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

搜索文档
数据见证成就!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划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08:39
服务业开放与金融创新 - 北京累计落地约200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包括全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券商渣打证券和首家新设外商独资期货公司摩根士丹利期货 [2] - 北京绿色交易所作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开展全国减排量交易,全市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规模保持全国领先 [2] - 北京率先发布"五篇大文章"近百项系列政策和三年行动方案,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3] - 2024年末北京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新设8只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 [3]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达成初步意向基金规模530亿元,储备项目120个,已完成设立基金10只,落地规模近100亿元 [3] 招商引资与外资利用 - "两区"建设以来累计入库项目3.5万个,落地项目2.3万个,涉及金额4.5万亿元,其中外资项目超2600个,涉及外资超700亿美元 [4] - 2024年"两区"落地项目贡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2.5%和实际利用外资的63.8% [4] - 2024年北京地区涉外收支规模达2.4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7.4%,占全国16.9%,年均增速13.8% [4] - 跨境人民币收支占比从2020年49.7%提升至2024年65%,2024年北京地区发生涉外资金收付的对公主体超5万家,同比增长5.2% [4] 外贸与旅游消费 - 北京市外贸规模从2020年2.32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3.61万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5] - 2024年前5个月北京海关监管进出境旅客899万人次,同比增长22.8%,验核境外旅客离境退税申请单总金额约4.7亿元,同比增长91.6% [5]
“两区”建设五周年,这些数据告诉你北京金融业变化
贝壳财经· 2025-06-12 14:43
北京金融业发展成效 - 2024年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154.2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创近五年之最 [1] - 2024年一季度金融业增长8%,占GDP比重17.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 [1] - 金融业法人机构、从业人员数量、金融业总资产、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1] 金融机构落地情况 - "两区"建设以来累计推动约200家中外资金融机构在京落地 [1] - 包括全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安联资管、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上田八木、外资独资期货公司摩根士丹利期货等 [1] 科技金融领域成果 - 2024年末北京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 [2] - 新设8支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 [2]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达成初步意向基金规模530亿元,储备项目120个 [2] 金融创新试点 - 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海外平行基金 [4] - 落地全国首单公租房领域公募REITs [4] - 率先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4] -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惠及107家跨国公司集团 [5] 制度创新突破 - 率先建立信托财产登记机制并落地多单试点案例 [6] - 北京金融法院挂牌成立、北交所开市运行 [7] 政策支持 - 2024年发布"五篇大文章"近百项系列政策和三年行动方案 [2] - "两区"开放试点措施中金融占比近40% [2]
拓展合作边界 海博思创带动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海博思创· 2025-06-12 12:57
战略合作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扩大在零碳能源、零碳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涵盖技术研发、商务合作、高质量交付及售后服务等全维度协同 [1] - 公司与通用技术达成合作,聚焦新能源项目全周期管理、市场协同拓展、技术创新与标准共建,共同开发国内外储能标杆项目 [3] - 公司与华驰动能合作,结合电化学储能与飞轮重力储能技术,推动储能电站开发、建设及运营的创新突破 [5] 技术融合与生态建设 - 公司与宁德时代通过技术赋能与资源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向绿色、智能、高效方向发展 [1] - 公司与通用技术发挥互补优势,提升新能源领域综合竞争力,引领行业高效率与标准化发展 [3] - 公司联合华驰动能实现飞轮储能与电化学储能的技术互补,为储能市场带来新突破 [5] 行业愿景与生态协同 - 公司以"赋能绿色能源 共创零碳生态"为使命,聚合储能及相关行业优秀企业,打破行业边界促进跨产业联动 [5] - 公司通过产业链、价值链整合构建生态链,与合作伙伴共生共融,推动储能行业可持续发展 [5] - 公司通过战略合作拓展储能应用场景,为千行百业提供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1][3][5]
以文明之光 筑绿能未来
人民网· 2025-06-12 06:42
公司荣誉与定位 - 公司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1] - 公司本部办公楼实现100%绿电运营 [3] - 2024年ESG评级跃升至AA级,问鼎电力行业最高水平,并入选2024人民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企业履责案例 [8] 党建与文明创建 - 公司将文明创建定位为"一把手工程",构建"党委统领、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立体化工作格局 [4] - 2024年公司组织开展理论学习28次,制定落实措施109项 [4] - 公司48个党支部达标创优,3个获评集团示范 [4] - 公司选拔一线优秀青年党员组建宣讲团,深入29家所管单位,面向4000余名员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巡回宣讲 [4] 绿色办公与员工行为 - 公司推动绿色办公模式,员工节约行为显著,如一年节省100多个一次性纸杯 [6] - 公司食堂"零残留"餐盘叠放整齐,午休关灯成为员工习惯 [6] - 公司组织2600余人次参与劳动技能竞赛,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7] 社会责任与志愿服务 - 公司11支志愿者协会、4000余名职工开展30余场助学敬老活动 [8] - 公司长期帮扶留守儿童,如白城市青山学校志愿者活动 [8] - 2024年公司慰问救助困难员工96人次、一线员工3473人次,累计发放慰问金超百万 [9] 绿色能源与项目发展 - 公司资产总额跃升至829.64亿元,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近80%,年减排二氧化碳逾千万吨 [11] -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为全球最大的绿氢制绿氨项目 [11] - 公司在吉重点开发建设风光火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千万千瓦基地和绿色氢基能源基地 [11] 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 - 公司在吉林查干湖风电场守护候鸟回归线,在山东潍坊风光储基地反哺盐碱滩涂 [13] - 公司在蛟河市投资兴建5.12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助力其成为全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 [14] - 公司派驻"驻村第一书记"推动珲春市马川子乡依力村设施升级、产业兴农 [14]
世行将解除核能项目融资禁令
第一财经· 2025-06-12 03:09
世界银行核能融资政策转变 - 世界银行将解除长达数十年的核能融资禁令 旨在加速低排放技术开发并满足发展中国家电力需求[1] - 世行行长彭安杰要求董事会改变禁止核能融资政策 预计纳入2026年6月能源政策提案[2] - 世行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支持延长现有核电站寿命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开发[3] 电力需求与投资规模 - 全球电力需求翻倍需年投资从2800亿美元增至6300亿美元 涵盖发电/电网/储能领域[4] - 私营部门投资需银行担保和股权工具支持 世行将支持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多元能源项目[4]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被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将逐步成为更多国家的可行选择[4] 美国政策与科技企业动向 - 美国作为世行最大股东(持股15.83%)推动核电发展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改革核监管流程[6] - 政府目标在2029年1月前测试部署新核反应堆[6] - 谷歌/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积极布局核电 与美国能源企业签署大额长期采购协议[6] 欧洲政策转向与民意变化 - 德国新政府不再阻碍法国推动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平等对待的欧盟立法努力[6] - 丹麦议会推翻40年核电禁令 意大利探索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法国延长反应堆寿命并开发新一代技术[7][8] - 德国民调显示55%民众支持核能 32%支持新建反应堆 但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仍存在制度障碍[8] 欧洲核电容量预测 - 预计到2040年欧洲核电容量比2010年低5% 尽管电力需求将增长两位数[9] - 新增容量主要来自法国/英国及中东欧地区 退役计划仍将抵消部分新增产能[9] - 欧洲投资银行已为核能项目融资敞开大门 行业期待多边贷款机构跟进世行政策[8]
中企承建桑河二级水电站—— 为柬埔寨绿色发展提供助力
人民日报· 2025-06-11 21:58
入夜时分的柬埔寨上丁,中国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的轮替班组整装出发,从项目营地前往水电站厂区, 接替夜班工作。桑河干流上,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从这座水电站输往柬埔寨首都金边,为千家万户送去 光明。 桑河二级水电站拥有亚洲水电站第一长坝,是柬埔寨目前最大的清洁能源项目,也是中柬高质量共 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样板。 稳定电力供应带来发展新机遇 在水电站厂区中控室,负责水电站运营的桑河二级水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育林说:"我们的任务不仅 仅是发电,还要保障柬埔寨电网的稳定运行。" 在桑河二级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中国华能把中国式帮扶经验融入移民工程,先后完成了3个移民新村的 建设,周边地区840户、3690名移民实现整体搬迁,新村还配套建设了学校、卫生所、寺庙和警察局 等。新房分木质房和砖混房两种,充分尊重大家意愿,满足生活生产需求。 在水电站坝顶右岸,沿着副坝顺阶而下,一条清澈的小河在树林中蜿蜒,这是桑河二级水电站的仿自然 鱼道。这条鱼道全长约2900米,上下游最大水位差为26.5米,底宽4米至5米,每800米左右还设置了休 息池。恰逢洄游季节,不时有鱼群溯流而上,在鱼道中游弋。 桑河二级水电有限公司工程部主任李国庆介 ...
星星充电2.5MW/5MWh组串式储能系统发布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1 12:32
储能技术发展 - 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储能技术成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要素 [1] - 公司发布全新2 5MW/5MWh组串式储能集装箱系统,提供高集成、强防护、长寿命、易运维的储能解决方案 [1] 新产品技术特点 - 5MWh组串式储能集装箱采用All-in-one高集成设计,集成12台自研215kW PCS与自研电池系统,占地面积减少37 8% [2] - 创新性"一簇一管理"架构将电池管理颗粒度提升12倍,有效解决电池间环流问题,降低充放电过程中的"木桶效应" [2] - 模块化预制设计减少现场调试工时50%,提升交付效率,降低客户初始投资 [2] - 智能液冷温控系统将电芯温差控制在2℃以内,实现均衡衰减控制 [2] - 四重消防防护体系与五级电气保护配合全封闭直流布线设计,消除直流拉弧和短路隐患 [2] - 智能电芯监测系统支持72小时风险预警,确保系统在-30℃~55℃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 [2] 未来产品规划 - 下一代集中式大型储能系统预计2025年底推出,采用更先进电芯技术和智能管理系统,突破能量密度与系统效率极限 [3] 国际市场布局 - 5MWh集中式储能产品已获得莱茵EN 62477-1及UL 9540等国际认证,为进军欧美等高门槛市场奠定基础 [4] - 公司与欧洲能源公司Versolvio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储能系统在欧洲市场的规模化应用,加速海外布局 [4]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司将持续深耕储能技术创新,以高效、安全、智能的解决方案赋能全球能源变革 [5] - 公司将携手合作伙伴推动绿色能源普及与应用,构建清洁、低碳、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5]
中企投资印尼有三大误区?|出海·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6-11 08:14
印尼经济增长动能 - 印尼新政府提出强化主权基金运作、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绿色能源与下游产业链等政策以注入经济新动能 [2] - 印尼驻新加坡大使强调该国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活力充沛的人力资本为全球投资者提供长期合作基础 [2] - 印尼政府出台措施提振国内消费、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并释放新兴产业潜力 [2] 印尼三大战略方向 - 在电池和新能源领域建立完整产业链包括禁止未经加工矿产出口推动本地化上游加工目标2025年建成30座电池工厂 [3] - 加强粮食和能源安全推动食用油、生物燃料产能扩张加快开发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目标实现100%绿色能源供应 [3] - 推动区域合作包括东盟数字支付互联互通计划8月在中国与日本间启动跨境支付试点深化可持续发展合作 [3] 印尼国际角色 - 印尼有潜力在中美博弈间扮演"中间人"角色帮助中国企业在合规前提下寻找灵活国际路径 [2]
去年广东印尼进出口总额1718亿元 同比增12.4%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03:55
中国(广东)—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交流会 - 2024年广东与印尼进出口额达171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4% 占中国与印尼双边贸易总额的六分之一 [1] - 会议聚焦RCEP框架下的合作潜能 重点探讨数字经济 绿色能源 供应链协同 贸易投资便利化及跨境电商等议题 [1] - 印尼官员提出希望借助广东优势拓展数字经济与绿色能源合作 扩大双向贸易投资规模 [1] 双边经贸关系发展 - 中国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与外资来源国 过去十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 [2] - 印尼驻广州领事认为广东与印尼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方面具有显著潜力 [2] 合作机制与项目落地 - 会议发布《RCEP国家投资法律指南-印尼篇》 为投资提供法律指引 [2] - 广东省贸促会向印尼商界领袖颁发贸易促进会荣誉主席证书 强化民间商业纽带 [2] - 启动中印尼新生代企业家交流计划 通过双向互访机制建立长期互信 夯实经贸关系发展基础 [2]
RCEP框架下共拓新机遇,“2025中国(广东)—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广州日报· 2025-06-10 16:19
会议背景与主题 - 中国(广东)—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广州召开,聚焦RCEP框架下的合作潜能,深化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 [1] - 会议围绕合作机制建设、供应链协同、贸易投资便利化、跨境电商等议题展开研讨 [1] 经贸合作现状与数据 - 2024年广东与印尼进出口额达17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占中国与印尼双边贸易额的六分之一 [2] - 中国是印尼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与外资来源国,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近1500亿美元 [2] - 印尼期待与广东拓展数字经济与绿色能源领域合作,扩大双向贸易投资 [2] 合作路径与举措 - 广东省贸促会将发挥"粤链东盟"企业服务线上平台、印尼贸易投资服务中心等作用,支持广东企业进入印尼市场 [3] - 夯实广东与东盟企业国际供应链合作联盟机制,拓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领域合作 [3] - 联合商协会提供政企对话、经贸洽谈、涉外商事法律等服务,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3] 会议成果 - 发布《RCEP国家投资法律指南-印尼篇》,系统梳理投资法律规范,为企业提供风险防范指引 [4] - 广东省贸促会向印尼商会领袖颁发荣誉主席证书,加强合作促进两地更深层次合作 [4] - 启动中印尼新生代企业家"在一起"交流计划,建立双向互访机制,推动企业家共同成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