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智能化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EPS主导转向系统革新,高效节能优势凸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8 01:39
行业概述 - 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直接依靠电机提供辅助扭矩 取代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可根据速度改变助力大小 实现低速轻盈高速稳定 [2] - 系统工作原理为转矩传感器将方向盘转动信号传至控制器 控制器运算后驱动电机 经减速机构放大后推动转向柱或转向齿条 [2] 技术分类与升级 - EPS按电机装配位置分为四类:C-EPS P-EPS DP-EPS R-EPS [3] - C-EPS成本低但振动噪音大路感差 P-EPS与DP-EPS传动效率提升 R-EPS通过滚珠丝杠直接连接齿条 传动效率最高 响应快操控优 是核心升级方向 [3] - R-EPS减少传统传动磨损和散热问题 具备更强推动力 更好满足新能源汽车因电池组增加的重量需求 [1][3]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EPS行业市场规模达382亿元 同比增长6.81% [1][7] - EPS凭借转换效率高 安全可靠 节能环保等优势 成为主流设计方案 取代HPS和EHPS [1][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钢材 铝合金 稀土永磁材料 工程塑料 橡胶等原材料 以及电机 芯片 传感器 电路板等电子元件 [5] - 中游为EPS系统集成与制造环节 [5] - 下游应用于汽车行业 2025年1-7月中国汽车产量1823.5万辆同比增长12.7% 销量1826.9万辆同比增长12.0% [5] 竞争格局 - 外资与合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博世与华域汽车合资公司稳居市场龙头 [8] - 国内企业加速追赶 耐世特发展迅猛 浙江世宝 富奥股份等持续取得定点突破 推进国产替代 [8] 重点企业——浙江世宝 - 主要从事汽车转向器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 生产基地遍布杭州 义乌 四平等地 [9] - 产品由HPS向EPS迭代 客户由商用车转向乘用车 主要客户包括吉利 奇瑞 蔚来 理想 [9] - 2023年EPS出货量首次突破100万台 净利率从2022年1.1%快速提升至2024年5.5% [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35.32% 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39.09% [9] - 加速研发高端产品 P/DP-EPS主要客户为零跑 R-EPS已与吉利 一汽形成小批量供货 线控转向计划2026年规模化量产 [9] 重点企业——伯特利 - 专注于汽车底盘系统及智能驾驶系统研发制造 产品涵盖线控制动 智能驾驶 电子驻车制动 电动转向等 [1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64亿元同比增长30.04% 归母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14.19% [10] 发展趋势——技术创新 - DP-EPS与R-EPS因更高传动效率和更强推动力成为主要升级方向 [10] - 线控转向系统作为EPS升级产品 预计2025年渗透率5% 2030年达30% [10] 发展趋势——市场扩容 - 预计2025年中国EPS市场规模达408亿元 [11] - 本土企业技术突破加速 富奥股份冗余R-EPS订单占比80% 适配800V高压平台 [11] - 高端MCU芯片和高精度传感器仍依赖进口 国产化率不足40% 需突破核心零部件瓶颈 [11] 发展趋势——环保升级 - 采用可回收铝合金 碳纤维复合材料实现减重30% 推广水性涂料使VOC排放降低90% [12] - 稀土永磁同步电机能耗降低15-30%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提升效率20%以上 [12] - 伯特利DP-EPS支持新能源车型能耗降至12W以下 符合新能源积分政策 [12]
研判2025!中国线控转向系统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作为汽车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需求随技术迭代持续攀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8 01:39
行业概述 - 线控转向系统(SBW)通过电子信号替代传统机械连接 完全由电能驱动实现转向控制 取消方向盘与转向车轮之间的物理连接 通过传感器、电机和电子控制单元(ECU)实现转向意图传递与路感模拟 [2] - 系统由方向盘总成、转向执行总成、主控制器及自动防故障系统组成 支持手动操控与自动驾驶双模式 是智能汽车转向技术核心方向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线控转向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5亿元 预计2030年将达到301.5亿元 [1][9] - 根据《电动汽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 线控转向2025年渗透率目标5% 2030年渗透率目标30% [4][14] - 2025年线控转向成本预计低于4000元 2030年成本或下探至2500-3000元 [4] 技术发展 - 转向系统经历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冗余转向系统(RSS)、线控转向系统(SBW)等多个阶段 实现从机械件到电动化再到智能化的转变 [6] - 冗余设计、故障诊断及ASIL-D级安全认证成为标配 响应速度提升30% 精度达±0.5° 满足L3+级自动驾驶需求 [10][14] - 系统支持OTA升级、低延迟控制(<5ms) 与制动、悬架协同控制成为研发重点 [16]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机械执行部件、电子控制单元(ECU)、电机与执行器、传感器、方向盘、滚柱丝杠与轴承等零部件 [7] - 产业链中游为线控转向系统集成与制造环节 [7] - 产业链下游为汽车行业 将系统装配到车辆上 与其他底盘系统和整车控制系统协同工作 [7] 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博世、采埃孚、电装等凭借技术先发优势占据市场份额 [10] - 国内企业耐世特凭借全球领先的双电机冗余技术和ASIL-D级安全认证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 [10] - 浙江世宝依托齿轮齿条转向器技术积累 在商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实现快速渗透 [10] - 伯特利通过收购浙江万达切入转向系统领域 其线控制动系统WCBS已量产 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异构备份制动解决方案 [12] 企业表现 - 伯特利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64亿元 同比增长30.04% 归母净利润5.22亿元 同比增长14.19% [13] - 浙江世宝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4亿元 同比增长35.32% 归母净利润0.93亿元 同比增长39.09% [13] - 浙江世宝有望于2026年实现线控转向量产 产品包括全冗余电液循环球转向器、双电机冗余电动循环球转向器等 [13] 发展趋势 - 2025-2030年线控转向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国内市场规模从2025年63亿元跃升至2030年376亿元 [14] - 应用场景从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向15-20万元主流市场渗透 蔚来ET9、特斯拉Cybertruck等车型已率先搭载 [14] - 上游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稀土永磁电机、高精度传感器自主化率2030年目标50%以上 [15] - GB 17675-2021新国标解除机械连接限制 欧盟UNR79法规为量产扫清障碍 推动本土供应商份额提升 [15] - 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趋势明显 网络安全标准升级 2026年后所有量产车型需满足ISO/SAE21434标准 [16][17]
A股盘前播报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 中概指数涨近3%续创3年多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0:35
美联储利率决议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 符合市场预期 [1] - 点阵图显示10名官员预期年内至少还有两次25个基点降息 [1] - 被推定为白宫声音的官员呼吁年内再降息超过100个基点 [1] 美股市场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85% 续创3年多新高 [2] - 百度股价上涨超11% 蔚来涨超6% 拼多多涨4.5% [2]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大型科技股走势分化 [12] A股市场交易数据 - 8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实现251亿元 同比增长225.97% [4] - 年内A股累计成交额达去年同期2倍 [4] - 市场活跃度保持稳定 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4] 智能网联汽车政策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3] - 新标准将筑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安全底线 [3] - 2025年或成为汽车智能化拐点之年 [3] 钠离子电池产业 - 宁德时代钠电池将于2025年实现批量供货 [9] - 钠电池在低温性能、安全性方面优于锂电池 [9] - 2025年有望成为钠电池量产元年 供应链将受益 [9] 人工智能发展 - DeepSeek论文登上《自然》期刊封面 [10] - AI产业正加速迈进应用落地关键窗口期 [10] - 建议关注AI算力和AI应用相关标的 [10] 激光雷达市场 - 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超240亿元 [11] - 中国厂商在规模、成本和量产节奏上全球领先 [11] - 行业迎来量价齐升黄金时期 渗透率持续提升 [11] 公司重大公告 - 迈威生物与Kalexo签署协议 最高可获10亿美元付款 [14] - 智飞生物创新药CA111注射液获批临床试验 [14] - 平治信息预中标1.7亿元人工智能算力项目 [14] 股东减持动态 - 中际旭创特定股东累计减持463.41万股 [14] - 圣龙股份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4]
港股概念追踪 | 智驾领域利好来袭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将迎来国家标准(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23:40
政策标准发布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基线 要求系统只能在其设计运行条件下激活 [1] - 标准针对单车道 多车道 领航辅助等不同功能设置人机交互 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 信息安全 数据记录等全方位安全技术要求 构建"三重安全保障" [1] - 明确要求驾驶员必须先培训才能使用系统 加强系统运行数据记录 防止功能被误用滥用 是支撑产业规范发展的关键一步 [1]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标准将直接推动技术迭代升级 加速高阶智驾落地 使出海更加顺畅 填补安全标准空白 重构行业竞争规则 [1] - 明确责任边界 化解产业系统性风险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 有法可依 [1] - 标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行车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计划明年正式发布 [2] 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82.6% 16万以下市场中智驾装车率进一步增长 [2] - 2024年1-7月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为775.99万辆 同比增长21.31% 渗透率升至62.58% [2] -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规模化应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但存在产品性能缺乏统一基线等问题 [2] 技术发展趋势 - 当前至明年是汽车高阶智驾技术成熟度 政策法规 用户接受度与商业模式共同突破的窗口期 [2] - 车企不再强制主导辅助驾驶全栈自研 而是展开丰富的战略合作 推动智能化渗透率进一步普及 [3] - 供应链格局显现 激光雷达 摄像头 毫米波雷达 域控制器 辅助驾驶芯片等国内供应商强化行业影响力 向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发展 [3] 重点公司分析 - 地平线机器人(09660)在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为少数可同时供应芯片+算法的供应商之一 硬件推出J6P及HorizonCell提供1120TOPS算力 解决方案推出城区NOA智驾方案 [4] - 黑芝麻智能(02533)华山系列A1000Pro算力达106TOPS 推出A2000丰富产品矩阵 与吉利等汽车OEM以及Tier1合作 推出业内首个跨域计算芯片武当C1200 [4] - 速腾聚创(02498)高线数激光雷达产品率先实现量产上车 是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唯一可量产厂商 产品搭载于智己LS6和极氪9X [5] - 佑驾创新(02431)凭借智能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两大业务斩获多家定点 推出中高阶辅助驾驶域控制器iPilot 4 plus和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iRobo 完成680万新H股配售募资1.55亿港元加大中高阶辅助驾驶与L4自动驾驶投入 [5][6]
吉利银河M9上市发布,大型新能源SUV杀入平价区
长沙晚报· 2025-09-17 16:03
核心观点 - 吉利银河M9正式上市 价格较预售价进一步下探至17.38万至23.88万元 大幅低于同级别竞品 将大型新能源SUV价格带入平价区间 [1][3] - 新车凭借空间设计 动力性能和智能化配置展现突出产品力 可能对同级别市场格局形成冲击 [3][5][6] 产品定位 - 属于吉利银河品牌旗舰车型 定位大型SUV 对标理想L9和问界M9等50万元级产品 [3] - 车身尺寸5205mm×1999mm×1800mm 轴距超3米 拥有5.2㎡同级最大车内面积和88.3%得房率 [5] 价格策略 - 推出6款配置车型 叠加1万元置换权益后限时指导价17.38-23.88万元 [1] - 价格较预售价进一步降低 较同级别竞品低两档以上 [3][6] 产品特性 - 第三排座椅可后仰150° 解决大型六座SUV第三排舒适性问题 [5] - 搭载新一代雷神EM-P AI电混系统 配备分布式三电机 零百加速4.5秒 [5] - 实现半径3.45米的调头能力和漂移泊车功能 麋鹿测试成绩达83km/h [5] - 搭载Flyme Auto 2 AI智能座舱 支持方言识别和智能语义理解 [5] 行业影响 - 大型新能源SUV价格中枢首次下探至20万元级别 [3] - 可能引发同级别竞品的价格和产品策略调整 [6]
均胜电子20250917
2025-09-17 14:59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均胜电子是全球汽车安全及汽车电子领域的头部一级供应商 成立于1992年[10] * 公司2024年营收预计超600亿元 远超竞争对手三花智控(预计超300亿)和拓普集团(预计超300亿)[2][3] * 公司当前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净利润率约2-3% 未来有望提升至5%以上[2][4] * 若净利润率从2-3%提升至5-6% 即便收入不增长 也将带来三倍以上的利润空间[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利润继续增长 核心业务分为汽车安全(占比70%)和汽车电子(占比30%)[11]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汽车安全业务** * 被动安全领域全球市占率23% 位居第二 中国市场份额24% 同样排名第二[2][12][13] * 2023年全球被动安全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市场约300多亿元[14] * 预计到2028年 全球被动安全市场规模将达1800多亿元 中国市场将达400多亿元 2024-2028年全球复合增长率约3% 中国约5%[14] * 2024年中国市场被动安全单车价值量约200美元 低于全球平均的260美元和高收入市场的340美元 提升空间大[14] * 中国地区盈利能力高于海外 增加中国区收入比例有望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击[13] **汽车电子业务** * 业务涵盖智能座舱 智驾域 网联域及动力域[11] * 智能座舱板块增长潜力巨大 2024年至2028年人机交互系统和智舱域控系统复合增长率达14%[4][17] * 预计到2028年 全球人机交互系统市场规模达3570亿元 智舱域控系统达1484亿元[17] * 公司与高通深度合作 其NGN系列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在国内处于第二位[18] * 公司近期获得一家头部主机厂价值150亿元人民币的全球性汽车智能化项目大单 涉及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等高盈利产品[2][5][18] 新兴布局:人形机器人 * 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定位为汽车加机器人的一级供应商(Tier 1)[2][7] * 重点突破大小脑域控制器 能源管理模块及传感器套件等关键零部件[7][19] * 2024年上半年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达3000万元人民币 占总营收不到0.1%[19] * 已与资源合作开发关键零部件 并向头部机器人公司供应结构件[6][19] *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4][20] * 特斯拉CEO马斯克提出销售100万台人形机器人的目标 行业催化因素密集[20] 竞争优势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具有显著的全球化布局优势 子公司遍布日本 欧洲 北美及东南亚等地[7] * 此布局有利于承接北美订单 满足国际客户对质量 供应和交货周期的严格要求[2][7] * 通过一系列并购(如德国普瑞 美国KSS 日本高田)完善了其汽车电子及安全业务版图[10][11] * 通过将海外产能转移至低成本地区实现降本增效[11] 未来发展前景与估值 * 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达15亿 18亿以及22亿元[20] * 当前市值约400-450亿人民币 相较于三花智控(1700-1800亿)和拓普集团(1300-1400亿) 仍有较大增长空间[9] * 公司拟发行港股 并且近期进行了股票回购与增持 表明管理层信心[9]
2025中国上市公司“英华奖”揭晓 元征科技(02488)荣膺“港股成长示范案例”奖项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2:07
公司获奖情况 - 元征科技荣获"港股成长示范案例"大奖 表彰其在科技创新与成长价值方面的突出表现 [1] 公司战略布局 - 2024年启动三大战略:智能诊断服务(ADS)、智能汽车服务(AAS)和新能源汽车服务(EVS) [3] - 战略目标为打造智能化汽车故障分析和预判系统 提供汽车AI服务及新能源车维修工位改造服务 [3] - 已取得阶段性积极成果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9.8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 [4] - 净利润1.9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幅达28.47% [4] - 高毛利业务增长显著:软件销售金额1.04亿元(同比增长28%) 远程诊断服务870万元(同比增长53%) 数据收入790万元(同比增长61%) [4] 业务转型 - 公司从制造企业向智能化软件和数据企业转型 [4] - 获奖是对其向智能化软件与数据服务转型的官方肯定 [4] 行业前景 - 2025年全球汽车数字化服务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500亿美元 [4] - 公司切入诊断与数据分析这一增长较快的细分领域 与行业趋势高度契合 [4]
揭秘涨停 | 光刻机板块爆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0:36
涨停板封单情况 - 山子高科以86.21万手封单量位居首位 上海建工80.77万手位列第二 景兴纸业54.57万手排名第三 建元信托45.35万手排名第四[1] - 德尔未来 露笑科技 万向钱潮封单量均超过30万手[1] - 均胜电子封单金额达5.59亿元 为当日最高 泰慕士4.15亿元 露笑科技3.8亿元 景兴纸业3.55亿元 山子高科3.19亿元 万向钱潮3.17亿元[1] - 26只个股封单金额超过1亿元[1] 连板个股表现 - ST亚太实现8连板 山子高科 上海建工 香江控股实现4连板 万向钱潮 泰慕士 *ST仁东实现3连板[1] - 景兴纸业 建元信托 均胜电子等近10只个股实现2连板[1] 均胜电子重大订单 - 公司获得两家头部品牌主机厂客户项目定点 将为其开发汽车智能化产品包括CCU和智能网联产品[1] - 项目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计划2027年开始量产[1] - 智能驾驶业务预计将迎来快速增长阶段[1] 光刻机板块涨停 - 波长光电主要产品包括反射镜 聚焦镜 场镜等光学元器件 应用于接近式掩膜光刻 直写光刻 封装测试等领域[2] - 永新光学少量光学产品应用于光刻机相关设备 但规模较小非核心业务[2] - 凯美特气光刻气产品获得日本GIGAPHOTON株式会社合格供应商认证[2] 柔性屏板块涨停 - 利和兴OLED柔性屏覆膜设备用于将保护膜和散热膜覆盖于3D曲面OLED柔性面板[3] - 东睦股份下属上海驰声公司业务涉及液态金属产品 主要应用于折叠屏手机铰链领域[3] 工业母机板块涨停 - 中原内配子公司从事数控机床和非标专用机床的研发生产[4] - 宝馨科技数控钣金技术属于工业母机范畴 产品可应用于工业母机领域[5] 龙虎榜交易情况 - 汇金股份净买入额3.17亿元 恒宝股份2.46亿元 凯美特气2.08亿元[7] - 豪恩汽电机构净买入9597.71万元 蔚蓝锂芯9217.03万元 线上线下5989.13万元 汇金股份5372.21万元[7]
成都华微(688709):营收稳增彰显需求复苏 布局深化拓新应用
新浪财经· 2025-09-17 08:3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3.55亿元 同比增长26.93% 主要因特种集成电路行业需求波动带动订单规模增加 [1] - 归母净利润3572.05万元 同比下降51.26% 主因部分产品单价下降及管理成本、研发投入、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898.55万元 同比下降59.15% [1] - 毛利率72.25% 同比下降4.69个百分点 净利率10.73% 同比下降16.23个百分点 [2] - 三项费用率26.41% 同比微降0.27个百分点 [2] 成本费用结构 - 管理费用7339.50万元 同比增长26.28% [2] - 销售费用1816.55万元 同比增长10.58% 主因送样费用增加 [2] - 财务费用216.86万元 去年同期为-7.66万元 主因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减少 [2] 研发与技术储备 - 研发支出1.00亿元 同比增长36.67% 占营业收入比例28.27% 同比上升2.02个百分点 [3] - 拥有发明专利123项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238项 软件著作权44项 [3] - 研发人员401人 占员工总数41% 核心技术人员6人 覆盖FPGA、ADC/DAC、智能SoC及产品检测领域 [3] - 公司在FPGA、高速高精度ADC、智能SoC领域承接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技术储备居行业第一梯队 [3] 战略布局与产能建设 - 高端集成电路研发及产业基地项目预计2027年2月建成 将形成设计、测试与应用开发一体化平台 [4] - 重点布局高性能FPGA、高速高精度ADC和自适应智能SoC三大技术方向 [4] - 积极拓展生成式AI、汽车智能化、低空经济及数据中心等新兴应用领域 [4] 产品应用方向 - FPGA项目集成高速ADC/DAC与定制加速单元 适用于5G通信、卫星通信及人工智能加速场景 [4] - ADC/DAC芯片采用宽频谱射频直采架构 应用于电磁频谱监测、卫星激光通信及高端仪器仪表 [4] - 智能SoC芯片通过多核异构协同 支撑机器人、无人机及车载嵌入式计算等高能效计算场景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2亿元、11.68亿元、14.67亿元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亿元、3.29亿元、4.02亿元 [4]
汽车行业8月数据点评:国内市场销量持续增长,插混车型成出口增长主力
东兴证券· 2025-09-17 07:55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汽车行业评级 [4] 核心观点 - 国内汽车市场在政策刺激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呈现电动化加速渗透和自主品牌强势崛起的特征 [4] - 自主品牌智能化优势是销量增长的重要原因 [4] - 汽车产业竞争重心正逐步转向智能化领域 [4] - 混动化趋势将持续提升内燃机将以混动形式长期存在 [8] - 插混车型凭借经济性与智能化优势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多增长 [3] 国内市场表现 - 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8.7%和10.1%同比分别增长13%和16.4% [1] - 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 [1] - 8月汽车国内销量224.5万辆环比增长11.3%同比增长15.6% [2] - 1-8月汽车国内销量1683.6万辆同比增长12.3% [2] - 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76.6万辆同比增长21% [2] - 1-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264.2万辆同比增长23.8% [2] 新能源汽车市场 - 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9.1万辆和139.5万辆同比增长27.4%和26.8% [1] - 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 [1] - 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7.1万辆同比增长18.3%占汽车国内销量的52.1% [2] - 1-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808.8万辆同比增长30.1%占汽车国内销量的48% [2] - 8月纯电动汽车销量69万台同比增长17%插混汽车销量31万台同比下降8%增程式汽车销量10万台同比增长2% [2] - 1-8月纯电动汽车销量462万台同比增长32%插混汽车销量219万台同比增长19%增程式汽车销量74万台同比增长10% [2] - 纯电动车型增速较高插混与增程车型增速放缓主要因补贴政策推动小型纯电动车型占比提升 [3] 出口市场表现 - 8月汽车出口61.1万辆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19.6% [3] - 1-8月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 [3] - 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2.4万辆环比增长6.1%同比增长1倍 [3] - 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占总出口的35.7% [3] - 8月纯电动汽车出口14.3万辆同比增长63.4%插混汽车出口8.1万辆同比增长2.7倍 [3] - 1-8月纯电动汽车出口97.6万辆同比增长52%插混汽车出口55.6万辆同比增长2.2倍 [3] - 插混车型出口增速更高因海外充电设施建设存在差异 [3] - 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出口量达79.5万辆排名第一同比增长10.5%占总出口量的18.5% [3] - 比亚迪排名第二出口达63.4万辆同比增长1.3倍 [3] 投资机会与受益标的 - 具备领先训练数据训练设施智驾生态领域的头部企业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4] -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逐步进入收获期相关受益标的包括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车企 [8] - 智选车模式下的赛力斯(601127)江淮汽车(600418)北汽蓝谷(600733)上汽集团(600104) [8] - HI模式下的长安汽车(000625) [8] - 优选主业具备竞争力在成本研发和市场上具备优势的零部件企业 [8] - 汽车管路总成龙头供应商川环科技(300547) [8] - 汽车变速操纵控制系统龙头企业宁波高发(603788) [8] - 国内涡轮增压壳体企业科华控股(603161) [8] - 气门传动组核心供应商新坐标(603040) [8] - 国内气缸套龙头公司中原内配(00244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