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东吴证券:宇树G1机器人格斗赛惊艳亮相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
智通财经· 2025-05-28 23:03
事件概述 - "CMG世界机器人大赛——机甲格斗擂台赛"于5月25日晚完赛,四台宇树G1机器人参赛,比赛采用积分制,共3回合,每回合2分钟,参赛队伍通过手动、语音及体感遥控方式操纵机器人对抗 [2] 机器人性能表现 - **运动控制能力**:宇树G1可完成侧踢、膝踢、勾拳、组合拳等高难度格斗动作,动作流畅且拟人程度高 [3] - **平衡与抗干扰能力**:被击中后能动态调整保持直立姿态,跌倒后翻身站起动作丝滑拟人,依赖跌倒检测算法与姿态调整系统协同 [3] - **感知与执行系统**:感知系统通过深度相机、激光雷达等输入数据,决策系统生成策略路径,控制执行系统完成动作 [4][5] 技术进展 - **软件端**:通过预训练(真实数据+视频示教)习得8项格斗技能,动作输出与遥控指令绑定,但泛化性仍需大模型提升 [4] - **硬件端**:自研关节电机保障运动输出,轻量化材料提升灵活性,传感器模块实现环境感知 [5] 产业化前景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预计2025年实现千台级出货,当前具备格斗、马拉松等任务运控能力,商业化依赖大模型演进以增强多场景适应性 [6] 投资标的 - 推荐标的:中大力德(002896)、长盛轴承(300718)、奥比中光(688322)、华锐精密 [7] - 建议关注:首程控股(00697)、卧龙电驱(600580)、凌云光(688400)、汉威科技 [7]
人形机器人应用侧发展变化
2025-05-25 15: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电力巡检、矿山智能化、物流自动化、纺织行业 - **公司**:北京国家地方工业巨声智能创新中心、天工机器人、梅安森、京西国际、蓝箭科技、中油科技、杰克股份、捷捷特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竞争**:2025 年上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超 100 家,零部件企业更多,传统制造业等领域企业加速入局,市场竞争激烈。截止 2024 年底,国内外通用人形机器人商业公司约 150 家,其中国内超 80 家[1][2] - **应用落地挑战**:一是难以稳定支持长持续动作流,如复杂任务收拾桌面物品较难完成;二是单个动作泛化能力不足,如拿不同规格物品有困难,受制于训练数据缺乏、模型大脑不完善及场景应用缺乏持续性[1][3][5] - **2025 年意义**: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将实现成熟应用,如稳定行走和灵巧手功能优化,厂商扩充产能及政策推动使其量产落地成关键时刻,推动产业化进程[1][6] - **政策影响**:2025 年以来国家给予积极支持,类似新能源车初期,预计后续有更多补贴政策,规范行业、提供资金或补贴支持,鼓励商业应用落地[1][7] - **未来发展趋势**:扩充产能实现量产,解决训练数据和模型大脑问题,通过政策支持推动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落地,使其在复杂任务表现更稳定,加速广泛普及应用[8][9] - **应用潜力**:主要体现在替代人力,适合电力巡检、矿山智能化、物流自动化等危险场景操作,解决经济性和安全性问题[1][11] - **各领域应用前景** - **电力巡检**:传统巡检方式有局限,人形机器人具备泛化和精细操作能力,能适应复杂环境,如天工机器人完成相关试验[4][12][13] - **矿山智能化**:井下作业人力成本高、有安全风险,机器人替代可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如梅安森推进智能化[14] - **物流自动化**:包括工厂内和电商物流场景,人形机器人可通过柔性部署能力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力负担,如相关企业已开展研究并取得进展[4][15] - **技术提升效率和成本**:在工厂物流自动化和分拣场景引入具备柔性部署能力的机器人,如 AGV 小车配备上肢结合智能模型,可提升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市场潜力大[16][17] - **纺织行业自动化**:虽纺织机械高度自动化,但仍依赖人力,向国外转移生产,引入人形机器人可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依赖、降低成本[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国内政策吸引社会和资本市场支持,各地出台政策推动机器人在养老、物流、汽车等领域应用落地,未来有持续扶持[10] - 机器人技术在多个领域有迫切需求,杰克股份、捷捷特股份等公司在推进实际应用方面有潜力,值得长期关注[20] - 当前人形机器人应用处于探索阶段,但国内政策支持下前景广阔,有望在多领域实现商业闭环应用并广泛推广[21]
研发出市面上最高最壮的人形机器人 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9岁
长江日报· 2025-05-04 00:35
人形机器人研发进展 - 武汉光谷格蓝若青年突击队成功研发全球最高大强壮的人形机器人"劳动者",身高超1.8米、体重95公斤,可轻松搬运40公斤重物并平稳上下楼梯 [1][4][9] - 该机器人由平均年龄不到29岁的30多人团队在60天内完成结构设计、加工与组装,实现全自研突破 [1][5][9] - 团队攻克动态平衡控制难题,28天实现双足稳定行走,3个月完成从稳定行走到任意行走的迭代 [9][13][14] 技术攻关细节 - 研发面临30多个关节协调运作挑战,需反复验证力的传导、动作空间规划、动态平衡控制等参数 [9] - 开发全新全栈技术平台和高精度电机驱动系统,解决微秒级通信延迟导致的电机协同失控问题 [10][13] - 算法工程师每日进行上千次测试,团队协作重构通信框架并优化控制逻辑 [13] 产业化布局 - 湖北省2024年4月启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华中科大院士团队与格蓝若公司联合揭榜挂帅 [5] - 公司计划6月下旬推出5款新型人形机器人,涵盖1.3米、1.6米、1.8米不同型号 [14] - 机器人面向劳动密集型作业场景设计,已在洪山礼堂公开演示并获得认可 [4][9] 团队背景 - 格蓝若青年突击队成员来自结构、电气、算法、测试等多领域顶尖人才 [5] - 团队传承青年突击队传统,在武汉市300余支队伍中表现突出,代表出席五四运动纪念活动 [4] - 核心成员包括华中科大博士生等,采用24小时轮班制高强度攻关 [9][13]
DeepSeek走红三个月,第一批想靠它赚钱的怎么样了丨南财号联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3 09:27
黄金市场调整 - 现货黄金价格从高点回落超200美元 盘中失守2300美元/盎司[1] - 沪金期货主力合约收跌4.55% 报784.28元/克[1] - 国内金店足金饰品价格回调 周大福和周六福价格由1082元/克跌至1055元/克 每克下跌27元[1] - A股黄金股批量大跌 明牌珠宝和赤峰黄金跌停 莱绅通灵和四川黄金跌超9%[1] 蜜雪集团股价表现 - 蜜雪集团股价涨超10% 突破500港元大关 最高报519.5港元/股 创历史新高[1] - 总市值超1970亿港元 逼近2000亿港元 稳居中国餐饮类上市公司市值第一[1] - 现价较IPO价格202.5港元涨幅超150%[1]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8.3亿元 同比增长22.3% 实现净利润44.5亿元 同比增长39.8%[1] 深圳金融数据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97万亿元 贷款余额9.81万亿元[1] - 存款和贷款一季度增量均超3000亿元[1] - 住户贷款较年初增加430.55亿元 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增速1.2个百分点[1] 支付行业监管 - 央行已累计注销10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持牌支付机构数量缩减至170家[1] - 年内已有5家机构注销支付牌照 最新注销的为山东飞银支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 - 天工Ultra机器人以2时40分42秒成绩获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3] - 天工2.0机器人即将实现小批量量产和应用[3] - 产业链合作网络覆盖优必选、奥比中光、绿的谐波、领益智造等A股上市公司[3] 卡游IPO及业绩 - 卡游再次冲击港交所上市 由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摩根大通担任联席保荐人[4] - 2024年实现营收100.57亿元 毛利润67.65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44.66亿元[4]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1.31亿元、26.62亿元和100.57亿元 呈现过山车式业绩[4] - 业务依托奥特曼、哪吒、小马宝莉等IP卡牌 存在未成年人沉迷消费隐忧[4] 宏观经济政策影响 - 特朗普贸易政策超市场预期 关税税率超过最坏预期情况[2] - 美联储可能面临在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之间做出选择[2] - 市场开始演绎美元大幅走弱预期 可能对商品、债券、股票等大类资产产生重大影响[2] AI技术应用现状 - DeepSeek走红后出现变现尝试 但多数尝试未达预期效果[2] - 视频课程成为主要盈利模式 而非直接视频内容生产[2]
【机会挖掘】机构: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正在加速推进 前景可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4-10 02:42
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 成都市鼓励开放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场景,每年开放不少于70个应用场景 [1] - 支持基于开放场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开发,每年择优遴选不超过10个优秀场景,对场景提供主体按其投资采购金额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1] - 鼓励重点企业联合组建联合体打造创新应用场景,每年择优遴选10个标志性应用场景综合解决方案,对牵头重点企业按其实际研发投入的20%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1]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是科技行业成长的核心驱动力,国产大模型持续降本增效有助于加速AI应用场景落地 [2] - 国家政策支持将推动AI手机与PC、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加速普及 [2] - 上游算力、下游终端与应用公司有望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 [2]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行业 - 近期有研硅、芯源微等材料、设备企业先后披露并购重组计划 [2] - 参考海外企业成长路径,设备、材料、模拟龙头企业多通过并购整合实现业务拓展和产业链协同 [2] - 国内相关上市公司有望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扩张,增强核心竞争力 [2]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高盛乐观预测2030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89万台,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53% [3] - AI技术突破推动人形机器人向高度自主决策系统演进,拓宽应用场景 [3] - 政府通过顶层规划、资金补贴、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3] - 在"产业+AI技术+政策"三重驱动下,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可期 [3]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成功完成全球首次原地侧空翻,机器人ETF(562500)盘中成交额超1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19 06:51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成功完成全球首次原地侧空翻 这是继去年H1实现电驱人形机器人原地空翻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1] - 相比前次空翻 此次G1侧空翻难度更高 对平衡控制、关节驱动及实时响应能力要求更严苛 [1] - 该技术突破标志着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的领先地位 [1]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562500)盘中成交额超10亿元 显示市场高度关注 [1] - ETF近6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 合计14.33亿元 日均净流入达2.39亿元 最高单日净流入5.96亿元 [1] - 截至14:36 ETF下跌0.71% 70只持仓股中超40只下跌 科远智慧、天淮科技、大华股份等个股跌幅居前 [1] 行业前景与预期 - 招商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0-1关键产业化节点 [1] - 马斯克透露2025-2027年量产预期分别为几千台、5-10万台、50-100万台 超出市场预期 [1] 机器人ETF产品信息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主题ETF 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 [2] - 中证机器人指数选取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包括系统方案商、集成商、设备制造商等 [2] -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发起式联接A(018344)和C(01834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