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丰田,快不行了?
36氪· 2025-09-03 23:50
丰田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表现 - 净利润同比下跌36.9%至8413亿日元(约人民币410亿元)[4] - 公司下调2025财年净利润预期至2.66万亿日元 同比降幅44%[4] - 利润缩水受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及日元汇率变动影响[4] 全球销量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达554.5万辆 同比增长7.4% 蝉联全球销冠[6][8] - 大众汽车集团以440.53万辆销量位列第二 同比增长1.3%[8] - 比亚迪销量214.6万辆 同比增长33% 增速显著[8] 技术路线与产品策略 - 混合动力车型占全球总销量43% 中国市场电动化车型占比达48%[24][26] - 计划为Supra跑车装载5.0升V8发动机 坚持传统燃油技术[8][9] - 第六代RAV4取消纯燃油版本 推出插混与混动版本 北美市场保留燃油版[30] 成本控制与规模效应 - 2024年销量超1000万辆 摊薄研发、制造及管理费用[23] - 全球化生产销售网络实现技术共享与规模经济效益[23][24] - 混动车型凭借低油耗和高保值率成为销量增长引擎[26] 区域市场表现与策略 - 北美市场贡献全球销量23% 但受27.5%关税影响[4][15] - 中东市场以大排量SUV为主 兰德酷路泽系列占据品牌影响力高位[28] - 美国纯电汽车渗透率仅7.3% 政策目标下调至35%[29] 产业格局与竞争对比 - 中国18家主要上市车企净利润总和不足800亿元 相当于丰田1/3[20] - 丰田单车利润约2.3万元 中国自主品牌不足其一半[20] - 燃油车预计2030年占全球市场份额30%-40%[31] 品牌优势与长期竞争力 - 燃油车保有量支撑成熟二手车交易与维修体系[27][36] - 高保值率与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强化品牌议价能力[36] - 多元化能源战略涵盖混动、氢能及燃油技术[33]
长城汽车(601633):中报点评:高价车型占比加之规模效应,盈利能力环比较好明显
长江证券· 2025-09-03 23: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3亿元、171.2亿元、215.2亿元 对应A股PE分别为15.7X、12.9X、10.3X [7][10] 财务表现 - 2025Q2营收523.2亿元 同比增长7.7% 环比增长30.7% [2][4] - 2025Q2归母净利润45.9亿元 同比增长19.5% 环比大幅增长161.9% [2][4][10] - 单车收入16.7万元 环比增加1.1万元 受益于坦克、WEY等高价值车型销量增长 [10] - 毛利率18.8% 环比提升1.0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0.3% 环比持平 [10] - 归母净利率8.8% 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环比大幅提升4.4个百分点 [10] - 扣非归母净利润21.1亿元 环比增长43.8% 非经常性损益24.7亿元(含政府补贴25.3亿元) [10] 业务亮点 - 新能源销量9.8万辆 同比增长33.7% 环比增长56.4%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达36.8% 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 [10] - 海外收入358.9亿元 海外单车收入18.2万元 国内单车收入15.2万元 [10] - 海外市场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销售渠道超1400家 在泰国、巴西等地建立3个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 [10] - 智能化布局加速 端到端智驾大模型SEE、AI数据智能体系、九州超算中心构建技术优势 [10] 战略布局 - 国内重点发力插混赛道 哈弗、坦克、WEY、欧拉、皮卡等多品牌新车周期贡献增量 [10] - "ONE GWM"战略加速出海 海外KD工厂持续扩张 [10] - 四大拓展战略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智能化转型开启全产业链盈利空间 [2][10]
长城汽车深蹲蓄力:短期利润换挡长期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3:00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923.35亿元 同比增长0.99% [1][4] - 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 同比下降10.21% [1][4] - 扣非归母净利润35.81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36.3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2.15亿元 同比下降1.52% [1] - 总资产2221.2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02% [1] 销量与品牌表现 - 上半年总销量56.89万辆 同比微增2.52% [4] - 哈弗品牌销量32.1万辆 同比增长7.24% [3] - 坦克品牌销量10.37万辆 同比下降10.67% [3] - 魏牌销量3.4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73.62% [3] - 新能源渗透率28.2% 显著低于吉利汽车的51.5% [7] 战略投入与转型举措 - 销售费用50.36亿元 同比大幅攀升63.31% [6] - 研发支出42.39亿元 同比微增1.21% [6] - 通过睿博感知实现激光雷达与800万像素摄像头自研量产 [8] - 蜂巢能源推出越野电池、蜂行短刀电池等配套产品 [8] - 未势能源发布第二代氢燃料电池系统 重点布局商用车领域 [8] 行业竞争格局 - 比亚迪同期销量214.6万辆 同比增长33.04% [7] - 吉利汽车销量140.9万辆 同比增长47% [7] - 新能源转型节奏明显滞后 欧拉品牌错失发展窗口 [7] - 下半年规划推出坦克智驾版及魏牌高山7等新车型 [9]
永达汽车(03669.HK):2Q25盈利受大额减值拖累 聚焦新能源转型
格隆汇· 2025-09-03 03:07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实现收入270.72亿元 同比下滑12.8% 环比下滑16.4% [1] - 归母净利润为-33.31亿元 由盈转亏 主要受35亿元一次性非现金减值计提影响 [1] - 扣除减值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0.63亿元 净利率为0.23% [1] - 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 [1] 收入结构分析 - 豪华品牌新车销量同比下滑11.4%至48,959台 收入同比下滑18.0%至156.68亿元 [1] - 中高端品牌新车销量同比下滑38.5%至13,230台 收入同比下滑30.4%至18.90亿元 [1] - 维保业务营收46.6亿元 同比持平 [1] - 新能源品牌销量同比增长49.0%至10,312台 平均售价达26.73万元 [1] - 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82%至12.19亿元 [1] 盈利能力表现 - 1H25整体毛利率8.8% 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 [1] - 新车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1.03% [1] - 二手车销售毛利率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至6.22% [1] - 售后服务毛利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40.35% [1] - 销管费用率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至8.36% [1] 战略转型进展 - 新增30个新能源品牌授权 筹建14家新能源门店 其中13家为鸿蒙智行 [1] - 关停12家传统品牌门店 加速向新能源赛道转型 [1] - 布局电池循环和智能机器人领域 探索AI技术应用 [1] - 鸿蒙智行、智己等高端车型放量及留存订单将在下半年规模交付 [1] 估值与评级 - 维持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 [2] - 当前股价对应0.3倍2025年市净率和0.3倍2026年市净率 [2]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3.00港元目标价 对应0.5倍市净率 [2] - 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有40.9%上行空间 [2]
港股异动 | 永达汽车(03669)早盘涨超8% 新能源业务逆势增长 公司聚焦新能源转型与战略升级
智通财经· 2025-09-03 02:05
股价表现 - 永达汽车早盘涨超8% 截至发稿涨5.45%报2.32港元 成交额754.61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新能源业务逆势增长 [1] - 独立新能源品牌新车销量同比增长49.0%至10,312台 [1] - 平均售价达26.73万元 推动收入同比+11.82%至12.19亿元 [1] 业务转型 - 新增30个新能源品牌授权 筹建14家新能源门店(其中13家为鸿蒙智行) [1] - 关停12家传统品牌门店 向新能源赛道加速转型 [1] - 鸿蒙智行、智己等高端车型放量及留存订单下半年规模交付 [1] - 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驱动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1] 创新布局 - 布局电池循环和智能机器人领域 积极探索AI技术应用 [1] - 前瞻性战略布局为长期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1]
永达汽车早盘涨超8% 新能源业务逆势增长 公司聚焦新能源转型与战略升级
智通财经· 2025-09-03 02:03
股价表现 - 永达汽车早盘涨超8% 截至发稿涨5.45%报2.32港元 成交额754.61万港元 [1] 上半年业绩表现 - 上半年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新能源业务逆势增长 [1] - 独立新能源品牌新车销量同比增长49.0%至10,312台 [1] - 平均售价达26.73万元 推动收入同比+11.82%至12.19亿元 [1] 新能源业务发展 - 新增30个新能源品牌授权 筹建14家新能源门店 [1] - 其中13家为鸿蒙智行门店 同时关停12家传统品牌门店 [1] - 鸿蒙智行 智己等高端车型放量及留存订单下半年规模交付 [1] - 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驱动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1] 创新业务布局 - 布局电池循环和智能机器人领域 积极探索AI技术应用 [1] - 前瞻性战略布局为长期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1]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 山推(德州):智造与绿色双翼齐飞
齐鲁晚报网· 2025-09-02 13:49
公司业绩表现 - 山推(德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上半年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近30% [1] - 公司新能源装载机仅上半年销售500余台 订单覆盖河北、江西、河南等省份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覆盖2吨至9吨全系列燃油装载机和新能源装载机 [1] - L58K遥控装载机具备在机驾驶、近程操控和远程操作三种模式 适应港口、搅拌站、电厂及紧急救援等多种工况 [1] - 远程遥控装载机可实现局域网5公里内操控 网络延迟在200毫秒以内 [2] - 无人装载机能够自主规划最优路径 自动完成铲装作业和精准卸料 [2] - 纯电装载机已实现2吨到9吨全系列覆盖 智能驾驶装载机即将推向市场 [3] - 公司建立"预研一代、开发一代、量产一代"的研发体系 [3] 研发与生产投入 - 数智化改造总投资超3亿元 建设多个智能化应用平台覆盖研发、工艺、制造等领域 [4] - 结构件涂装环节应用水性漆 VOCs排放量相较传统油漆减少70%-90% [4] - 每年节省天然气约5000立方米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0余吨 [4]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依托山东重工集团和山推股份 聚焦纯电动动力、混合动力和智能控制系统三大核心技术 [3] - 积极拓展工程机械租赁、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慧工地解决方案等新业务 [3] - 打造"智能装备+数字化服务"新生态 [3] - 打造全面高效的绿色制造体系 将绿色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与生产全流程 [4]
正力新能上市后首份半年报:扭亏为盈靠什么
经济观察网· 2025-09-02 10:1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1.72亿元 同比增长71.9% [2] - 净利润2.2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去年同期亏损1.3亿元 [2] - 综合毛利率17.9% 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从11.1%提升至18.3% [6] - 动力电池业务收入29.85亿元 同比增长81.9% [6] 业务运营 - 动力电池装机量7.83GWh 同比增长99.24% 其中乘用车出货7.63GWh 增长110.77% [3] - 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行业排名第九 乘用车领域排名第七 6月单月排名第六 [3] - 储能业务收入从2.03亿元降至1.86亿元 降幅8.4% 因产能优先分配动力电池 [6] - 预计全年出货18-20GWh 同比增长约50% [11] 客户与市场 - 主要客户包括一汽红旗/零跑汽车/上汽系/广汽系/大众/丰田/通用等头部车企 [5] - 通过合资车企新能源业务增长带动收入提升 [6] - 产品出口至中国香港/印度/印尼/欧洲等市场 合作模式为配套客户出海车型 [11] 技术研发 - 推出第二代航空电池 能量密度超320Wh/kg 支持12C放电倍率与15分钟快充 [7] - 航空电池获民航局适航认证 成为行业首款量产交付的固定翼载人电动飞机电池 [7] - 量产产品包括45℃不热扩散三元电池/5C超充三元电池/190Wh/kg磷酸铁锂电池 [8] - 研发固态电池(硫化物路线)/400Wh/kg锂金属电池/170Wh/kg钠离子电池 [9] 产能布局 - 2024年底产能25.5GWh 2025年底将达35.5GWh(新增常熟10GWh产线) [11] - 2026年底规划总产能50.5GWh(再增15GWh) [11] - 当前产线满负荷运行 新产线已获客户定点 [11] 战略规划 - 实施"海陆空"差异化战略 覆盖新能源汽车/船舶/飞机全场景 [3] - 核心管理层具福耀玻璃背景 深度理解车企需求 [5] - 通过航空电池等新兴领域拓展增长空间 [7][8]
丰田,快不行了?
盐财经· 2025-09-02 09:31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36.9%至8413亿日元(约人民币410亿元)[4] - 下调2025财年净利润预期至2.66万亿日元 同比下降44%[4] - 2024财年净利润达4.8万亿日元(约人民币2470亿元) 同比下滑3.6%[14] 销量与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554.5万辆 同比增长7.4% 蝉联全球销冠[6][8] - 北美市场贡献2024年全球销量23%[15] - 2024年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辆 为全球唯一达成该规模的车企[18] - 上调2025年全球产量目标至1000万辆 2026年及2027年分别上调至1020万辆和1050万辆[18] 技术战略与产品布局 - 混合动力车型占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43%[24] - 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车型占比达48% 一汽丰田电动化车型交付38万辆(同比增长36%) 广汽丰田电动化车型占比48%[24] - 新一代RAV4取消纯燃油版本 推出插混和混动版本[28] - 坚持"混动优先、电动加注"战略 同步推进氢能技术研发[9][31] 成本与盈利优势 - 2024财年净利润相当于同期十余家中国上市车企利润总和的1.94倍[15] - 单车利润达2.3万元 为中国自主品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21] - 全球化研发体系摊薄单车型研发、制造及管理成本[24] - 高保值率与成熟二手车市场支撑品牌议价能力[26][34] 区域市场策略 - 针对油价较低地区(如美国、中东)主推燃油车及混动车型[27] - 中东市场依赖兰德酷路泽等燃油SUV车型[27] - 北美市场保留纯燃油版本车型 适应本地政策与需求[28] - 美国纯电汽车渗透率仅7.3% 政策目标下调至35%[28]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汽车市场预计2030年形成40%纯电、30%混动、30%燃油的格局[31] - 丰田凭借存量燃油车保有量及配套服务体系维持长期竞争力[32] - 中国汽车产业年销3000万辆利润不及丰田40%[21]
潍柴动力(000338):分红比例提高至57%,海外产业势头强劲
西南证券· 2025-09-02 09: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未提供,当前股价为14.81元 [1] 核心观点 - 公司分红比例提升至57%,海外业务增长强劲,新能源转型加速 [1][7] - 25H1营业收入1131.5亿元(同比+0.6%),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4.4%) [7] - 25Q2营业收入556.9亿元(同比-0.8%,环比-3.1%),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11.2%,环比+8.2%) [7] - 盈利能力持续优化,25H1毛利率22.2%(同比+0.4pp),净利率5.8%(同比-0.8pp) [7] - 海外业务表现突出:发动机直接出口收入41.4亿元(同比+54%),美国PSI业务净利润0.7亿美元(同比+145%) [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16.13亿元(+25.93%)、3010.11亿元(+10.82%)、3344.05亿元(+11.09%) [2][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15亿元(+11.50%)、150.78亿元(+18.59%)、169.56亿元(+12.46%) [2][8]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10倍(2025E)、9倍(2026E)、8倍(2027E) [2][8] - 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逐步提升:9.80%(2025E)→10.56%(2026E)→10.79%(2027E) [2][8] 业务板块表现 - **发动机业务**:25H1母公司营收193.4亿元(同比-13.2%),净利润40.7亿元(同比+0.7%) [7] 其中数据中心发动机销售近600台(同比+491%),收入25.2亿元(同比+73%) [7] 大缸径发动机销售超5000台(同比+41%) [7] - **重卡业务**:陕重汽销量7.3万辆(同比+14.6%),市占率提升1.0pp至13.5% [7] 出口重卡2.7万辆,推动陕重汽净利润达3.6亿元(同比+13.4%) [7] - **新能源业务**:重卡销量突破1万辆(同比+255%),收入12.1亿元(同比+37%) [7] 烟台新能源产业园投产加速市场化进程 [7] - **子公司表现**:雷沃营收98.6亿元(同比+0.6%),净利润5.7亿元(同比+2.3%) [7] 凯傲新增订单62.1亿欧元(同比+22.2%),但净利润2.9亿元(同比-79.9%)因计提支出15.1亿元 [7] 财务数据摘要 - 总资产3653.19亿元,每股净资产10.27元,总市值1290.79亿元 [5] - 25H1期间费用率15.1%(同比+1.3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1%/4.8%/3.8%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预计持续增长:239.12亿元(2025E)→301.78亿元(2027E) [8] - 毛利率预计稳定在22.4%-22.7%(2025E-2027E),资产负债率逐步降至61.89%(2027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