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投资

搜索文档
华夏基金李一梅:加快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指数化投资迎来里程碑之年
新浪基金· 2025-09-17 01:38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 明确提出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 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1] - 2025年5月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实施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1] - 2025年ETF数量突破千只 管理规模超5万亿元 指数化投资规模超越主动投资[1] 市场地位与全球比较 - 中国ETF资产管理规模在7月达6810亿美元 超越日本(6680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ETF市场[2] - 产品审批加快促进散户对长期、低成本、流动性强ETF产品的认可[2] - 中国在亚太地区ETF的资产管理规模、资金流、流动性和产品供应方面均可能创下新纪录[2] 发展机遇 -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使ETF成为主要配置工具 凭借费率低、流动性好、风险分散、持仓透明度高等特点[3] - 中长期资金入市大力推进 带来可观增量支持 ETF作为一揽子股票组合具有持仓透明、分散投资、交易便利等优势[3] - 全球资产配置变革与中国资产重估推动跨境ETF跃升为全球资本重新定价中国资产的"投票器" 催生万亿级新蓝海[4] - AI技术促进指数编制"智能进化" 提升ETF管理效能 驱动"智慧投顾"与ETF深度融合[4] 行业挑战与转型方向 - 境内指数化投资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投资者认知不足、生态体系待完善等痛点[6] - 需要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转型 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突破"[6] - 证监会2025年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丰富产品体系、优化发展生态等措施[6] 高质量发展核心原则 - 坚持创新驱动 引导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例如跟踪科创50等指数的ETF产品引导超千亿资金流向硬科技领域[7] - 坚持以投资者为中心 通过低成本、透明化、精准服务将ETF工具属性与投资者财富目标深度绑定[7] - 坚持行业共生共赢 需要监管机构、公募基金、银行、券商等机构深度合作 推动指数化投资向"资产配置中枢"升级[8] 产品力建设 - 指数化投资需在指数设计、产品创设等环节注入主动价值 通过Smart Beta、增强策略等实现超额收益[9] - 推动ETF创新向多资产类别发展 提供更多债券ETF、商品ETF、REITs ETF等满足差异化需求[9] - 学习海外创新经验 研究开发主动管理ETF、衍生品策略ETF、大类资产轮动策略ETF等产品[9] 服务力提升 - 从"工具供给"转向"解决方案" 提供"产品+策略+服务"的一体化方案[11] - 推出"ETF+"组合策略 以宽基ETF为核心 行业或主题ETF为卫星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11] - 需要专业的产品研究、丰富的衍生工具、多元的交易策略、完善的做市服务等生态圈要素协同[12] 数智力构建 - ETF竞争将聚焦数据能力与生态效率 需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业务全链条[13] - 通过机器学习优化指数策略 利用大数据分析实时解析政策动态 缩短投研响应周期[13] - 通过算法交易与智能风控系统降低跟踪误差 实现组合配置动态优化和风险敞口实时监控[13] 公司实践案例 - 华夏基金构建"指数研究+指数服务+指数策略"能力体系 升级指数研究体系发现和创设资产[14] - 打造多部门协同、体系化的指数服务体系 借助金融科技构建投资者触达矩阵[14] - 开发多种"投顾化"指数化投资策略 推出一站式指数服务平台"红色火箭"及"LetfGo"服务[14]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以投资者利益为本 书写指数化投资新篇章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23:55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2024年4月国务院新"国九条"明确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并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 [1] - 2025年5月证监会发布《行动方案》实施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 [1] - 2025年指数化投资规模超过主动投资 ETF数量突破千只 管理规模超5万亿元 [1] 市场地位与规模 - 中国ETF资产管理规模达6810亿美元 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ETF市场 [2] - ETF产品审批加快促进散户对低成本流动性强产品的认可 [2] 发展机遇 -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使ETF成为主要配置工具 因其费率低流动性好风险分散持仓透明 [2] - 中长期资金入市带来增量支持 我国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比例未达上限 参考美国养老金和日本央行持有ETF经验 [3] - 全球资产配置推动跨境ETF成为资本重新定价中国资产的工具 催生万亿级新蓝海 [4] - AI技术重构ETF生态 促进指数编制智能进化 提升管理效能 驱动智慧投顾融合 [4] 行业挑战 - 境内指数化投资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投资者认知不足生态体系待完善问题 [6] - 需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转型 [6] 发展原则 - 坚持创新驱动 引导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如科创50ETF引导超千亿资金至硬科技 [7] - 坚持以投资者为中心 通过低成本透明化精准服务提升投资体验 [7] - 坚持行业共生共赢 推动ETF从工具属性向资产配置中枢升级 [8] 能力建设 - 提升产品创新能力 发展Smart Beta增强策略多资产类别ETF如债券ETF商品ETFREITs ETF [9] - 打造一站式服务 提供产品+策略+服务一体化方案 如宽基ETF为核心行业ETF为卫星的组合 [11][12] - 构建数字化服务生态 通过AI优化指数策略 智能投研缩短响应周期 算法交易降低跟踪误差 [13] 公司实践 - 华夏基金构建指数研究+指数服务+指数策略能力体系 升级研究体系呈现超额收益能力 [14] - 推出红色火箭一站式指数服务平台和LetfGo服务 建设指数化投资垂直生态 [14]
以投资者利益为本 书写指数化投资新篇章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20:20
●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一梅 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 条")明确提出,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2025年5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再次明确,实 施股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快速注册机制。 2025年,指数化投资迎来里程碑之年:这一年以ETF为主的指数化投资规模超过主动投资、ETF数量突 破千只、ETF管理规模超5万亿元……指数化投资作为连接资本市场投融资两端的重要载体与工具,在 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维护市场 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境内首只ETF的基金管理人,华夏基金见证了中国ETF的从无到有、从工具到生态的跃迁。站在中 国经济转型升级与全球资管行业深刻变革的交汇点,我们应以《行动方案》为蓝图,以投资者利益为根 本,共同书写中国指数化投资的新篇章。 仰望星空: 指数化投资的星辰大海 三是中国资产重估,全球配置催生新蓝海。当前全球资金从"单一市场依赖"转向"多极化 ...
基金代销:蚂蚁、招行断层式领先,银行、第三方加码指数基金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03:27
行业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Top100中券商57家、银行24家、第三方销售机构18家、保险公司1家 [2] -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1.57万亿元、招商银行1.04万亿元、天天基金6374亿元 [2][4] - 百强机构非货币基金总规模10.2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9% [4] 产品结构变化 - 权益类基金规模5.1万亿元(较2024年末+5.9%),固收类基金规模5.1万亿元(较2024年末+8.1%) [4] - 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1.95万亿元(较2024年末+14.6%),主动权益类基金3.2万亿元(较2024年末+1.2%) [5] - 指数基金增长受益于指数化投资趋势及"国家队"增持ETF,主动权益基金增长跑输Wind偏股基金指数7.9%的涨幅 [5] 银行渠道表现 - 银行渠道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占比43%(较2024年末-1.2个百分点) [6] - 主动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1.9万亿元(占59%),固收类基金2.2万亿元(占44%),股票指数基金2667亿元(占14%) [6] - 招商银行以1.04万亿元非货币规模断层领先,兴业银行4998亿元、工商银行4624亿元分列二三位 [8] - 银行渠道指数基金规模同比增长38.7%,显著高于第三方(+16.0%)和券商(+9.9%)渠道 [6] 第三方渠道表现 - 第三方渠道非货币规模3.56万亿元(较2024年末+8.9%),占比35% [9] - 蚂蚁基金固收类规模7446亿元(+4.3%)、主动权益4319亿元(+3.2%)、股票指数3910亿元(+22.1%) [9] - 天天基金权益类规模仅增长0.1%,其中主动权益下滑1% [10] 券商渠道表现 - 券商渠道非货币规模2.09万亿元(占比20.4%),股票指数基金1.08万亿元(占比55.3%) [11] - 中信证券股票指数基金1223亿元(+12%),华泰证券1150亿元(+6%),头部效应显著 [11][12] - 券商主动权益规模3278亿元(较2024年末-3.5%) [12] 机构排名特征 - 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前五:蚂蚁基金3910亿元、中信证券1223亿元、华泰证券1150亿元、天天基金964亿元、国泰海通757亿元 [12] - 农业银行指数基金规模增长169.3%,兴业银行增长98%,多家银行增速超40% [8] - 国泰海通证券指数基金规模增长86%,增速居主要机构之首 [12]
2025 ALPHA进化论·Alice AI指数增强擂台赛正式开赛
Wind万得· 2025-09-15 23:32
行业发展趋势 - 指数化投资推动资管行业结构性变革 核心目标是在可控风险下实现稳定超额收益 [2] - 指数化投资为被动投资者提供低成本高透明度配置渠道 同时为主观投资者开启系统性可复制可验证的投研新范式 [2] - 主观判断与量化逻辑结合 数据驱动的投资决策成为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选择 [2] 赛事核心信息 - 赛事名称为2025 ALPHA进化论·Alice AI指数增强擂台赛 由Wind主办 [2] - 大赛正式赛程为2025年9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 [5] - 参赛平台为Wind Alice AI指数策略平台 全球首个自然语言生成指数策略增强平台 [2][11] 比赛规则设置 - 比赛围绕中证800指数进行指数增强策略研究 [6] - 参赛选手必须以中证800指数成分股为选股样本空间 其他选股范围的策略无法参赛 [8] - 评选依据年化超额收益排名 通过模拟盘业绩进行评估 [9] 平台技术特性 - Wind Alice AI指数策略平台打通策略生成建模回测结果分析报告输出与策略优化的全流程 [11] - 平台提供无代码壁垒的环境 允许天马行空的想法和独特策略视角 [2] - 平台支持策略展示与迭代 参赛选手发布策略后 其他选手可在此基础上修改优化 [8] 参赛方式 - 大赛面向Wind金融终端全部用户开放 不设门槛 [2] - 参赛流程分为研究策略提交模拟发布参赛三个步骤 [9] - 通过Wind金融终端输入快捷键"WINDX"或点击指数F5分时图页面彩色飘带进入平台报名 [12] 附加服务 - Wind提供WBUY(万得交易快线)服务 实现一次开户基金市场一键链接 [15] - 万得基金APP提供申购0折起费率优惠 专为机构打造一站式基金投研交易管理平台 [15][16]
从“黑盒”走向“白盒” 银行理财竞逐指数化赛道
中国经营报· 2025-09-15 23:03
近日,交银理财发布了"中诚信—交银理财多元策略大类资产配置指数"。据了解,自2022年起,交银理 财稳享添福、慧选系列理财产品投资的多资产部分参照该指数方法论进行配置,以绝对收益为目标,通 过多资产分散、多策略互补,在追求合理收益的同时降低组合风险。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指出,传统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多采用固定单一数值,难以匹配多资 产配置的实际运作情况。而基于指数设计的业绩比较基准,可根据产品投资范围(如股、债、商品等) 动态调整权重与成分,更贴合组合实际收益表现,让投资者更清晰地了解收益来源和波动原因,更客观 地评估产品业绩是否达标,减少业绩预期与实际收益的偏差。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理财公司集中推出各类指数化产品,也是为了应对低利率环境,寻求收益增 厚。"周毅钦进一步指出,比如多元策略大类资产配置指数,通过多资产分散、多策略互补,助力理财 产品在追求合理收益的同时降低组合风险,从而在低利率环境中开拓收益空间。同时,也为理财资金参 与资本市场长期入市搭建有效路径。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夏欣 上海、北京报道 理财子公司掀起指数化风潮。《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交银理财发布多元策略大类资产配置指数, 招 ...
国内ETF规模达5.24万亿元 刷新历史纪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07:56
ETF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9月14日ETF基金总数达1293只 总份额2.76万亿份 总资产净值5.24万亿元[1] - 近一年总数量增幅29.69% 总份额增幅23.77% 总资产净值增幅49.71%[1] - 2024年9月规模突破3万亿元 2025年4月站上4万亿元 2025年8月突破5万亿元 历时仅4个月[1] ETF产品结构分布 - 股票型ETF规模3.52万亿元 债券型ETF规模5724.90亿元 商品型ETF规模1614.31亿元[1] - 货币型ETF规模1558.91亿元 跨境ETF规模8253.61亿元 其他类型ETF规模79.36亿元[1] - 超百亿规模ETF达108只 总规模约4万亿元 占比76% 其中7只达千亿级别[2] 头部产品竞争格局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4177.21亿元居首 易方达沪深300ETF突破3000亿元位居第二[2] - 华夏基金沪深300ETF规模2224.57亿元排名第三[2] - 指数化投资理念发展推动产品创新与机制优化 带来基金行业重大变革[2] ETF投资功能特性 - 宽基ETF可跟踪市场整体表现获取平均收益 行业或主题ETF可精准追踪投资热点[3] - 二级市场买卖按实时交易价格成交 交易所卖出后资金当日可用[3] - 债券ETF 商品ETF 跨境ETF等品种实现T+0日内回转交易[3] 市场发展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 市场情绪改善 产品创新发展 投资需求升温共同推动规模增长[1] - 产品开发规范化与行业竞争加剧将推动创新模式升级和产品布局多元化[2] - 投资者对ETF产品认知日益加深 市场参与程度持续提升[2]
本周聚焦:25H1基金代销:指数化趋势明显,银行主动权益基金表现较佳,招行尤为突出
国盛证券· 2025-09-14 08:20
作为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我对提供的行业研报进行了详细研读,现将关键要点总结如下: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银行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顺周期主线的个股或有α机会,同时红利策略预计仍有持续性[11] - 指数化趋势明显,银行在主动权益基金领域表现较佳,招商银行尤为突出[1][2] 25H1基金代销数据分析 - 2025上半年全市场非货币基金规模约16.4万亿元,较2024下半年增长6.3%[1] - 权益基金规模8.3万亿元(主动权益基金4.1万亿元,股票型指数基金4.2万亿元),债券基金及其他规模8.1万亿元[1] - 股票型指数基金增长11.1%,表现优于主动权益基金的1.8%增长[1] - 银行非货币基金增长4.3%,但保有量市占率下降0.5个百分点至26.8%[2] - 银行股票型指数基金增长38.7%,市占率提升1.3个百分点至6.4%,农业银行(+169.3%)、兴业银行(+97.9%)、中信银行(+57.4%)增长显著[2] - 银行主动权益基金增长2.1%,市占率提升0.14个百分点至45.9%,招商银行增幅达18.8%表现突出[2] - 银行债券基金及其他增长3.1%,市占率下降0.9个百分点至27.8%,邮储银行(+30.7%)和江苏银行(+248.3%)表现较好[2] 8月社融数据 - 2025年8月新口径下社融增速8.8%,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7] - 剔除政府债券后的社融增速5.9%,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7] - 8月单月新增社融2.57万亿元,同比少增4630亿元[7]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233亿元,同比少增4178亿元[7] - 企业债券融资净增加1343亿元,同比少增360亿元[7] - 政府债券净增加1.37万亿元,同比少增2519亿元[7] 信贷与存款增长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同比少增3100亿元[8] - 企业贷款增加5900亿元,同比少增2500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加531亿元,同比少增4920亿元[8] - 个人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少增1597亿元[8] - 8月末人民币存款达322.73万亿元,同比增长8.6%[8] - 企业存款增加2997亿元,同比少增503亿元;个人存款增加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8] 货币供应与利率 - 8月M0、M1、M2增速分别为11.7%、6.0%、8.7%[9] - M2-M1剪刀差为2.8%,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9] - 8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环比下降10个基点[10] -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利率约3.1%,年初至今保持不变[10] 投资建议与重点关注 - 顺周期策略下关注宁波银行;红利策略下关注江苏银行、成都银行、上海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11][12] - 关注具备可转债转股预期的上海银行、兴业银行、重庆银行、浦发银行[12] 重点数据跟踪 - 权益市场: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23266.26亿元,环比减少2768亿元;两融余额2.33万亿元,较上周增加2.66%[13] - 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217.94亿元,环比减少57.79亿元[13] - 利率市场:同业存单发行利率1.63%,环比增加1个基点;票据利率环比提升4-8个基点[14]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1.87%,环比增加6个基点[14] - 地方政府专项债年初以来累计发行34138.42亿元[14]
易方达推出“指数直通车”小程序,打造便捷高效的指数投资服务工具
搜狐财经· 2025-09-12 04:49
当前,市场上的指数种类繁多、产品供给丰富,要找到目标指数或产品如同大海捞针;跟踪同一指数的 产品往往有多只,购买哪只难以抉择;选定产品后还要切换软件下单,整个过程繁琐耗时。"指数直通 车"小程序支持指数产品一站式"查找-对比-投资"全流程操作,根据指数、ETF、场外指数基金各自的特 点,设置近100项列表指标,全方位、多维度展示指数及产品情况,通过80余项筛选指标为投资者快速 圈定目标范围,并专设ETF对比功能,以30余项指标直观呈现不同ETF的差异,助力投资者高效选品; 对接券商、互联网平台、基金公司等多元销售渠道,是目前市场上对接销售渠道最多、且唯一同时支持 场内ETF和场外指数基金交易的指数投资小程序,在选定产品后投资者可直接",跳转意向平台进行投 资,高效完成指数产品"找-比-投"的"最后一公里"。 随着指数化投资不断发展,指数基金逐渐成为投资者开展资产配置、分享经济发展红利的便捷工具。为 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易方达基金推出"指数直通车"小程序,汇集市场上全部已发行的ETF和场外指数 基金、合计超3000只,覆盖超450条指数,涉及A股、港股、美股等多个市场,对接多元购买渠道,打 造"市场行情实时同步 ...
公募机构大力布局 增强指数型基金
中国证券报· 2025-09-11 22:24
增强指数型基金市场发展 - 增强指数型基金获公募机构青睐 今年以来新发行数量破百达106只 超过2024年42只和2023年59只的全年新发数量 [1][2] - 合并发行份额达610.97亿份 超过2024年214.27亿份和2023年265.90亿份的全年规模 [2] - 14只新产品规模超10亿元 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以23.93亿份居首 鹏扬中证A500指数增强19.40亿份和博道中证全指指数增强19.11亿份紧随其后 [2] 产品布局动因 - 兼具指数化投资透明低成本优势与量化技术获取超额收益潜力 [3] - 新指数如中证A500行业覆盖全面均衡 与量化增强策略天然契合 [3] 业绩表现 - 近一年512只可统计产品中511只实现正收益 12只收益率超100% 创金合信北证50成份指数增强A达147.23% [4] - 超六成产品近一年取得超额收益 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A跑赢基准31个百分点 收益率102.74% [4] - 近五年177只可统计产品中150只获超额收益 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A等四只产品跑赢基准均超40个百分点 [4] 市场展望 - 政策面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 美联储降息确定性与全球流动性宽松支撑A股中期上行逻辑 [5] - 建议适度增配银行股等稳健资产 关注AI算力与应用、创新药、互联网等科技品种回调布局机会 [5] - 市场情绪较热波动率或放大 需跟踪成交量指标警惕高位板块风险 科技板块中互联网估值合理 出海方向有色领域弹性较大 [5] - 量化多因子策略将持续应用 通过风险控制减少风格转换带来的超额收益回撤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