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旧换新
icon
搜索文档
更“新”换“新”服务升级、优惠加码 “换新潮”激活消费市场多元活力
央视网· 2025-06-05 04:37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 - 江苏南京优化"以旧换新"流程并叠加"十年包修"服务 带动家电消费明显提升 其中冰箱 空调 热水器等夏季热销产品享受该服务 [1][3] - 南京自1月28日上线家装家居换新补贴活动后 已产生交易超20万笔 [5] - 广西通过超3000场次主题活动吸引390万名消费者参与 累计发放补贴优惠34亿元 [6] 家电市场供需变化 - 广西家电销量走高导致空调安装师傅供不应求 订单量显著增加 [5][6] - 兴业县家电卖场客流密集 政府补贴和以旧换新宣传力度加大 [6] 农业机械更新政策落地 - 山东武城县推出"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双重政策 新款小麦联合收割机单台原价22万元 农户通过双重补贴节省13万元/两台 [9][11] - 新款收割机性能全面升级 包括增强作物抓取能力 扩大粮仓容积 加装正压空调和电控操纵面板 [12] - 武城县采用"线上+线下"快捷补贴审核模式 2025年已发放农机购置补贴1290余万元 [14]
“以旧换新”成医疗器械行业的强劲引擎
环球网· 2025-06-05 02:55
政策驱动与市场动态 - "以旧换新"政策成为医疗器械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各地卫健委密集调研为集采做准备 行业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1] - 截至5月底医疗设备采购招标公告达3832条 同比增长58.87% 其中中央公告类招标数量同比激增5.43倍 [2] - 多地出现大额集采项目 福建省CT/MR设备集采预算8.97亿元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项目投资2.6亿元 三亚市两批次预算约3亿元 [2] 细分市场表现 - 1-4月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06% 放射治疗设备增83% 外科手术设备增80% 生命支持设备增73% 体外诊断设备增44% [4] - 2025年医疗设备更新需求约300亿元 叠加2024年未执行的400-500亿元 全年订单总量有望突破1000亿元 [4] - 我国部分医学成像设备使用年限超10年 政策文件明确支持更新换代 可能开启持续十年的新周期 [4] 企业应对与业绩展望 - 医疗器械公司积极参与集采 某大型企业保持60%以上中标率 超研股份/九州通/伟思医疗/迈瑞医疗等已中标多个项目 [5] - 迈瑞医疗预计政策执行提速将推动两年叠加订单在下半年集中兑现 三季度可能出现业绩改善 [5] - 行业普遍预计三季度营收将明显增长 因招标到付款存在滞后效应 订单影响将在财务报表中显现 [5]
端午假期河北省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6-05 01:36
消费活动总体表现 - 全省零售餐饮样本企业实现销售总额8.96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4.8% [2] - 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8.80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4.9% [2] - 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0.16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9.6% [2] 以旧换新促消费措施 - 承德市家电家具展销活动带动商家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 [2] - 张家口市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 各县区开展促消费活动40余场 [2] - 廊坊市开展惠民电子消费券发放活动 [2] - 定州市举办展销活动涵盖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车等商品 [2] - 雄安新区通过APP客户端发放消费券 [2] 业态场景创新与体验提升 - 唐山市开展多形式夜间经济活动包括夜食夜购夜游等 [3] - 石家庄市举办龙舟大赛端午织韵等商旅文体融合活动 [3] - 保定市围绕五大主题开展电子音乐节等文体活动 [3] - 邢台市文旅接待人次达180万 同比增长15.6% [3] - 邯郸市推出新品牌新IP构建五感体验消费新生态 [3] - 辛集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推新品并设置抽奖DIY活动 [3] 文化特色促消费活动 - 衡水市推出年中庆典半年半价端午盛宴主题活动 [3] - 沧州市举办北派端午斗龙舟活动展示非遗民俗表演 [3] - 秦皇岛市通过包粽子比赛文化展览促进端午商品销售 [3]
深圳“以旧换新”持续火热 今年已带动汽车、家电数码销售额近325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6-04 17:01
端午假期"以旧换新"销售表现 - 端午期间通过"以旧换新"线上线下销售家电和数码产品30.2万台,带动销售额6.9亿元,较节前日均销售额增长40%左右 [1] - 截至6月2日,今年深圳通过"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数码销售额达324.9亿元 [1] - 家电数码销售排名靠前产品包括手机(超5.8万部)、智能手表手环(超2.1万个)、智能运动装备(约1.3万台)、平板(约1.25万台)、烹饪机(约1万台) [1] - 投影仪、家用个人健康监测产品等深圳优势产品销售额分别较节前日均增长0.6倍和4.5倍 [1]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表现 - 车展前三日正逢端午假期,预计假期共有45万人次观众参观,成交预计4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届增长27.84%和8.1% [1] - 预测本届车展总客流量和总成交额继续刷新历史纪录 [1] 深圳"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成效 - 截至6月2日,今年深圳通过"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6.04万台,销售金额150亿元 [2] - 通过"以旧换新"政策线上线下累计销售家电和数码产品948.6万台,带动销售174.9亿元 [2] - 其中销售家电749.3万台,销售金额120.7亿元;销售手机等数码产品199.2万台,销售金额54.3亿元 [2] 深圳消费促进措施 - 聚焦家电、汽车、数码产品等多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打造"以旧换新"进景区等优质消费场景 [2] - 通过政策引领、政府补贴、平台企业协同发力,组织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 [2] - 鼓励销售企业、回收企业、金融机构叠加优惠,促进消费品更新换代,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2]
破万亿,“以旧换新”撬动消费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6-04 07:15
政策成效与市场表现 - 截至5月底家电数码家装等领域以旧换新行动累计带动商品销售额突破1.1万亿元发放消费补贴约1.75亿份 [1] - 政策带动家电销售7761.8万台数码产品更新5662.9万件家装焕新订单完成5762.6万单 [3] - 全国累计受理汽车补贴申请412万份电动自行车置换需求达650万辆 [3] 政策机制创新 - 中央财政补贴通过精准靶向引导激活地方配套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2] - 湖北黑龙江江苏等地针对智能家电新兴消费品类定向增加补贴比例实现产业升级精准匹配 [2] - 四川广东甘肃等地将智能手机适老产品纳入补贴范畴响应老龄化与消费升级需求 [2] - 北京浙江福建等地通过政务平台实现"支付立减""秒级审核"降低操作门槛 [2] 消费与产业升级联动 - 以旧换新推动消费需求从功能满足向品质体验跃迁驱动产业端技术迭代与供给创新 [3] - 智能家电高性能数码产品节能环保产品成为增长主攻方向适老化科技产品销量显著提升 [3] - 政策引导企业向智能制造绿色科技人性化设计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形成消费端与产业端良性循环 [4] 数智化升级路径 - 本轮以旧换新以智能化节能化适老化为核心突破点精准锚定消费升级前沿 [3] - 消费理念向绿色化智能化人本化跃迁推动产业链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深度共振 [4] - 政策通过打通消费堵点倒逼供给创新构建"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机制 [5]
建材“以旧换新”利企惠民促升级
中国经济网· 2025-06-04 05:47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建材行业作为家装消费品"以旧换新"主要领域,是改善居住条件和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1] - 政策旨在通过补贴和优惠激活存量房市场消费潜力,应对房地产放缓与消费疲软挑战,推动行业平稳增长和转型升级[1] - 2024年3月国务院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支持旧房装修、厨卫改造及适老化改造[2] 政策实施与成效 - 首批43家重点企业参与"2024建材行业以旧换新行动",覆盖8大品类,提供"送拆装收"一体化服务[2] - 东鹏集团2024年11月广州佛山零售业绩增长60%,参与门店订单数增92%,营业额增189.2%[3] - 红星美凯龙2025年1-5月全国243家商场订单达52.54万单,销售额52.3亿元[3] - 2024年国庆期间红星美凯龙通过政策补贴实现销售额3.2亿元,超9月全月水平[6]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智能适老化产品需求显著增长,如箭牌卫浴智能马桶提供24小时闪装服务,九牧推出365天不打烊服务[4][8] - 整装定制服务受青睐,箭牌卫浴15天全卫焕新服务涵盖设计、拆除、安装全流程[5] - 绿色建材需求提升,消费者优先选择环保涂料、可再生地板等产品[4] 补贴机制与标准 - 2025年政策将家装建材纳入资金补贴范围,明确补贴标准:普通产品不超售价15%,节能产品不超20%,适老化产品不超30%[5][6] - 红星美凯龙通过政企"双补贴"叠加商场促销券,实现折上折优惠,并配套免费拆解回收服务[7] - 九牧通过4000个服务网点提供坑口移位改造等增值服务,计划深入老旧社区推广卫生间改造[8] 行业未来方向 - 重点推广陶瓷薄砖、智能马桶、整体卫浴、节能涂料等拉动效应明显的产品[6] - 红星美凯龙计划接入电器/3C、智能家居等多品类补贴,打造"以旧换新"综合平台[7] - 推动绿色建材进万家,加强典型案例宣传以形成示范效应[3][6]
光大期货金融期货日报-20250604
光大期货· 2025-06-04 03: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震荡 [1] - 国债:震荡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昨日A股市场多数指数收涨,4月经济数据整体较3月有一定程度下滑但仍有韧性,社零受“以旧换新”政策支撑,社会信贷需求偏弱,中美发布联合声明,三部门出台多项政策,内部政策发力是股指2025年主线,财报显示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跌幅收窄、净利润回升但ROE仍在筑底,这些措施利于企业修复资产负债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股市估值抬升 [1] - 国债期货收盘各主力合约有涨有跌,跨月后资金面边际转松,6月债市难有趋势性行情,经历宏观扰动后债券市场跟随资金面及经济基本面波动,资金面短期缺乏大幅波动可能,增量政策预期降温,经济韧性仍在,债市呈横盘震荡格局 [3] 各部分总结 日度价格变动 - 股指期货:IH涨0.05%、IF涨0.06%、IC涨0.19%、IM涨0.54% [4] - 股票指数:上证50涨0.32%、沪深300涨0.31%、中证500涨0.42%、中证1000涨0.72% [4] - 国债期货:TS跌0.04%、TF跌0.06%、T跌0.04%、TL涨0.03% [4] 市场消息 - 中国5月财新制造业PMI48.3,前值50.4 [5] 图表分析 股指期货 - 展示IH、IF、IM、IC主力合约走势及各指数当月基差走势图表 [7][10][12] 国债期货 - 展示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走势、国债现券收益率、各期限国债期货基差、跨期价差、跨品种价差及资金利率图表 [14][16][18] 汇率 - 展示美元对人民币、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及远期美元、欧元兑人民币不同期限汇率,还有美元指数、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美元兑日元汇率图表 [21][22][25]
今年1月至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6% 需求平稳增长
央广网· 2025-06-04 01:36
物流总额增长 - 1月至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15.3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7% 其中4月份41个大类行业增长面达87.8% [1] - 装备制造物流需求增速达9.8% 高技术制造相关物流需求同比增长10% [1] 消费物流需求 -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 较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 [1]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 较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与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助力居民消费物流稳步增长 [1] 基础设施投资 - 1月至4月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均值51.6% 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2] - 4月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达53.6% 创近三年新高 [2] -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增长显著 支撑物流高效运转 [2] 行业结构优化 - 物流流程优化形成及时响应机制 扩大消费空间结构并促进效率提升 [2] - 智能制造与制造业物流需求保持增长 反映经济韧性较强 [1][2] - 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两重"建设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 [2]
2025年618,你一定要关注的10个新趋势
36氪· 2025-06-03 23:54
618大促新趋势分析 1 中国制造出海加速 - 618成为中国商品出海新跳板 阿里国际站"美国专场"上线 抓住中美贸易政策调整的90天黄金窗口期 [3] - 外贸订单激增 部分商品关税高达145%仍被抢购 义乌工厂加班赶制订单 有商家单月弥补关税损失并收获大单 [3][4] - 中国供应链优势凸显 响应速度和规模生产能力全球领先 淘宝登上多国APP下载榜前二 [6][7] 2 电商平台规则简化 - 淘宝天猫取消跨店满减 改为"官方立减"和"商品直降" 抖音推"一件立减" 京东主推直接降价和补贴 [9] - 平台规则趋向"傻瓜式"简化 告别复杂优惠计算 未来将更注重用户友好型设计 [12] 3 极致性价比回归 - 消费者转向理性消费 综合考量价格/品牌/质量/服务等因素 追求"价值优化" [13] - 源头工厂和ODM/OEM品牌受关注 "XX平替"成社交媒体热点 中新经纬报告显示商品质量和售后成关键指标 [13][14] 4 个性化定制崛起 - Z世代推动非标品市场发展 定制化T恤/刻字首饰/手绘帆布包等销量增长迅猛 [15] - 消费者愿为独特性溢价 未来市场将呈现多元化格局 大品牌需融入个性化元素 [16] 5 内容电商深度融合 - 小红书与淘天"红猫计划" B站与京东"京火计划"实现内容平台直链电商 [17] - 形成"种草即拔草"闭环 内容平台从流量池升级为交易场 电商平台获精准流量 [19] 6 即时零售渗透加速 - 配送时效缩短至1小时内 品类从生鲜扩展到日用品/数码/小家电等 [20] - 电商巨头联合线下商超布局 未来将细化预约送达和个性化推荐服务 [22] 7 品质服务替代低价 - 平台弱化"全网最低价"宣传 拼多多调整策略为"同款同价" [23] - 行业转向精细化运营 竞争维度扩展至品牌力/供应链/物流/售后等 [23] 8 以旧换新激活市场 - 家电/数码领域补贴加码 苏宁易购五一期间以旧换新订单增长57% [24][26] - 政策推动绿色转型 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未来将拓展至更多耐用品类 [27] 9 下沉市场潜力释放 - 品牌加速布局县域乡镇 直播带货渗透率高 农产品上行和工厂直销受关注 [28] - 基础设施改善和收入提升驱动 未来需开发定制化产品和创新营销方式 [30] 10 AI赋能购物体验 - 智能客服/AI推荐/虚拟试穿等技术普及 淘宝桌面版支持Windows/macOS [31][33] - 未来将出现智能购物助手/数字人导购等 提升个性化和沉浸式体验 [36]
多地打出政策组合拳—— 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
经济日报· 2025-06-03 22:12
房地产一头连着群众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去年以来,我国多地从消化存量、优化增量两方面着 手,推出一揽子政策组合拳,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回稳向好。 政策持续优化 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上海楼市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2024年,上海市先后印发《关 于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的通 知》,提出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优化住房信贷政策等"沪九条",以 及优化住房信贷、调整住房税收等"沪七条"。 随后,上海持续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沪九条""沪七条"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总体呈现回稳向好态势。数 据显示,上海3月新开盘项目保持较高热度,16个项目完成认购;在售项目销售提速,3月以来日均成交 比去年同期增加34%。 杭州市安居集团是一家以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运营为主的国有企业。日前,该集团正征集已建成存量商 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面积以不超过70平方米为主,配售型保障房面积以不超过 125平方米为主。安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完成收购后,将全面整修房屋,配备基本设施设备。 太平洋房屋副总经理廖峰表示,上海楼市在"沪九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