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早报|小米YU7交付已超4万台 博世集团计划裁员1.3万人
新浪财经· 2025-09-26 00:38
皮卡及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 - 2025年8月皮卡市场销售4万辆 同比持平 环比下降3% 处于近5年中高位水平[1] - 小米YU7上市3个月累计交付超4万台[1] 汽车企业技术及服务升级 - 小米汽车推出定制服务 试运营期一年 每月最多定制40台 需线下锁单 支持YU7 Max及SU7 Ultra车型 选配金额需超10万元[1] - 问界M9全系升级华为乾崑智驾ADS 4 新增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 前向雨雾天气AEB 侧向/后向安全AEB 驾驶员失能辅助四项功能[1] - 奔驰纯电CLA将搭载Momenta辅助驾驶方案 基于飞轮大模型开发 支持车位到车位智能辅助驾驶 计划今秋上市[2] 企业战略合作与产能布局 - 赛力斯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3.31亿股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2] - 宁德时代与首汽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覆盖车辆电动化转型 售后服务 废旧电池回收 充换电设施布局等领域[2] - 小鹏汽车计划2026年量产交付全球首款"汽车+飞机"组合折叠飞行汽车 已投入数十亿成本并完成7代原型机开发[2] 自动驾驶领域进展 - 萝卜快跑获得迪拜首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001号)并亮相世界自动驾驶交通大会[4] 企业人事及组织调整 - 奔驰宣布人事变更:Michael Schiebe接替Jörg Burzer负责生产质量与供应链管理 Jörg Burzer将于12月1日接替Markus Schäfer出任CTO[3] 汽车行业召回事件 - 福特在美召回4632辆2020款Expedition及林肯Navigator 原因为发动机起火风险[3] - 现代在美召回7855辆2023-2025款Genesis GV60电动汽车 原因为挡风玻璃装饰条可能脱落[4] 汽车产业链调整 - 博世集团计划裁员1.3万人 占全球员工总数3% 主要影响德国汽车零部件业务 预计2030年前完成[4]
奔驰搭上中国智驾 全新纯电CLA车型将在今秋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5:24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与Momenta正式联合宣布,基于Momenta飞轮大模型,双方联合研发的智能驾 驶辅助系统即将发布,并率先搭载于今秋上市的国产全新纯电CLA车型。该系统具备强大的智能辅助驾 驶能力,将实现高速、城区以及泊车场景下,从车位到车位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未来,这一系统还会 拓展至更多梅赛德斯-奔驰车型。 ...
市值一度超两千亿港元!奇瑞上市,成今年港股最大车企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14:59
作为2025年港股最大车企IPO,奇瑞汽车上市首日备受关注。 9月25日,奇瑞汽车(股票代码:09973.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首日表现整体积极,获 得了市场较高的关注度。 上市首日开盘表现34.2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1.22%, 盘中最高涨幅一度超过13%,收盘表现31.92港 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8%。首日开盘市值一度超2000亿港元。 | ■奇瑞汽车 | | | | 8 7 Q | | | --- | --- | --- | --- | --- | --- | | 09973 L2 ▼ | | | | | | | 33,880 ++ | 34.200 最高 34.980 最低 | | | | 33 880 | | 换手 10.13% 3.180 | 1.24% 总量2868万股 金额 | | | | 9.62 6 | | 总值⊙ 1954亿 市盈 11.29 市净 | | | 6.43 | | 重家 | | 分时 五日 日K | | 围K 目K | 中文 | | | | 均价:33.530 最新: 33.880 3.130 10.18% | | | | | | | B4.980 | ...
折价24%成交,千里科技急需奔驰“输血”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11:42
奔驰战略投资 - 奔驰以每股9.87元人民币、折价近24%的价格购入千里科技3%股份 投资总额约13.39亿元人民币[2][3] - 奔驰成为千里科技第五大股东并承诺12个月内不减持股份[3] - 此次股权转让源于力帆控股的偿债压力 属于被动处置[2][3] 千里科技背景 - 公司由力帆股份重组而来 曾是A股首家民营乘用车企 2020年破产后引入吉利[3] - 业务重心已从传统制造转向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 并更名为千里科技[3] - 现任董事长为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印奇 前华为车BU总裁王军担任联席总裁[3] - 今年6月联合吉利、旷视等成立重庆千里智驾 合并多个团队后规模达2000人[3] 智能驾驶合作 - 奔驰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将在国产CLA车型率先量产 覆盖高速、城区和泊车场景[2][4] - 该系统基于中国本土数据训练和仿真验证 计划在今秋上市的新款CLA上首发[4] - 千里智驾定位为独立运作 不仅服务吉利集团 还计划向全行业输出解决方案[4] 战略意图分析 - 奔驰通过技术合作解决短期产品落地压力 通过资本参股获得本土产业链视角[2][4] - 资本与产品双重下注是对"在中国 为世界"战略的现实表达 旨在匹配中国市场速度与复杂度[4] - 这种布局既是对短期竞争压力的应对 也是为中长期生态议价权埋下伏笔[2][4] 市场影响评估 - 折价交易凸显力帆控股处置急迫性 同时显示奔驰在谈判中的主动地位[3] - 对千里科技而言 获得国际豪华品牌背书能提振市场预期 但低位成交也反映外部投资者的谨慎定价[3] - 最终竞争力需通过道路测试和消费者体验验证 用户体感和口碑将成为关键评判标准[5]
奔驰在华“狂追”智能化:13亿入股吉利旗下千里科技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10:59
股权交易 - 奔驰数字技术以每股9.87元价格受让力帆控股持有的1.356亿股千里科技股份 占总股本3% 交易总额约13.4亿元[2] - 交易具有债务重组属性 力帆控股通过转让股份偿还申万宏源和华创股份的质押回购债务[2] - 奔驰数字技术承诺股份过户后12个月内不减持 成为千里科技第五大股东[2] 公司沿革 - 千里科技前身为力帆汽车 2020年破产重整后由吉利控股 2025年2月正式更名[3] - 2024年7月吉利将19.91%股份转让给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印奇旗下公司 印奇于同年10月出任董事长[3] - 2024年3月千里科技联合吉利/迈驰/路特斯成立重庆千里智驾有限公司[4] 战略合作 - 奔驰此次入股由吉利主导推动 双方自2018年起建立资本纽带 吉利持有戴姆勒9.69%股份[5] - 千里科技发布L2+级千里智驾1.0方案 可为整车厂商提供全栈方案服务[4] - 奔驰同步加强与中国智能驾驶企业合作 包括与Momenta联合研发的新一代智驾系统将搭载于国产纯电CLA车型[5] 行业动态 - 跨国车企加速与中国智能供应商合作 宝马/奥迪/大众均与华为开展合作 大众还投资了地平线和小鹏汽车[6] - 奔驰与字节跳动升级战略合作 涵盖智能驾驶座舱/数字化营销等多个业务领域[5] - 吉利整合智能驾驶资源 将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迈驰智行合并至重庆千里智驾 涉及3000名人员[3]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研究十问
财通证券· 2025-09-25 08:54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7] 核心观点 - 智能驾驶芯片SoC 2025~2030年市场规模CAGR达29% [7][16] - 2024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约2300万辆 智驾渗透率55%约1250万辆 主要由ADAS约1000万辆构成 [7][16] - 预测2030年智能化渗透率近100% 其中AD渗透率达96%约2300万辆 [7][16] - 地平线是智驾芯片算力国产化的首要受益标的 [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各增53% 70%和54% 分别为36亿元 62亿元和96亿元 [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S分别为36X/21X/14X [7] 赛道空间分析 - 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的底层逻辑是技术平权 [7][16] - 当前智驾芯片定价与算力呈现显著正相关 主流高阶方案双Orin-X 508TOPS算力已难支撑端到端+VLA模型部署 [7][17] - 小鹏提出本地部署VLA+VLM模型需有效算力大于2000TOPS [7][17] - 终局测算一辆12万元的车智驾芯片+软件的上限约为4060元 [17][19] - 智驾SOC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92亿元增长至2030年659亿元 24-30年CAGR达29% [21] 行业竞争格局 - 芯片行业格局多呈现寡头化 能够长期存活并实现良性发展的厂商或不超过2–3家 [7] - 整车厂自研:理想 小鹏 小米等均有可能自研成功 [7] - 第三方竞争将收敛至与英伟达的对垒 [7] - 公司和英伟达的竞争主要是技术范式的不同 ASIC区别于GPU针对特定任务定制 算力利用率高 [7] - 2024年前视一体机芯片出货约1080万套 渗透率达73.8% [27] - 公司市占率由2023年的6%提升至2024年的17% 同比提升11pct [27] - 在小算力域控制器芯片市场 公司市占率从2023年8%提升至2024年23% [29] - 在中算力域控制器芯片市场 公司市占率由2023年24%提升至2024年36% [32] - 在大算力域控制器芯片市场 2023/2024年基本由英伟达Orin系列主导 [36] - 地平线J6P将于2H25率先完成量产交付 是最有望在大算力市场取得突破的本土第三方 [36] 技术优势 - ASIC凭借对特定算子的深度优化 展现出相较GPU更高的算力利用率 [41] - ASIC单位面积算力高于GPU 英伟达Xavier 32TOPS/350mm²与特斯拉FSD HW3.0 144TOPS/256mm²差距显著 [50] - 公司J6P能效比为Thor系列的1.2-1.4倍 [50] - 公司开发思路为"软件前置倒推硬件" 从智能驾驶模型与算子需求出发反向定义芯片架构 [47] 商业模式与生态 - 公司形成以信任驱动 资源共享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53] - 构建从软硬一体方案到BPU架构授权的多层次选择 [53] - 提出"20%自研+80%合作"模式 [53] - 依托与Tier 1和算法商的深度合作与生态共建 公司已成为中阶市场最好用的国产第三方芯片之一 [57] - 与博世 大陆 电装 采埃孚等国际Tier1深度合作 推动基于征程系列的方案出海 [60] - 通过与车企 Tier1及软件公司设立合资公司 强化在产业链中的嵌入度 [62] 工具链能力 - 工具链是决定模型能否高效落地的关键变量 [63] - 公司已完成从"能用"的"0—1"跨越 正加速迈向"1—100"的"好用"阶段 [64] - 依托"用得越多—越好用"的飞轮效应持续强化生态 [64] OEM自研芯片影响 - 车企自研芯片的难度主要源于产业链各环节头部效应显著 议价权集中 [68] - 芯片设计的核心在于系统级工程能力与组织效能的构建 [71] - 整车厂芯片自研要达到盈亏平衡需出货117万颗 [72] - 小鹏自研的图灵芯片于7M2025量产 首搭于G7车型 单颗算力约700TOPS [76] - 智能驾驶芯片预计未来亦将高度集中 可能仅有2–3家具备持续自研能力的车企能够长期存活 [80] 财务预测 - 2023A营业收入1552百万元 2024A营业收入2384百万元 2025E营业收入3646百万元 2026E营业收入6204百万元 2027E营业收入9561百万元 [6] - 2023A收入增长率71.32% 2024A收入增长率53.62% 2025E收入增长率52.97% 2026E收入增长率70.16% 2027E收入增长率54.11% [6] - 2023A归母净利润-6739百万元 2024A归母净利润2347百万元 2025E归母净利润-3280百万元 2026E归母净利润-2773百万元 2027E归母净利润-1362百万元 [6] - 预计公司将于2027年实现Non-IFRS净利润的扭亏为盈 [11]
从基石投资者到技术合伙人 地平线助力奇瑞汽车实现智驾普惠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08:18
事实上,早在2022年,奇瑞汽车便对地平线进行战略投资,双方由此开启面向汽车智能化的深度合作。 而此次地平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助力奇瑞汽车上市,是对彼此多年合作信任的印证,也是双方在发展战 略与产业布局上高度协同所促成的结果。 本报讯 (记者袁传玺)9月25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 板正式挂牌上市。 地平线机器人-W(以下简称"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28年来,奇瑞汽车坚守自主创新,深 耕全球市场,拥有深厚技术底蕴和全球视野。地平线很荣幸与高瓴等头部机构一道,作为基石投资者, 见证奇瑞汽车上市这一里程碑时刻。作为长期战略伙伴,地平线始终坚定支持奇瑞汽车向全球汽车产业 领导者迈进,更持续以核心技术为其智能化布局注入动能。而今年最让市场期待的,莫过于全球首款搭 载地平线HSD系统及征程 6P旗舰芯片的星途ET5正式登场。这不仅是双方合作的又一标杆成果,更将 把安全、便捷、愉悦的智能出行体验,真正送到每一位用户身边。" 与此同时,战略层面的长期协同构筑双方资本互信的基石,而技术层面的高频协同推动双方在智驾产业 的持续进化。自2021年正式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双方 ...
亚太股份(002284) - 2025年09月24日-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5 07:38
生产基地与产能布局 - 拥有萧山本部、安徽广德和湖州安吉三大生产基地 [2] - 在柳州、广州、长春等地设有就近配套生产基地 [2] - 摩洛哥生产基地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2] - 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 根据市场销量情况增加产线扩产 [3] 产品与技术发展 - EMB产品具备技术储备但尚未量产 具体投放时间取决于客户项目计划 [4] - 角模块技术集成轮毂电机、电子机械制动(EMB)、主销转向系统、主动悬架及底盘域控制器 [4] - 角模块实现车辆原地转向、横向移动等功能 突破传统阿克曼转向模式 [4] - 线控制动和EMB产品使用滚珠丝杠和无刷电机技术 [5] - 暂未涉及机器人业务 相关研究工作积极推进中 [5]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正向特斯拉、小米、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推广产品技术 [7] - 除零跑汽车外 积极对接国内外各大整车厂 [7]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应对整车企业年降要求 [2] 研发投入与战略规划 - 研发费用根据整体规划及在研项目进度合理支出 [6] - 长期重视研发投入 保障产品持续创新与发展 [6] - 技术储备为智能驾驶普及奠定基础 [4]
一汽股份加码智驾投入 入股卓驭科技成最大单一股东
犀牛财经· 2025-09-25 06:35
交易概述 - 一汽股份拟增资并收购New Territory持有的卓驭科技股权 交易前New Territory持有卓驭科技70.65%股权 交易后一汽股份持股35.80%成为最大单一股东 New Territory持股降至34.85% 双方形成共同控制格局 [2] 标的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卓驭科技前身为大疆车载事业部 2023年从大疆分拆独立 2024年正式启用"卓驭"品牌 [3] - 专注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业务 采用低成本高阶智驾技术路线 仅需32 TOPS算力实现高快领航功能 100 TOPS算力达成城市领航功能 [3] 客户合作与业务进展 - 已与大众汽车 上汽通用五菱 奇瑞汽车 中国一汽 东风汽车和长城汽车等车企合作 与中国一汽合作主要集中在红旗品牌 [3] - 2025上海车展期间新增比亚迪 奥迪和北汽集团三大客户 截至2025年4月卓驭成行平台已有20余款车型量产 30多款车型即将量产 [3]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一汽股份通过入股可快速增强ADAS领域技术实力 加速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应用 强化智能驾驶供应链话语权 [3] - 一汽自主品牌8月销量达7.7万辆同比增长15.3% 自主新能源汽车销量3.48万辆同比增长66.9% 收购将为智能驾驶领域发展提供支撑 [3]
奔驰入股千里科技,后者系吉利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25 06:03
股权变动 - 股东力帆控股因未完成股票质押回购交易 质权人申万宏源证券和华创证券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处置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 - 力帆控股将其持有的1.36亿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3.00%)以每股9.87元的价格转让给梅赛德斯-奔驰数字技术公司 协议转让对价13.39亿元 用于偿还相关债务[1] - 梅赛德斯-奔驰数字技术由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0%持股 此次入股被视为奔驰深化中国智能化布局的重要举措[1] 业务战略 - 公司围绕"AI+车"核心战略 拓展智能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两大核心业务板块[2] - 主要股东包括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在智能驾驶领域与吉利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千里智驾[2] - 千里智驾股权结构为千里科技30%、吉利控股30%、迈驰30%、路特斯5% 吉利整体持股比例超过60%[2] 产品进展 - 千里智驾于6月发布L2+级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千里智驾1.0" 分为基础版、专业版和旗舰版三个类别[2] - 基础版标配100TOPS以上算力 旗舰版搭载700TOPS行业顶级算力平台 支持多场景自主决策与复杂交互功能[2] - 今年3月联合吉利汽车集团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 H3/H5/H7分别对应千里智驾1.0的三个版本 目前已搭载于客户多款车型[2] 技术规划 - 公司计划未来六个月内发布L3级别智驾方案"千里智驾2.0"[3] - 2026年下半年计划推出面向Robotaxi场景的L4级智驾方案"千里智驾3.0"[3] 管理层背景 - 联席总裁王军于今年6月加盟公司 全面负责科技业务板块[3] - 王军曾担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总裁、车BU首席运营官、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等职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