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研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年度演讲:曾因质疑陷入严重内耗,挣扎了许久,找到破局的道路
搜狐财经· 2025-09-25 15:17
公司战略与反思 - 公司创办15周年之际通过汽车和芯片领域的突破实现重大改变 源于5年前触及灵魂深处的反思 [3] - 公司曾因行业巨头苹果 三星 华为的竞争压力以及外界质疑如组装厂和没技术等陷入严重内耗 [1][5] - 公司通过复盘找到破局道路 逆天改命 并引进外部顶尖人才 现有12位高管中9位为新面孔 [5][10] 芯片研发进展 - 芯片是公司成功的必由之路 自研手机SoC至少需坚持10年并投入至少500亿元 [1][5] - 公司造芯始于2014年 但经历澎湃S1发布后停掉SoC研发 复盘得出需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 [7] - 2021年重启造芯 投入上百亿 历时3年于2024年5月玄戒O1首次回片并成功点亮 后续搭载于手机和平板 [7] 汽车业务发展 - 公司造车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 目标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 [7][8] - 小米SU7 Ultra于2021年12月立项 但2022年春节后曾暂停 5月因SU7项目进展突破而重启 [10] - 公司内部购买3台特斯拉Model Y拆解学习 雷军称其为好车 并建议用户考虑Model Y或理想L6 [1][10] 新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小米17系列手机 起售价4499元(12GB+256GB) 搭载7000mAh小米金沙江电池 [1][14] - 小米17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采用第三代3nm制程工艺 最高主频4.6GHz [20] - 公司宣称小米17标准版续航几乎是iPhone 17(3692mAh)的两倍 重载游戏帧率更高且温度更低 [20] - 小米17 Pro系列全系搭载创新妙享背屏 可实现后置主摄自拍 屏幕尺寸为6.3英寸和6.9英寸 [20] - 产品于9月27日10点正式开售 已开启预售 [1][20] 人事变动 - 原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因泄密被辞退 未出现在高管名单中 但其在线观看演讲直播 [12]
小米17起售价4499元、对标苹果 雷军今年能否“跳级”圆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5:17
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发布高端旗舰手机小米17系列 全面对标苹果iPhone 产品定价4499元起至6999元 采用高通骁龙8 Elite Gen5芯片 未搭载自研玄戒芯片[3][4][5][6][8][11] - 公司持续投入自研芯片开发 已投入135亿元研发资金 单次投片成本超2000万美元 但芯片业务与造车同时进行导致资金压力巨大[3][8][9][11] - 小米高端化战略取得进展 国内4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提升至24.7%和15.4% 并通过"人车家"生态和线下门店扩张推动超高端市场发展[15][16] 产品发布详情 - 小米17基础版售价4499元起 采用龙晶玻璃面板 配备7000mAh电池 续航宣称达苹果两倍[5][6] - 小米17 Pro系列4999元起售 顶配版5999元 配备背屏设计及掌机保护壳 搭载徕卡影像系统[5][6] - 小米17 Pro Max起售价5999元 顶配6999元 升级7500mAh电池及"超级像素"技术[6] - 全系采用骁龙8 Elite Gen5首发芯片 与高通发布实现"无缝衔接"[8] 自研芯片进展 - 小米为全球第四家发布3nm制程手机处理器企业 但新品未搭载自研芯片[8][11] - 芯片研发成本极高:3nm芯片开发费用近10亿美元 7nm约2.17亿美元 5nm达4.16亿美元[9] - 团队认定必须从高端芯片切入 中低端路线"没戏" 但面临技术成熟度与供应链风险[3][9][12] 高端化战略实施 - 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占率提升:4000-5000元价位达24.7% 5000-6000元价位达15.4% 同比分别提升4.5和6.5个百分点[15] - 线下渠道建设目标3万家门店 海外计划400-500家 采用直营模式强化控制力[16] - "人车家"生态协同获比亚迪等车企支持 有望导入高质量用户群体[16] 品牌定位挑战 - 消费者认知中长期存在"性价比"标签 4000元以上高端市场竞争力薄弱[15] - 专家建议通过子品牌打造独立高端定位 以区隔现有形象并降低认知冲突[17]
雷军开讲,机圈枪响
北京商报· 2025-09-25 15:10
而今年的新品——数字旗舰小米17系列,序号跨代代表着产品力的越级提升。小米多位高管在预热期便轮番站台,造势这代"史上最强小米手机"。 演讲后的新品发布会,关于17系列的种种细节依次揭晓:标准版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搭配7000mAh大电池与浮动长焦等卖点的情况下"加量不加 价",起售价依然4499元;Pro系列搭载创新"妙享背屏",可设置时钟、AI人像等,还支持出行、音乐等重要信息通知,起售价4999元;Pro Max搭载6.9英寸 屏幕及公司史上最大容量的7500mAh电池,起售价5999元。 外界同样清晰看见的是,在自研玄戒O1芯片落地装机、造车业务连战连捷后,摆在人们面前的毫无疑问也是史上最强小米。 9月25日傍晚,京城的灯火在暮色沉沉中逐渐璀璨,车流裹挟着人流向国家会议中心方向汇聚,配上随处可见的艳红色宣传海报,年度大戏的氛围很早便织 就得分外热烈。 这是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举办第六次年度演讲的场地,演讲的主题被定为"改变"。雷军说,小米在过去五年经历了包括自研芯片与汽车量产等一系列跨越, 完成了改写自身轨迹的巨大蜕变。 不过,眼下竞逐"最强"二字的,恐怕不止小米——赛道另一侧,苹果iPhone ...
小米17,4499元起售!雷军最新演讲:不少人对小米有偏见 我曾陷入严重内耗;拆了3辆Model Y 真的是好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4:44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坚定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7] - 公司15周年之际在汽车和芯片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引发行业刮目相看[7] - 自主研发V8s超级电机 通过自有工厂制造以避免被质疑为供应商技术[2] 芯片研发历程 - 造芯始于2014年松果电子 但澎湃S1发布后暂停SoC研发[7] - 2021年重启芯片研发 投入超百亿资金[8] - 2024年5月玄戒O1芯片成功回片并点亮系统 次年正式搭载于手机和平板[8] - 自研芯片需手机团队协同支持 且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7] 汽车业务发展 - 2021年12月SU7 Ultra立项 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8] - 2022年春节后暂停Ultra项目 5月因项目突破进展而重启[10] - 团队拆解三辆特斯拉Model Y进行零部件级学习[10] - 公开认可竞争对手产品 建议用户考虑Model Y和理想L6[10] 新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起售价4499元 最高配置版6999元[2][10][11][12][14] - 跳过16系列直接发布17系列 包含标准版/Pro/Pro Max三个版本[10][11][14] - Pro系列搭载创新妙享背屏 支持后置主摄自拍功能[11] - 提供多款配色:雪山粉/冰融蓝/经典黑白/森野绿/冷烟紫[10][12] - 性能对标iPhone 17 Pro 宣称游戏帧率更高且温度更低[10] - 512GB版本起售的Pro Max定价5999-6999元[14] 市场表现与舆情 - 9月25日股价收涨4.48% 达59.45港元/股 总市值1.55万亿港元[6] - 公司面临"组装厂/缺乏技术/只会营销"等舆论偏见[7] - 前高管王腾因泄密被辞退后仍关注发布会直播[4] - 公开呼吁用户反馈意见 并邀请苹果用户尝试小米产品[14] 产品生态拓展 - 推出兼容iPhone 17系列的磁吸充电宝[14] - 发布小米平板8系列及"小米科技家电"高端新品[10]
小米17系列发布,4499元起!雷军年度演讲:曾因质疑陷入严重内耗,内部买了三辆Model Y拆解学习;被辞退的王腾线上观看直播
搜狐财经· 2025-09-25 14:31
公司战略与反思 - 小米创办15周年之际通过汽车和芯片领域的突破实现重大改变 源于5年前触及灵魂深处的反思 [3] - 公司曾因行业巨头苹果 三星 华为的竞争压力以及外界质疑陷入严重内耗 [1][5] - 通过复盘找到破局道路 决定逆天改命 [5] 芯片研发战略 - 自研手机SoC是公司成功的必由之路 至少需要坚持十年并投入500亿元 [1][5][6] - 造芯梦想始于2014年松果电子 但澎湃S1发布后暂停SoC研发 复盘得出必须做最高端芯片才有一线生机的结论 [8] - 2021年重启造芯项目 面临上百亿投入压力 但公司态度坚决不动摇 [8] - 玄戒O1芯片于2024年5月22日首次回片并成功点亮 一年后正式搭载于手机和平板 [8] 汽车业务发展 - 小米SU7 Ultra于2021年12月立项 直接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 目标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 [9][10] - 2022年春节后曾暂停Ultra项目 5月因SU7项目取得突破进展而重启 [12] - 公司2024年初购买三台特斯拉Model Y进行拆解学习 承认其为好车 [1][12] - 公司高管团队现有12人 其中9人为新引进的外部顶尖人才 [13] 新产品发布 - 小米跳过16系列直接发布17系列手机 起售价4499元 [16][17] - 小米17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采用3nm制程工艺 主频达4.6GHz [20] - 搭载7000mAh金沙江电池 续航达到iPhone 17(3692mAh)的近两倍 [17][20] - 在重载游戏测试中帧率更高 温度控制优于iPhone 17 [21] - Pro系列配备妙享背屏 支持后置主摄自拍功能 [21] - 产品已于演讲当日开启预售 9月27日正式开售 [21] 人事变动 - 原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因泄密被辞退 未出现在高管名单中 [14]
雷军谈造芯历程:压力让人窒息
Wind万得· 2025-09-25 14:17
9月25日晚7点,雷军年度演讲在北京启幕。 作为演讲开始的重头戏,雷军回忆了小米造芯的历程。 雷军介绍,小米芯片业务最早可以回溯到2014年。小米创业4年时,就曾经全资成立芯片类公司。2018年小米做了一个艰难决定,停掉了SoC芯片研发, 继续做一些小芯片。"当时公司内部只要谈及芯片,就非常痛苦。"雷军举例说,自研芯片需要手机团队全力支持,手机团队怎么可能放着成熟产品不用, 来冒险用新品呢? 但雷军认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最终小米决定自研手机SoC,至少要坚持十年、至少投入五百亿元。 2021年,小米新一轮的芯片之旅启动,费尽周折重新组建团队。但是第二年就遇到更大困难,受到地缘政治等影响,小米业务遇到巨大挑战,当年营收下 降15%,这在小米发展15年历程上是第一次。而芯片每个项目都需要500多亿元的投入,"当时压力让人窒息",雷军说。 雷军回忆说,假如当时再不成功,损失就要超过10亿元。可喜的是,后来系统终于点亮,后来所有模块调通。3纳米芯片一次性投片成功。 一年后的今年5月22日,玄戒O1和搭载这颗芯片的手机和平板正式发布了。这是小米第一款旗舰SoC,雷军认为,达到了第一阵营的水平。 雷军表示, ...
小米17系列4499元起 雷军:电池容量是iPhone17的两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3:44
芯片战略 - 公司视自研手机SoC芯片为成功必由之路 至少需坚持10年且投入至少500亿元 [1][3] 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SU7 Ultra项目于2021年12月立项 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 目标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 [4] - 为确保SU7成功 公司于2022年初暂停Ultra项目 5月因SU7取得突破进展而重启Ultra项目 [4] - 公司公开表示若消费者不选小米YU7可考虑特斯拉Model Y 同时认可Model Y产品力 [5] - 公司将小米YU7定位为汽车业务最终底牌 强调50岁仍是闯荡阶段 [5] 新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手机起售价4499元(12GB+256GB) 高配版16GB+512GB售价4999元 [6] -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 采用第三代3nm制程 主频达4.6GHz [6] - 搭载7000mAh小米金沙江电池 容量为苹果17系列两倍 [6] - 小米17 Pro较标准版溢价500元 较iPhone 17 Pro便宜4000元 [6] - 同场发布Xiaomi Pad 8系列平板及多款科技家电新品 [2]
雷军年度演讲讲了啥?
证券日报· 2025-09-25 13:40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互联网公司坚定迈向智能制造新战场 重塑公司骨骼和灵魂 [2] - 2020年十周年之际明确未来十年发展道路 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2] - 自研手机SoC芯片是公司成功的必由之路 2021年重启造芯项目 投入上百亿元且绝不动摇 [2] 芯片研发进展 - 历时三年研发 2024年5月22日自研3nm芯片玄戒O1首次回片并成功点亮系统 次日全模块调通 [3] - 2025年5月22日正式发布玄戒O1芯片及搭载该芯片的手机和平板产品 [3] - 芯片研发至少持续10年 总投入至少500亿元 [3] 汽车业务发展 - 造车与造芯项目同步启动 每个项目需投入五六百亿元 对公司造成巨大资金压力 [3] - 2021年12月小米SU7 Ultra正式立项 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 [3] - 通过21封邮件联系德国纽博格林赛道 最终获得合作机会 SU7 Ultra成功冲击纽北赛道 [3] 产品市场表现 - 小米SU7获得空前成功 小米YU7项目发布后三分钟大定订单超过20万辆 成为爆款产品 [4] - 新发布的小米17系列手机直接对标iPhone17系列产品 [5] 企业核心理念 - 公司通过五年脚踏实地努力实现彻底蜕变 强调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的核心理念 [2][5] - 持续努力和不断成长被视为团队实现逆天改命的关键因素 [5]
小米17系列4499元起,雷军:电池容量是iPhone17的两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3:26
芯片战略 - 公司认为芯片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需自研手机SoC [1][3] - 自研芯片至少需要坚持10年时间 [1][3] - 自研芯片至少需要投入500亿元资金 [1][3] - 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第一引发市场关注 [1] 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SU7 Ultra于2021年12月正式立项 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 [4] - 2022年春节后为保障SU7成功而暂停Ultra项目 [4] - 2022年5月SU7项目取得突破进展后重启Ultra项目 [4] - 公司内部购买三台特斯拉Model Y进行拆解研究 [5] - 雷军公开表示不选小米YU7可考虑特斯拉Model Y或理想i6 [5] - 将小米YU7定位为公司最后底牌 [5] 新产品发布 - 推出小米17系列手机 起售价4499元(12GB+256GB) [6] - 12GB+512GB版本售价4799元 16GB+512GB版本售价4999元 [6] -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 [6] - 采用第三代3nm制程工艺 主频达4.6GHz [6] - 搭载7000mAh小米金沙江电池 [6] - 电池容量达苹果17的两倍 [6] - 小米17 Pro比标准版贵500元 比iPhone 17 Pro便宜4000元 [6] - 同期发布Xiaomi Pad 8系列平板及众多科技家电新品 [2]
热搜第一!今夜,雷军刷屏!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13:26
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通过五年战略反思 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重点投入汽车和芯片领域[5][8] - 公司重启芯片自研项目 历时三年成功推出玄戒O1芯片 进入市场第一阵营[11][15] - 小米汽车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 SU7 Ultra在纽北赛道创纪录 YU7车型续航提升至835公里[16][17][20][21] 战略转型 - 2020年十周年之际进行半年复盘 明确未来十年发展方向为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8] - 转型目标是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该决策源于触及灵魂深处的大反思[5][8] - 改变的核心方法是复盘三问:做对什么 做错什么 重来该怎么做[6] 芯片研发历程 - 自研芯片梦想始于11年前 刚创业4年时就成立松果电子启动SoC研发[10] - 澎湃S1发布后暂停SoC研发 复盘结论显示必须做最高端芯片且需手机团队协同[10] - 2021年重启造芯项目 投入超百亿元资金 历时三年开发[11][13] - 2024年5月22日玄戒O1芯片首次回片并成功点亮 搭载该芯片的产品同步发布[11][15] - 自研芯片被定位为必由之路 预计需坚持十年且至少投入500亿元[13] - 首款旗舰SoC表现优异 进入整个市场第一阵营[15] 汽车业务发展 - 造车目标直接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 旨在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17] - SU7 Ultra于2021年12月立项 期间曾暂停后又重启 团队反响热烈[18] - 2024年10月28日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赛道创下纪录[20] - 2024年4月1日量产版仅用四圈就取得两项震撼成绩[20] - YU7 SUV开发时放弃行业流行的"彩电冰箱大沙发"方案 选择为驾驶者设计豪华高性能路线[21] - YU7标准版续航从620公里提升至835公里 增加200多公里但定价不变[21] 产品发布 - 年度演讲同期发布小米17系列 小米平板8系列及众多科技家电新品[2] - 发布会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第一位 显示市场关注度极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