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主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商务部回应:中方就美对华集成电路限制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
搜狐财经· 2025-09-14 06:36
据了解,美国近年来在集成电路领域频繁出台对华限制政策,不仅对中国企业造成直接冲击,更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 的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中方认为,此类保护主义做法不仅损害中国的发展利益,也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违背了市场公平竞 争原则。 近日,针对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实施的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中方依据国内相关法律正式发起反歧视调查。这些措施 包括301调查及出口管制等,被指涉嫌对中国进行歧视性打压,意图遏制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七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等条款,中方决定对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相关措施 展开反歧视调查。调查将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所有受影响方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中方表示,后续将根 据调查结果对美采取相应措施,坚决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此次调查得到了中国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广泛支持。多家受美方措施影响的企业表示,将积极配合调查工作,提供相关证据和 数据,以维护自身和行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中方也欢迎其他受影响的利害关系方参与调查,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 业内专家指出,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的限制措施不仅无法阻挡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步 ...
商务部通告全球,中美将在西班牙举行会谈,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TikTok等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9-14 05:05
9月12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一则简短声明在国际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当记者询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是否即将在西班牙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 峰举行会晤时,商务部给出了明确答复:经中美双方协商一致,何立峰副总理将率代表团于9月14日至17日赴西班牙马德里,与美国代表举行面对 面会谈。 这场备受瞩目的会谈将聚焦哪些关键议题?深入分析发现,三大核心问题直指中美经贸关系中最敏感的领域:美国单方面加征的惩罚性关税、过度 使用的出口管制措施,以及备受争议的TikTok运营问题。这绝非一次例行公事的会面,而是两大经济体在经贸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博弈。 为何此次会谈如此关键?从时机来看,2024年美国大选临近,拜登政府在对华政策上需要平衡国内强硬派与商业界的双重压力;而中国正稳步推进 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加快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步伐,在保持开放合作的同时坚决维护自身发展权益。 这场会谈既不是中美经贸博弈的起点,也不会是终点,而是两国长期经济角力中的又一重要节点。虽然会谈结果可能不会立即显现,但每一次这样 的对话与交锋,都在重塑着未来国际经济秩序的规则框架。 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当下,贸易对抗没有赢家。但历史经验表明,最终能够主导规则制定 ...
江汽集团李明:传统功能汽车品牌正加速淘汰
新浪财经· 2025-09-13 07:49
行业趋势 - 传统功能汽车品牌正加速淘汰[1] - 传统汽车产业上下游价值分工被打破[1] - 新汽车、新生态、新价值链分工正在加速形成[1] 公司战略 - 江汽集团将坚定自主创新+开放合作[1] - 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1] - 全力以赴确保尊界品牌商业成功[1] - 做好尊界系列产品的高质量开发并投放市场[1] - 继续深化与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合作[1] - 加快向科技型企业转型[1] - 全力达成百万千亿战略目标[1]
汉邦科技专利纠纷传佳音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10:43
专利诉讼进展 - 公司在三起专利侵权诉讼中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 其中两起涉及色谱柱及分离介质浆料罐的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 [1] - 另一起柱装填方法专利诉讼案件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公司不构成侵权 案件仍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中 [1] - 思拓凡此前以公司ACC系列自动轴向压缩层析柱和STK系列自动匀浆罐等产品侵犯三项发明专利为由提起诉讼 索赔金额累计超1650万元 [1] 技术实力与产品布局 - 公司以色谱技术为核心 掌握一心两核多用核心技术体系 一心为色谱柱技术 两核涵盖色谱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 [2] - 公司形成从小分子到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的全产品线布局 产品已销往国内外超过2000家客户 [2] - 公司深耕分离纯化装备领域二十余年 以精粹色谱科技致力人类健康为使命 [2] 战略方向与行业影响 - 公司将继续聚焦色谱产品主业 持续进行已有产品改进升级 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生物制药色谱纯化领域产品性能 [2] - 此次诉讼进展彰显公司在色谱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 为国内高端制药装备企业突破国际专利壁垒提供重要参考 [1][2] - 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色谱分离纯化装备研发 生产和产业化领先企业 [2]
威唐工业:子公司获得发明专利
新浪财经· 2025-09-12 08:18
知识产权与技术研发 - 子公司威唐新能源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名称为"电池托盘弧焊变形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类型为发明专利 [1] - 专利为公司自主研发 申请日期为2022年9月2日 授权公告日为2025年9月12日 [1] - 专利将应用于相关业务 有助于推动自主创新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1]
车到中年
虎嗅APP· 2025-09-10 10:44
以下文章来源于autocarweekly ,作者autocarweekly autocarweekly . 车不只是代步工具,还是生活的一种刻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autocarweekly (ID:autocarweekly) ,作者:土行孙,头图来自:AI生成 收入高不起来,可开支却一点不能少。中年人的房贷、车贷、保险、人情,又有哪一个月可以缓缓 的?汽车行业也一样。 汽车行业喊了这么多年"自主创新",可高端芯片、高精度传感器这些"家用刚需品",还得攥着外汇去 国外买。就像中年人每月雷打不动给老家寄赡养费,老家人要是有个头疼脑热,涨点价、断个供,立 马就得慌了神。好不容易攒了点家底想搞研发,转头一看,投入周期比孩子读大学还长,财务报表比 老婆铁板的脸还难看。 人到中年,就会有"中年危机"。中国现代化汽车工业的起点,无论从83年的北京吉普还是85年的上 海大众算,到今天也有四十多年了,怎么算,也是一个中年人了。 中年人有中年人的心事,中年人有中年人的烦恼。 中年也许是一生中最苦闷的时间段,虽然不是什么人生的垃圾时间,但仿佛像追剧遇到中插广告,总 有意外的插播把你的时间切成无数个碎片,让你有时茫然于"从 ...
搞垮日本芯片产业40年后,美国又盯上了韩国
商业洞察· 2025-09-10 09:26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通过技术钳制和政策干预主导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日本和韩国先后因依赖美国技术而陷入发展困境 台积电通过代工模式重塑产业分工但同样受制于地缘政治 中国正通过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封锁 半导体产业需寻求独立自主的发展路径[5][53][88][94][96] 美日半导体竞争历史 - 日本1980年代通过改进美国技术实现反超 DRAM芯片良品率超越美国 全球半导体份额超48%[9][16] - 美国1985年对日本实施贸易反制 包括反倾销调查 强制限制出口份额及《美日半导体协议》要求芯片涨价100%[25] - 日本半导体全球份额从48%跌至1995年不足十年前一半[16][26] 韩国半导体产业崛起与困境 - 韩国1980年代通过技术引进起步 三星支付300万美元获得美光64K DRAM设计授权 SK海力士从德州仪器引进设备[22] - 韩国DRAM全球份额从不足5%跃升至1990年代中期的30%以上 三星1992年推出全球首款64M DRAM 1996年量产1GB DRAM[27] - 美国拟撤销对韩"经验证最终用户"制度 要求每台设备进口单独申请许可 技术依赖度超七成[5][72] 台积电的代工模式创新 - 台积电通过纯代工模式改变产业成本结构 良率从50%提升至80%[35][37][42] - 为苹果 英伟达 高通等企业代工 但受美国政策限制 2020年被要求停止为华为代工7nm芯片 2025年禁止生产16nm及以下制程芯片[44][51]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 荷兰阿斯麦垄断EUV光刻机 日本供应全球70%光刻胶 中国拥有稀土资源反制能力[62][65][66] - 韩国占据全球半导体市场14%份额 DRAM和NAND闪存领域占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69] 中韩半导体贸易关系 - 中国自2013年起成为韩国半导体最大出口市场 2020年对华出口占比突破35% 存储芯片对华依赖度达42%[73][74] -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3280.8亿美元 占韩国外贸总额21% 中国连续21年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77][78] 中国半导体技术突破 - 华为通过昇腾910B芯片3D堆叠技术在14nm制程实现近4nm性能 长江存储232层NAND芯片量产获得存储领域定价权[90] - 上海微电子SSX800系列光刻机实现28nm制程国产化 5nm量子芯片设备进入Alpha测试阶段[92]
西方专家警告:中国已崛起,3000吨级国之重器将改写全球石油规则
搜狐财经· 2025-09-08 00:36
技术突破与性能参数 - 3000吨级超级加氢反应器将原油转化率从西方设备的45%-60%提升至85%以上 [2] - 设备采用整体锻造法减少90%焊缝潜在薄弱点 精度控制达微米级(头发丝直径十分之一) [9] - 自主研发耐蚀合金在350摄氏度/240大气压氢环境中年腐蚀速率低于0.01毫米(为普通钢材1%) 经12000小时试验后性能衰减率仅3%(低于国际10%临界值) [11] 经济效益 - 每年减少原油进口1.25亿吨(占总量25%) 节省外汇超千亿美元(相当于三艘航母建设资金) [13] - 炼油成本每吨降低120元 相当于新增两个大庆油田产能 [13] - 千万吨级炼油厂年增产150万吨轻质油品(可满足千万人口城市半年燃油需求) [15] - 单台设备年维护成本从2000万美元降至300万美元(降幅85%) [15] 产业历史与技术垄断 - 2003年美国禁止对华出口相关设备 2010年停止催化剂供应 [3] - 进口设备需支付额外"技术保密费"(例如12亿元设备加收3亿元费用) [3] - 设备故障需外国专家维修 国内技术人员被禁止接触 [5] 战略与行业影响 - 航空煤油自给率提升20% 舰船燃料净化效率提高15% 增强国防能源保障 [17] - 中国技术标准被国际采纳(28项指标成为国际基准) 从技术追随者转为规则制定者 [23] - 推动全球重油价值重估(委内瑞拉/中东产油国转向与中国合作) [21] - 西方态度从嘲讽(2015年称1500吨级产品为"实验室玩具")转为恐慌(美国紧急启动1200吨级研发计划) [25] 全球竞争格局 - 日本三菱多次提出技术合作被婉拒 [25] - 技术突破导致产业话语权结构性转移 西方专家承认"低估中国是在犯错" [27][28]
雷电微力: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自主创新战略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5 10:41
公司战略 - 公司未来将继续秉持自主创新战略 [1] - 公司要深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推进高集成度 高密度 高功率 高效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 [1] - 公司要加快技术迭代升级 保持技术性能领先 [1] 生产运营 - 公司要不断推进产品低成本设计制造 优化研发生产体系 [1] - 公司推行精益制造 实现产品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 [1] 业务布局 - 公司将持续关注相关新兴领域 [1] - 如有合适项目 公司会积极布局并推进实施 [1] - 公司产品技术将在更广阔的场景中实现应用 [1]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经济网· 2025-09-05 07:30
AI与智能硬件发展 - 一切硬件皆有AI的时代正在到来 几乎所有硬件都在被AI重新定义[1] - 到2027年AI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普及率超90%[2] -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惊艳全球 截至2025年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AI服务完成备案[2]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 需要加强以根原创为核心的AI生态建设 加大对底层技术研发的长期投入[3] - 2024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落地 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2] - 人形机器人产业展现巨大潜力 从春晚表演到半程马拉松赛 再到世界机器人大会[3] 重大技术突破与核心创新 - 实现多个重大创新突破 包括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 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4] - 2024年集成电路年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6% 增加约1900亿块[4] - 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为1200多类产品提供智能中枢[4] 数字技术应用与普及 - 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数字孪生和虚拟现实技术让千年文明触手可及[5] -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6]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6] 数字经济发展与融合 - 数字适老服务水平提升 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上线[7] - 即时零售 智能网联汽车 微短剧等数字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7] - 截至2024年底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建成1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超80%制造业行业大类[7] 研发投入与人才储备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达1.2万亿元 占GDP比重2.68% 规模3.6万亿元[8]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8] -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人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8] 国家创新战略与目标 - 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正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9] - 创新驱动的中国号航船正在向科技强国目标阔步前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