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行情

搜索文档
“申”挖数据 | 资金血氧仪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6-17 01:36
主力资金流向 - 近两周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1176.07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的行业为煤炭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前三的行业为计算机、电子和机械设备 [2] 融资融券数据 - 当前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为18213.25亿元,较上期上升0.66% [2] - 融资余额18089.88亿元,融券余额123.37亿元 [2] - 两融日均交易额为1080.18亿元,较上期上升15.74% [2] - 融资日均净买入1075.41亿元,较两周前上升15.77% [2] - 融券日均净卖出4.78亿元,较上期上升8.80% [2] - 近两周融资净买入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医药生物、汽车和食品饮料 [2] - 融券净卖出前三的行业分别为银行、有色金属和商贸零售 [2] 市场涨跌情况 - 近两周全市场下跌家数高于上涨家数 [2] - 涨幅前三的行业为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和通信 [2] - 跌幅前三的行业为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商贸建筑材料 [2] 市场强弱分析 - 近两周全部A股强弱分析得分为5.39 [2] - 沪深300强弱分析得分5.43 [2] - 创业板强弱分析得分5.60 [2] - 科创板强弱分析得分5.42 [2] - 各指数强弱得分均处于中性区间 [2] 市场诊断 - 沪指放量跌破5日均线 [3] - 热点多聚焦于避险方向 [3] - 新消费、创新药等前期强势板块陷入调整 [3] - 短线市场或重返整理结构 [3] - 下半年A股市场仍大概率延续结构行情 [3] - 短期需关注资金是否能重返前期热点 [3] - 中长期推荐关注科技和港股行情 [3]
系好安全带,周二,A股会迎来大动作了
搜狐财经· 2025-06-02 13:57
港股市场波动 - 港股开盘大幅下跌但尾盘探底回升 呈现剧烈波动 [1] - 市场悲观情绪主要源于缺乏盈利效应 而非估值风险 [1] - 银行板块成为唯一支撑指数的权重行业 其他权重板块普遍滞涨 [1] 短期市场策略 - 非银行业或处于短期底部 急跌可能触发报复性反弹 [3] - 建议保留现金仓位 优先补仓权重行业指数或大盘指数 [3] - 港股若下跌将提供抄底机会 银行板块回调空间有限 [3] A股市场展望 - 5月呈现小区间震荡后 预计将进入大幅波动阶段 [5] - 急跌后报复性反弹为理想走势 直接反弹则盈利空间收窄 [5] - 白酒/证券/地产为关键权重行业 其上涨将有效激活市场成交量 [5] 行情驱动因素 - 银行板块单独拉升难以激发散户参与 需多权重板块协同上涨 [5] - 大盘指数或迎来快速上涨 市场情绪依赖大阳线确认 [5] - 6月中下旬为关键时间节点 5月月线收阳后6月续涨概率提升 [7] 投资工具建议 - 若个股投资持续亏损 可考虑转向ETF获取指数收益 [7] - 仓位管理为核心 横盘8个月的权重行业急跌视为布局机会 [3][5]
A股:急速回落!是出货还是吸筹?下周,大资金要决定方向了
搜狐财经· 2025-05-23 10:48
市场走势分析 - 盘后市场出现共振下跌,可能由突发利空或期权合约套利引发 [1] - 大资金通过权重股和股指期货双向操作获利,散户单边做多策略在当前A股行情中表现不佳 [1] - 午后沪深300ETF量能显著放大,显示大资金护盘而非出货 [3] - 白酒、地产、证券、煤炭等权重行业在关税背景下表现抗跌,下跌空间有限 [3] 行业表现与机会 - 银行板块已回升至10月8日高点,其他权重行业仍有20~30%上涨空间 [3] - 证券、地产、白酒等权重行业若带动指数,市场盈利效应将更显著 [3] - 白酒、地产、证券等板块当前估值相当于上证3000点以下水平,具备安全边际 [5] - 小盘股近期涨幅较大,部分期权合约贴水达几百点 [3] 资金动向与策略 - 5月底大资金可能决定市场方向,下跌空间有限但需做好仓位管理 [5] - 若A股跌至3200点附近可考虑加仓,但需结合持仓结构判断 [5] - 港股回调机会优于A股,恒生指数盘后上涨0.2%,恒生科技指数持平 [5] - 红利股行情或结束,权重行业有望轮动补涨 [7] 指数展望 - 上证指数重返3400点的目标保持不变,短期波动属正常 [7] - 银行板块回调可能带动其他行业轮动上涨,市场整体乐观 [7]
不用猜!A股回调接近尾声?下周,大盘走势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5-18 06:11
市场情绪与投资者行为 - 小本金投资者偏好高波动高收益标的,对四大行、宽基等低波动资产兴趣不足[1] - 散户投资行为受多巴胺驱动,难以接受每日1%以内的窄幅波动[1] A股市场走势预判 - A股回调接近尾声,端午节前或对3400点进行确认,上半年仍有反弹概率[3] - 3674点关键位有望在6月底前突破,暑假期间或回调2-3个月后开启二浪行情[3] - 当前需等待港股率先突破,港股市场更适合散户参与[3] - 金融、白酒板块将主导上证指数走势,银行保险仍有上涨空间[3] 行业轮动与权重股表现 - 四大行创历史新高但市盈率限制回调空间,保险证券白酒电力煤炭原油通信可形成对冲[5] - 行业轮动推动大盘震荡上行,4月极端行情后抛压减少[5] - 权重股涨幅有限,市场急跌时可视为吸筹机会[5] 估值分化与投资策略 - 中小盘股票呈现两极分化,高估品种仍有下跌空间而优质公司震荡向上[3][7] - 个股走势与大盘指数脱钩,低估公司向上修复高估公司向下回归[7] - 投资时机决定收益,低吸中小盘股可获得超额收益而追高者面临风险[7] 港股市场机会 -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医疗指数处于历史底部,估值合理偏低[3] - 电池龙头即将在港股IPO,核心A股权重股陆续赴港上市[3]
香港金管局四天注资逾千亿港元,“股汇”联动背后有何逻辑?
第一财经· 2025-05-07 11:01
港汇走强与金管局干预 - 5月2日至6日香港金管局三次干预汇市,累计注资1166.14亿港元以稳定港汇,创2020年以来最密集干预纪录 [1][2] - 具体操作包括:5月3日承接60亿美元沽盘注资465.39亿港元,5月5日承接12.3亿美元注资95.32亿港元,5月6日承接78.12亿美元注资605.43亿港元 [2][4] - 干预后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增至1613.84亿港元 [2] 港元需求激增的三大驱动因素 - **IPO资金冻结**:3月以来10家新股上市,蜜雪冰城冻资1.84万亿港元,布鲁可冻资8800亿港元;沪上阿姨孖展超购3300倍冻资940亿港元 [5][6] - **南向资金流入**:截至5月6日年内净流入5900亿港元(达去年全年的73%),1-4月单月净买入均超1000亿港元且逐月递增 [6][8] - **派息高峰预期**:6-8月股息派发高峰期前企业增持港元需求上升,部分机构将派息时点提前至5-6月 [8] 港股市场表现与资金联动 - 恒生指数自4月9日低点反弹20%至23197点,恒生科技指数同期涨幅超25% [4] - 南向资金全年预计净流入8000-10000亿港元,后续增量约2000-3000亿港元 [7] - 宁德时代拟赴港募资约388亿港元,蚂蚁国际或分拆上市,163家企业排队赴港IPO [6] 汇率与股市的相互作用 - 港汇走强可能催化海外资金流入,叠加低估值和流动性宽松(银行总结余超1600亿港元),港股或延续上行 [1][9][10] - 历史数据显示2020年港汇走强期间恒指从23000点涨至30000点以上 [9] - 当前科技成长股与高股息板块在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更具配置价值 [10]
腾讯、小米陆续披露,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指数成份股业绩全汇总!港股行情由何驱动?
界面新闻· 2025-03-24 07:13
腾讯、小米陆续披露,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指数成份股业绩全汇总!港 股行情由何驱动? 今日(3.24)港股继续调整,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震荡跌0.47%,盘中一度翻红显韧性!资金情绪或依旧乐观,溢价率高达0.17%,上一交易 日资金大幅流入超1.7亿元! | सेनिक | 多日 1分 | | 5分 15分 30分 60分 日 周 | 月 | 电客 | | | Eg 盘前盘后 叠加 九转 | 画线 丁昌 | 10 (2) | FATE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9 | | | | 513260[恒生科技ETF基金] 14:19 价 1.472 涨跌 -0.007(-0.47%) 均价 | | | 1.478 成交量 134 IOPV 1.4695 | | | 2025/03/24 | | | 1.485 | | | | | | | | | | 0.41% | | | | | | | | | | | | | | 20 | | 1.479 | | | ...
【直播预告】新春开市首播!港股开盘“成绩单”揭晓,A股将如何“接棒”?
市值风云· 2025-02-03 06:40
直播预告 - 春节假期结束后市场大戏即将上演 重点关注港股首日表现对A股开盘的定调作用 [3] - 直播将分析资金动向关键信号及其对节后A股走势的影响 [3] - 主讲人紫枫将于2月3日晚19:30解读春节期间新闻汇总及港股首日表现 [4] 直播观看方式 - 直播需通过市值风云App社区栏目观看 [6] - 建议用户开启推送功能以便第一时间接收主播开播通知 [9] 产品推广 - 公司正在推广2025年风云投资产品线 [10] - 产品获得财政部基金和深圳人才基金战略入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