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重项目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83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又来了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9:00
国债发行计划 - 财政部将于近期发行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和10年期国债 合计发行规模2370亿元[1] - 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830亿元 不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 招标时间为2025年8月22日[1] - 10年期记账式附息国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1540亿元 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4]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 - 2025年第三季度将合计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2] - 发行期限包括20年 30年和50年三种类型 全部采用按半年付息方式[2] - 8月22日将首发30年期特别国债 9月还将续发30年及50年期品种[2] 资金规模与用途 - 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总规模13000亿元[3] - 其中8000亿元用于支持"两重"项目建设 5000亿元用于"两新"政策扩围[3] - 设备更新领域已下达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 支持约8400个项目[3] 资金执行情况 - 上半年已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6583亿元[3] - 设备更新项目带动总投资超过10000亿元[3] - 资金覆盖工业 能源电力 交通运输 医疗等十多个重点领域[3] 政策导向 - "两重"和"两新"仍是下半年财政政策主要抓手[4] - 超长期特别国债 地方专项债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提供充足发力空间[4] - 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成为财政政策重点方向[3]
两重”项目建设“加速跑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湖北宜昌北站主体结构完工 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313公里)进入收尾阶段 通车后将形成武汉往返武汉高铁环线 实现武汉襄阳宜昌1小时互通 [1] - 沿江高铁项目(渝宜高铁/渝万高铁/合武高铁/北沿江高铁)建成后将与既有铁路网络融合 形成川渝与华中华东快速客运通道 [1] - 国家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 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 [1] 重大工程项目进展 - 上海港洋山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西1区陆域吹填完成 将建成上海港最大单体自动化码头 [2] -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进入导流洞主洞开挖阶段 两条超千米隧道施工中 [2] - 西藏安多县土硕100兆瓦光热电站正克服4650米超高海拔等"三重挑战"建设 [2] 能源与电力工程 -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 实现新疆绿电7毫秒送达重庆 带动上下游投资超1000亿元 [3] - 哈重直流工程创造1万个建设岗位和3万个配套产业岗位 三一重能风电装备年产近200套 [3] -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8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沿江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采用"领航号"盾构机 实现14.25千米独头掘进 国产盾构机全球市场份额近70% [4] - 金沙江银江水电站3号机组创亚洲最大单机容量(65兆瓦)和世界最大转轮直径(7.95米)纪录 [4] - 兵工集团研发120立方米矿用洒水车 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环保解决方案 [5] 国家战略工程规划 -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目标 国家发改委将科学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 [5]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两重”项目建设“加速跑”
人民日报· 2025-08-03 02:38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湖北宜昌北站主体结构完工 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全长313公里)进入收尾阶段 通车后将形成武汉往返武汉高铁环线 实现武汉襄阳宜昌1小时互通 [1] - 沿江高铁项目(渝宜高铁、渝万高铁等)建成后将与既有铁路网络融合 形成川渝与华中华东的快速客运通道 [1] - 国家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 今年8000亿元清单已全部下达 [1] 重大工程项目进展 - 上海港洋山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西1区陆域吹填完成 将建成上海港最大单体自动化码头 [2] -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进入主洞开挖阶段 两条超千米隧道施工中 [2] - 西藏安多县土硕100兆瓦光热电站正建设 面临4650米超高海拔等三重挑战 [2] 能源与电网建设 -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 实现7毫秒新疆绿电送重庆 带动上下游投资超1000亿元 [3] - 工程创造1万个建设岗位和3万个装备制造/能源服务岗位 三一重能风电装备年产近200套 [3] -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4.6%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8个百分点 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沿江高铁崇太长江隧道使用"领航号"盾构机 实现14.25千米独头掘进 国产盾构机全球份额近70% [4] - 金沙江银江水电站3号机组创亚洲最大单机容量(65兆瓦)和世界最大转轮直径(7.95米) [4] - 兵工集团研发120立方米矿用洒水车 为绿色矿山提供环保解决方案 [5] 国家战略工程规划 -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目标 [5] - 国家发改委将科学谋划"十五五"重大工程项目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5]
“两重”项目建设“加速跑”(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02 22:0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湖北宜昌北站建设进入收尾阶段,站房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成,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全长313公里,是全线首个开工项目,通车后将形成武汉往返武汉高铁环线,实现武汉、襄阳、宜昌1小时互通[1] - 沿江高铁项目包括渝宜高铁、渝万高铁、合武高铁、北沿江高铁等,建成后将与既有铁路网络深度融合,形成川渝与华中、华东的快速客运通道[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1] 重大工程建设进展 - 上海港洋山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西1区陆域吹填完成,正在建设上海港最大的单体自动化码头[2] -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施工进入主洞开挖阶段,两条超千米的"地下巨龙"正在成形[2] - 西藏安多县土硕100兆瓦光热电站建设面临4650米超高海拔、超低温度、极弱电网环境三重挑战[2] 能源与电力工程 -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实现新疆绿电7毫秒送达2200多公里外的重庆,成为"疆电外送"第三条直流通道[3] - 哈重直流工程投资286亿元,带动上下游投资超1000亿元,创造1万余人工程建设岗位和3万余人在装备制造、能源服务等领域的就业机会[3] - 三一重能(巴里坤)风电装备公司在"疆电入渝"工程带动下,风电装备订单量快速增长,年产近200套[3]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沿江高铁崇太长江隧道使用"领航号"盾构机完成14.25千米独头掘进,国产盾构机占全球市场份额近七成[4] - 金沙江银江水电站3号机组创下65兆瓦亚洲最大单机容量和7.95米世界最大转轮直径纪录[4] - 兵工集团研发120立方米矿用洒水车,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高效环保解决方案[5] 经济影响与政策支持 -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3] - "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科学谋划"十五五"重大工程项目[5]
需求展望偏弱 下半年钢价承压
粗钢需求总体情况 - 1月—5月粗钢表观需求量为42888万吨 累计同比下降1.4% 降幅较2023年扩大0.2个百分点 [1] - 粗钢消费量37260万吨 累计同比减少3.6% 其中房地产消费降幅达12.7% 非房地产消费降幅1.1% [1] - 粗钢出口5628万吨 累计同比增长15.7% 对需求形成1.7个百分点的正向拉动 [1] 房地产领域需求分析 - 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至2.9% 待售面积增速放缓至4.2% 但住宅库销比仍维持在21个月以上高位 [2] - 房屋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分别同比减少22.8%和9.2% 显示房地产粗钢消费将持续承压 [2] - 当前去库存进度显著慢于2016年周期 预计年底库销比仍高于18个月警戒线 [2] 基建领域需求动态 - 1-5月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3.8% 扭转2023年8月以来的负增长 [3] - 重大项目开工投资额增速从1-2月的38.8%回落至1-5月的11.3% 基建钢材消费同步放缓 [3] - 下半年"两重"项目特别国债额度仅剩3000亿元 较上半年5000亿元明显减少 [3] 制造业需求结构性变化 - 设备更新特别国债支持规模下半年不足270亿元 较上半年1730亿元大幅缩减 [4]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拖累非房地产粗钢消费 传统制造业投资加速未能抵消影响 [4][5] - 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别国债下半年额度不足1400亿元 汽车家电销售增速或回落 [5] 出口市场趋势 - 对越南钢材出口同比减少25.7% 占比从11.5%降至8.4% 因反倾销关税影响 [6] - 21起反倾销调查结果将于下半年落地 涉及韩国泰国等主要出口市场 [6] - 钢坯出口同比激增305.7%至472万吨 行业已建议出台限制措施 [6] 全年需求展望 - 预计6-12月粗钢日均需求较5月下降5.6% 全年需求同比降幅1.5% [7] - 若控产政策力度不足 钢价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7]
山东路桥(000498) - 000498山东路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1:0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9 亿元,同比增长 1.89% [2][8]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95% [2][8]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 81.03% [2][3][8] - 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预算 740.2 亿元,比 2024 年增长 3.74% [4] - 2025 年公司净利润预算 31.3 亿元,比 2024 年增长 3.59% [4] 公司业务发展 - 2025 年 3 月,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山东高速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以装备设施研发制造为核心,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3] - 2025 年公司深耕路桥施工业务,加大“进城出海”力度,开拓新兴业务板块,巩固路桥施工业务领域,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开辟“进城”路径,深耕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构建“出海”格局,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海外市场;开拓水利环保等新兴板块 [3][4] 行业政策与前景 - 国家推出系列支持政策,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稳固 [4] - 2025 年山东综合交通投资确保完成 2500 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9300 公里;到 2025 年,山东高速公路通车及在建里程达 10000 公里,双向六车道及以上占比 36%,全省铁路总里程力争达 9700 公里,高速(城际)铁路营业及在建里程达 4400 公里;2025 年山东高速集团确立高速公路“6 通车、4 开工、432 亿元投资”建设任务 [5][6] - 到 2035 年,建成 70 万公里左右综合立体交通网,其中高速铁路 7 万公里,普速铁路 13 万公里,铁路合计 20 万公里,公路中国家高速公路网 16 万公里 [7] - 2025 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1.3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3000 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4.4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5000 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 7350 亿元 [7] - 到 2027 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更加完善,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深入推进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