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

搜索文档
数字文化产业进入“内容+科技+运营”多维竞争 | 梳理新职业、新要求
央视网· 2025-08-20 03:11
文旅消费与技术融合 - 2025年暑期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技术推动文化新业态和产业新模式涌现 公众体验更加多元[1] - 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融合遗址原址与数字技术 采用裸眼3D技术复原宫廷生活影像 提供沉浸式体验[3] - 博物馆运用AR 动态长卷 数字投影等技术活化文物 多地出现元宇宙图书馆 沉浸式剧场 XR无人机体验等文旅融合新模式[4] - 重庆永川科技片场启用亚洲最大虚拟拍摄系统 LED背景屏随镜头移动实时渲染 大幅节约剧组置景成本和等待时间[6] - 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大梦·红楼》展演结合数字光影与虚拟现实技术 60分钟沉浸式体验还原20个原著经典场景[7] 数字技术催生新职业需求 - 虚拟摄影棚重塑影视制作流程 催生LED设备工程师 虚拟拍摄系统工程师 数字制景地编师等急需人才[10] - 虚拟技术拓展至文化旅游和文博展示领域 新增VR应用开发工程师 3D建模师 交互设计师 虚拟场景策划等职业[13] - 2030年中国虚拟现实人才岗位需求将超680万个 2025年动画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重塑创作模式[15] - 人社部2025年新增17个职业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和系统测试员 同时出现人工智能艺术家 虚拟制片管理等复合岗位[17] - 中国动画产业总产值预计2029年达4700亿元 人才需求旺盛[17]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革新 - 教育部2025年新增29个本科专业中近四分之一聚焦数字文化产业 包括数字戏剧 数字演艺设计 智能影像艺术 虚拟空间艺术等[19] - 上海戏剧学院设立数字演艺设计专业 融合AI与虚拟现实技术 中国传媒大学智能影像艺术专业整合戏剧影视学 设计学 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19][21] - 全国11所高校开展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试点 中山大学设数字文化管理硕士 南京大学设数字文化产业方向工商管理硕士[21] - 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班培养 如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共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21][23] - 数字文化产业进入内容+科技+运营多维竞争阶段 高校通过学科重构和产教融合满足产业升级对复合型人才的新需求[25]
多元文化业态涌现,虚拟现实人才需求将超680万个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9 15:48
文旅消费与科技融合新趋势 - 暑期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技术推动文化新业态和产业新模式涌现 提升公众体验多样性 [1] - 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采用裸眼3D技术复原宫廷生活影像 实现遗址原址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 打造古今对话体验平台 [1] - 博物馆结合AR 动态长卷和数字投影等技术活化文物 多地涌现元宇宙图书馆 沉浸式剧场和XR无人机体验等文旅融合新模式 [3] 沉浸式文化体验案例 - 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推出《大梦·红楼》沉浸式展演 运用数字光影和虚拟现实技术 呈现60分钟太虚幻境之旅 还原20个原著经典场景 [6] - 重庆永川科技片场启用亚洲最大虚拟拍摄系统 通过LED背景屏实时渲染画面 采用XR VP弧形屏和动作捕捉系统 大幅降低剧组置景成本和时间消耗 [8] 数字文化产业人才需求变化 - 虚拟拍摄系统催生LED设备工程师 虚拟拍摄系统工程师和数字制景地编师等新兴岗位 技术人才需求激增 [8][10] - 虚拟现实技术拓展至影视制作 文化旅游和文博展示等领域 产生VR应用开发工程师 3D建模师和交互设计师等职业 2030年相关岗位需求预计超680万个 [12] - 动画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新增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和系统测试员岗位 动画产业总产值预计2029年达4700亿元 人才缺口显著 [14]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革新 - 教育部新增29个本科专业中近四分之一聚焦数字文化产业 包括数字戏剧 数字演艺设计和智能影像艺术等方向 [16] - 中国传媒大学智能影像艺术专业整合戏剧影视学 设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 培养智能技术应用与跨媒介叙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8] - 全国11所高校开展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试点 中山大学设立数字文化管理专业 南京大学开设数字文化产业方向工商管理硕士 [20]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与企业共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和数字媒体技术订单班 采用企业导师入校 行业标准融入课程及在岗实习三阶段培养模式 [22]
水晶光电20250819
2025-08-19 14:44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水晶光电 * 会议时间:2025年8月19日 * 核心事件:董事会换届,李夏云接任董事长,林敏转任董事及战略委员会主任[1][2] --- **管理层调整与代际传承** * **新任董事长李夏云** - 背景:创始团队成员,2004年加入公司,历任制造中心、营销中心、采购部等关键职位,主导安卓系客户拓展及北美大客户战略合作[6][7] - 能力:市场洞察力强,成功推动薄膜光学面板、微棱镜项目(OEM→ODM转型),构建全球客户生态[8] - 未来重点:主导“十五五”战略设计、全球化布局(双循环)、核心团队建设(全球化/专业化/年轻化)[9][35] * **林敏角色调整** - 退居幕后,保留董事及战略委员会主任职务,聚焦代际传承、全球化推进及重大项目突破[5][10][42] - “退半步”策略:逐步移交权力,支持新管理层过渡[41] * **高管团队精简** - 董事会人数维持12人,外部董事减至3名,新增职工代表董事王建华[3] - 高管团队从17人缩减至11人,离任3位副总经理仍留任重要岗位[3][4] --- **战略规划与目标** * **三大核心战略目标** 1. **双循环体系**: - 外循环:设立新加坡运营中心,扩大海外制造(越南基地已投产2条自动化产线)[3][45][47] - 内循环:平衡内外销比例,构建多元客户结构[3][28] 2. **深化北美大客户合作**:从OEM转向ODM,开发0→1项目(如微棱镜、钙钛矿产品)[14][29][39] 3. **元宇宙光学龙头**:2030年成为全球AR光学显示方案领导者,光波导技术为核心[14][25][48] * **支撑体系** - 技术:布局反射光波导、3D视觉(收购X公司),研发轻量化光学元件[30][32] - 制造:越南基地自动化产线复制,智能制造2.0升级[34][47] - 人才:外引全球化人才+内培年轻干部(90后事业部总经理),设立领导力/工程师学院[50][51][52] --- **业务进展与机遇** * **AR/元宇宙业务** - 光波导技术(GWG)获大客户认可,预计2025年9月消费级AR眼镜发布[48] - 西雅图办公室设立,十年布局进入爆发期[25] * **消费电子与车载** - 消费电子:持续创新(如微棱镜量产),手机市场升级带动增长[53] - 车载:HUD模组及核心部件受益政策调整[53] * **全球化布局** - 越南基地:2025年投产,2026年扩产绿片等产品线[47][53] - 新加坡运营中心:分阶段推进全球经营闭环[46] --- **风险与挑战** * **外部风险**:地缘政治(中美贸易战)、供应链波动[39] * **内部挑战**: - 管理层代际传承的平稳过渡[40] - 全球化团队能力建设(需兼具专业与年轻化)[13][33] --- **近期计划** * **2026年增长点**:越南二期投产、车载业务、泛机器人领域储备[53] * **投资者沟通**: - 2025年8月27日发布半年报,28日举办投资者见面会[54] - 专题汇报:财务指标、十五五战略、AR技术路线[54] --- **关键数据与单位** * 越南基地:2条自动化产线(行业最高水平)[34] * 高管出差:林敏与李夏云10个月内5次北美出差[21] * 战略周期: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17] (注:未提及具体财务数据,部分项目因保密未披露细节[39][48])
潘渡金融——以创新引领金融科技与数字资产未来
财富FORTUNE· 2025-08-19 14:03
任骏菲女士个人成就 - 荣登《财富》202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未来榜),成为AI浪潮下中国商界女性的新标杆 [1] - 学术背景横跨科技、金融与管理学,职业履历串联全球顶尖机构,敏锐捕捉区块链与加密货币早期机遇 [3][4] - 创立红岸资本深耕另类投资与数字资产研究,为潘渡的诞生埋下伏笔 [4] - 带领潘渡成为香港首家获批管理100%虚拟资产基金的持牌机构,并成功推出首只数字资产ETF登陆港股 [4] 潘渡公司发展历程 - 2022年成为香港首家获批管理100%虚拟资产基金的持牌机构 [4] - 2025年带领潘渡比特币ETF作为当年首只数字资产ETF登陆港股 [4] - 2025年7月18日潘渡比特币ETF正式上线,成为公司第三只在香港上市的全球核心赛道ETF [7] 潘渡核心产品表现 - "区块链主题ETF(3112.HK)"与"创新主题ETF(3056.HK)"累计收益突破160.19%(2022年12月8日至2025年7月11日) [6] - 2024年以季度将近80%的回报率领跑全球ETF市场 [6] - 产品聚焦全球科技头部企业的股权与创新技术标的,覆盖AI、自动驾驶、大数据等前沿领域 [6] 潘渡竞争优势 - 依托招商证券资管(香港)的战略合作,夯实合规与投研基础 [7] - 通过自研AI量化模型动态筛选优质标的,降低波动风险 [7] - 研发基于大模型的资产配置系统,能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市场情绪与政策动向实时优化持仓组合 [8] - 与HashKey Exchange等机构合作,打造"一站式数字金融生态" [8] 未来发展战略 - 持续投入AI技术研发,计划推出更多聚焦Web3.0、元宇宙基础设施的主题ETF [11] - 定位为连接传统金融机构与前沿技术应用场景的"桥梁" [9] - 发挥香港"东方华尔街"的枢纽作用,挖掘中国AI企业的全球投资价值 [9] - 引入国际成熟市场的合规框架,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9]
猴票价格腰斩 市场供需反转 集邮行业亟待觅新路
北京商报· 2025-08-19 11:37
与去年相比,跌幅达20%左右,目前市场价约4000元一枚。在北京福利特邮币卡市场经营邮票生意的徐成义表示:"现在80猴票的价格比去年跌了得有 20%,也不清楚下跌原因,但整体行情皆是如此。"曾经,80猴票凭借独特艺术价值、稀缺性及深厚文化底蕴,在邮票市场掀起一轮又一轮收藏热潮,价格 一路飙升,成为众人眼中的"香饽饽"。然而,如今景象与往昔截然不同。 这一价格大幅跳水,让众多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震惊不已。不少集邮爱好者开始"劝退"准备入行的人:"千万别买,买了就赔、买了就亏"。 拍卖会是市场行情的重要风向标,6月19日北京保利2025春季邮传万里邮品线上拍卖中,一枚面值8分的80猴票新票最终拍卖价仅3220元。这一结果让邮票市 场氛围多了几分冷静。许多原本对猴票抱有高期望的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投资策略,集邮爱好者也纷纷选择观望,不再轻易出手。 一位摊主无奈地说:"以前猴票根本不愁卖,价格一年比一年高。可现在,就算我降价出售,也很少有人问津。"这种降价抛售现象,不仅反映市场对猴票需 求大幅减少,也预示猴票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70后"邮票爱好者温铭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他进入邮市时,80猴票已经被炒到150 ...
水晶光电(002273) - 2025年8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19 10:02
管理层调整与传承 - 公司董事会总人数不变,新增1名职工代表董事,外部董事从4名调整为3名 [3] - 高管人员由10名调整至6名,原高管离任不离职仍担任重要岗位 [3] - 创始人林敏退任董事长但仍担任董事,未来聚焦管理团队传承、战略布局、全球化推进和重大项目突破 [4] - 新任董事长李夏云2004年加入公司,历任多个关键岗位,主导过薄膜光学面板、微棱镜等战略项目 [5][6] - 管理层调整旨在实现全球化、专业化、年轻化目标,构建老中青结合的团队结构 [12][26] 战略规划与业务布局 - "十五五"战略核心目标:构建抗风险的双循环体系、深化北美大客户合作、成为AR光学显示全球龙头 [10][11] - 双循环体系:外循环以新加坡为运营中心,内循环重点发展国内业务,目标内外销比例保持安全区间 [15] - AR业务布局:以反射光波导为主路线,同时布局光学元器件平移和3D视觉解决方案 [16] - 与大客户合作模式从OEM升级为ODM,参与更多0到1阶段项目开发 [24] - 越南基地二期6万平方米厂房已投产,含北美非手机盖板产线和安卓滤光片产线 [32] 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 - 技术2.0规划:建立研发知识库,拓展泛机器人、3D视觉等新兴领域 [18] - 智造2.0升级:越南产线自动化程度和精度高于台州原有产线 [18] - 反射光波导技术取得突破,获行业巨头认可 [34] - 已引进材料、光学、自动化等领域多位博士充实研发岗位 [35] 财务与运营展望 - 2026年增长点:外循环依赖微棱镜和涂布滤光片量产项目,越南基地贡献增量 [37] - 内循环三大方向:安卓系消费电子升级、车载光学业务改善、泛机器人领域探索 [37] - 国内车载光学市场因政策调控竞争趋缓,HUD业务量价齐升 [37] 全球化与人才建设 - 全球化分三步走:从贸易到经营再到生态全球化,目标实现"全球水晶服务全球" [31] - 人才梯队通过外部引进(全球化高管)和内部培养(90后干部)双路径建设 [35][36] - 设立领导力学院和工程师学院专项培养管理人才与技术骨干 [36]
水晶光电启动代际传承 新管理层提出“双循环+元宇宙”十五五战略规划
全景网· 2025-08-19 09:33
管理层调整 - 创始人林敏退任董事长职务 继续担任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1] - 原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夏云接任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 此次调整是公司管理层代际传承的战略行动[1][2] - 林敏表示"退半步"是为了更好支持年轻团队成长 仍将聚焦人才梯队建设、长远战略布局、全球化进程及重大项目落地四大核心工作[2] 新任董事长背景 - 李夏云为水晶光电创始团队成员 2004年加入公司[2] - 曾主导北美大客户滤光片代工业务从0到1突破 领导微棱镜、薄膜光学面板等战略项目落地[2] - 推动公司从Tier 2向Tier 1转型 被评价为"战略思维与执行力兼具 是文化传承与全球化布局最佳人选"[2] 十五五战略规划 - 构建抗风险的双循环体系:海外以新加坡为运营总部 扩大越南等制造基地布局 强化国内基地业务协同[3] - 成为AR光学显示全球巨头:以反射光波导为核心技术路线 目标2030年占据元宇宙光学方案领先地位[3] - 深化北美大客户战略合作:从OEM向ODM升级 通过"One Bu One Site"模式在台州建设先进制造基地[3] 业务发展现状 - 北美大客户在摄像系统、显示技术等领域新项目持续驱动业绩 微棱镜、滤片类产品已进入放量期[4] - 光波导技术获"北美国际客户"高度认可 光学元器件平移、3D视觉解决方案等产品正布局切入AR产业链[4] - 越南投产两条产线采用行业顶尖自动化技术 将作为海外扩张样板[3] 团队建设与财务展望 - 打造老中青相结合的国际化、专业化团队 文化传承与全球化能力建设并重[5] - 2023年突破利润平台期后 市场期待战略升级带来更高质量增长[5] - 北美大客户业务占比短期仍较高 但双循环与AR业务将逐步优化结构[5]
南中轴崛起新地标,丰台大红门数智产业大厦启动升级改造
新京报· 2025-08-19 06:24
项目概况 - 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数智产业大厦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启动,总建筑面积91584.82平方米,预计2026年上半年建成 [1] - 项目聚焦南中轴"科技+文化"产业定位,引入数据类、设计类、研发类、应用类企业,打造元宇宙、通用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群 [1] -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绿色节能改造工程、建筑结构工程、装修工程、消防工程等 [1] 绿色节能改造 - 项目实施高水平绿色节能化改造,突出可再生能源利用,包括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使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更换低耗能水源热泵等能源设备 [1] - 项目综合节能率将达到21.38% [1] 周边配套服务 - 项目有机串联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图书馆及合生广场,激发区域整体活力 [1] - 建设380个停车位向居民开放,解决周边停车难题 [1] - 同步打造共享会议室、公共食堂等高品质产业配套空间,服务办公人群 [1] 产业定位与发展 - 项目拟引入通用人工智能应用端成长好、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培育数字人、元旅游、数字艺术品、虚拟现实体验等创新业态 [2] - 与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联动,丰富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条,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向应用端转化 [2] - 项目将成为南中轴地区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优化的重要支点,为丰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
20cm速递|关注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投资机会,行业趋势与景气度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5:02
AI技术推动电子半导体行业发展 - AI云侧:腾讯AI赋能微信、游戏及广告业务 推动用户增长与收入显著提升 混元3D模型在行业中领先[1] - AI云侧: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Rubin研发进展顺利 计划2026年面市 采用台积电3nm制程和HBM4存储器[1] - PCB领域:CoWoP技术有望以低成本高效率特性替代传统封装方案 带动高端PCB需求[1] AI端侧与硬件创新 - 苹果加码布局AI端侧 研发机械臂、家庭安防系统和对话型Siri[1] - Meta计划推出千元级带屏智能眼镜Celeste 构建AR硬件和元宇宙生态[1] - 京东方在折叠OLED屏幕领域超过三星显示成为行业第一[1] - 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70%[1] 科创芯片投资产品 - 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跟踪科创芯片指数(000685) 单日涨跌幅可达20%[1] - 指数覆盖芯片全产业链包括材料、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环节 成分股主要来自科创板[1] - 科创芯片指数聚焦技术密集型环节 具有高成长性和研发投入强度 侧重反映中国半导体行业表现和发展潜力[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A(024853)和联接C(0248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