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A股市值格局变化折射出三大新趋势
证券日报· 2025-09-25 17:21
其一,科技革命成为驱动增长的新引擎。 ■苏向杲 9月25日,宁德时代(300750)股价盘中突破400元整数关口,总市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600519),引 发市场广泛关注。今年以来,A股科技板块持续活跃,而部分传统行业板块表现相对平淡,不同板块之 间的市值呈现"此消彼长"态势,持续重塑着市场结构。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 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 当前的24家。 笔者认为,A股市场市值格局的演变,清晰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的路径。进一步看,这一变化折射出三 大新趋势。 以往,金融、地产和传统资源类企业是市场的市值支柱,其高占比反映出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当前, 科技板块市值占比持续提升,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公司市值快速攀升,标志着中国 经济正加速转向创新驱动。这一转变顺应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趋势,表明新质生产力已在资本市场扎 根,经济增长动能加速转换,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A股市值格局的变化,不仅源于市场预期的转向,更有扎实的业绩作为支撑 ...
A股战力TOP10城市:京沪深制霸,台州最意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6:12
A股上市公司城市格局分析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 沪指创十年新高 截至9月24日72家公司成功上市 募集资金696.44亿元 同比增长53.3% [1] 头部城市竞争格局 - 北京以475家上市公司和28.67万亿元总市值位居双料第一 央企控股公司数量占比28.36% 贡献91.48%营业收入和97.42%净利润 2024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营收23.55万亿元 净利润2.71万亿元 [5] - 北京拥有21家金融类A股公司 占A股金融板块营收58.82%和净利润63.40% [5] - 上海以447家上市公司位居数量第二 金融板块2024年净利润2560.55亿元占全市66% 制造业257家公司总市值超5万亿元占全市48% [6] - 深圳以424家上市公司和12.71万亿元总市值位列市值第二 反超上海1.9万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三大赛道贡献逾六成市值 [6] 第二梯队城市比较 - 苏州新增6家A股上市公司数量领先 但总市值2.52万亿元较杭州少0.84万亿元 拥有57家科创板公司但无千亿市值企业 [11] - 杭州拥有3家千亿市值公司和75家百亿市值公司 总市值达3.36万亿元 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形成高度集聚 [11][12] - 广州153家A股公司平均市值136亿元 比苏州高20% 境内外上市公司共238家总市值约3万亿元 其中境外上市超过84家 [13] 区域产业协同效应 -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新增2家上市公司 弘景光电46.94%销售额来自影石创新 太力科技2024年亚马逊销售额2.06亿元同比增长95.65% [18] - 台州拥有72家A股上市公司 通过承接长三角资源累计引进661个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协议投资额4510.6亿元 [18] - 新材料领域14家IPO中11家落户江苏浙江 新一代信息技术14家中5家来自广东 [15] 科技创新与增量表现 - 深圳年内新增4家上市公司 影石创新全球市占率67.2% 登陆科创板两月市值破千亿 [7] - 深圳市值前十公司包括工业富联、立讯精密、迈瑞医疗、汇川技术等硬科技企业 [6] - 2025年上半年广州上市公司与市属国企完成10起产业并购 金额逾57亿元 [13]
924”行情一周年,99%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正收益,超800只产品成“翻倍基
北京商报· 2025-09-25 14:37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在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发布后,开启狂飙行情。近一年中,沪指经历震荡后 冲高,并创下近十年新高。一轮轮市场热潮中,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赚钱效应凸显,近一年,99%主动权 益基金实现正收益,超800只产品成为"翻倍基"。与此同时,主要投向权益市场的股票ETF、跨境ETF规 模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在近一年不同阶段的牛市行情中都起到了引领及带动 上涨的作用,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市场赚钱示范效应吸引场外资金入市, A股有望从局部牛市转向全面牛市。 从绩优产品的持仓情况看,斩获超200%收益的基金较多聚焦在北交所、算力、科技赛道。例如,近一 年"冠军基"德邦鑫星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雷涛就看好AI算力赛道,截至上半年末,重仓股包括胜 宏科技(300476)、长芯博创(300548)、太辰光(300570)等电子、通讯设备行业个股。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去年"924"至今的牛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白马股蓝筹股推动的牛 市,另一个阶段是今年4月以来的科技牛市,资金扎堆科技赛道,特别是扎堆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 市场,聚焦硬科技领域,这是政策驱 ...
小米17发布!雷军年度演讲 谈小米如何“逆天改命”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3:4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互联网公司转向智能制造和硬核科技公司 开启人车家全生态战略 [1] - 公司5年投入1000亿元研发资金 2019年研发投入仅75亿元 [4][5] - 自研手机SoC芯片需坚持10年并投入至少500亿元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2272亿元 同比增长38.2% [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28.3亿元 同比增长146% [5] - 2020年公司年收入突破2000亿元 进入世界500强 [4] 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正式发布 包含标准版/Pro版/Pro Max版三个版本 [3] - 标准版起售价4499元 Pro版4999元 Pro Max版5999元 [3][11] - 预售期9月25日至10月8日 提供2年碎屏险和365天只换不修权益 [3] 技术突破 - 成为全球第四家拥有自研手机SoC厂商 中国大陆首家实现3nm芯片设计量产 [5] - 小米汽车SU7系列和YU7持续热销 2025年8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 [5] - 新型红色发光主材料性能超越最好进口材料 实现全球领先 [10] 产品性能对比 - 小米17标准版搭载7000mAh电池 续航为iPhone 17(3692mAh)的近两倍 [6][9] - 小米17在外挂5000mA充电宝的iPhone 17电量耗尽时仍剩余26%电量 [9] - 屏幕采用1.18mm极窄四等边设计 分辨率2656×1220 最高亮度3500nits [10] 影像技术 - 全系采用1G+6P专业光学模组 逐片精密镀膜改善眩光问题 [10] - Pro系列首发光影猎人950L传感器 动态范围达16.5EV [10] - 搭载LOFIC高动态技术 被称为"逆光之王" [10]
外资青睐A股背后:AI、硬科技为主要因素|全球财经连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2:46
(原标题:外资青睐A股背后:AI、硬科技为主要因素|全球财经连线)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依农 科技板块已成为推动市场趋势的重要力量。 9月25日,创业板时隔多年重新站上 3200 点。从盘面来看,硬科技、AI、新能源等相关板块延续活跃 走势。今年以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在密切关注相关领域的机会。在科技创新加速 的背景下,A股形成了比以往更稳健的慢牛基础。短期来看,企业盈利温和复苏,资金流入保持理性, 支撑市场稳步上行;中长期来看,科技创新与结构性改革为股市提供更广阔想象空间。同时,海外投资 者对中国大盘科技股及AI产业链兴趣持续提升,国际资本正加速布局中国市场,为A股注入更多动力。 本期《全球财经连线》,带你解析慢牛行情背后的多重支撑因素,洞察科技板块与国际资金的最新动 态。 【本节目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拍摄:胡凯文 设计:吴怀宽 策划:赵海建 监制:施诗 编辑:和佳 记者:李依农 制作:蔡于恬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黄子豪 海外运营编辑:庄欢 吴婉婕 龙李华 郑全怡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
A股战力榜:京沪深制霸,苏杭穗混战,台州最意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1:33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 沪指创十年新高 [2] - 截至9月24日 72家公司成功上市 募集资金696.44亿元 同比增长53.3% [2] 城市上市公司数量排名 - 北京以475家上市公司居首 总市值28.67万亿元 [3][4] - 上海447家位列第二 总市值10.80万亿元 [3][4] - 深圳424家排名第三 总市值12.71万亿元 [3][4] - 杭州232家 苏州224家 广州153家分列第四至六位 [3][4] - 无锡125家 南京124家 宁波123家 成都122家进入前十 [3][4] 北京产业结构特征 - 央企控股公司135家 占北京上市公司28.36% 贡献91.48%营收和97.42%净利润 [6] - 2024年央企控股公司营收23.55万亿元 净利润2.71万亿元 [6] - 金融板块优势显著 21家金融机构占A股金融板块58.82%营收和63.40%净利润 [6] 上海产业结构特征 - 金融与高端制造双轮驱动 15家金融类公司2024年净利润2560.55亿元 占上海板块66% [7] - 257家制造公司总市值超5万亿元 占上海总市值半壁江山 [7] - 覆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等多元产业链 [7] 深圳产业结构特征 - 总市值12.71万亿元反超上海1.9万亿元 位居全国第二 [8] - 硬科技企业估值溢价高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三大赛道贡献超六成市值 [8] - 年内新增4家上市公司 影石创新登陆科创板后市值破千亿 全球全景相机市占率67.2% [8] 第二梯队城市竞争格局 - 苏州新增6家上市公司 总数达224家 但总市值2.52万亿元落后杭州3.36万亿元约8400亿元 [11][12] - 苏州57家科创板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三 但缺乏千亿市值旗舰 百亿市值仅21家 [12] - 杭州拥有3家千亿市值公司(海康威视、同花顺、杭州银行)和75家百亿市值公司 [12] - 广州153家公司平均市值136亿元 比苏州高出20% 境外上市公司超84家 [13][14] - 2024年以来广州超50家A股公司披露产业整合重组 2025年上半年完成10起并购 金额超57亿元 [14] 区域产业协同效应 - 新材料领域14家IPO中11家集中在江苏和浙江 [16] -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4家IPO中5家来自广东 [16] -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新增2家上市公司 弘景光电46.94%销售额来自影石创新 [17] - 台州72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配套长三角产业 新引进长三角5亿元以上项目661个 协议投资4510.6亿元 [18] - 泰鸿万立为吉利集团配套成立 吉利现为其大客户 [18]
深圳的预言:谁是下一个万亿级“腾讯”?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41
核心观点 - 晶泰控股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突出 实现营业收入5.17亿元 同比增长403.8% 首次半年盈利1.42亿元[1] - 公司被类比为"下一个腾讯" 因在AI应用时代率先盈利 且与腾讯早期发展路径相似 均从基础设施搭建起步[1][2][3] - 公司通过AI驱动的分子研发平台 在药物研发、新材料及农业科技领域实现技术外溢与生态扩张[2][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7亿元 同比增长403.8%[1] - 首次实现半年盈利1.42亿元[1] - 与DoveTree合作金额达59亿美元 与礼来合作金额达2.5亿美元[1][8] 业务进展 - 药物研发领域与辉瑞、礼来、DoveTree及韩国东亚制药等国际企业合作 覆盖全球TOP20药企中的16家[1][4][8] - 新材料领域与协鑫集团签署10亿元钙钛矿研发订单 并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开发[2][8][9] - 农业科技领域与恒健控股、寿光蔬菜合作打造"人工智能+种业"创新联合体[9] - 孵化剂泰医药、希格生科、耀速科技、莱芒生物等项目 形成上下游协同效应[2] 技术优势 - 采用"量子物理+AI+机器人"研发平台 将药物发现周期缩短至传统三分之一[6] - AI for Science技术可降低新材料行业研发成本70%[6] - 通过"第一性原理+AI+自动化"模式 在虚拟环境中生成数百万候选分子并快速筛选至十数个优选分子[6] - 机器人实验室自动执行分子合成、提纯与测试 形成动态闭环研发模式[6] 市场规模 - 全球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3,632亿美元[5] - 全球材料科学研发开支预计2030年达1,779亿美元[5] - 两大领域合计市场规模约3.9万亿元人民币[5] 商业模式 - 通过机器人研发服务获得高利润率现金流[7] - 药物发现业务除研发费用外 还可获得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7] - 平台化技术具备边际成本递减特性 可应用于多领域[6][7] 股东背景 - 腾讯持股13.66% 为重要股东及基石投资人[4] - 腾讯布局基于对创始人团队技术实力及行业前景的认可[4] 发展前景 - 公司已官宣40余个合作 涉及欧美领先药企的重磅管线[7] - 未来可通过分子精确设计在多领域创造高附加值物质分子[9] - 有望通过平台化扩张实现万亿市值目标[3][7][9]
精彩抢先看 | 价值与投资——前沿产业的价值跨越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5 07:32
本期节目以"前沿产业的价值跨越"为主题,邀请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凯众股份董事长杨建刚, 开普云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杨春宇共同探讨前沿产业如何向场景化应用迈进,实现商业化提速与价值跃 升。同时邀请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副总监金迪,为投资者提供多视角的指数分析框架。 此次活动实况记录将于2025年9月26日15:00在第一财经官网/APP同步上线,敬请期待。 直播链接: 0:00 为更好服务于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强化"投融两端同频共振",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第一财经发起 《价值与投资》,践行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强化央国企、科创板企业等上市公司的示 范效应,深化买方机构与指数公司的专业赋能,为上市公司搭建精准传递投资价值的专业平台,更为投 资者提供"听得懂、信得过"的投资逻辑。 在全球化竞争格局深度调整、创新范式加速迭代的当下,以硬科技为内核的"高壁垒、原创性、引领 性"前沿产业,正成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跃迁的战略支点。从推理芯片到存储芯片、从AI算法 到大模型、从新材料到新能源,硬科技前沿产业集群已构成我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增长极。 ...
精彩抢先看 | 价值与投资——前沿产业的价值跨越
第一财经· 2025-09-25 07:21
节目背景与目标 - 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第一财经发起《价值与投资》节目 旨在强化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强化央国企和科创板企业示范效应 深化买方机构与指数公司专业赋能 为上市公司搭建价值传递平台 为投资者提供易懂可信的投资逻辑[1] - 节目以"前沿产业的价值跨越"为主题 探讨硬科技前沿产业如何推动场景化应用和商业化提速 实现价值跃升[1] 前沿产业定位 - 硬科技为内核的"高壁垒、原创性、引领性"前沿产业成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跃迁的战略支点[1] - 硬科技前沿产业集群包括推理芯片、存储芯片、AI算法、大模型、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构成突破发展瓶颈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1] 参与企业与嘉宾 - 参与企业包括云天励飞(人工智能)凯众股份(汽车零部件)开普云(大数据与云计算)[1][5] - 嘉宾阵容涵盖企业高管: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 凯众股份董事长杨建刚 开普云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杨春宇[1][5]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研究开发部副总监金迪将提供多视角指数分析框架[1][5] 活动信息 - 活动实况记录将于2025年9月26日15:00在第一财经官网/APP同步上线[2] - 直播可通过指定链接https://yicai.smgbb.cn/live/102842131.html观看[3] - 主办单位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协办单位包括上交所投教基地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为三家参会企业[5]
国产替代加速跑催化半导体设备材料行情!科创半导体设备ETF(588710)单日"吸金"达1.97亿 最新规模创历史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9-25 06:16
消息面上,近期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步伐加速,多家科技龙头公司入局芯片研发,昇腾AI芯片迭代时 间线,国产GPU龙头IPO审议在即、国产光刻机取得重要进展。半导体材料及设备处于半导体产业链的 关键上游环节,且具有国产化率普遍偏低的特点,在自主可控取得进展、四季度订单拐点或到来之际, 材料及设备领域或存在业绩与估值双重提升的空间。(信息来源:Wind资讯、智通财经) 据悉,科创半导体设备ETF(588710)紧密跟踪的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高度聚焦半导体 设备和半导体材料两大领域,精准卡位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环节,对于半导体关键环节的代表性较强。同 时区别于部分半导体类指数沪深两市的选股范围,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专注于科创板市场选股,更 聚焦化的选股范围有望进一步放大科创半导体设备材料指数的硬科技成色,也使得科创半导体设备ETF (588710)适用单日20%的涨跌幅限制。(资料来源:Wind、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5/9/24) 东吴证券指出,从先进逻辑来看,国内先进逻辑扩产超预期;从存储来看,按照技术迭代的周期,明年 将迎来新的迭代周期。此外大基金三期成立、国产DRAM内存龙头启动上市征程,国内先进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