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通信ETF(515880)涨超3.5%,行业景气与政策驱动共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2:26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十四五"期间中国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及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带动相关产业链需求快速增长[1] - 低空经济作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场景 正带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热潮[1] 卫星互联网进展 - 中国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发射成功 并以一箭11星方式完成吉利星座04组卫星发射[1] - 卫星互联网领域呈现蓬勃兴起态势 标志着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1] 通信行业机遇 - 通信运营商凭借网络连接优势 已率先进入多个低空经济试验区和先行示范区[1] - 算力快速发展与卫星互联网兴起共同推动通信行业迎来新发展机遇[1] 通信ETF产品特性 - 通信ETF(515880)跟踪通信设备指数(931160) 选取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及终端设备制造企业为样本[1] - 指数成分股突出技术含量高与创新能力强特点 反映通信设备行业整体表现[1] - 无账户投资者可关注联接基金007817(A类)与007818(C类)[1]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小幅回调,年内份额增超127%暂居同标的第一,我国空间站首次应用专业领域AI大模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2:12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但截至发稿集体飘红 国防军工板块震荡回调 [1]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跌1.54% 成交额突破1400万元 盘中溢折率0.03% [1] - 成分股中海兰信涨超3% 上海瀚讯、振芯科技、国科军工等个股上涨 [1] - 今年以来该ETF份额增长超127% 暂居同标的之首 [1] 行业特征 - 航空航天ETF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国防军工行业权重超98% 为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指数 [1] - 按二级行业分类 航空装备与航天装备两大核心板块占66%权重 [1] - 指数深度聚焦大飞机研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 [1] 航天科技进展 - 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约6.5小时出舱活动 航天员陈冬、王杰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 [2]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搭载"悟空AI"大模型上行 为首次在出舱活动中提供智能化支持 [2] - 该模型基于国内开源模型开发 结合预训练和指令微调技术 构建航天专业领域知识库 [2] 机构观点 - 中国星网低轨卫星进入多场地协同密集发射阶段 下半年预计保持高密度发射态势 [3] - 商业航天产业链中卫星制造及发射场能力渐趋成熟 [3] - 全球光通信与AI算力需求强劲 Lumentum和Coherent财报显示数据中心与通信收入显著增长 1.6T光模块支持高性能AI数据中心 [3] - 军工板块自2月起中上游订单爆发 行业拐点已现 景气度有望向各领域蔓延 Q3为关键观察窗口 [3] - 市场风格进入高位震荡期 8月下旬中报披露密集期将回归业绩主线 [3] - 下半年为国产科技行业密集技术发布周期 AI算力、消费电子、军工、创新药等方向确定性增强 [3]
*ST铖昌:公司产品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中较为前端
金融界· 2025-08-19 01:17
行业动态 - 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近期密集发射 行业发展提速[1] - 星网近期明显加快发射节奏[1] 公司业务 - 公司产品处于产业链较为前端位置[1] - 业绩与下游需求计划相关 根据需求进行备货和批量交付[1]
5年时间大模型训练算力需求增长千倍!中国算力大会即将开幕!传输速率提升一倍,星地通信实现重大突破——《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23:59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 (一)重要市场新闻 1、美股三大指数几乎平收,纳指涨0.03%,标普500指数跌0.01%,道指跌0.08%;大型科技股涨跌不 一,英特尔跌超3%,结束此前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的趋势;Meta跌逾2%,苹果、微软、谷歌小幅下 跌;特斯拉涨超1%,奈飞、英伟达、亚马逊小幅上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 0.12%,迅雷涨超37%,知乎、爱奇艺涨超17%,金山云涨逾5%,微博涨超3%。 2、国际贵金属期货收盘涨跌不一,COMEX黄金期货跌0.14%,报3378.0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 涨0.24%,报38.07美元/盎司。国际油价走高,美油主力合约涨0.97%,报62.5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 力合约涨0.97%,报66.49美元/桶。欧洲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德国DAX指数跌0.18%报24314.77点, 法国CAC40指数跌0.5%报7884.05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1%报9157.74点。 (二)行业掘金 1、据中国算力大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以"算网筑基智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即将于8月 22日至24日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 ...
商业航天领域将培育出多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证券日报· 2025-08-18 16:14
行业发射活动与能力 -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航天科技实现一周三发高密度组网节奏 [1]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双工位验证高频次发射能力 年度发射能力有望达到60发以上 [2]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新建三号四号两个发射工位 年度发射能力均为16发 [2] 市场规模与产业集群 - 预计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 [1] - 商业航天领域有望培育多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1] - 卫星互联网组网进程持续加速 2025至2026年主要星座迈入发射加速阶段 [4] 技术发展与成本降低 - 朱雀三号目标将发射成本从4-5万元/千克降低到2万元/千克 [3] - 天龙三号发射价格已降低到2万元/千克 成本效益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3] - 力箭二号和力箭二号重型单位发射成本分别为3万元/千克和1.5万元/千克 [3] - 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 [1] - 火箭可回收技术突破使单位发射成本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3] 资本投入与融资活动 - 航天驭星完成4.3亿元C+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10亿元 [3] - 资金用于卫星互联网地面基础设施研发和批量化生产 [3] - 蓝箭航天 江苏屹信航天 中科宇航均已启动上市辅导 [3] - 商业航天IPO融资进程持续加速 [4] - 市场资金涌入商业航天赛道降低产业化探索压力 [4] 基础设施与产业布局 - 沿海加内陆互补发射网络形成 火箭发射速度持续加快 [2] - 地面段发射工位火箭端技术持续演进反哺发射进程提速 [4] - 卫星段地面段以及火箭等相关产业链环节迎来发展机遇 [4] - 2025年将见到更多运载火箭重复发射和低轨卫星组网 [4]
产业与资本共振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证券日报网· 2025-08-18 13:59
发射活动与成就 -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于8月17日22时1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于8月17日16时5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航天科技实现"一周三发"高密度组网节奏 创下我国低轨卫星星座连续发射新纪录 [1] 市场规模与产业前景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突破万亿元 有望培育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1] - 卫星互联网组网进程持续加速 2025-2026年千帆星座和"国网"星座等主要星座进入发射加速阶段 [4] - 商业航天正迎来产业与资本双重爆发 航天驭星完成4.3亿元C+轮融资 累计融资超10亿元 [3] 发射能力建设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双工位实现"接力"发射 验证高频次发射能力 [2] - 海南发射场二期新建三号、四号发射工位 年度发射能力均为16发 总发射能力有望达60发以上 [2] - 国内商业航天发射工位在运营18个 在建7个 合计25个 另有宁波、凉山、阳江发射场处于预备发展阶段 [2] 成本与技术突破 - 猎鹰九号单位发射成本约3000美元/千克 中国商业火箭控制在3万元/千克以内 载荷达10吨及以上 [3] - 朱雀三号目标将成本从4-5万元/千克降至2万元/千克 天龙三号已实现2万元/千克 [3] - 力箭二号单位发射成本3万元/千克 力箭二号重型降至1.5万元/千克 [3] - 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显著降低发射成本 提升运力 [1] 企业融资与上市进展 - 蓝箭航天、江苏屹信航天、中科宇航均启动上市辅导 向A股发起冲刺 [4] - 航天驭星C+轮融资4.3亿元 用于卫星互联网地面设施研发和全球化建设 [3] - 市场资金进入商业航天赛道 降低产业化压力 加速商业闭环实现 [4] 产业基础设施发展 - 沿海与内陆发射网络互补形成 火箭发射速度持续加快 [2] - 地面段发射工位和火箭技术持续演进 反哺卫星互联网发射进程提速 [4] - 2025年下半年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力箭二号、智神星一号等新型可回收火箭将首次试射 [2]
流动性视角看“慢牛”
华福证券· 2025-08-18 10:31
流动性视角分析 - 流动性是驱动本轮"慢牛"的重要因素,两融资金和私募基金规模增长显著,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00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新增21400亿元,同比多增13900亿元,显示存款"搬家"现象[3][13] - 散户资金活跃度提升但未达前期高点,小单周度净买入金额上升,上交所个人投资者新增开户数5/6/7月分别为155/164/195万户,但仍低于去年"9·24"行情水平[3][16] - 私募基金表现亮眼,截至2025年7月底55家百亿私募平均收益率达16.60%,其中54家实现正收益,占比98.18%[23][25]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本周(8/11-8/15)全A收涨2.95%,创业板指、科创50、深证成指领涨,通信、电子、非银金融行业涨幅居前[3][44] - 陆股通成交活跃度提升,周内日平均成交金额较上周上升640亿元,成交笔数增加223万笔,东方财富、宁德时代、中信证券为成交额前三标的,近5日涨幅分别达15.3%、6.5%、7.7%[4][62] - 杠杆资金净流入556亿元,主要流入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行业,ETF资金表现为对冲流出,主要指数ETF变动-114亿份[4][62] 行业热点与配置建议 - 智元机器人获富临精工数千万元订单,工业具身智能实现规模化商用突破[71] - 卫星互联网进入密集发射期,8月13日成功发射低轨08组卫星,7月27日至8月4日已完成三次发射[72] - 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1千亿增长至2025年6月底30万亿,增长超300倍,反映AI应用热度[73] - 配置建议关注成长行情扩散方向:国防军工、医药生物、AI产业链、汽车产业链,以及回调后的红利板块和贵金属机会[5][76] 市场结构与情绪指标 - 股债收益差下降至0.9%,小于+1标准差,估值分化系数环比下降2.7%[50] - 市场情绪指数上升30.5%至77.1,行业轮动强度MA5上升至46,高于40预警值,主题热度集中在炒股软件(21.0%)、玻璃纤维(17.3%)、覆铜板(13.6%)[51][52] - 成交额占前高比例环比上升16.9%至87.6%,非银金融、电子、有色金属多头个股占比居前[57]
睿创微纳(688002.SH):已完成卫星互联网宽带终端中频芯片的客户评测及与基带芯片的联合调试
格隆汇APP· 2025-08-18 08:54
微波领域产业链布局 - 公司建立完整微波产业链 包括T/R组件 相控阵子系统及整机产品 [1] - 在底层微波半导体领域持续建设核心竞争力 [1] - 全产业链微波产品均可应用于卫星互联网领域 [1] 卫星互联网技术进展 - 完成卫星互联网宽带终端中频芯片客户评测及与基带芯片联合调试 [1] - 具备低轨宽带卫通终端应用能力 [1] - 基于自研核心芯片及先进相控阵天线技术开展Ku及Ka频段低轨卫通相控阵终端产品研制 [1]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 - 专为空间激光通信场景研制短波红外模组 [1] - 该模组可用于快速捕获与追踪空间激光信标 [1] 业务发展前景 - 卫星通信是微波业务重要应用领域 [1] - 公司进行全方位布局 [1] - 当前收入规模较小但期望成为未来新增长点 [1]
通信ETF(515880)涨超3.6%,AI与卫星互联网驱动行业景气度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06:32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 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 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 等级相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国信证券指出,全球AI高景气度持续,通信及通信设备行业表现亮眼。工业富联AI服务器营收同 比增速达60%+,GB200系列产品实现量产爬坡,800G高速交换机营收较2024年增长近三倍。Lumentum 云计算与网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6.5%,AI数据中心全系列产品需求强劲。AVC散热产品营收占比达 59.8%,下半年GB300和ASIC散热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国内光通信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华工科技高速光 模块放量,联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4%;太辰光在MPO+CPO领域双重布局,光器件业务稳步推进。 三大运营商2025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资本开支占收比持续下降,分红比例提升。算力基础设施景气 度高,光模块、国产算力等领域表现突出。 通信ETF(515880)跟踪的是通信设备指数(931160),该指数 ...
东兴证券:商业航天发射场工位数快速增长 看好相应技术和产品服务商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6:17
商业航天发射场供需现状 - 国内商业航天发射场发射窗口紧张 商业卫星发射需排队等待 成为行业发展卡点 [1] - 截至2025年7月 国内商业航天发射工位在运营18个 在建7个 合计25个 [2]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等六大发射基地已投入运营 宁波、凉山、阳江等地发射场处于预备建设阶段 [2] 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展 - 美国星链项目运营卫星数量约7000颗 中国星网累计发射47颗 千帆星座累计发射72颗 [1] - 美国商业发射平均每月10次 中国具备每月3次发射能力 [1] - SpaceX实现星箭场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中国卫星运营商由中国星网/垣信卫星主导 民营企业参与火箭研制 [1] 发射场技术设施发展 - 测试发射指挥监控系统是核心平台 负责轨道跟踪、状态监测及指令发送 [3] - SpaceX测控系统融合陆基、海基、空基、天基资源 包括NASA设施及自建60余个地面站 [3][4] - 猎鹰9号火箭采用双通道遥测发射机 多组高度计冗余备份 铱星链路保障关键数据传输 [5] 发射场配套工程建设 - 加注供气系统是重点工程 管道超万米 覆盖液氧、液氢等推进剂加注及氦气等供气保障 [6] - 产业资本持续入场 发射场获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及基金关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