价格下降影响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5.2%,占营收比例提升0.5个百分点至6.9%,重点投入力传感器及IC芯片领域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34.4%;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19.6%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8.2%,环比增长12.0% [1] - 期间费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19.4%,管理费率下降为主要原因 [2] -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业务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3.0%,毛利率28.9%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8.8%至1.1亿元,上调2026-2027年预测至1.4亿元(+0.6%)和1.9亿元(+7.3%)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4亿元、15.44亿元、18.6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5% [5] - 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112倍、83倍、64倍 [4]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29.9%逐步回升至2027年的31.9% [12] 业务进展 - 在上海组建机器人力传感器专项研发团队并搭建试验线,配置专业生产设备 [3] - 构建"研发设计—原型试制—测试验证"一体化闭环体系 [3] - 采用MEMS硅基半导体应变计技术及玻璃微熔工艺技术开发力传感器产品 [3] - 作为车规级压力传感器进口替代领先企业,战略布局机器人传感器领域 [4] 市场数据 - 总股本0.98亿股,总市值119.50亿元 [6] - 近一年股价区间31.39-130.58元,近3月换手率266.72% [6] - 近一年绝对收益率248.21%,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213.50个百分点 [9]
新产业(300832):25Q2营收承压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5亿元,同比减少1.18%,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减少14.62%,扣非归母净利润7.26亿元,同比下降16.33% [1] - 2025年Q2营收10.60亿元,同比下降10.88%,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下降30.06%,扣非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下降34.00% [1] - Q2销售毛利率为68.89%,同比下降2.67个百分点,主要因仪器类产品毛利率下降及仪器收入增速较快 [2] 费用与研发投入 - Q2销售费用率为19.82%,同比增加5.1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2.92%,同比增加0.54个百分点 [2] - Q2研发费用1.3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2.76% [2] - 公司在产品注册方面取得多项进展,包括5月获得四种试剂盒注册证及6月取得MAGLUMI X1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国内注册证 [2] 市场拓展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为国内1,835家三级医院提供服务,三级医院覆盖率达47.60%,其中三甲医院覆盖率达63.51% [3]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19.57% [3] - 公司在14个核心国家建立运营体系,推动区域业务增长 [3] 业绩预测 - 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18.76/22.06/25.98亿元,较原预测值分别下调5.8%/9.8%/11.4% [3] - 现价对应25-27年PE为24/21/17倍 [3] - 公司作为国内化学发光头部企业,有望受益于进口替代并看好海外拓展 [3]
新产业(300832):2025年半年报点评:25Q2营收承压,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8-27 10: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为国内化学发光头部公司 有望充分受益于进口替代 同时看好公司的海外拓展 [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85亿元 同比减少1.18% 归母净利润7.71亿元 同比减少14.62% [1] - 2025年Q2营收10.60亿元 同比下降10.88% 归母净利润3.34亿元 同比下降30.06% [1] - 25Q2销售毛利率68.89% 同比下降2.67个百分点 主要因仪器类产品毛利率下降且仪器收入增速较快 [2] - 25Q2销售费用率19.82% 同比增加5.14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2.92% 同比增加0.54个百分点 [2] 研发与产品进展 - 25Q2研发费用1.35亿元 占营业收入12.76% [2] - 5月获得戊型肝炎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锌测定试剂盒和直接胆红素测定试剂盒注册证 [2] - 6月取得MAGLUMI X1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国内注册证 检测速度达1,000测试/小时 [2] 市场拓展情况 - 国内已服务1,835家三级医院 覆盖率47.60% 其中三甲医院覆盖率达63.51% [3] - 2025H1海外主营业务收入9.52亿元 同比增长19.57% [3] - 已在14个核心国家建立运营体系 推动区域业务增长 [3]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8.76/22.06/25.98亿元 较原预测下调5.8%/9.8%/11.4%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48.53/56.56/65.76亿元 增长率7.01%/16.54%/16.27% [4] - 现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24/21/17倍 PB为4.8/4.2/3.7倍 [4][13] 盈利能力指标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72.1%降至2025年68.7% 后保持稳定 [12] - 归母净利润率从2024年40.3%降至2025年38.7% 后逐步回升 [12] - ROE(摊薄)从2024年21.32%降至2025年19.89% 后回升至2027年20.96% [4][12] 费用结构 - 研发费用率维持在9.5%左右 销售费用率从2024年15.76%降至2025年15.00% [13] - 财务费用率保持负值 2025年预计-1.5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