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大服务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华夏时评:黄金周人潮之下的消费韧性
华夏时报· 2025-09-26 12:18
中国经济是韧性十足的,中国消费的韧性也是十足的,但是要让韧性变得持久,要让黄金周的黄金成色 也变得更加持续,还是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去落实,把短期热闹转化为长期动能,还需要"手术刀式"的精 2025年的国庆中秋的"双节合体",不仅拼出8天的法定假期,更因杭州等地率先落地3天"秋假",让部分 家庭一口气连休11天。超长假期,像一只高倍聚光灯,把最新出台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 施》的落地成色,照得纤毫毕现。 文旅部节前预判"势必火爆",资本市场旅游酒店板块提前躁动,预测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收入、餐饮堂 食指标都会刷新纪录,可以预见的滚烫数据,既让人看见政策杠杆撬动的消费热潮,也让人思考结构性 短板还在"拖后腿"。 黄金周更像一场压力测试,检验《措施》的"含金量",也考验中国经济的消费韧性。 首先要看到,政策的红利是迅速而明显的。《措施》发布仅半月就迎来黄金周,短期效应"肉眼可见", 四条主线"立竿见影"。 第一是时间红利,《措施》首次把"优化学生假期"写进国家级扩消费文件,鼓励地方探索春秋假。杭州 9月28—30日3天秋假与国庆中秋无缝衔接,直接催生出了"11天超长黄金周"。时间变量放大,使长线 游、深度游需 ...
“十五五”的新信号——政策周观察第48期
一瑜中的· 2025-09-24 09:04
1 )外部形势判断: "十五五"时期相较于以往的五年规划期, 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2 )经济增速要求: 大国战略竞争的核心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必须着力提升自身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 合国力,才能赢得战略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 要把经济较快增长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设定明确的经济 增长目标, 以此引导市场、增强信心,也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3 )安全 : 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粮食、能源、金融等领域风险防控;修改国家安全法。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 袁玲玲(微信 Yuen43) 报告摘要 近一周,主要关注"十五五"规划相关的新信号。 9 月 12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十 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若干重要问题专题调研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要点如下: 4 )科技与产业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有效应对国 际竞争新形势和美西方国家围堵打压的根本途径……我国未来发展的潜在增长率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 升…… 建议"十五五"规划中构建全要素生产率 ...
社会服务行业双周报:8月消费数据平稳运行,国庆中秋双节将至-20250924
中银国际· 2025-09-24 02:07
行业投资评级 - 社会服务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2] 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10月1日至10月8日)推动出行市场热度上升,文旅消费需求强劲 [2][7] - 8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4%,服务消费(如旅游休闲、演出赛事)表现活跃,1-8月服务消费同比+5.1% [7]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措施》,涵盖商旅文体等多领域 [7] - 跨境游市场持续恢复,国际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4.38% [7] 市场表现总结 - 前两交易周(2025.9.08-9.19)社会服务板块上涨1.40%,跑赢沪深300指数0.47个百分点,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排名第15 [2][13] - 子板块表现分化:旅游零售(+4.94%)、旅游及景区(+4.88%)、酒店餐饮(+3.06%)上涨,教育(-0.22%)和专业服务(-1.23%)下跌 [17] - 个股涨幅前十中,云南旅游(+37.64%)、西域旅游(+20.36%)领涨;跌幅前十中,兰生股份(-16.94%)跌幅最大 [20] 行业动态与数据 - 民航数据:9.08-9.14全国民航客运航班量105,779架次,环比增长0.4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4.66% [7] - 铁路预期:国庆中秋假期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10月1日为客流高峰 [32] - 免税店进展:长沙首家市内免税店试营业,涵盖60余品类、1000余个品牌 [29] - 会展与体育:米奥会展筹划赴港上市;2024年体育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693.42亿元,同比增长31.1% [33] 投资建议标的 - 出行链公司:同程旅行、黄山旅游、丽江股份、宋城演艺等 [5][42] - 酒店品牌:君亭酒店、锦江酒店、首旅酒店 [5][42] - 免税与零售:中国中免、王府井、豫园股份 [5][42] - 就业与会展:科锐国际、北京人力、米奥会展、兰生股份 [5][42] - 演艺与餐饮:锋尚文化、大丰实业、同庆楼 [5][42]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9月19日,社会服务行业PE(TTM)为37.59倍,处于历史42.12%分位;沪深300 PE(TTM)为13.16倍,处于历史61.81%分位 [21]
政策双周报(0905-0920):基金销售费率征求意见稿发布,14D逆回购招标方式调整-20250923
华创证券· 2025-09-23 03:41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债券周报】 政策双周报(0905-0920):基金销售费率征 求意见稿发布,14D 逆回购招标方式调整 ❖ 宏观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大力度扩大服务消费 (1)反内卷: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时指出要推进重点行业产 能治理,综合整治无序非理性竞争。《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 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及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 (2)扩消费:截至今年 8 月底,财政部共拿出约 4200 亿元,带动各类商品销 售额超 2.9 万亿元。9 月 16 日,商务部等 9 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 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3)民间投资:9 月 12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 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 ❖ 财政政策:专项债可还拖欠款,下达明年提前批额度、靠前用化债额度 (1)政策基调: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 安排一定规模专项债券额度支持偿还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2)地方化债:超 6 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一次性增加的 6 万亿元专项债务 限额已经累计发行 4 万亿元。 (3)地方 ...
掘金服务消费(上)丨服务消费“新政”将为四大行业注入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9-23 01:37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五项任务举措环环相扣,建立了从供给端到需求端的全链条推进机制,最受益行业包括文化旅游与休闲娱乐、体 育健康、医疗康养、"数字+服务"融合业态。政策真正落地,则能切实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激励企业端提供真正让人心动的高品质服务。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2025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五项任务举措,包括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 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健全统计监测制度。 五项任务举措形成了一个内在驱动的增强回路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原所长杨宜勇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五项任务举措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内在驱动的增强回 路。" 杨宜勇称,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作为基础载体,是服务消费的"舞台"和"枢纽"。政策旨在支持和升级各类消费平台,包括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好的平 台能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消费体验、汇聚商业流量,是一切消费活动的基础。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作为核心引擎,是解决"消费什么"的问题。政策着力于 增加高质量、多样化的服务产品。只有供给端 ...
博时市场点评9月22日:两市缩量整固,电子板块领涨
新浪基金· 2025-09-22 08:04
【博时市场点评9月22日】两市缩量整固,电子板块领涨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9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为: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自今年5月以来,1年期、5年期LPR均维持不变。 简评:LPR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作为报价基础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保持稳定,同时商业银 行净息差仍面临压力,主动下调LPR加点的动力不足。当前宏观政策处于观察期,LPR的稳定有助于维 持利率环境的连续性。往后看,8月数据显示经济修复动能有所减弱,市场或更关注降准降息等增量政 策的可能性。 央行公告称,9月22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 投标量2405亿元,中标量2405亿元。同时,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 14天期逆回购操作。此前,央行于9月19日发布公告,对14天期逆回购操作机制进行调整,采用固定数 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的方式。 简评:此次操作机制调整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框架的优化和完善,旨在更精准地反映机构差异化的资金 需求,强化了7天期逆回购利率 ...
从“提振消费”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扩围筑牢经济增长根基
央广网· 2025-09-21 05:09
政策举措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推出19条具体举措 涵盖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和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等五大方向 [1] - 政策与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衔接 体现从整体提振到重点突破、从供给侧调整到需求侧挖掘的扩围脉络 [1] - 通过培育平台打通资源壁垒 优化消费环境解决堵点问题 为服务行业提供政策工具箱 [4] 消费结构转型 - 服务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46.1% 预计2030年突破50% 标志迈入服务型消费社会 [1] - 消费市场正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型升级 服务消费连接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双重属性 [1] - 2023年1至8月文体休闲服务类 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 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4] 行业覆盖与创新 - 服务消费覆盖餐饮 旅游 家政等传统行业 并与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等新经济形态深度融合 [1] - 催生智慧养老 在线文娱 沉浸式旅游等新业态 为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 [1] - 政策放宽中高端医疗 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增强相关服务供给能力 [4] 市场活力案例 - 文旅消费爆发式增长 村BA点燃基层体育消费热情 苏超带动观赛经济 [4] - 城市新兴消费IP持续涌现 体现服务消费巨大市场空间 [4] - 养老托育政策完善缓解一老一小照护难题 家政服务标准化推进消除消费顾虑 [4] 政策实施重点 - 需要多部门协同发力 强化政策衔接配套 在服务消费平台建设中打破数据壁垒 [4] - 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创新 推出高品质服务产品 [4] - 筑牢监管防线保障消费者权益 提升消费体验 [4]
央广时评|从“提振消费”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扩围筑牢经济增长根基
搜狐财经· 2025-09-21 02:26
政策举措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推出19条具体举措 涵盖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和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等五大方向 [1] - 政策与《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精准衔接 呈现从整体提振到重点突破、从供给侧调整到需求侧挖掘的扩围脉络 [1] - 通过培育服务消费平台打通资源壁垒 优化消费环境解决堵点问题 为服务行业提供政策工具箱 [3] 消费市场转型 - 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46.1% 预计2030年占比突破50% 迈入服务型消费社会 [1] - 消费市场正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型升级 服务消费连接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双重属性 [1] - 服务消费覆盖餐饮、旅游、家政等传统行业 并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经济形态深度融合 [1] 行业影响 - 文体休闲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今年1至8月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扩大服务消费直接带动传统服务业复苏升级 催生智慧养老、在线文娱、沉浸式旅游等新业态 [1]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增强相关服务供给能力 [3] 案例与市场空间 - 文旅消费爆发式增长 苏超带动观赛经济 城市新兴消费IP持续涌现 [3] - 服务消费是全方位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 政策红利精准对接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民生需求 [3]
扩大服务消费要保证“可支配时间”
搜狐财经· 2025-09-20 23:06
政策支持措施 - 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包含19条具体措施 涉及放宽中高端医疗等领域市场准入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等 [1] - 政策推动手段包括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1] 服务消费经济背景 - 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占比达30%以上 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 [1] - 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约55% 较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1] - 实物消费存在天花板 耐用品消费具周期性 服务消费市场价值更高 [1] 消费驱动因素 - 促消费需通过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消除消费顾虑 优化消费供给三个维度实现 [2] - 服务消费具有耗时性特征 需要可自由支配时间支撑 如旅游 演出 体育活动等 [2] - 1999年黄金周政策带动假日经济发展 中小学春秋假探索预计产生类似效果 [2] 时间要素制约 - 中国国民每年拥有13天公共假期和5至15天带薪年假 整体水平不低但落实不足 [2] - 集中休假加剧供给矛盾 影响消费体验 加班现象及双休制未落实阻碍夜经济 微度假 周末经济发展 [2] 核心发展逻辑 - 扩大服务消费需同步解决可支配收入与可支配时间两大堵点 [3] - 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消费需求可满足美好生活需求 稳定经济发展 抵消地缘冲突与贸易壁垒不确定性 [1] - 通过向世界提供机遇巩固经济全球化 [1]
金融业解决服务消费堵点应积极主动作为
国际金融报· 2025-09-20 02:15
政策框架 - 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涵盖培育消费平台 丰富服务供给 激发消费增量 财政金融支持 统计监测制度五方面共十九条措施 [1] - 政策明确部门分工 旨在形成多部门协作的政策合力 系统性解决服务消费堵点问题 [1] 金融支持方向 - 金融部门需融合货币政策 信贷政策与资本市场融资政策 多管齐下支持服务消费 [1] - 重点运用央行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激励金融机构加大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等领域供给 [2] - 未来可能扩大服务领域再贷款规模 通过货币信贷工具支持中央和地方专项债券 [2] 重点服务领域 - 金融资源聚焦养老托育 家政服务 文化旅游 教育培训等民生领域 [2] -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 放宽中高端医疗 休闲度假领域市场准入并降低融资门槛 [4] 消费刺激手段 - 通过离境退税 消费券等方式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2025年上半年离境退税商店达1万家(较2024年底增长3倍) 退税销售额增长98% [3] - 加强消费信贷支持 降低信贷成本 覆盖养老 教育等场景 配合"两新"政策及贴息政策落实 [3] 产品与机制创新 - 金融机构需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 覆盖食住行游购娱重点领域 [3] - 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 续贷 信用贷 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3] - 完善内部业务流程 从供需两端扩大高质量信贷供给 [3] 风险与合规管理 - 金融机构需平衡金融服务与风险防范 确保信贷资金精准投向优质服务消费项目 [4] - 金融监管部门将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推动行业合规水平提升 [4] - 通过资金流向管控封堵套利漏洞 形成需求升级 供给优化 消费扩容的良性循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