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辅助驾驶

搜索文档
京东未来三个月将招聘10万名全职骑手;瑞幸被曝“杀熟”,同杯咖啡差6元;比亚迪保险经纪公司拟解散,此前已获得财产保险牌照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4-27 23:48
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 - 华为联合11家汽车品牌(广汽、上汽、江汽、奥迪、东风猛士、岚图、深蓝汽车、北汽、阿维塔、赛力斯、奇瑞)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强调技术先行、营销透明、用户为本[3] - 宝马中国宣布接入DeepSeek AI大模型,功能将应用于国产新世代车型,三季度起率先搭载于第9代BMW操作系统的在售新车[14] 科技与AI战略 - 蚂蚁集团旗下OceanBase任命CTO杨传辉为AI战略一号位,新设AI平台与应用部及AI引擎组,推进"DATA×AI"平台搭建,获蚂蚁集团全场景AI支持[6] - 字节跳动启动2026届Top Seed大模型顶尖人才校招,覆盖大语言模型、多模态生成等方向,不限专业背景[26] 电商与本地生活 - 京东计划未来三个月招聘10万名全职骑手,提供五险一金(月均2000元)、5000元保底工资及晋升通道[8] - TikTok拟进军日本在线购物市场,筹备TikTok Shop卖家招募,此前已拓展至法德意等欧洲市场[19] - 美团辟谣"使用京东软件永久封号"传闻,称系恶意P图造谣,已固定证据并将法律追责[6] 消费与零售动态 - 瑞幸被曝"杀熟":同款咖啡价差达6元,客服称优惠券系统差异化发放,自由卡用户反而更贵[8] - 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LABUBU新品全球发售引发抢购[23][24] - 深圳山姆超市4月30日起暂停香港跨境直邮服务,因未达服务标准[23] 企业融资与并购 - Industrial Next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Khosla Ventures领投),提供智能制造产线技术[26] - 智现未来获数亿元A轮融资(国投创业、博华资本),专注半导体制造EDA软件[26] - 改店虎科技完成数千万美金种子轮融资,聚焦餐饮店铺数字化改造[27] - 康芯威完成B轮数千万元融资(君盛投资),研发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27] 智能硬件与机器人 - 美的人形机器人5月进入洗衣机工厂运维,下半年落地线下门店用于导览、制作咖啡[23] - 海尔完成并购欧洲PROFROID,引进CO₂冷媒技术并布局中央空调全场景产品[26] 智能手机市场 - 2025Q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7090万部(同比+5%),小米以1330万部(+40%)重回第一,华为1300万部居次[29] 汽车新品发布 - 郑州日产推出全球首款插混皮卡Frontier Pro PHEV,基于"星核"平台搭载AHT电混科技[27] 互联网平台动态 - 微信开通公众号/服务号礼物抽奖功能,通过小蓝包链接小店商品[19] - 抖音严打以违法犯罪噱头博流量,对违规账号无限期禁言并取消营利权限[16][17]
“安全”成上海车展热词 驾驶辅助宣传进一步规范
证券日报· 2025-04-27 16:41
政策监管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明确要求车企"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并强调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 [1]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倡议书要求企业严格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命名功能杜绝模糊或误导性表述 [1]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建议车企建立机制帮助新用户熟悉智能网联汽车功能使用方法及禁止事项 [1] 车企策略调整 - 车企在2025上海车展上将"自动驾驶"表述替换为"辅助驾驶" [2] - 华为鸿蒙智行发布会反复强调"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展示问界M8暴雨AEB刹停演示和极氪9X夜间盲区避让测试 [2] - 消费者购车时从"关注功能炫酷"转向"验证实际可靠性"部分用户要求车企出具书面承诺明确法律责任归属 [2] 技术研发方向 - 博世集团推出基于端到端模型的城区辅助驾驶方案强调"以人类驾驶方式规避障碍" [3] - 长城汽车通过公开碰撞测试直播展示电池安全和车身结构硬实力 [3] - 小鹏汽车推出智能辅助驾驶新手考试提升用户对技术边界的认知 [3] 行业协作与标准 - 华为联合广汽集团、上汽集团、江汽集团等11家车企发起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 [3] - 长安汽车设立全国唯一"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树立更高安全标准 [3] -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指出安全将成为技术普及的"速度控制器" [3] 市场竞争趋势 - 行业竞争焦点从"谁的故事更炫"转向"谁的承诺更稳" [3] - 未来赢家需在安全冗余、数据闭环与成本控制间找到最优解 [3]
华为联合11家汽车品牌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日产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动皮卡 Frontier Pro PHEV发布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4-27 11:51
宝马中国接入DeepSeek - 宝马中国宣布接入DeepSeek AI大语言模型 深化本土AI生态布局 [2] - DeepSeek功能将应用于国产宝马新世代车型 三季度率先搭载于第9代BMW操作系统的中国在售新车 [2] - 通过深度思考能力赋能BMW智能个人助理为中心的人机交互体验 [2] 华为联合车企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 - 华为联合11家汽车品牌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 强调技术先行、营销透明、用户为本 [2] - 参与倡议的车企包括广汽、上汽、江汽、奥迪、东风猛士、岚图、深蓝汽车、北汽、阿维塔、赛力斯、奇瑞汽车 [2] 零跑与一汽红旗达成电动车平台合作 - 零跑汽车与一汽集团达成合作 将向红旗提供电动车平台 助力开拓海外市场 [4] - 双方将联合开发面向海外市场的车型 红旗新车型计划2026年下半年投产 [4] - 合作细节3月已签署谅解备忘录 但电动车平台供应细节此前未公开 [4] 日产发布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动皮卡 - 郑州日产发布Frontier Pro PHEV 为日产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 [5] - 该车型同时是首款合资电混皮卡和郑州日产首款电混全球化车型 [5] - 基于"星核"全球多元越野平台 搭载AHT全场景电混科技 由中国设计研发生产 [5] AIGC产业动态 - 谷歌宣布在医疗保健领域推出人工智能计划 [9] - Stability AI发布3D视频生成工具SV3D 可根据单一图像创建多视图3D网格 [9]
阿维塔11焕新上市:搭载搭载华为乾崑ADS和鸿蒙座舱,售价28.99万元起
新浪科技· 2025-04-27 10:22
产品发布 - 阿维塔科技推出智能豪华SUV阿维塔11焕新车型,包括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共五款车型,官方售价28.99万元起 [1] - 阿维塔11全系采用华为最高配三激光智能辅助驾驶方案,搭载华为乾崑ADS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 [1] - 阿维塔11 Max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225km,综合续航1065km,WLTC馈电油耗6.2L/100km [1] - 阿维塔11 Max纯电版基于800V碳化硅平台打造,搭载宁德时代116度三元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815km,30-80% SOC充电仅需25分钟 [1] 产品配置 - 阿维塔11 Max增程版和纯电版标配英国之宝音响、帆式主动升降尾翼、静音电吸门、前排双零重力座椅及后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功能 [1] - 阿维塔11暗夜骑士版采用哑光灰外观和勃艮第红内饰,可选曜黑外观及慕紫/烟白内饰配色 [2] - 暗夜骑士版配备智能香氛系统,搭载与百万级豪车同配的KONI高性能悬架,支持20段无级变速调节 [2] 技术性能 - KONI高性能悬架采用广域自适应阻尼技术,阻尼设定范围-15%至50%,可毫秒级响应路况变化 [2] - 悬架系统涵盖十三项核心驾驶指标,包括高速稳定性、阻尼特性、防纵向晃动、防侧向晃动等 [2]
理想汽车称希望三年内跻身纯电第一梯队
第一财经· 2025-04-27 09:47
文章核心观点 理想汽车产品线总裁刘杰回应产品规划等问题,介绍i系列发展规划、产品系列、纯电产品上市计划、用户定位等,还提及车展发布车型、MEGA过往问题及智能辅助驾驶相关情况[1][2] 产品规划 - 理想汽车i系列发展规划核心聚焦用户价值,非强调销量目标,内部希望三年内跻身纯电第一梯队品牌 [1] - 未来理想汽车将形成L系列、i系列和MEGA三大产品系列,L系列为增程产品,i系列为纯电产品 [1] - 理想采用直营模式,纯电和增程系列产品不分网销售 [1] - 首款纯电SUV理想i8已开始工厂试生产,计划7月上市,第二款纯电产品i6下半年上市 [1] - 理想i8目标用户为家庭主力用车,可能是15万至25万元新能源车保有用户增换购车型 [1] - 理想i8全系标配5C超充电池和四驱 [1] 车展发布车型 - 理想汽车在车展发布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理想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和理想L6智能焕新版 [2] MEGA过往问题 - 去年理想推出首款纯电MPV MEGA后因造型争议陷入舆论漩涡,销量未达市场预期 [2] - 去年3月理想汽车CEO李想称问题一是把理想MEGA从0到1阶段当成从1到10阶段经营,二是过分关注销量让用户价值和经营效率下降 [2] 智能辅助驾驶 - 理想会响应主管部门号召,积极配合执行,将智驾焕新版改名智能焕新版,AD Max命名为高级辅助驾驶,AD Pro命名为辅助驾驶 [2] - 关于L3级试点、责任界定,理想积极与主管部门沟通,行业处于制定标准阶段,暂无定论 [2] - 理想L6Pro标配激光雷达,出于夜间安全考虑,激光雷达可弥补摄像头在夜间视觉识别的局限性 [2]
上海车展变局:智驾刹车、SUV混战、雷军没来
芯世相· 2025-04-27 04:21
核心观点 - 上海车展反映出中国车市三大剧变:燃油车时代加速落幕、中国车市重新洗牌、本土车企出海大冒险 [6][7] - 行业已从"抢蛋糕"进入"分座位"时代,混动SUV擂主未定,下一战可能转向海外市场 [9] - 车企竞争聚焦三大战场:产品战(SUV为主)、技术战(安全优先)、营销战(科技秀场) [7][8][9] 产品战:SUV成主力 混动市场 - SUV占新车比例达53%,B/C级SUV占比32% [12] - 问界M8以华为智能化+35万定价冲击月销2万辆目标 [15] - 极氪9X光辉版配置5颗激光雷达+双Thor芯片,百万级定价对标奔驰GLS [15] - 长城哈弗二代枭龙MAX将四驱混动价格压至11万级,主打轻度越野人群 [16] 纯电市场 - 2024年中大型SUV销量同比暴涨52.5%至164.6万辆,新能源占比80% [17] - 零跑B10将激光雷达车型价格压至13万级,搭载高通8295芯片+端到端大模型 [17] - 蔚来乐道L90以"大空间+换电+性价比"切入30万级家庭市场 [17] 技术战:智驾转向保守 - 工信部新规要求禁用"智驾"等宣传词汇,改为"辅助驾驶" [18] - 车企紧急修改宣传物料:比亚迪"天神之眼"后缀改为"驾驶辅助",理想L6宣传语改为"智能焕新版" [20] -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达55.7%,预计2025年突破65% [23] - 技术暗战仍在继续:华为发布ADS 4.0支持L3商用,广汽埃安联手滴滴推L4级Robotaxi [24] 营销战:生态位争夺 产业链联动 - 宁德时代曾毓群与理想李想试驾MEGA,宝马董事长与长城魏建军进行"跨国交流" [25] - 搜狐张朝阳当场购买奇瑞捷途纵横G700,成为首位车主 [25] 科技秀场 - 小米通过129元闪电黄棒球帽制造移动广告牌,排队现象成流量密码 [26] - 华为鸿蒙智行展台邀请陈道明、姚安娜等明星,黄渤现场演示问界M8防水测试 [26] - 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全场互动,比亚迪展示王朝Dynasty-D和海洋Ocean-S概念车 [26][27]
智驾宣传急刹车,有厂商连夜改传播物料丨2025 上海车展
晚点LatePost· 2025-04-24 12:40
行业监管与宣传调整 - 工信部新规促使车企和智驾供应商将宣传关键词从激进技术转向"安全"和"辅助驾驶",上海车展成为这一转变的集中体现[4][5] - 华为车BU联合11家车企发布"安全智能驾驶倡议",强调营销透明化,明确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7] - 多家车企紧急修改宣传物料,例如将"高级智能驾驶控制器"改为"L2级辅助驾驶控制器",部分供应商连续加班调整展板内容[7] 车企策略与表态 - 上汽集团发布会聚焦"尚界"品牌,华为余承东未提智驾,仅强调车身被动安全增重100多公斤[6]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指出安全是底线,反对过度宣传偶然性场景为全场景可用[7] -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提出"人机共驾"原则,L2+系统定位为"守护人"而非替代驾驶员[7] - 理想汽车将"智驾焕新版"更名为"智能焕新版",标配激光雷达以提升主动安全能力[7] - 小鹏汽车推出行业首个"AI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强化用户安全意识[7] 供应商与行业影响 - 轻舟智航发布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高阶辅助驾驶方案",突出安全实践[7] - 供应商人士透露工信部要求技术表述可用"智能驾驶",产品表述必须用"辅助驾驶"[7] - Momenta CEO认为新规有助于统一术语,推动行业制定安全标准[9] - 元戎启行创始人周光称主管部门指导意见促使行业更专注技术与安全对齐[9] 销售端执行差异 - 部分销售人员已调整话术,如岚图用"智能辅助驾驶"替代"智驾",极氪强调驾驶员需保持手扶方向盘[8][9] - 广汽埃安要求销售仅提"驾驶辅助",并透露未来高阶智驾产品可能需搭配智驾险[9] - 别克、极狐等品牌因主打基础辅助功能或硬件配置,暂未强制调整销售话术[9] 技术研发持续投入 - 大众中国CEO孟侠表示智能驾驶从"锦上添花"变为电动车关键功能[9] - 华为ADS 4方案完成6亿公里高速L3仿真验证,为量产商用做准备[7] - 阿维塔总裁陈卓认为新规规范传播但不会抑制智驾平权或技术发展[9]
200场发布会背后,是中国车企“背水一战”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24 12:19
行业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产业面临"成长为全球性龙头"的最后窗口期,上海车展成为车企背水一战的舞台 [1][6][12] - 全球经济萧条与贸易战压力下,行业从流量狂欢回归技术本质,国际观摩机会可能减少 [5][11][12] - 车企以"向死而生"心态布局,将上海车展视为电气化与智能化转型的最后机会 [3][6][37] 中国车企动态 头部五强战略 - **比亚迪**:仰望U8L以5.4米车长冲击豪华巅峰,腾势Z概念跑车搭载线控转向/云辇-M等技术,方程豹推出钛3与豹8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14] - **长城汽车**:4.0L V8发动机吸引油车粉丝,哈弗枭龙MAX全系双电机四驱限时价11.68-15.48万元,强化全球化形象 [14][12] - **吉利汽车**:整合电池业务成立吉曜通行集团,统一神盾金砖电池品牌,整车端推出银河战舰原型车/极氪9X/领克900 [14] - **长安汽车**:深蓝S09采用华为乾崑智驾,启源Q07以13.98万元起售价切入中型SUV市场 [14] - **奇瑞汽车**:捷途纵横系列覆盖40-150万元高端越野,风云A9与瑞虎9L延续性价比策略 [14] 新势力与二线车企 - **蔚来**:乐道L90主打空间与前备箱容积,萤火虫定价11.98万元起,注册"蔚乐萤"新公司 [16] - **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 i8亮相,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推动VLM/VLA智能驾驶技术 [18] - **一汽集团**:红旗H9/HS9搭载司南1000智驾系统,奔腾悦意系列谋求销量翻身 [18] - **上汽集团**:鸿蒙智行"尚界"项目投入超60亿元,智己L6搭载IMOS4.0 AI生态座舱 [20][21] - **广汽/东风**:广汽发布星灵AI全景图涵盖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东风推出天元智能技术品牌 [21] 海外巨头应对 - **丰田**:实施RCE区域总工程师制度,放权中国团队开发铂智3X/bZ5等车型,整合比亚迪等伙伴资源 [25][26] - **大众**:ID.AURA/ID.ERA/ID.EVO三款概念车分别由一汽/上汽/大众安徽量产,与小鹏技术合作 [27][28] - **其他外资**:通用升级Ultium平台至2.0版本,本田/日产采用Momenta技术弥补智能化差距 [30] 供应链竞争 - **华为**:乾崑智能技术获11家车企采用,电驱产品转速达25,000rpm,问界M9等新车密集展示 [34][35] - **Momenta**:以艺术化展台设计突出"十年挽救百万生命"愿景,客户覆盖主流外资品牌 [37] - **宁德时代**:推出骁遥双核电池首创"电电增程"技术,被媒体称为"王炸" [37] - **国际供应商**:博世/佛瑞亚等全球高管站台,试图扭转保守形象 [37]
智驾乱象,如何破局?
虎嗅APP· 2025-04-24 10:07
中国智能驾驶市场现状 - 行业经历从"智驾平权"热潮到监管收紧的快速转变 年初车企密集宣传高阶智驾 但事故后工信部规范宣传口径 [1] - 华为乾崑提出技术解决方案 通过WEWA架构实现超越人类驾驶的"超人"表现 [3] 技术架构创新 - 云端世界引擎(WE)与车端世界行为模型(WA)组成新架构 端到端时延降低50% 通行效率提升20% 重刹率下降30% [4] - 自研XMC数字底盘引擎实现中央集中控制 处理能力提升10倍 协同控制器件数增加5倍 [4] - 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覆盖"五维安全" 较3.0版本实现能力跃升 新增极端天气和驾驶员失能等场景保护 [5][6] 商业化进展 - 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发布 配合工信部L3准入政策 2025年或成L3落地元年 [6][8] - 合作车型销量居首 超第二三名总和 装机量突破50万 2024年目标200万 [10][12] - 智能辅助驾驶月活用户55.84万 自动泊车月均使用38次 研发团队达8000人 年投入超100亿 [11][12] 行业合作模式 - 与岚图等车企深度协作 提供电子软件支持而不涉足整车制造 合作车企销量显著增长 [13] - 创新供应商关系 11家车企公开支持 建立智能化赋能共识 [13][14] 安全倡议与标准 - 联合发布行业安全倡议 强调Safety First保障体系 反对过度宣传 [16] - 计划推出安全训练营 通过场景教学明确功能边界 [17] - 推动建立统一行业标准 回归安全本质 [18] 用户认知与市场趋势 - 54%新能源购车者考虑智能化因素 仅次于使用成本 [11] - 技术分级与商业宣传存在矛盾 需加强用户教育 [16]
华为热闹、小米沉默的上海车展:智驾更繁荣也更理性
第一财经· 2025-04-24 03:21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智能辅助驾驶行业宣传策略转向理性,车企更侧重用户实际体验优化而非技术参数激进宣传 [2] - 工信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管理,"组合辅助驾驶"成为官方表述,智驾等字眼被禁用 [2] - 政策收紧被视为"去泡沫化"过程,倒逼车企收敛技术边界,聚焦安全、成本与体验的平衡 [8] 车企动态与战略调整 - 华为在车展高调展示合作版图,与上汽、江汽、宝马、奥迪等车企深化智能化合作,鸿蒙智行阵容扩容 [4] - 小米汽车展台声量减弱,未提及辅助驾驶技术,反映行业对激进路线的反思 [4] - 大众汽车计划2027年启动激光雷达项目,为L3级自动驾驶做准备 [4] 技术路线与安全冗余 - 特斯拉坚持纯视觉方案,多数车企选择多传感器融合(含激光雷达)以提升冗余安全性 [7] - 激光雷达主要用于处理特殊场景和L3级自动驾驶,成本较高但能增强安全保障 [7] - 行业关注降低接管率和极端场景应对能力,强调"冗余式"智驾安全设计 [6] 市场竞争格局 - 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竞争聚焦智能化,华为、小米等新兴势力成为行业焦点 [2] - 华为通过合作快速扩大影响力,小米则因SU7事件后策略调整更趋低调 [4] - 外资车企如宝马、奥迪通过合作形式接入华为智能化生态 [4] 政策与行业规范 - 工信部新规重申"人机共驾"原则,明确系统控制权归属,强调安全性而非延缓技术发展 [8] - 政策精细化管控将过滤同质化技术方案,推动企业回归用户真实需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