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传感器
icon
搜索文档
华润微涨2.01%,成交额8.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749.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3:5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55.21元/股,上涨2.01%,总市值732.93亿元,成交额8.32亿元,换手率1.16%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749.68万元,特大单买入1.20亿元(占比14.40%)卖出1.04亿元(占比12.47%),大单买入2.71亿元(占比32.57%)卖出2.70亿元(占比32.4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7.14%,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9.35%、2.30%、15.91%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和上海市静安区,2003年1月28日成立,2020年2月27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涵盖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开放式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服务 [2] - 收入构成:产品与方案占比54.34%,制造与服务占比42.92%,其他(补充)占比2.74% [2] - 行业分类为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概念板块包括MCU、氮化镓、EDA、大基金、汽车芯片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40万户,较上期减少9.77%,人均流通股30,173股,较上期增加10.8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049.79万股(第二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492.52万股 [3]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持股2930.78万股(第三大股东),较上期减少51.17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持股2198.46万股(第六大股东),较上期增加69.11万股 [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持股1260.08万股(第九大股东),较上期增加127.48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持股958.11万股(第十大股东),较上期增加76.01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18亿元,同比增长9.62%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20.85%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51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4.87亿元 [3]
华润微股价连续3天上涨累计涨幅8.89%,嘉实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1260.08万股,浮盈赚取5569.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21
股价表现 - 华润微9月24日股价上涨3.07%至54.12元/股 成交额16.97亿元 换手率2.40% 总市值718.46亿元[1] - 公司股价连续3天上涨 区间累计涨幅达8.89%[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 并提供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制造服务[1] - 收入构成:产品与方案占比54.34% 制造与服务占比42.92% 其他业务占比2.74%[1] 机构持仓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二季度增持127.48万股 持有1260.08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95%[2] - 该基金9月24日浮盈2028.73万元 三日累计浮盈5569.55万元[2] - 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589300)持有华润微2.6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91% 为第十大重仓股[4] - 该基金9月24日浮盈4.3万元 三日累计浮盈11.8万元[4] 基金表现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规模278.06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62.47% 近一年收益184.59% 成立以来收益138.49%[2] - 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规模1.38亿元 成立以来收益42.44%[5] - 芯片ETF基金经理田光远管理规模443.23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37.06%[3] - 综合ETF基金经理尚可管理规模14.99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88.72%[6]
华润微股价连续3天上涨累计涨幅8.89%,建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24.06万股,浮盈赚取106.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14
股价表现 - 华润微9月24日股价上涨3.07%至54.12元/股 成交额16.97亿元 换手率2.40% 总市值718.46亿元 [1] - 公司股价连续3天上涨 区间累计涨幅达8.89%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产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 并提供开放式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制造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产品与方案占比54.34% 制造与服务占比42.92% 其他(补充)占比2.74% [1] 基金持仓 - 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589880)二季度持有华润微24.06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91%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9月24日浮盈38.74万元 连续3天上涨期间累计浮盈106.35万元 [2] - 基金最新规模12.48亿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31.06% [2] 基金经理 - 建信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基金经理葛鲁禹累计任职时间2年274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4.77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9.22% 最差基金回报32.07% [3]
智能传感器技术创新联合体在汉成立
长江日报· 2025-09-24 00:46
该联合体由武汉市计量标准质量研究院、武创院江岸岱家山智能传感产业创新中心、武 汉岱家山数智传感产业园三方共建,将"标准质量""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三大功能模块有机 融合,聚焦攻关智能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和产业难题。 "联合体成立后补足了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短板。"武汉迈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王超说。作为一家从事隧道运维的企业,迈郝特十分擅长应用场景开发,却还要用四处打电 话的传统办法寻找上游技术。王超说,联合体成立后,迈郝特可以通过联合体掌握最新的传 感器技术发展,把更多精力聚焦于应用场景开发。 "智能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已成为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机器人、远程医疗等信息领域的 刚需。"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刘维华表示,武创院将提供技术驱动力和高端资 源链接,充当联合体与外部高端创新网络的"连接器"。 编辑:胡之澜 武汉市计量标准质量研究院在岱家山科创城实现全国首创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 务,已经为30多家智能传感器领域创新型企业提供质量技术基础服务。联合体成立后,研究 院将继续引导支持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抢占市场制高点。 人形机器人通过指尖的压力传感器"触摸"世界,无人驾驶汽车利用车顶的激光雷达畅行 ...
上海嘉定:今年全区集成电路产业总产出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新华财经· 2025-09-23 13:59
新华财经上海9月23日电(记者李荣)传感器是物联网、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元件,正迎来 新的发展机遇。记者23日从由上海嘉定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嘉定工业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的第五届中国智能传感大会上获悉,立足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重要"北翼"的功能定位,上海嘉定今年全区 集成电路产业总产出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上海市嘉定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智能传感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的核心战场。近年来,嘉定主动拥抱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浪潮,依托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上海智 能传感器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链联盟等高能级平台和创新协同机制,不断做大规模、做强能级、做优 生态,持续强化"链主的牵引带动、技术的创新联动、要素的支撑驱动",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跨越式发 展。 去年,嘉定区集成电路产业链联盟正式成立。一年来,联盟紧密协同政府、企业、院所、投资机构,以 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为己任,积极发挥在集成电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中的关键作用,显著促进 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据了解,嘉定区作为智能传感器以及物联网芯片的产业集聚高地,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链基础、全面的政 策支持、优 ...
进一步规范经营主体登记申请和代理行为|营商环境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8:40
轻工业稳增长政策 -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推动行业规模稳中有升和企业效益稳定[2] - 部署五方面重点任务:优化供给(适配性行动、质量提升、品牌培育) 扩大消费(以旧换新、新消费热点、AI应用) 国际竞争(品牌全球化、跨境电商) 产业生态(领军企业培育、产业链协同) 高质量发展动能(数字化转型、绿色供应链)[2][3] - 通过强供给、促消费、稳出口、优生态、增动能等举措巩固轻工业优势地位[3]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规范 - 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要求规范知识产权资产评估 促进资源有序流转和优化配置[4] - 强调资产评估机构需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独立客观公正评估价值 不得预设结论[4] - 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构建开放透明的数据服务平台 及时披露业务统计信息[5][6] 经营主体登记代理管理 - 市场监管总局施行《经营主体登记申请及代理行为管理办法》 规范代理行为并防范虚假登记[7] - 新建全国登记代理人信息系统 记录代理人及机构信息 要求代理身份核验和反洗钱义务履行[7][8] - 强化惩戒机制:虚假登记直接责任人3年内不予登记 明确反洗钱特别要求[8] 山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行动 - 山东19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2025—2027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10] - 部署10项培训行动:新质生产力技能提升(AI、大数据培训每年2万人次) 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培训每年2万人次) 青年群体(每年培训5万人次)[10][11][12] - 针对新业态开展电商、文旅等培训每年1万人次 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每年10万人次[12] 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业支持政策 - 广西出台《"人工智能+制造"若干政策措施》 推动AI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13] - 对智能产品及核心元器件产业化项目给予最高25%投入补助(引领项目最高1000万元) AI软件开发项目最高500万元补助[13] - 支持智能化改造(特色产业标杆场景最高500万元补助)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最高300万元奖励) 创新平台及产业集聚区资金支持[14] 嘉兴统计数字化改革案例 - 嘉兴推进统计"一键报表"改革 企业报表用时压缩90%以上且准确率提升[16] - 全量归集12个专业219张报表 标准化生成22个高频报表 自动化报送实现5分钟完成原39人天工作量[17][18] - 创新智能映射和血缘溯源技术 制定12项标准规范 四重安全防护保障数据全过程安全[19] - 构建企业画像和产业链速查模块 累计推送涉企政策2.16万份 支撑政府数智决策[20]
原英特尔芯片架构师苏菲加盟清华大学任长聘教授
新浪科技· 2025-09-23 07:02
【#原英特尔芯片架构师加盟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官网更新了教研人员简历,原英特尔任 芯片架构师苏菲上任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兴华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官方资料显示,苏菲 1999 和 2001 年获清华大学自动化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 年博士毕业于美国杜克 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2006 至 2025 年,就职于英特尔任芯片架构师。 苏菲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芯片测试与可测性 / 可靠性设计、芯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致力于从芯片电路 级到架构级的创新研究,解决芯片可测性、可靠性、安全性与计算韧性等关键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多 款具有深远行业影响力的芯片产品。技术创新获多项国际专利,涵盖 3D 芯片 / 芯粒(Chiplet)测试、 模拟芯片功能安全、智能传感器等领域。推动先进研究成果的标准化,参与多项 IEEE 国际技术标准的 制定。 除了在英特尔工作多年外,苏菲还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高级会员,并担任 IEEE《设 计与测试》(Design and Test)副主编,还曾在多个会议技术程序委员会任职。(IT之家) ...
欧阳劲松: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需标准引领、技术支撑、产业协同“大合唱”
新华财经· 2025-09-22 15:26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需要标准引领、技术支撑和产业协同的全面协同而非单点突破[1] - 仪综所作为主办单位承担中央企业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秘书处及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单位职责[1] 大赛核心特点 - 大赛注重制造业智能化技术的纵向贯通和产业的精准赋能[1] - 围绕智能传感器、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机器人、装备智能化、智能制造系统协同五大核心赛道组织专家梳理产业痛点难点和需求点[1] - 将智能制造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作为评审参考使优秀方案能落地成标杆[2] 配套活动安排 - 决赛期间同步举办智能制造及检测装备路演展示活动集中展示优秀成果及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2] - 联合承办地重庆永川组织产需对接活动[2] 参与号召与平台作用 - 呼吁全国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积极参赛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新动能[2] - 仪综所将发挥技术、标准化和平台综合优势将大赛打造为创新成果孵化器、产业需求对接器和国际合作助推器[2] 赛事背景信息 - 大赛由中央企业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仪综所、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2] - 首届大赛于2024年在重庆市永川区举办[2]
第二届制造业智能化大赛启动报名 五赛道最高奖金1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1:20
大赛概况 - 第二届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大赛已启动报名 全国总决赛将于2025年12月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 [1] - 赛事由中央企业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 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等单位主办 [1] - 首届大赛于2024年举办 遴选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多数已实现工程化应用 并发布两项重大技术基础标准 [1] - 本届大赛设置五个赛道:智能传感器创新 智能检测装备创新 智能机器人创新 装备智能化创新 智能制造系统协同 [1] - 各赛道分别设置一等奖奖金10万元 二等奖奖金5万元 三等奖奖金3万元 [1] 赛道技术重点 - 智能传感器创新赛道聚焦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构建高精度 高可靠 低功耗的工业级传感体系 为智能制造提供全要素感知支撑 [2] - 智能检测装备创新赛道聚焦攻克高端检测装备关键技术 构建覆盖全制造流程的智能化检测体系 实现质量管控精准化与柔性化 [2] - 智能机器人创新赛道聚焦推动机器人从程序化执行到认知化协作升级 构建人机共融 自主决策的智能作业体系 [2] - 装备智能化创新赛道聚焦推动制造全流程装备向智能化进化 实现制造过程自主优化 能效提升与健康管理 [2] - 智能制造系统协同赛道聚焦构建跨设备 跨系统 跨厂区的智能协同网 实现生产资源全局优化与敏捷响应 [2] 技术资源支持 - 主办方将工业传感器 智能检测装备等领域最新技术成果与标准规范融入赛事 同时开放相关科技服务资源为赛事提供技术保障 [2] - 大赛确保产出兼具创新性与落地性的解决方案 [2] 行业发展阶段 - 当前智能制造已进入"感知—决策—执行—检测"全链条协同的关键阶段 [3] - 大赛聚焦智能传感器 智能检测装备 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技术领域 引导创新力量攻克产业痛点 [3] - 通过大赛汇聚全国顶尖技术资源 产出一批能解决实际产业问题 推动技术国产化的优秀方案 [3] - 为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注入技术动能 [3]
智启新质 造极未来——第二届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大赛暨智能制造及检测装备路演展示活动正式启动
新华财经· 2025-09-22 09:23
大赛概况 - 第二届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大赛以“智启新质造极未来”为主题 聚焦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目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新型工业化 [1] - 大赛由中央企业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 IEC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 [1] - 全国总决赛将于12月在重庆举行 参赛团队需在10月20日前通过官网https://www.cipim.org.cn/projectadmin/home报名 [1] 战略意义 - 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智能化成为产业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 [2] - 加快智能化转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举措 [2] - 首届大赛于2024年举办 覆盖行业广应用落地实 大部分解决方案获工程化应用 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2] 技术聚焦 - 大赛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 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产业链供应链全环节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2] - 重点领域包括智能传感器 智能检测装备 智能机器人 装备智能化 智能制造系统协同五大赛道 [6] - 智能制造进入“感知-决策-执行-检测”全链条协同关键阶段 需攻克产业痛点推动技术国产化 [4] 产业落地 - 重庆作为西部工业重镇 已培育卓越级智能工厂7家 先进级和基础级智能工厂分别达178家和980家 [3] - 2024年重庆智能装备产业规模突破2800亿元 智能检测装备在汽摩电子新能源等重点行业渗透率超45% [3] - 首届大赛推动14项优秀成果在重庆永川签约落地 本届将继续在永川举办并提供场地政策支持 [4] 赛事机制 - 设置五个赛道奖项:一等奖1名奖金10万元 二等奖2名奖金5万元 三等奖3名奖金3万元及优胜奖专题奖 [6] - 赛制升级注重技术纵向贯通和产业精准赋能 将产业痛点转化为赛事命题 [6] - 总决赛同期举办5000平方米路演展示活动 设智能检测装备 智能化解决方案 产需对接三大展区 [6] 资源支持 -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将开放科技服务资源 提供技术保障 [3] - 中国经济信息社发挥国家高端智库优势 促进赛场创新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 [2] - 永川区作为重庆智能制造重要承载地 拥有汽摩电子智能制造装备等丰富应用场景和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