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年轻化
icon
搜索文档
陆续“落子”多个消费细分领域 茅台集团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产品表现 - 酱香拿铁首日销量超542万杯 单品销售额超1亿元[1] - 产品使用白酒风味厚奶 含53度贵州茅台酒 酒精度低于0.5%vol[1] - 白酒风味厚奶生产过程中添加价值3000万元茅台酒[1] - 业内估计产品成本约8-9元/杯[1] 战略布局 - 公司将酱香拿铁设为常设产品长期推出[1] - 后续计划推出茅台酒心巧克力产品[1] - 2022年5月上线茅台冰淇淋 至年末线下覆盖16省份设19家旗舰店 线上覆盖25省份160个地级市[2] - 公司申请注册"茅小辣""茅小椒"等商标 国际分类为广告销售和方便食品[3] 品牌战略 - 公司通过跨界产品推动品牌年轻化时尚化 满足年轻消费群体需求[1][2][3] - 系列举措旨在培育年轻消费者茅台酱香口感 提升品牌高度和价值感[2][3] - 公司建立不同类型不同价位特色显著产品矩阵 包括酒心巧克力/含酒饮品/棒支/软冰等[2] - 通过与社会优质品牌联合 整合食品/娱乐/旅游等项目资源拓展销售品类[3]
“国民闺女”关晓彤,卖啤酒超过蔡徐坤、王一博
搜狐财经· 2025-08-12 02:3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啤酒销量235.17万千升,同比增长2.03%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超过2024年全年净利润10.56亿元 [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46.67亿元,同比增长3.20%,营业利润16.09亿元(+56.96%),利润总额15.72亿元(+51.26%),归母净利润10.56亿元(+63.74%) [3] - 2020年营业收入109.28亿元(-4.71%),归母净利润1.97亿元(-14.32%),啤酒销量353.46万千升 [8] 产品结构变化 - 中高档产品收入占比从2020年59.81%提升至2024年67.01%,普通产品占比从40.19%降至32.99% [15] - 2024年中高档产品毛利率48.09%,普通产品毛利率31.49%,2023年中高档产品毛利率43.93%,普通产品29% [15] - 燕京U8销量2022年39万千升(+50%),2023年增长超36%,2024年69.6万千升(+31.4%) [16] 代言人策略效果 - 关晓彤2024年12月30日成为代言人后带动品牌年轻化,尤其吸引女性及家庭消费群体 [3][4][6] - 蔡徐坤2021年5月代言首年净利增长54.51%至3.52亿元,2023年一季度净利同比增73倍至6456.38万元 [5] - 王一博2020年5月代言推动U8个性化高端定制,2023年上半年营收76.25亿元(+10.38%),净利5.14亿元(+46.57%) [5][12] 营销投入与风险 - 广告宣传费从2019年4.41亿元增至2022年6.04亿元,年均增速7.89%-14.7% [14] - 蔡徐坤2023年负面舆情影响品牌形象,关晓彤形象健康稳定无重大隐患 [7] - 2023年7月因舆论压力登上微博热搜 [14] 产品战略与挑战 - 燕京U8定位年轻人社交场景,主打"微醺生活",2020年推出时争议较大但最终成功 [9][10][11] - 2025年上半年U8增速维持30%以上,但较2022年50%峰值回落,中高档产品整体增速从10.61%下滑至9.32% [17] - 需开发新爆款应对高端增长乏力,倍斯特汽水与大窑竞争受关注 [18]
煌上煌(002695):门店数量承压 成本红利+费用优化推动利润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8-11 10:30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26.90%,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增长40.27% [1] - 2025Q2营收5.38亿元,同比下降10.72%,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16.08%,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30.57% [1] - 毛利率为31.96%,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其中酱卤肉制品业务毛利率达38.61%,同比提升2.23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10.97%,同比下降3.05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7.82%,同比提升2.10个百分点 [2] 门店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肉制品加工业专卖店总数2898家,较年初减少762家,其中直营门店194家,加盟店2704家 [1] - 收入下滑主因消费场景疲软导致老店单店收入承压及门店数量减少 [1] - 公司推进门店结构优化,上线煌上煌营销数智平台,整合终端收银、报单、会员等信息系统 [1] 成本与费用控制 - 利润增长主因酱卤肉制品业务成本控制得当及线上线下销售费用投入缩减 [2] - 管理费用率8.54%,同比上升0.1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3.31%,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2] 品牌与营销 - 通过高铁冠名、音乐节赞助触达年轻客群,联动超200家品牌跨界营销,线上线下曝光超2亿次 [3] - 升级景区特产店模型,深化"江西美食"标签,获产品金奖、福布斯大消费年度价值企业等行业奖项 [3] 产品策略 - 淘汰低效SKU,聚焦手撕酱鸭大单品,创新工艺和风味,优化品类矩阵 [3] - 截至中报末,手撕酱鸭销售额占比达22% [3] 战略规划 - 坚持"千城万店"战略,深耕老市场并科学开拓新市场 [1][3] - 深化"1+N"及"两卖一长"的线上线下结合经营模式,积极寻找优质并购标的提供长期增长动能 [3]
娃哈哈砍300万以下经销商引纠纷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9 09:56
娃哈哈经销商体系变革 - 公司正在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 部分经销商突然被取消资格 甚至存在未结清款项的情况 [2][5][6] - 部分被淘汰经销商的业务被并入大型经销商 但引发了经销商之间的货款结算纠纷 [6][7] - 公司对经销商管理趋于精细化 数字化 每个产品品类都有独立销售任务 未达标者可能被取消资格 [4][5] 销售压力与市场表现 - 部分经销商销售任务同比增加50% 库存积压严重 有经销商库存超300万元 远超正常70-80万元水平 [4][5] - 零售端表现不佳 产品在货架占比低 面临农夫山泉等品牌激烈竞争 部分地区出现断货情况 [3][5] - 冰柜投放不足成为部分经销商被淘汰的导火索 有年销售千万的经销商因半个月未完成80台冰柜投放被取消资格 [5] 业绩增长与潜在风险 - 2024年公司饮料销售净收入同比增长53% 一线员工薪资显著增长 生产端增长23% 营销端增长31% [9] - 业绩增长可能主要源于创始人去世引发的"野性消费" 而非渠道改革成效 随着热度消退销量面临下滑 [10][11] - 遗产纠纷可能影响品牌形象 核心产品如AD钙奶 纯净水等依赖情怀消费的产品线受冲击较大 [10][11] 战略调整与未来布局 - 公司正在西安投资10亿元建设新生产基地 涵盖纯净水 茶饮料 咖啡等多条生产线 [11] - 行业专家指出品牌老化严重 产品创新不足 营销手段滞后 需加强品牌年轻化建设 [10] - 经销商整合虽可降低管理成本 但需加强对大型经销商的管控能力 [7][8]
娃哈哈砍掉年销300万以下经销商 部分并入大经销商引发款项纠纷
第一财经· 2025-08-09 09:23
公司经营策略调整 - 公司正在淘汰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部分经销商被突然取消资格或并入大型经销商 [1][3][5] - 经销商销售任务大幅增加,2025年销售额目标比2024年增长50%,未达标者可能被取消资格 [3] - 公司对经销商管理精细化,每个产品品类都有独立销售任务,并采用数字化对接方式 [3] 经销商现状与反馈 - 部分经销商库存积压严重,如辽宁省某经销商库存超300万元,远超正常水平70万-80万元 [3] - 冰柜投放不足成为淘汰导火索,有年销售千万的经销商因未完成冰柜投放目标被取消资格 [3] - 经销商合并过程中出现费用纠纷,如酒泉某经销商被拖欠近2年销售费用及冰柜处置问题 [5][6] 市场表现与竞争环境 - 零售端产品占比不高,面临农夫山泉等品牌的激烈竞争,部分区域出现断货情况 [2] - 2024年公司全国饮料销售净收入同比增长53%,一线员工工资人均增长23%-31% [8] - 业绩增长部分源于创始人去世引发的"野性消费",但热度消退后销量下滑问题显现 [9][10] 行业专家观点 - 经销商合并是快消行业常见策略,可降低管理成本,但需加强对大经销商的管控 [7] - 品牌老化严重,产品创新不足,营销滞后是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 [10] - 遗产风波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依赖情怀消费的产品线(如AD钙奶)受影响最大 [10] 未来布局 - 公司投资10亿元在西安建设新生产基地,布局纯净水、茶饮料、咖啡等多品类生产线 [11] - 行业认为业绩增长主要依赖情怀消费,经销商洗牌的实际效果仍需观察 [11]
五粮液回应跨界卖啤酒
第一财经· 2025-08-08 11:45
五粮液跨界啤酒市场 - 五粮液子公司仙林生态酒业推出名为"风火轮"的中式五粮精酿啤酒 单罐净含量390ml 建议零售价19 5元/罐 [3] - 仙林生态酒业由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0%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 注册资本300万元人民币 [6] - 五粮液官方回应称跨界啤酒为子公司战略决策 母公司未直接参与 [6][7] 战略背景与产品定位 - 白酒行业面临年轻消费者增长放缓 公司通过低度化 年轻化产品线拓展新增长曲线 [7] - "风火轮"定位中高端啤酒价格带 采取"自营基地市场×全国区域代理×品牌联合"复合渠道模式 重点突破华北 华东区域 [8] - 渠道精细化运营分为KA 便超 餐饮终端 大客户团购四类 线上将利用集团电商资源并探索品牌定制渠道 [8] 产品规划与品牌战略 - 仙林生态酒业计划推出"1+1+1+1"四大类产品 覆盖主流及特色高端精酿啤酒品类 [8] - 产品融合宜宾哪吒之乡在地化元素 以"中式五粮精酿"为差异化卖点 [7][8] - 此次跨界被视为品牌年轻化 国际化的重要尝试 通过精酿啤酒品类承载五粮液文化输出 [8]
五粮液卖啤酒!“秋天第一杯”
搜狐财经· 2025-08-08 10:54
品牌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基于市场消费趋势变化拓展年轻消费群体 正式踏入精酿啤酒新赛道[2] - 通过低度化、年轻化产品线拓展寻找新增长曲线 结合宜宾哪吒之乡打造"风火轮"精酿啤酒品牌[2] - 精准卡位国内酒水消费结构性变化 聚焦25~49岁新锐人群、小镇中年和资深白领三大消费群体[2] 产品研发与创新 - 推出"1+1+1+1"四大类产品 涵盖主流及特色高端精酿啤酒品类[3] - 技术团队历时两年多系统研发 深入剖析欧洲艾尔与北美IPA等世界主流精酿工艺[3] - 创造性融合多粮固态发酵智慧与现代精酿工艺 采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粮原料架构[3] 行业前景与市场数据 - 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100亿元爆发式增长至2025年300亿~400亿元[2] - 未来五年国内精酿啤酒市场增速持续领跑整个啤酒行业[2] 战略价值与协同效应 - 品牌战略重要进化 是品牌年轻化、国际化的有益探索[3] - 精酿啤酒的高品质、轻社交及文化属性与高端白酒品牌形象形成协同效应[4] - 成为触达年轻消费者、打破传统白酒场景局限的理想载体[4]
五粮液推出“风火轮”精酿啤酒 拓展年轻消费群体新尝试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07:21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五粮液旗下仙林生态酒业推出全新精酿啤酒品牌"风火轮",正式进军中高端精酿啤酒市场,产品建议零售价19 5元/瓶 [1] - 此次举措是公司基于市场消费趋势变化,拓展年轻消费群体的新尝试,标志着品牌年轻化征程踏入精酿啤酒新赛道 [3] - 公司计划推出"1+1+1+1"四大类产品,涵盖主流精酿啤酒及特色高端精酿啤酒品类 [4] - "风火轮"中式五粮精酿啤酒的推出是品牌战略的重要进化,不仅是产品线丰富,更是品牌年轻化、国际化的探索 [4] 市场定位与消费群体 - 公司跨界精酿啤酒意在精准卡位国内酒水消费结构性变化,聚焦新锐人群、小镇中年和资深白领三大消费群体 [3] - 核心目标消费者年龄段为25~49岁,这些群体追求品质、个性与文化体验,与精酿啤酒核心价值主张契合 [3] - 产品结合宜宾哪吒之乡的在地化优势,融入独特"中式"五粮精酿元素 [3][4] 产品研发与技术突破 - "风火轮"中式五粮精酿啤酒源于五粮液技术团队两年多的潜心探索与系统研发 [4] - 团队以全球化视野剖析世界主流精酿啤酒风格精髓与工艺奥秘,同时精准洞察中国消费者口味偏好 [4] - 核心突破在于独特"五粮"原料架构,精选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优质谷物,赋予啤酒层次丰富且极具辨识度的谷物基底风味 [4]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中金公司预测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00亿元爆发式增长至2025年的300~400亿元 [3] - 中国酒业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国内精酿啤酒市场增速将持续领跑整个啤酒行业 [3] 渠道与营销策略 - 产品明确覆盖中高端啤酒价格带,以核心大单品锚定主流市场价格与区域覆盖 [5] - 渠道策略采取"自营基地市场×全国区域代理×品牌联合"复合模式,在华北、华东等重点区域依托代理商及品牌联合方资源优势突破 [5] - 精细化渠道运营,按KA、便超、餐饮终端、大客户团购分类管理,线上渠道将充分利用集团电商资源并探索品牌定制等特殊渠道开发 [5]
五粮液集团推出风火轮精酿啤酒 剑指年轻化新增长极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07:02
公司战略举措 - 五粮液旗下仙林生态酒业推出全新精酿啤酒品牌"风火轮" 正式进军中高端精酿啤酒市场 [1] - 举措基于市场消费趋势变化 旨在拓展年轻消费群体 是品牌年轻化战略的重要尝试 [1][8] - 通过低度化、年轻化产品线拓展寻找新增长曲线 结合宜宾哪吒之乡在地化优势塑造品牌 [3] 产品研发与创新 - 技术中心历时两年研发风火轮中式五粮精酿啤酒 依托"五粮"核心特色与啤酒科学风味体系 [3][4] - 采用独特"五粮"原料架构(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创新加入青稞衔接口味层次 [4] - 将多粮固态发酵智慧与现代精酿工艺融合 展现"现代啤酒风格与传统五粮谷物的和美与共" [4] - 后续规划"1+1+1+1"四大类产品 覆盖主流精酿及特色高端精酿品类 [4] 品质与品牌保障 - 引入高端白酒生产的严苛质量管控标准 涵盖原料检测、酿造监控及多轮次双盲测试 [5] - 国家级检测中心和资深品评团队构筑全链条品质护城河 [5] - 五粮液金字招牌为产品注入市场公信力与高端基因 [5] 市场定位与消费群体 - 精准卡位国内酒水消费结构性变化 聚焦25~49岁新锐人群、小镇中年和资深白领 [2] - 目标群体追求品质、个性与文化体验 与精酿啤酒核心价值主张高度契合 [2] - 产品定位中高端价格带 以核心大单品铆定主流市场价格与区域覆盖 [7] 渠道策略 - 采用"自营基地市场×全国区域代理×品牌联合"复合模式 [7] - 在华北、华东等核心区域依托代理商及品牌联合方资源突破 [7] - 按KA、便超、餐饮终端、大客户团购分类精细化运营 [7] - 线上利用集团电商资源 探索品牌定制等特殊渠道开发 [7]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中国啤酒市场经历产品革命 传统啤酒销量下滑背景下精酿啤酒成为破局关键 [2] - 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00亿元爆发式增长至2025年300-400亿元 [2] - 未来五年国内精酿啤酒市场增速将持续领跑整个啤酒行业 [8] - 精酿啤酒的高品质、轻社交及文化属性与高端白酒品牌形象具有协同效应 [2] 行业影响 - 五粮液跨界入局为精酿啤酒市场格局演变按下加速键 [8] - 产品获得白酒经销商、啤酒行业大商及快销品大商关注认可 [8] - 有望重塑中国乃至全球精酿啤酒市场未来格局 [8]
在拼多多读懂“00后”,年销破千万,晋江厂二代如何复兴零食老品牌?
南方都市报· 2025-08-08 03:31
行业背景与历史发展 - 晋江休闲食品产业是继鞋服、纺织后的第三大产业集群 产品涵盖糖果、果冻、烘焙等多个品类[1] - 上世纪70年代末福建沿海涌现一批乡镇企业 八九十年代闽商凭借蛋黄派、法式小面包、肉松饼等爆品崛起[2] - 福建企业采用"明星+央视+省级代理商"模式快速扩张 例如雅客2003年邀请周迅代言并投放央视广告成为全国性品牌[2] - 鼎盛时期线下经销商拿货需求旺盛 大货车排队数公里抢货[2] 线上转型挑战与机遇 - 部分企业因过度依赖线下渠道、家族决策链条长、线上运营经验不足等原因错失电商机遇 多数在2018年或疫情期间才意识到线上重要性[3] - 漳州龙海食品产区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互联网品牌崛起 对晋江企业形成冲击 2022年后电商成为战略重点[3] - 二代接班人主导年轻化变革 他们具有海外留学背景 熟悉互联网平台和消费趋势[4] - 年轻消费群体更倾向线上购物 25-35岁是核心线上客群 但企业目标触达18-25岁更年轻群体[5] 品牌年轻化策略 - 金冠通过签约明星代言吸引大学生粉丝群体 将营销重心转移至拼多多平台[5] - 雅客通过冻干棒棒糖、IP联名款等产品触达95后和00后 30岁以下消费者占比从2019年15%提升至2025年42%[5] - 针对健康零食需求推出低脂魔芋爽、添加维生素的梅饼等产品 IP联名款复购率达5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6] - 金冠在拼多多平台18-25岁人群占比远超其他平台 带动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5] 产品创新与爆品打造 - 基于拼多多用户数据开发无糖咖啡糖、情绪测试糖、75%纯椰浆椰子糖等新品 其中情绪测试糖成为平台爆款[7] - 雅客采用"差异化产品+精准运营"策略 开发玫瑰花棒棒糖、益生菌维生素软糖等创新品类[7] - 通过"同品不同规"升级为"不同品不同规" 精准满足线上用户需求[7] - 黑糖话梅糖从6.5克改为4克增加颗粒数 提升性价比后销量大幅增长[7] 平台合作与效率提升 - 拼多多将新品测试周期从线下半年缩短至最快一周 极大提升产品迭代效率[8] - 雅客可可棒棒糖售价仅为国际品牌60% 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成为平台TOP单品[8] - 参与拼多多"百亿补贴"和"新质商家扶持计划" 获得流量倾斜和技术服务费减免[9] - 平台技术服务费仅1.4% 较传统电商低50%以上[9] - 友臣肉松麻花通过百亿补贴价格从32.4元降至17.82元 日销量快速逼近百单[9] - 雅客计划将电商销售占比从10%提升至50%[9] 组织变革与战略调整 - 生产管理方式从按吨计量转向关注新品成分表 快速响应线上小批量订单需求[10] - 二代接班人通过平台数据说服父辈支持线上转型战略[10] - 企业将线上视为新品测试重要阵地 替代传统20万元用户调研和线下铺货模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