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表现与近期动态 - 上周市场受美国温和通胀数据提振 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 叠加国内消费贷贴息等政策发力 港股快速上行且成长风格领涨[1] - 后半周因国内经济数据边际降温 市场回摆至事件驱动及主题交易模式 8月以来指数震荡中枢上移但波动率明显放大[1] - 南向资金近期呈现逆势而动特点 周五单日大幅逆势流入超300亿港币 当前南向资金在港股通个股成交占比突破40%[4] 中报业绩表现 - 截至8月15日 550只主要境外中资股共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132条 预喜率达到58%[2] - 分行业看 公用事业、金融、医疗保健板块业绩预喜率较高(100%、89%、74%) 能源、地产、工业板块较低(0%、20%、33%)[2] - 上半年盈利较去年进一步修复(1H25盈利增速13% vs 24A全年8%) 不同行业分化显著[2] - 基于人民币口径的行业盈利数据显示:材料板块预期1H25净利润同比增78% 航空III板块增340% 房地产板块增85% 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板块降12%[9] 流动性环境分析 - 美国财政部预估三季度净发债1万亿美元(高于4月预测的5540亿美元) 其中1年以内短期国债5370亿美元 付息债4700亿美元[3] - 按SIFMA统计 8月和9月财政部还需发行3252亿Bills和3736亿美元付息债 9月中长期发债规模可能明显上升 对10年美债利率造成阶段性向上压力[3] - CME当前计入的9月降息概率为92.1% 截至26年底累计降息幅度预期125bp至3%-3.25%[3] - 港元流动性偏宽松 总结余水平重回5月金管局卖出港币前水平 港币利率跳升但中期看趋于与美元利率相近[4] 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 - 上周外资净流入海外中资股7.3亿美元 被动外资由流出转流入 主动外资流出收窄[46] - 恒指沽空占比周平均约13.5% 环比略有下降[52] - 港股通南向资金近期呈现显著逆势流入特征 单周净流入规模波动较大(如7月30日当周净流入73.42亿美元 8月13日当周净流出5.34亿美元)[47] 估值与国际比较 - 恒生指数前向PE估值目前在11x附近 处于2013年以来均值下方[28][29] - MSCI中国指数溢价率为3.0% 在PB-ROE国际比较框架下显示适度溢价[32] - 全球主要市场估值对比显示 纳斯达克预期P/E约6.5x 标普500约4.5x 印度Nifty50约3.5x 日经225约2.5x[37] 行业配置建议 - 中报视角下建议关注高景气估值性价比的游戏、互联网电商龙头板块[1] - 估值修复较多但业绩预喜率高、增长预期有望上修的创新药和大金融板块(含香港本地金融股)[1] - 国防军工、电子、医药板块上周涨幅居前 显示资金向成长性赛道聚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