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以旧换新

搜索文档
一线调研:3000亿“国补”发力,家电消费热力续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4:20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2024年9月落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著促进家电、汽车等商品销售 今年政策进一步扩围至手机等3C品类 再度引领家电卖场火爆销售行情[1] - 中央财政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其中1500亿元直接用于补贴 家电产品分两档给予20%或15%补贴 每件不超过2000元 手机等3C产品补贴15% 每件不超过500元[8] - 政策带动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销售大增 是多方力量支持的结果 包括国补、地方支持政策、商家降价、金融让利等[9] 家电卖场销售表现 - 山东三源家电1-4月销售金额2.57亿元 同比增长32% 去年四季度销售增长30%多 今年传统家电继续增长 手机品类大幅增长 1-4月及五一假期销售均有30%多增长[3] - 济南京东电器旗舰店去年11月试营业 首月销售额超1亿元 创京东电器旗舰店开店记录 今年1月至5月中旬销售额突破1.3亿元 3C国补上线后手机、平板等品类销售额环比增长30%以上[4][7] - 重庆苏宁易购多家门店客流量实现翻番 家电以旧换新订单增长超50% 今年以来3C产品销售翻番 大容量洗烘套件、万元巨幕电视等品类增幅超80% 洗地机等加入国补后销售翻倍增长[7] 汽车销售情况 - 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 山东昌硕汽车一季度销量671台 同比增长109% 营业额9331万元 同比增长139% 置换需求占比从23%升至42%[11] - 以比亚迪一款标价9.98万元新能源汽车为例 综合优惠达2.8-3.8万元 包括置换补贴、门店优惠和政府补贴 结合降低的车贷首付比例 部分消费者可实现很低首付甚至零首付[9] - 国补政策缓解经销商压力 通过销量扩张降低库存并促进盈利增长 部分经销商利润增长幅度较大[11] 产业链影响 - 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相关企业营收和利润改善[12] - 京东集团2024年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近5650亿元 同比增长48.3% 2025年一季度收入1443亿元 同比增长17.1%[12] - 海信家电2024年营业收入927亿元 同比增长8.4% 扣非净利润26亿元 同比增长10.7% 2025年一季度营收248亿元 同比增长5.8% 扣非净利润10亿元 同比增长20.3%[12] - 家电回收企业业务量大幅增长 益信科技业务量同比增长40% 回收约4万吨废旧家电[12] 消费趋势变化 - 家电市场呈现品质化、健康化、智能化、场景化新趋势 大容量洗烘套件、巨幕电视等品类增幅超80%[7] - 国补政策抬高客单价 京东电器济南店客单价平均提升30% 彩电客单价从8000元提升至1.1万元 85英寸以上彩电占销售额80%以上 98英寸占30%左右[11] - 清洁类家电受重视 济南京东店基于线上数据将其作为核心品类展示 占门店小家电销售额70% 部分品牌三天销量突破200台[6][7] 政策持续性与行业展望 - 家电卖场对二季度消费前景乐观 期待更多品类纳入国补范畴[1] - 存量家电置换需求巨大 以旧换新销售量与存量家电比较比例仍很小 居民消费升级潜力大 将有力支撑消费复苏[15] - 重庆截至5月13日商务领域消费品换新累计申报补贴42.88亿元 惠及消费者340万人 直接拉动汽车等重点商品销售288亿元[15] - 行业竞争依然激烈 部分汽车厂商存在增收不增利现象[1]
财政统筹资源支持提振消费
经济日报· 2025-05-27 22:26
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运用财政补贴、贷 款贴息等政策工具,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将促消费同惠民生、补短板结合起来,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 能力,更好发挥消费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财政支持提振消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政策落地以后效果如何?记者近日深入山东、重庆两地进行了调研 采访。 保障民生稳消费 有钱才能消费,有保障才敢消费。财政政策提振消费,拿出真金白银做好民生保障,为消费者解除后顾之 忧。 "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是提振消费的根本举策。"山东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山东财政部门把提 振消费作为重点任务和必须持续用力的长期性工作来抓,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考虑政府和市场关系,将当前 刺激消费与长期改善预期相结合,形成了敢消费、愿消费、乐消费的良好局面。 2024年,我国消费市场实现总体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消费对经济 增长贡献率为44.5%,继续发挥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作用。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 年的《政府工 ...
长沙联通落实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三进”活动首站告捷
长沙晚报· 2025-05-27 10:25
活动概况 - 湖南省消费品以旧换新"三进"系列活动首站在长沙市商务局启动 活动由湖南省商务厅统筹部署 长沙联通承办 采用"产品展销+政策宣贯+便民服务"模式 打造全省首个沉浸式惠民消费样板场景 现场吸引超数百人咨询体验 [1] - 活动现场设置3C数码购新 家电以旧换新国补"三进"活动展区 产品展示区汇聚华为 小米等主流品牌旗舰机型及智能家电 专业顾问团队提供产品体验与政策解读 [1] - 便民服务区特设手机贴膜特色服务 搭配零食补给 云电脑等创新产品互动体验区显著提升市民参与热情 [1] 政企合作 - 长沙联通与商务局以旧换新专班负责人就3C数码购新及家电国补以旧换新政策落地 业务合作进行交流探讨 双方将协同推进惠民政策高效实施 实现政企双向赋能 [1] 后续计划 - 长沙联通将建立常态化政企对接机制 定期更新惠民产品清单 开发线上服务平台 贯通"政策查询-产品选购-补贴申领"数字化全流程 组建专业服务小组提供上门办理等定制服务 [2] - 公司年内计划开展500场以上惠民专场活动 通过"政府搭台 企业让利 群众受益"模式 让更多用户享受优质服务与政策福利 [2]
瞭望评 | “以旧换新”如何顺风又顺水
搜狐财经· 2025-05-27 06:58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江苏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5月18日已有1200万人申报或享受补贴,资金使用规模超133亿元[1] - 旧房装修及厨卫局部改造领域自2月活动启动以来惠及9907户家庭,发放补贴约2亿元[1] 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 汽车置换补贴申请流程复杂,消费者容易填错且难以修改[1] - 部分商家不在补贴名录导致消费者无法享受补贴[1] - 补贴到账缓慢影响消费者体验[1] - 现行申请流程存在不合理设置,需依赖网络攻略才能完成[3] 流程优化建议 - 系统应设置醒目标识提示关键手续,增加自动纠错功能[3] - 政策宣导需提供更详尽的图片说明书,简化操作步骤[3] - 流程设计应增加实时校验和容错补正功能[3] - 建议接入高频使用平台,避免强制下载专用APP[3] 政策改进方向 - 政务服务可借鉴"傻瓜操作"模式,无需注册账号或学习教程[3] - 页面设计应减少复杂流程,提供清晰指引替代"猜谜游戏"[3] - 政策成效的检验标准应聚焦群众实际体验而非文件厚度[4]
长沙以旧换新释放“乘数效应”
长沙晚报· 2025-05-27 03:39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长沙已有超过283万人次享受补贴优惠,直接带动销售额171.27亿元[1] - 通程电器整体销售同比增长30%,一级能效产品换新占比近90%[2] - 大屏彩电、大容量冰箱、洗烘一体机等绿色智能家电呈现爆发式增长[2] 家电行业表现 - 通程电器通过"四进入"活动提供上门量房、全屋家电设计等公益服务[1] - 消费者通过"国补+商场补贴+旧品抵扣"综合优惠可达2000多元,相当于八折[2] - 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纳入补贴后市场迎来换机热潮[2] 汽车消费市场 - 长沙"五一放价驾享星城"活动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消费者最高可享补贴2.2万元/台[3] - 湖南汽车展览会累计订车、卖车21657辆,预计销售金额达50.02亿元[3] 区域消费数据 - 长沙核销政府补贴资金20.05亿元,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成交金额占全省超40%[3] - 数码3C购新占比全省超50%[3] - 2025年1至4月家用电器、家具、通信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5%、28%、57.2%[3]
消费品“以旧换新”背后,有哪些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密码
第一财经· 2025-05-27 02:09
国补资金规模与分配 - 2024年中央财政首次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入150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2025年增至3000亿元,地方按比例配套资金 [1][3] - 中央财政已在2025年1月和4月分别下达地方两批合计162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 [3] - 资金分配考虑常住人口、GDP、汽车家电保有量、2024年政策执行情况等因素,向成效较好地区倾斜 [5] - 央地资金分担比例为东部85:15、中部90:10、西部95:5 [5] 政策实施效果 - 截至5月5日,五大类产品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 [11] - 重庆已兑付补贴资金24.7亿元,拉动消费超314亿元,惠及数百万消费者 [2] - 山东截至4月27日收到补贴申请64亿元,销售额503.6亿元,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29.2%、50.2%和54.8% [7] - 重庆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4.1%,比去年全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 资金监管机制 - 财政部明确"两新"资金使用"负面清单",禁止用于平衡预算、偿债等 [12] - 重庆建立三级主体监管责任和"五方"监管体系,运用智慧化手段全链条监测 [12][13] - 山东推行补贴实名制管理,建立核验系统和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对违规商家取消资格并追缴资金 [13][14]
以旧换新持续火热 消费市场活力满满
证券日报· 2025-05-25 16:15
政策实施与市场反响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通过“国补+平台补贴+旧品抵扣”等多重优惠,为消费者带来显著折扣,例如空调购买可节省840元,相当于七五折 [1] - 政策刺激下市场需求旺盛,安装服务商反馈以旧换新订单每日排满,显示出强劲的消费热情 [1] - 2024年1月至4月,超过3400万名消费者参与家电以旧换新,购买12类家电产品超5100万台,直接带动销售1745亿元 [1] - 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方案自1月实施以来成效显著,截至5月22日,吸引4884.8万名消费者购买5148.3万件产品,带动销售1432.6亿元 [1] 行业销售表现与增长 - 2024年1月至4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达3469亿元,同比增长23.9%,增速远超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个百分点 [2] - 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自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已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显示行业持续高景气度 [2] - 2024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其中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大幅增长,对整体零售增长支撑作用明显 [1] 政策支持与优化措施 - 国家追加下达2024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地方政府积极优化政策执行,如辽宁省将家电补贴品类从8类扩充至20+X类,补贴核销渠道由2个拓展到10个,提升便利性 [2] - 流程简化效果显著,汽车补贴信息填报项从17项缩减至4项,并探索“T+5”预拨付模式以缩短商户垫资周期,减轻资金压力 [2] 市场潜力与前景 - 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且处于消费升级关键阶段,以旧换新等政策有助于进一步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2] - 消费已成为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预计随着政策落实,消费市场活力满满的态势将长期保持 [1][2]
4月经济有什么特征?
2025-05-25 15: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消费、投资、出口、财政、股票、债券等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消费 - 核心观点:4月社零增速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略有回落,若政策效果不快速衰减,全年社零增速有望维持在5%左右;汽车消费增速显著放缓 [1][2] - 论据:4月以旧换新涉及的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和通讯器材类零售增速基本在20%以上,但汽车增速从3月的5.5%回落至0.7%;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贡献率从2.1%提升至2.4%,若全年维持在2%以上,3000亿元资金投入将拉动社零增速上升1.2个百分点 [2][5] 投资 - 核心观点:4月投资整体维持高位,制造业投资小幅回落,房地产投资跌幅扩大,需警惕地产下行对投资的拖累 [1] - 论据:4月制造业投资小幅回落1个百分点至8.2%,基建投资同比基本持平,房地产投资跌幅扩大;整体投资维持高位得益于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支持及出口超预期 [2] 出口 - 核心观点:4月出口同比增速达8.1%,预计全年出口可稳在零以上 [1] - 论据:4月出口超预期得益于美国关税政策落地前的抢出口效应、东盟等区域转口贸易规模上升及稳外贸政策见效;中美关税水平稳定,中国产品仍具价格优势,对美出口及整体出口前景不悲观,对东盟、非洲等地区贸易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2][7][8] 财政 - 核心观点:4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9%,支出同比增长5.8%,财政发力节奏加快,关注7月美国全球关税豁免到期后的中美谈判进展 [1] - 论据:4月全国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速1.9%,税收是主要贡献项,个税同比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为5.8%;一季度收支矛盾有所减弱,下一个观察点是7月9日美国全球关税豁免到期后的中美谈判进展及8月12日之后是否延续其他地区关税豁免 [2][4][9] 股票市场 - 核心观点:4月上旬以来小盘股明显优于大盘股,未来大中盘风格可能持续占优,中长期建议配置红利加小盘组合,短期关注防御类板块 [1][3] - 论据:4月上旬以来中证2000微盘股指数涨幅显著,市值50亿以下个股组合平均涨幅约21%,市值1000亿以上个股组合平均涨幅约8.5%;前期小微盘股跌幅更大,反弹弹性更强,且市场敏感度高,易受资金青睐;历史规律显示市场上涨初期小微盘股表现好,行情演绎后风格切换到大中盘,增量资金偏好大中盘股,美方科技打压升级对小微盘股影响更大,交易拥挤度差处于历史低位时风格由小微盘切换到大众盘;近期市场情绪下降,防御类板块如公共事业、银行、交通运输和煤炭等更具吸引力 [10][13][14] 债券市场 - 核心观点:市场期待央行重启国债买卖,重启操作应在时机把握、发行方式和机制安排三方面优化;理解债券市场的市场化发行与定价机制 [15][17] - 论据:去年12月国债收益率下行受央行净买入国债影响;重启操作时,应在债券供给加大且市场担心供过于求时买入,可面向个别国家承销团成员定向发行,注意消息披露与预期管理;公开发行的债券不一定市场化定价,定向发行也可实现市场化定价,国债发行时点、规模及期限可由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协商确定 [15][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3月20日至4月7日,上证50和沪深300等大盘指数跌幅在8.4%至10.5%之间,中证1000和中证2000等小盘股指数跌幅在16.3%至18.8%之间,此后市场反弹,小盘股指数表现出较高弹性 [11] - 中美互降关税缓解市场悲观情绪,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小微盘股指数表现相对更好,近期A股主题投资活跃使小微盘股指数受益 [12] - 4月到5月,动量因子表现出较强持续性,反转因子占优时间减少,近一到两周动量因子获持续正收益;小市值风格占优,小盘股在震荡回调中波动大但仍具优势;4月至5月被动资金对A股净买入力度强劲,两融交易力度相对较弱,ETF资金是重要长期坚定头寸;本周贵金属和汽车行业表现占优,红利和微盘在创年内高点后短线快速调整 [18] - 当前投资应重视ETF等长期坚定头寸,关注3300点以下筹码充分交互区间;重点配置小市值股票,警惕红利及微盘指数调整风险;中长期持有红利加小盘组合 [20]
海南以旧换新带动消费品销售超138亿元
海南日报· 2025-05-25 01:14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海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38亿元 [1] - 政策覆盖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家居家装和电动自行车等耐用消费品 [1] - 商家推出产品上新、让利促销等举措,手机等数码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1] - 家电卖场将以旧换新作为促销重点,销售额持续走高 [1] - 海口、三亚等地结合补贴政策推出购车补贴等活动,汽车销售门店实现客流和销量双增长 [1] 各品类销售数据 - 汽车报废更新0.5万辆,拉动新车销售7.18亿元 [2] - 汽车置换更新5.81万辆,拉动新车销售96.86亿元 [2]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98万辆,拉动新车销售2.08亿元 [2] - 家电以旧换新53.7万台,拉动家电消费15.07亿元 [2] - 家居家装以旧换新8.18万套(台),拉动家居家装消费8.22亿元 [2] - 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33.3万台,拉动手机等数码产品消费9.46亿元 [2] 消费市场表现 - 前4个月海南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7% [2]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6%,其中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3% [2] - 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增长30% [2] - 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倍 [2]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3倍 [2] - 前4个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8.7% [2]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6倍 [2]
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山东样本
经济观察网· 2025-05-24 04:35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效果 - 山东省截至2025年4月27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申请达64亿元,带动销售产品544.3万台(套),销售额503.6亿元 [2] - 政策带动一季度限上单位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29.2%、50.2%、54.8% [2] - 2024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960.4亿元,增长5%,家具、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9%、2.7%、4.2% [5] 政策覆盖范围与标准 - 2025年国家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围 [6] - 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4类家电补贴,补贴品类扩至12类 [7] - 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首次纳入数码产品补贴范围 [7] - 家电补贴标准分15%和20%两档,封顶2000元 [4] 企业参与与销售表现 - 京东电器济南泉城路店2024年11月试营业首月销售额破1亿元,2025年"五一"当天销售额达960万元 [4] - 该店当前营业额1.3亿元中超90%商品参与国补计划,手机等3C产品加入后国补品类占比提升至90%(2024年为85%) [4] - 店铺根据消费者反馈迭代20%商品,重点更新清洁类产品和彩电 [4] 地方特色措施与资金管理 - 济南市推出新车首保消费券,最高补贴3000元 [7] - 山东建立预拨资金机制,对合规企业给予最高80%垫付金额预拨,泰安市2025年预拨1.27亿元覆盖1000余家企业 [8] - 通过大数据监管实现补贴全流程闭环管理,汽车报废更新实行实名制核验与第三方复核 [9] 跨部门监管与违规处理 - 山东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对"先涨价后补贴"等违规行为取消参与资格并追缴资金 [3] - 对套骗补行为依法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