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美妆“30分钟送达革命”:即时零售下的千亿市场游戏规则
搜狐财经· 2025-08-06 13:17
渠道变革 - 美妆消费模式经历了从百货专柜到电商平台再到即时零售的三次渠道革命 [4] - 2024年8个月内美妆闪电仓夜间订单占比超30% 县域市场即时零售订单量同比激增54% [4] - 超过50%的"95后"希望购物当天收货且愿为快速配送支付溢价 [4] 市场规模 - 2017-2024年中国即时物流用户从2.93亿飙升至7.99亿 [5] - 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 同比增长28.89% [5] - 预计2030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5] 平台竞争 - 美团2024年发布"Everything Now"计划 2025年618期间美妆类目闪电仓成交同比翻倍 [7] - 饿了么2023年推出"24小时・随便点"IP 淘宝闪购上线一个月日订单量超4000万单 [8] - 京东秒送接入超10万家品牌线下店 突出30分钟内送达能力 [8] 垂直领域策略 - 狐狸小妖复用60%现有单品 新增40%场景化新品如旅行套装和卸妆湿巾 [12] - 聚焦精准护肤赛道 创新"医院式"零售模式 [14] - 根据不同区域消费偏好调整商品结构 如北方侧重护肤品南方偏好彩妆 [15] 行业趋势 - 即时零售已成为美妆行业的"下一条增长曲线" [5] - 专业主义成为重构消费信任的核心纽带 [16] - 标准供应链、用户洞察与专业服务的融合是未来竞争关键 [16]
8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1% 重回扩张区间
搜狐财经· 2025-08-06 13:17
行业整体表现 - 8月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为50.1%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重回扩张区间 [1] - 线下客单价水平为49.1% 回升0.9个百分点 线上客单价水平为51.0% 持续4个月上升 [1] 细分行业表现 - 商品经营类指数为49.7% 较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 线下消费有所回升 [1] - 租赁经营类指数为52.1% 较上月微降0.3个百分点 维持中高位景气区间 [1] - 电商经营类指数为49.8% 较上月小幅下降0.4个百分点 [1]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暑期文旅纳凉消费推动租赁经营类景气度维持高位 [1] - 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快速发展 成为零售市场关注点 [2] - 以旧换新国家补贴和育儿补贴等政策叠加 对释放国内消费潜力意义重大 [2]
盒马收缩,背后是中产萎缩
虎嗅· 2025-08-06 12:56
盒马X会员店关闭原因 - 盒马X会员店陆续关闭,上海森兰商都店作为最后一家将于月底停止营业[1][2] - 会员店模式设置较高年费门槛(200-500元),但目标中产客群接受度有限[3][4] - 外资品牌山姆、Costco已占据核心区位优势(郊区交通枢纽或高端社区周边),本土品牌选址困难[6] - 国内消费者更认可外资会员店品牌,对本土品牌存在固有认知偏差[9] - 会员店郊区选址与国内消费者高频次、即时配送的购物习惯存在冲突[11][12] 阿里战略调整影响 - 2023年起阿里持续剥离非核心业务(如500亿港元收购的高鑫零售以131亿港元出售,银泰百货74亿元出售)[13][14][15] - 盒马作为阿里旗下业务同步收缩,终止X会员店等试验性业态[16][17] - 公司聚焦盒马鲜生(覆盖50城420店,线上交易占比超60%)和盒马NB折扣店(已进入江浙沪12城)[19][20][21] - 业务精简后实现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22] 盒马未来战略方向 - 计划将盒马鲜生与盒马NB作为即时零售网络节点,与淘宝闪购形成协同[26] - 会员体系与淘宝88VIP深度打通,可触达5000万潜在高净值用户[28][29] - 参考饿了么模式,强化在阿里即时零售战略中的基础设施价值[24][25][27] - 多业务联动提升88VIP用户粘性(整合优酷、饿了么、淘票票等权益)[30] 行业观察 - 会员店业态在国内仍处市场培育期,单城市容量有限(业内估算仅支撑1-2家)[5] - 零售行业验证成功需长期深耕,跟风布局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风口易失败[31]
海通国际:电商补贴混战 平台“即时零售”增长赛道展开战略卡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09:11
外卖及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外卖及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核心是各大平台围绕即时零售关键增长赛道展开的战略卡位 各方投入巨额补贴旨在抢占新流量入口并提升用户粘性与平台渗透率[1] - 美团外卖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 市场份额约60% 淘宝闪购&饿了么日单量突破9000万单 市场份额约30% 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 市场份额约10%[4] - 预计到2025年末 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外卖市场份额将呈现6:3:1分布格局[1][5] 平台战略与生态构建 - 淘宝将流量结构向即时履约演进 把闪购提升为核心入口 通过履约驱动逻辑重构推荐模式 满足消费者便捷服务需求以提升用户活跃度[1][2] - 阿里巴巴推动淘宝闪购与飞猪、盒马、支付宝生活服务等业务协同 构建覆盖本地生活全场景的服务平台 通过多端权益打通提升用户留存和跨品类转化效率[2] - 美团以先驱优势及用户粘性构筑护城河 淘宝闪购凭借体量化电商流量与生态协同形成独特的流量+履约模式[5]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从2015年1250亿元跃升至2024年约1.5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8% 同期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约6500亿元[4] - 2024年外卖与即时零售总市场规模约2.15万亿元 预计未来五年外卖/即时零售以10%/15%年均复合增速增长 到2030年合计规模将逼近4.1万亿元[4] - 在外卖大战推动下 行业日单量从5月约1亿单飙升至当前约2.5亿单 场景黏性与生态协同将成为下半场竞争核心[4][6] 国家补贴政策影响 - 2025年国家补贴政策聚焦绿色家电与智能产品 京东平台家电品类市占率50.3%最高 淘天占35.6% 拼多多和抖音在家电品类心智较弱[3] - 国家补贴带动京东平台GMV和DAU明显回升 预计京东全年带电品类和零售板块增速将达到低双位数水平[3] - 淘宝CMR收入受益于国补带动 但受3P模式为主及自营占比较小影响 整体受益程度有限 CMR增长更多得益于全站推广渗透率提升[3] 监管介入影响 - 监管直击无序促销问题 极端补贴导致超60%中小商家利润腰斩 部分商家被迫降低食材标准[7] - 监管关注恶性竞争问题 平台过度以价换量忽视服务和骑手保障 导致行业长期发展受损[7] - 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 二季度部分门店堂食收入同比下滑超五成 监管旨在重建平台、商家、骑手和消费者共赢生态[7]
中国商业联合会:8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为50.1%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07:13
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总体情况 - 8月CRPI为50 1% 较上月上升0 5个百分点 重回扩张区间 [1] - 商品经营类指数上升1 0个百分点 租赁经营类指数为52 1% 电商经营类指数下降0 4个百分点 [1] - 政治局会议提出释放内需潜力 叠加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 对消费潜力释放意义重大 [1] - 即时零售快速发展 成为零售市场关注点 [1] 商品经营类CRPI分析 - 商品经营类指数为49 7% 上升1 0个百分点 暑期消费旺季临近推动指标好转 [6] - 销售额指数50 9% 上升2 7个百分点 重回扩张区间 政策提振消费预期 [8] - 盈利水平指数50 0% 回升2 1个百分点 企业盈利预期改善 [10] - 主营业务运营成本反向指数48 4% 下降1 3个百分点 运营成本预期上升 [12] - 客单价水平指数49 1% 回升0 9个百分点 但连续7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13] 租赁经营类CRPI分析 - 租赁经营类指数52 1% 微降0 3个百分点 维持中高位景气区间 [14] - 平均单店租金收入指数54 2% 上升0 6个百分点 租金收入预期持续向好 [16] - 商铺出租率指数54 4% 微降0 6个百分点 暑期消费支撑出租热度 [19] - 经营场所增减指数52 2% 下降1 4个百分点 开店预期保持稳定 [20] - 综合运营成本反向指数48 3% 微降0 3个百分点 运营成本压力增加 [21] 电商经营类CRPI分析 - 电商经营类指数49 8% 下降0 4个百分点 进入收缩区间 [23] - 电商实物总销售额指数48 9% 下降0 6个百分点 线上零售额增长预期下降 [25] - 电商客单价水平指数51 0% 上升0 5个百分点 连续4个月上升 反映消费结构调整 [27] - 电商在线总商品数指数49 2% 下降1 8个百分点 备货意愿较低 [28] - 电商总成本反向指数50 4% 微降0 1个百分点 经营成本相对稳定 [30] 零售业景气度综合分析 - 线下商品经营类与电商经营类景气度接近 租赁经营类受暑期文旅消费影响维持高位 [32] - 线上线下客单价同步上升 线下49 1%(+0 9pct) 线上51 0% 连续4个月上升 [34] - "国补"政策支撑客单价提升 政治局会议释放利好 客单价有望持续回升 [34]
盒马关闭会员店,开始面对新对手
华尔街见闻· 2025-08-06 02:43
战略调整 - 盒马X会员店业务全面停止运营 北京 苏州门店于7月31日停业 上海森兰店将于8月31日停业[2] - 战略重心转向盒马鲜生与盒马NB(邻里业务)两大核心业务[2] - 会员店业态始于2020年10月 扩张高峰时全国达10家门店 拥有超300万付费会员 年费收入贡献近6亿元[5] 业务表现 - 2025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盒马GMV达750亿元 首次实现全年盈利[7] - 盒马鲜生2024年在21个城市新增72家门店 2025年计划再开近100家 线上交易占比超60% 30分钟配送覆盖50城[7] - 盒马NB门店面积约1000平方米(为会员店的1/20) SKU精简至1000-1200个 客单价35-50元[8] - 截至2025年3月 盒马NB门店达216家 其中上海143家[9] 竞争环境 - 即时零售成为互联网大厂新战场 美团重启"快乐猴"硬折扣超市对标盒马NB 复用骑手资源降低配送成本[12] - 美团小象超市宣布加速扩张 计划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13] - 京东七鲜超市采用"中心店+卫星小店"模式聚焦华北市场[14] - 淘宝88VIP会员体系整合盒马资源 5000万高价值用户成为潜在流量池[10] 运营挑战 - 会员店业态存在战略摇摆 既想复制高端会员制又尝试低价策略 导致成本与体验失衡[5] - 北京建国路店承受每天15元/㎡高租金(行业标准8-10元) 客单价仅600元远低预期 开业7个月关停[5] - 自有品牌"盒马MAX"与普通门店商品同质化严重 部分商品出现"同款不同价"现象[6] - 供应链能力不足 山姆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占比超30% 拥有30年全球直采体系沉淀[7] 战略转型 - 管理层变动后实施"盈利优先"策略 母公司阿里巴巴同步收缩零售版图 出售高鑫零售 银泰百货等资产[7] - 通过江苏昆山糖盒工厂实现"生产-配送江浙沪24小时达" 自有品牌商品成本比市场同类产品低50%[14] - 中国消费习惯偏好小份量 近场即时配送 大包装商品不符合小型化家庭需求[14]
海通国际市场洞察系列:电商补贴混战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06 01:42
核心观点 - 电商平台通过即时零售和外卖补贴大战争夺市场份额,核心目标是抢占新流量入口和提升用户粘性 [6]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外卖与即时零售合计规模将达4.1万亿元 [32] - 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外卖预计将形成6:3:1的市场份额格局 [35] 外卖大战策略分析 - 饿了么首轮补贴规模达百亿元,与淘宝闪购协同形成生态联动 [10] - 淘宝闪购12个月内计划投入500亿元补贴,目标冲击千万甚至上亿日单量 [10] - 美团外卖日订单突破1.2亿单,推出"满25减15"、"0元奶茶"等优惠券刺激单量 [13] - 京东外卖启动"双百计划",单日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质商家 [13] 国补影响分析 - 京东在家电品类市占率达50.3%,受益最明显,预计带电品类增速达低双位数 [17][21] - 阿里淘天平台CMR收入受益有限,主要因3P模式为主且品类分散 [21] - 京东2025年家电国补预计带动GMV增量4375亿元,占带电类GMV比重21.8% [23] - 阿里2025年家电国补预计带动GMV增量2887.5亿元,占带电类GMV比重19.8% [23] 市场份额展望 - 美团外卖市场份额约60%,日订单量突破1.5亿单 [29] - 淘宝闪购&饿了么市场份额约30%,日订单量突破9000万单 [29] - 京东外卖市场份额约10%,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29] - 整个外卖+即时零售市场日单量从5月1亿单飙升至7月2.5亿单 [29] 监管影响 - 监管主要针对无序促销和恶性竞争问题,60%中小商家利润腰斩 [41] - 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部分门店堂食收入同比下滑超50% [41] 阿里云发展空间 - 阿里云全球市场份额约4%,远低于AWS的30%和Azure的21% [47] - 海外CSP盈利能力更强,主要因规模效应和企业客户付费意愿更高 [43] - 2025年四大CSP资本支出预计超3300亿美元,聚焦AI基础设施 [52]
2025半年报验证盈利成长含金量,锅圈按下成长“加速键”
智通财经· 2025-08-06 00:59
核心观点 - 年轻消费群体驱动新消费浪潮 重视消费体验感与参与感 关注性价比 质价比 情绪价值 带动港股新消费板块向上行情 [1] - 公司凭借良好业绩增长 扎实供应链能力 创新渠道策略及高效会员运营 赢得投资者青睐 股价自4月以来走出翻倍行情 7月16日盘内突破4港元创年内新高 年初至今最大涨幅达126.77% [1] - 2025年中期业绩展现全面突破 高质量发展成长态势 股价攀升反映市场对公司价值高度认可 [1]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总收入约32.4亿元 同比增长21.6% 业务规模持续扩张 [2] - 期内利润1.90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22.5%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 - 核心经营利润1.902亿元 同比增加52.3% 验证核心业务发展高质量 [2]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0684元 同比增长118.5% 为股东创造显著价值 [2] - 中期拟每股派发股息0.0716元 2025年股东回报总额超4.9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30.7% 体现对股东价值重视与现金流充沛 [2] 业务运营 - 坚持社区央厨战略定位 通过多渠道多场景布局 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 深入发掘消费者需求 开发迭代产品组合 提升门店运营管理能力 完善会员生态建设 形成全方位实时零售门店网络 [2] - 国内领先在家火锅及烧烤食品供应商 致力于为家庭消费者提供好吃不贵在家吃饭解决方案 [4] - 门店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总数达10400家 [4] - 继续深化低线市场拓展策略 稳固核心城市门店网络 门店数量有望持续提升 [4] - 上半年净新增270家乡镇门店 深入扩大区域覆盖 新乡镇门店在产品结构和门店陈列等方面有别于标准小区门店 更好满足乡镇市场需求 [4] 渠道发展 - 线上渠道深度开拓成为增长新引擎 通过锅圈APP+微信小程序+第三方外卖平台+流行社交商务平台全链路布局 [5] - 2025年上半年抖音账号矩阵实现超32亿次平台曝光量 线上渠道贡献零售额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5] - 创新推出24小时无人零售门店新店型 完成超2000家零售门店智慧化无人化改造 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降本增效同时延展消费场景 [6] 会员体系 - 通过会员计划与消费者建立紧密联系互动 培养消费者忠诚度 [6] - 截至2025上半年注册会员数量攀升至约5030万名 同比增长62.8% [6] - 预付卡预存金额达5.9亿元 同比上升37.2% 印证用户粘性持续增强 [6] 产品创新 - 拥有极具有差异化产品矩阵 从产品端构建爆品套餐自带潜在市场吸引力 [6] - 以强大产品创新能力和丰富SKU积累为支撑 餐食解决方案逐步向居家快手菜 西餐 宵夜等延伸 持续丰富产品品类与食材组合 具备中长期成长动能 [6] - 上半年共推出175个火锅及烧烤类产品新SKU 包括烧烤自由 毛肚自由plus 牛肉自由 小龙虾自由及啤酒自由等高质价比爆款产品组合 精准满足消费需求和偏好 [7] 供应链管理 - 单品单厂策略持续发力 拥有7个专业化食材生产厂 包括和一工厂 丸来丸去工厂 澄明工厂 广元澄明工厂 台江工厂 欢欢工厂及逮虾记 [8] - 拟新增布局海南省儋州市食材生产基地 进一步完善全国供应链网络 优化区域供应效率 [8] - 通过简化高效供应链运营模式 从工厂直接到中央仓再配送至零售门店 消除多余中间环节 优化成本控制 为加盟商及消费者提供经济实惠产品 [8] - 通过与仓储和物流供应商合作 大多数订单实现从中央仓到零售门店次日达配送 [8] - 采用供应链数字化运营 从采购端到门店端供需动态进行监控 为全国10400家门店高效运转提供稳定保障 实现对整个供应链高效管理 [8] 战略发展 - 通过单品单厂+供应商管理深度协同 形成强大稳定供应链 兼具供给效率和高频上新能力 规模效应在成本端形成优势 提升核心竞争力 [9] - 有望围绕新销售渠道 借助全渠道融合提升效率优势 切入即时零售领域 发展一店一铺一库商业模式 与智慧门店改造形成协同效应 [9] - 未来将打造智能社区厨房 利用炒菜机器人及电子菜单 提供300道中餐到家服务 提供午餐晚餐正餐解决方案 突破原有场景边界 [9] - 社区央厨模式重新定义中国家庭餐饮服务生态 公司具备多维增长动能 [10] - 随着销售网络密布 会员体系完善及即时零售与国际化布局启动 公司有望在万亿级在家吃饭市场持续领跑 于全球化探索中开辟新路径 [10]
京东外卖的Plan B是出海
钛媒体APP· 2025-08-06 00:37
京东收购CECONOMY - 公司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收购德国消费电子集团CECONOMY,估值约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180亿元)[1] - 标的公司在欧洲拥有超1000家线下门店及线上销售平台,收购后将保持独立运营[1] - 此次收购是公司第二次尝试,2023年曾接触但未达成协议[1] - 标的业务与公司此前竞购的英国Currys类似(覆盖欧洲多国、800+门店),显示海外并购策略一致性[3] 国际化战略演变 - 公司国际化规划始于2014年,但进展曲折,业务多次调整(俄罗斯站上线1年即关闭、东南亚投资未达预期)[7][8] - 当前海外业务分为三部分:欧洲新零售Ochama、跨境销售平台全球售、欧洲自营平台Joybuy[8] - 战略呈现三大特点:区域转向欧洲、立足消费电子赛道、依托物流构建海外供应链[10] - 目标用户策略聚焦海外华人群体,但存在履约效率与本地化渗透挑战[10][11] 国内业务与战略抉择 - 公司一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15.8%,Non-GAAP经营利润增长31.4%,受益于政策支持[14] - 管理层提出三大发展方向:内容生态、开放生态、即时零售,其中即时零售获重点投入(达达+京东到家体系)[16][17] - 外卖业务已投入超百亿元,但面临美团与阿里淘宝闪购的激烈竞争[18] - 出海相比外卖具备三大优势:电商经验可迁移、海外市场增长空间大、亏损可控性更强[20][21] 战略资源分配困境 - 公司面临外卖与国际化两条战线的资源分配矛盾,难以同时支撑双线作战[23] - 历史显示国际化决心反复(业务关停、高管频繁更换),可能影响当前战略执行效果[21] - 错过集中资源突破海外市场的窗口期,现陷入国内外卖持久战[24] - 核心决策将影响未来十年发展轨迹,战略选择优先级高于执行投入[25]
法国超市一哥:在华惨败,在欧洲却大杀四方,营收已膨胀到6780亿
新浪财经· 2025-08-05 20:26
家乐福中国业务出售 - 2025年家乐福中国四家子公司以4元人民币象征性价格被出售 [2] - 公司曾是中国零售市场领先外资企业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市场 [2] - 巅峰时期在中国拥有超过300家门店 遍布核心商圈 [4] 中国市场发展历程 - 初期通过黄金地段选址 宽敞购物环境和实惠价格快速吸引客流 [4] - 未能及时应对电商冲击 固守线下模式导致客流和销售额大幅下滑 [4] - 2019年苏宁收购后尝试数字化升级 但转型效果有限 [5] 全球业务现状 - 2025年世界500强排名第113位 年营收943.77亿美元(约678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 [7] - 欧洲市场贡献超7成营收 拉美市场增长强劲同比增38.1% [7] - 全球门店数量约1.4万家 覆盖欧洲/亚洲/拉美三大区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