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首次!这场大会将在电商之都拿下线下新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8-12 04:28
美妆行业线下渠道变革 - 线上流量红利稀薄 获客成本攀升 新锐品牌重新审视线下渠道价值 [1] - 2025线下趋势Link大会将聚焦新零售渠道发展趋势 寻找线下新增长点 [2]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4962.67亿元 线下渠道占比46%达2284.36亿元 [3] - Z世代消费者重新拥抱实体体验 三四线市场"小镇青年"消费力崛起 [3] BeautyLink美妆链发展历程 - 2024年举办7场省域巡展 覆盖10余省份 [6] - 2025年巡展走过西安 郑州 沈阳等城市 助力新国潮品牌崛起 [6] - 累计举办巡展12场 合作品牌1100+ 拜访重点连锁及代理商1250+ [8] - 触达专业买家超10万人 深度覆盖15省市场 [8] 杭州美妆产业优势 - 浙江省634家化妆品生产企业 数量全国第二 [13] - 杭州美妆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同比增长45% [13] - 孕育珀莱雅 花西子 毛戈平等行业巨头 [13] - 被誉为继广州 上海之后的美妆产业第三城 [13] 2025线下趋势Link大会亮点 - 定向邀请100+KA OTC 即时零售渠道VIP代表参会 [16] - 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超1万亿元 同比增长29% [16] - 邀请1500位线下渠道核心决策者 包括300+新零售渠道代表 [18] - 汇聚100+新国潮及优质进口品牌 涵盖多个细分领域 [20] 大会内容与形式 - 主题为"新人类 新渠道 新增长点" 将进行年度市场总结与趋势研判 [21] - 举办"LINK LINK吧"渠道对接会 实现品牌与180+优质渠道精准匹配 [21] - 12月3日晚举办"LINK派对" 发布品牌TOP榜单及颁发荣誉奖章 [23] - 旨在为美妆线下市场发展探索新路径 注入强劲动力 [23]
品牌商家在淘宝闪购扩大生意半径,66个品牌月成交破千万
观察者网· 2025-08-12 03:00
淘宝闪购平台表现 - 淘宝闪购月成交突破百万的非餐品牌商家达395个 其中66个品牌突破千万 覆盖3C数码 美妆个护 运动户外 服饰 百货 母婴 宠物等多个品类 [1] - 接入平台的品牌门店数量显著:Apple授权专营店超3000家 屈臣氏门店超3800家 名创优品门店4500家 小米门店达7000家 [1] - 7月新入驻品牌数量增长110% 新上线非餐品牌门店超过12000家 8月持续吸引联合利华 自然堂 古今 英氏YeeHoO 基诺浦等新品牌入驻 [5] 品牌业绩增长数据 - 小米之家在淘宝闪购的日均订单相比5月上线初期增长4倍 智能手表 电脑硬件 生活电器等品类环比增速翻数倍 [4] - 名创优品7月超半数门店成交翻倍 1000多家门店成交翻两倍 新客占比达78%以上 重庆 佛山 东莞 珠海 沈阳 长春等城市增长显著 [4] - 屈臣氏618期间单日订单接近5万单 创近年新高 近场订单带动天猫官方旗舰店整体订单相比日常增长5倍 7月获美妆个护行业订单量和成交额双第一 [5] 即时零售模式优势 - 门店发货结合30分钟达的即时消费体验有效扩大品牌商家生意半径 [1] - 近场配送满足用户应急需求(如移动电源 数码配件) 改变消费习惯的同时为门店带来新客和创收 [4] - 平台流量势能与品牌供应链优势结合 扩大线下门店服务人群和商品适配度 实现三方共赢 [4] 平台生态与战略价值 - 品牌入驻后可同步在淘宝 高德地图 支付宝 饿了么等阿里系平台获得曝光 大幅提升销售机会 [6] - 形成"远场旗舰店+近场闪电店"互补模式 打通线上线下零售生态 [7] - 重构消费场景解决突发需求 激活全域会员提升复购率 盘活实体网络降低履约成本 [7] - 构建覆盖全品类全场景的零售生态 在多平台良性竞争格局下带动品牌商家稳定增长 [7]
互联网行业中期策略
2025-08-11 14:06
行业与公司概览 - 行业:中国互联网行业[1][3] - 涉及公司:DeepSeek、Kimi、阿里(通义千问)、腾讯、网易、京东、美团、小米、快手、B公司(视频模型相关)[1][5][9][14][16][17]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估值与增长潜力** - 中国互联网公司当前估值低于历史水平(20倍以下,部分低于10倍),显著低于美股同行(20-30倍)[4] - AI技术驱动和新市场开拓有望推动未来两年重回增长周期,提升整体估值[1][4][18] **2 AI技术影响** - 中国企业(如DeepSeek、Kimi、阿里)在AI领域商业化能力提升,缩小与国际差距[1][5][7] - AI技术长期迭代,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视频模型(快手、vivo three)成为关键场景[16][17] - 全球互联网公司坚定投入AI,视为核心战略,港股科技板块受益于产业逻辑支撑[8] **3 细分行业表现** - **游戏行业**:2025年表现良好,腾讯《无畏契约》提振市场,版号发放稳定,海外拓展加速[9] - **电商与本地生活**:京东加入外卖竞争,即时零售拉动流量,美团海外扩张(中东、巴西)[9][15] - **广告行业**:头部平台(如腾讯)广告韧性较强,AI提升ROI转化率和素材制作效率[11] - **跨境电商**:TikTok海外流量增长,关税政策为短期挑战但长期潜力显著[10] **4 垂直领域机会** -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如满帮、途虎)通过数字化改造创造新商业机会[12] - 工程师红利和产品能力提升推动垂直领域创新[2][12] --- 其他重要内容 **投资建议** - 推荐配置基本面良好的互联网公司(腾讯、阿里、小米),关注AI落地标的[13][14] - 美团因配送效率和用户粘性,在竞争中仍具配置价值[15] **风险与挑战** - 电商本地生活领域竞争加剧可能推高成本[9] - 跨境电商关税政策不确定性[10] **长期趋势** - 互联网行业进入新进取周期,AI推动大型科技公司成为主要受益者[18]
“消费升级背景下即时零售的创新、竞争与治理”研讨会在京召开
证券日报网· 2025-08-11 07:13
近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的"消费升级背景下即时零售的创新、竞争与治理"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结合《反 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和"内卷式竞争"的政策背景,汇聚经济学、法学、公共管理等领域专家学者,探讨 即时零售行业的创新、竞争与治理。 本报讯(记者李春莲) 本次研讨会在即时零售的创新、竞争与治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首先,即时零售作为技术迭代与市场 需求共振催生的创新业态,其发展不仅突破了传统零售的时空限制,更通过服务半径拓展、算法优化等 实现了行业效率升级,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增长潜力;其次,针对行业热议的"内卷式竞争",需要 反对简单化、标签化解读,强调需回归法律与经济学本质。既要警惕"被迫参与补贴""商品质量下 降""成本转嫁"等具体问题,也要区分正当价格竞争与破坏性竞争的边界,避免将正常市场创新纳入"内 卷"范畴;最后,在治理路径上依托现有法律框架精准规制"低于成本倾销""强制商家压价"等具体行 为,而非对价格竞争进行"一刀切"限制;通过优化补贴方向、平衡多方关系、强化事前风险评估等举 措,推动平台、商家、消费者、骑手实现利益 ...
三巨头为什么要打外卖大战
搜狐财经· 2025-08-11 06:05
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行业存在红黄橙三巨头通过上百亿补贴争夺市场份额 [2] - 电商巨头面临流量短缺困境 用户日均停留时长仅1小时左右 远低于社交软件3小时水平 [2] - 互联网行业进入存量博弈时代 电商和社交领域已饱和 即时零售成为少数蓝海市场 [3] 战略动机与商业模式 - 补贴表面是外卖大战 实质是培养用户习惯 通过高频消费锁定注意力和消费力 [3] - 巨头终极目标是抢占即时零售这个万亿级市场 实现半小时内配送商品 [3] - 烧钱补贴追求规模效应和马太效应 形成用户-商家正向循环 最终击垮同行 [4] 用户行为与市场需求 - 中国超过1亿人同时使用外卖软件 消费1.9元低价商品 [2] - 年轻消费者需求从3日送达转变为即时享用 正在重塑零售业格局 [3] - 用户对补贴敏感度高 但平台通过生态化服务提升粘性 [3][4] 历史经验与行业特性 - 电商平台无法通过自建社交生态解决流量问题 如阿里来往项目失败 [2] - 互联网行业具有显著网络效应 最终市场将集中至三两个头部玩家 [4] - 即时配送能力可从餐饮延伸至全品类商品 包括口红猫粮电视机等 [3]
啤酒行业复盘及未来如何演绎?
2025-08-11 01:2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中国啤酒行业[1] - 主要公司: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珠江啤酒、燕京啤酒[1][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趋势与表现 - 2018-2024年销量平稳,价格年均增长约4%,华润、青岛冬价提升显著[1][2] - 2025年上半年受禁酒令及餐饮不景气影响,销量承压,流通渠道依赖消费力匹配,量价疲软[1][4] - 中等收入人群收入增速快于其他群体,推动消费升级,中部省区消费表现更好[11][12] - 即时零售带动一二线城市销售,青岛2024年美团闪购交易额突破10亿元,2025年或达15亿元[17] 公司表现与策略 **珠江啤酒** - 广东省内份额提升,产品结构优化,营销策略成功,"97重生"大单品突破餐饮市场,2025年预计销量超40万吨,中期目标70万吨[1][7][8] - 广东基地市场强劲,餐饮占比超20%,流通渠道占比70%+,品牌力强[8] **燕京啤酒** - 二季度利润增速40%-50%,毛销差显著提升,U8产品带动增长,新董事长提高管理效率[9] - 2025年预计增长20%-30%,总量85-90万吨,中期目标120万吨[9] **青岛啤酒** - 2024年主动去库存并换届,新董事长经验丰富,但2025年受禁酒令及华南调整影响,旺季销量或持平[10] - 长期经营节奏有望回归正常,分红率稳定70%+,港股股息率5-6%[10] 量价升级与成本 - 2018-2023年龙头公司量价升级,燕京U8、青岛经典、华润喜力等中高端单品增速超行业[3][13] - 2024-2025年主流公司成本每年降约2%,净利率提升至10%+,青岛或达15%[14] - 中国啤酒出厂价(3500-4000元)较北美(13000-14000元)有较大升级空间[15][16] 新产品与渠道 - 精酿茶啤等新品类崛起,金星中式精酿茶啤2024-2025年产销量破10万吨[18] - 销售渠道:向下流通、即时零售、直播带货各占50%,年轻人为主力消费群体[19] 其他重要内容 - 行业韧性:珠江、燕京在食品饮料板块绝对收益排序靠前[6][7] - 资金面:啤酒板块持仓低位,关注消费贝塔修复及政策变化[21] - 中期推荐标的:燕京啤酒(U8)、珠江啤酒、青岛啤酒[22] 风险与挑战 - 禁酒令影响AB类餐饮销量,餐饮不景气拖累现饮渠道[4][10] - 人均消费支出阶段性压力,现饮渠道对销量有负面影响[5]
【财经分析】盒马X会员店将全部关停 阿里因何放弃“重资产”零售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0 09:37
盒马X会员店关停 - 盒马X会员店上海森兰店将于8月31日停业 该店为首店 于2020年10月开业 [2] - 盒马X会员店北京 苏州 南京多地已停止营业 上海森兰店停业后全部关停在即 [2] - 2024年12月盒马新任CEO明确表示公司发展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业态 未提及X会员店模式 [2] - 盒马X会员店是仓储式会员制赛道首个中国品牌 单店面积不低于1.5万平方米 [3] - 2021-2022年为快速扩张期 至2023年10月在中国已开设10家门店 会员近300万 [3] - 用户反馈支付接近山姆会员费后 差异化服务不足 未能打造类似山姆的爆款产品 [3] 商业模式问题分析 - 盒马X会员店陷入定位困境 既想做精品超市又想打仓储折扣牌 未能精准锚定人群 [4] - 供应链依赖阿里生态整合 缺乏自建垂直体系 生鲜损耗率高 非标品占比大 成本控制不足 [4] - 会员体系短板明显 付费会员缺少自有品牌等专属稀缺性 会员费阶梯设置复杂 [4] - 盒马做会员店的品牌效应不足 规模效应未起 粉丝效应弱 [4] - 前员工表示产品规格需全部错开并单独定制化 全面对标山姆难度极大 [2] 战略转型与即时零售 - 盒马宣布本财年内计划新开近100家盒马鲜生门店 进入超过50个新城市 [1] - 2024年末战略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 目标三年商品交易总额达1000亿元 [6] - 2024年盒马在21个城市新开72家门店 其中三分之一位于二三线城市及县城 [6] - 盒马鲜生门店数将超过500家 盒马NB已开出近300家门店 多数分布于华东区域 [6] - 2025财年盒马商品交易总额达750亿元 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EBITA转正 [6] - 盒马鲜生和盒马NB单店面积小 门店密度高 选品少而精 线上线下联动效率高 [5] - 盒马作为阿里系实体门店 在即时零售战略上担任关键角色 [6]
精酿啤酒进入“战国时代” 五粮液、珍酒跨界入局
中国经营报· 2025-08-10 00:00
白酒企业跨界精酿啤酒市场 - 五粮液旗下仙林生态酒业推出全新精酿啤酒品牌"风火轮",定价19.5元/罐(390ml),预计8月15日上市 [1] - 贵州珍酒推出"牛市"精酿啤酒,零售标价88元/瓶(375ml铝瓶装) [1] - 泸州老窖此前推出88元/瓶和198元/瓶的百调啤酒,并启动"百城千店"计划,目标3年内打造5000家新社交空间 [8] 精酿啤酒市场前景 - 中研普华研究院预计2025年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将达1342亿元 [1] - 中国酒业协会预测未来5年国内精酿啤酒市场增速将持续领跑整个啤酒行业 [1] - 2022-2025年中国精酿啤酒消费量预计从14.3万千升增长到23万千升,复合增长率17% [7] - 全国现存精酿啤酒相关企业1.3万余家,2024年1-7月新增注册2300余家 [7] 白酒企业跨界优势 - 渠道复用、品牌势能转化和供应链协同是主要优势 [1] - 成熟的经销商网络和终端资源可快速实现产品导入 [4] - 高端白酒品牌形象可为精酿产品提供溢价支撑 [4] - 精酿啤酒与白酒消费群体存在较大重叠,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4] - 白酒企业的生产经验可降低精酿啤酒生产成本 [5] 市场进入策略 - 五粮液"风火轮"采取"自营基地市场×全国区域代理×品牌联合"的复合模式 [3] - 核心重点区域(华北、华东)依托区域代理商、品牌联合方资源优势突破 [3] - 渠道运营按KA、便超、餐饮终端、大客户团购分类管理 [3] - 线上渠道利用五粮液集团电商资源,探索品牌定制等特殊渠道 [3] 行业竞争格局 - 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百威亚太等纷纷推出高价精酿啤酒 [7] - 独立精酿啤酒品牌凭借工艺创新深耕细分领域 [8] - 新零售企业通过即时零售和场景化产品快速渗透 [8] - 即时零售正在改变精酿啤酒的消费习惯与场景 [8] 潜在挑战 - 品牌认知冲突是核心挑战,消费者对白酒企业啤酒产品专业性存疑 [6] - 白酒商务调性与精酿啤酒年轻化、小众文化存在割裂 [6] - 精酿啤酒短保质期、高频复购特性与白酒长周期库存模式不匹配 [6] - 茅台啤酒曾因价格高、渠道不完善导致市场开拓困难 [6][7]
去KTV喝啤酒?老了
搜狐财经· 2025-08-09 14:20
行业趋势 - 2024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3521.3万千升,仅为2013年高峰期5061.5万千升的七成 [1] - 夜间音乐节、烧烤摊、露营地等新兴场景消费量显著增加,"早C晚A"生活模式推动情绪消费 [1] - 近九成消费者每次饮用控制在1至5瓶,六成消费者秉持适度饮酒习惯 [1] - "喝少点、喝好点"成为消费大趋势,年轻人对高品质啤酒需求提升 [3] - 精酿啤酒成交额同比增长1.5倍,无醇啤酒增长1.3倍,白啤/果味啤酒/黑啤均翻倍 [9] 消费行为变化 - 传统即饮渠道持续承压,餐饮店客单价下调,50-100元人均消费门店增长 [5] - 小酒馆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600亿元,满足轻量化社交需求 [8] - 57%受访者因健康隐患减少啤酒频次,48%的"95后"选择"小酌怡情" [8] - 消费者偏好从"半醉半醒"转向"点到为止",90后/95后仅14%追求前者 [8] 产品创新 - 低糖/零卡、低醇/无醇、果啤/茶啤等新品涌现 [9] - 精酿啤酒成为重要增长点,3000余家小型精酿公司未纳入统计 [14] - 哈尔滨啤酒零糖新品"哈尔滨 ICGD"在年轻群体销量增长70% [20] - "江苏十三城市系列文创啤酒"结合AI制图与城市热梗,盲盒玩法刺激消费 [22][24] 营销策略 - 百威通过音乐/体育场景绑定消费群体,非即饮渠道高端产品占比超越中餐厅 [14] - 哈尔滨啤酒冠名音乐节,85%观众为30岁以下,带动区域业绩增长5% [16][17] - 青岛啤酒博物馆推出实景剧游/AR互动,吸引消费者平均年龄从33岁降至27岁 [19] - 品牌联合NBA举办400多场校园篮球赛,强化Z世代关联 [20] 渠道变革 - 即时零售平台成交额显著增长,宿迁/淮安/盐城等城市啤酒成交额翻倍 [29] - 美团闪购精酿啤酒成交额增超170%,"30分钟送达"服务提升履约能力 [29] - 百威中国/青岛啤酒/嘉士伯在美团闪购成交额均突破10亿元 [31] - 华润雪花与美团合作代工精酿啤酒,线上销售额占整体渠道近40% [31] 区域市场案例 - "苏超"赛事带动江苏市场6月销量同比增长103%,扬州啤酒节收入翻倍 [25] - 常州露营观赛活动日营收从1.5-2万元增至近三倍,单日消耗5箱啤酒 [25] - 青岛"啤酒交易所"装置热门单品日销量超100升,推广至6个城市 [34][35] - 沈阳啤酒节设置14个文化主题分会场,融合工业遗产等地域元素 [36]
盒马收缩,背后是中产萎缩
商业洞察· 2025-08-09 09:24
盒马X会员店关闭原因分析 - 会员店模式在中国市场接受度有限,中产阶级愿意支付200-500元年费的受众仍需培养 [7] - 外资品牌如山姆、Costco已占据优质区位(交通便利郊区或高端住宅区附近),本土品牌难以竞争 [8] - 消费者更认可国外品牌会员店,对本土品牌存在固有偏见 [10] - 中国消费者习惯社区超市或线上即时配送,郊区会员店的交通成本抵消价格优势 [12] 阿里战略调整对盒马的影响 - 2023年起阿里聚焦电商和AI+云两大核心业务,剥离非核心资产如高鑫零售(500亿港元收购,131亿港元出售)和银泰百货(74亿元出售) [13][14] - 盒马尝试过多业态(鲜生/mini/菜市/邻里等),但单一供应链难以支撑多元化需求 [15][16] - 调整后集中资源发展盒马鲜生(覆盖50城420店,线上交易占比超60%)和盒马NB折扣店(主打临期商品和自有品牌,已进入江浙沪12城) [17][18] - 战略收缩后连续9个月实现整体盈利 [19] 盒马未来发展方向 - 可能参照饿了么模式,成为阿里即时零售战略的重要环节(门店+前置仓),与淘宝闪购协同 [20] - 淘宝88VIP与盒马会员体系打通,5000万88VIP用户构成潜在流量池 [22][23] - 业务协同强化阿里生态:盒马提供供应链能力,淘宝贡献流量,双向提升用户粘性 [23] - 关闭会员店反映公司从跟风转向聚焦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转变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