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

搜索文档
光学AI芯片,革新6G
半导体芯闻· 2025-06-20 10:02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 scitechdaily 。 通过使深度学习以光速运行,该芯片可以让边缘设备以增强的功能执行实时数据分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联网设备需要更大的带宽来进行远程办公和云计算等活动,管理所有用户共享的有 限无线频谱变得越来越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们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来动态管理无线频谱,以减少延迟并提高性能。然 而,大多数用于处理和分类无线信号的人工智能技术功耗很高,而且无法实时运行。 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创建了一种专门用于无线信号处理的新型AI硬件加速器。该光学 处理器以光速执行机器学习任务,可在纳秒内对无线信号进行分类。 该光子芯片的运行速度比目前最佳的数字芯片快约100倍,信号分类准确率高达95%左右。它还具 有可扩展性,可适应各种高性能计算任务。此外,与传统的数字人工智能硬件相比,该芯片体积更 小、重量更轻、价格更实惠、能效更高。 这幅图展示了艺术家对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的用于边缘设备的新型光学处理器的诠释。该处理器 能够以光速执行机器学习计算,并在纳秒级时间内对无线信号进行分类。图片来源:电子研究实验室 Sampson Wilcox ...
创远信科(83196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9 14:15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3] - 活动时间是2025年6月18日,地点在上海浦东新区 [3] - 参会单位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邀请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王小磊女士 [3] 业务参会情况 - 公司参加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携带5G空地一体化测试系统等多款5G - Advanced(5G - A)关键技术解决方案,聚焦5G演进与未来通信测试需求 [4] 业务领域布局 - 公司专注研发射频通信测试仪器和提供整体测试解决方案,发展无线通信测试、车联网测试、卫星互联网和低空经济通信测试三个业务方向 [5] - 公司拥有特殊领域相关承制及保密资质,受益于国防领域发展 [6] - 公司全面开展5G/6G和毫米波通信测试技术研究与开发,联合承研的“面向新型网络的6G基础芯片原型测试与验证”项目已验收,“面向6G的大带宽高频信道模拟器研发”等项目稳步实施,今年加入IMT - 2030(6G)推进组 [7] 指数入选影响 - 公司入选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样本股和北证50指数样本股,成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双指数”股票,未来将深耕业务方向,提高竞争力回报投资者 [8]
汽车早餐 | 尊界S800批量投产;零跑累计交付突破80万辆;特斯拉将再次暂停得州工厂生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9 01:42
上海人工智能与6G技术发展 - 上海将加大人工智能、6G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产业智能化 [2] - 提升网络能力,推进空天地一体化布局 [2] - 深化国际合作,共建全球生态,培育数字经济新形态 [2] 福建省氢能产业规划 - 2025至2030年建设50座加氢站,打造10条运营示范线,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达6000辆/年 [3] - 2030至2035年形成10万吨/年绿氢生产能力,100万吨/年氢基绿色燃料生产能力,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年 [3] 深圳汽车以旧换新政策 - 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超7万辆,销售金额176亿元 [4]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 -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超过2.8万辆 [5] 大众集团自动驾驶汽车 - 大众推出首款全自动驾驶汽车ID Buzz AD,搭载13个摄像头、9个激光雷达和5个常规雷达 [6] - 2026年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大规模部署自动驾驶汽车 [6] 沃尔沃与戴姆勒卡车合资 - 沃尔沃集团和戴姆勒卡车成立合资公司Coretura AB,旨在通过软件定义汽车平台变革商用车行业 [7] 三菱汽车美国涨价 - 三菱汽车在美国市场平均涨价2.1% [8] 特斯拉得州工厂暂停生产 - 特斯拉将在7月初暂停得州超级工厂生产,该工厂负责Model Y和Cybertruck生产 [9] 零跑汽车交付量 - 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辆 [12] 尊界S800投产与华为合作 - 尊界S800上市19天大定突破5000辆 [13] - 江汽集团与华为深化合作,推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江汽车型上搭载 [13] 华为5G车联网预测 - 2025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中5G车联网占比达30%,2026-2030年提升至95% [14] 宁德时代矿业投资 - 宁德时代与四川天齐盛合锂业共同成立矿业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 [15]
运营商增长“熄火”? 华为MWC现场献计:盯紧骑手和主播!
新浪科技· 2025-06-19 00:18
电信行业增长困境与转型 - 三大运营商一季度营收增长乏力 中国移动营收2638亿元同比微增0.02% 中国电信营收1345亿元同比微增0.01% 中国联通营收1033.5亿元同比增长3.88% [2][3][4] - 行业面临技术过剩和需求饱和 进入稳定发展周期 对企业形成增长挑战 [2] - 运营商将AI作为新增长点 中国移动董事长称正在进入AI+时代 硅基生命将形成新的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 [6] 5G-A商用进展 - 中国移动开通三载波聚合基站超5万个 RedCap基站超60万个 5G-A网络覆盖超330个城市 计划今年发展5000万5G-A用户 [8] - 中国电信推出三档5G-A套餐 资费199-399元/月 199元套餐包含120GB流量+1000分钟语音 [8] - 中国联通计划2025年在39个重点城市主城区全面启动5G-A业务 [9] AI与机器人应用 - 中国联通发布U PLUS SMART产品体系 将AI融入连接通信计算和智能应用 [10] - 中国电信展示搭载星辰大模型的天翼AI手机和AI云电脑 [1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展示全身动作能力 乐聚机器人演示搬运物品技能 智元机器人展示毛笔写字能力 [13][15]
Ituran: Valuation Is Still Cheap
Seeking Alpha· 2025-06-18 06:04
股票表现 - Ituran Location and Control Ltd (NASDAQ: ITRN) 股价自上次分析以来上涨15.29% [1] 增长驱动因素 - 6G和AI技术将继续作为公司未来的核心增长引擎 [1] 投资风格 - 分析师的GARP投资风格偏向于具有激进增长前景的公司 [1] - 重点关注1-2年内有望实现高盈利的公司 [1] - 投资理念强调长期纪律性、持续超额收益和适度风险 [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Kennedy Njagi的关联方The Curious Analyst参与本文撰写 [1] - 分析师持有ITRN的多头头寸(包括股票、期权或其他衍生品) [1]
上海市副市长陈杰:加大人工智能、6G等关键技术创新研发
快讯· 2025-06-18 02:04
《科创板日报》18日讯,在今日举行的2025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开幕式上表示,上海市副 市长陈杰表示,当前上海正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积极地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 的深度融合,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技术底座。一是强化技术引领,激活产业动能。加大人工智 能、6G等关键技术创新研发的力度,推动产业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跃迁,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形态; 二是提升网络能力,夯实发展底座,推进空天地一体化的网络布局,促进美好数字生活全面焕新,赋能 垂直行业发展向纵深拓展;三是深化开放合作,共建全球生态。聚焦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应用,力争形 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示范标杆,共筑繁荣的产业生态。(记者 黄心怡) 上海市副市长陈杰:加大人工智能、6G等关键技术创新研发 ...
中光防雷(300414) - 2025年6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1)
2025-06-17 09:34
通信行业市场情况 - 公司是全球重要通信设备制造商防雷产品供应商,报告期保持通信领域防雷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优势,通过高性价比产品保证优质客户订单 [1] - 2024 年通信领域营业收入 26360.28 万元,同比下降 16.86%,原因是通信行业建设放缓调整,销售额降低,但市场份额与往年相当 [1] - 公司以优质供应商口碑向通信行业大客户非防雷领域拓展经营,2024 年电子元器件营收 9212.93 万元,同比下降 13.7% [1] 非防雷通信类产品市场开拓 磁性元器件 - 凭借通信设备防雷产品配套服务与客户形成协同效应,取得多家国际一线通信设备商供应商资格并批量销售,产品指标和质量达行业前列 [1] - 除通信设备制造商,还向新能源汽车配套厂商、医疗设备制造商供货,产品通过多家新能源汽车配套厂商器件验证 [1] 射频器件 - 凭借通信设备防雷产品配套服务与客户形成协同效应,取得多家国际一线通信设备商供应商资格并批量销售,产品指标和质量达行业前列 [1] 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 - 磁性元器件向多家国际知名通信设备制造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配套厂商、医疗设备制造商供货,产品通过多家国内及越南 Vinfast 新能源汽车配套厂商器件验证 [2] - 给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厂商供应用于充电桩的防雷器件 [2] 低空经济及相关应用 - 有应用于飞机的避雷装置,研究评估防雷产品在飞行汽车领域应用,积极寻求合作机会 [2] - 参与农业、林业等大型无人机电磁防护装置,研制的信号射频电磁脉冲防护模块及电源 SPD 配置无人机机房,无人机操控系统及地面站需要防雷产品 [2] - 近年财务投资涉猎毫米波雷达、航空航天等领域 [2] 一体成型电感业务 - 公司可提供多种规格一体成型电感,具有大电流、低电阻等特点,应用于高频大功率二次电源系统 [2] - 已建立自动化生产线,产品批量交付客户,应用于工业、通讯设备等领域 [2] 器件类产品发展 - 2024 年电子元器件营收 9212.93 万元,同比下降 13.7%,原因是通信行业整体需求减少 [2] - 凭借通信设备防雷产品配套服务,磁性元器件和射频器件取得多家国际一线通信设备商供应商资格并批量销售,指标和质量达行业前列 [2] 智算中心与数据中心领域 - 磁性器件等相关产品可应用于智算中心领域,处于与相关行业客户项目研发试验阶段 [2] - 长期进行防雷数据收集、分析、研究,为技术研究和研发、标准验证及客户技术研究提供参考,长远考虑数据运算和应用 [2] - 近年财务投资涉猎数据中心散热领域项目 [2] 6G 研发与技术储备 - 与通信行业客户保持紧密技术联系,现有技术储备适应行业发展,配合客户定制需求研发产品 [2] - 有储备技术样品通过 6G 功能样机系统雷击测试 [2] 军工产品 - 包括避雷针、主流产品 SPD、特制产品如车辆、实战便携式产品、室外设备及配套保密产品 [2]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陈茂波表态,香港金管局将尽快处理稳定币牌照申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3:03
香港稳定币监管 - 香港金管局将在《稳定币条例》生效后尽快处理牌照申请 以支持合资格申请人开展业务 [1] - 稳定币凭借可编程特性可推动金融服务自动化和智能化 市场需求预计进一步增长 [1] 创新药审批优化 - 国家药监局拟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间压缩至30个工作日 重点支持国家重点研发品种和全球同步临床试验 [2] 外资看好中国民企 - 高盛列出中国"十巨头"民企组合 包括腾讯、阿里等10家公司 总市值1.6万亿美元 占MSCI中国指数42%权重 [3] - 该组合日均交易额达110亿美元 涵盖人工智能、新消费等经济主题 [3] 外贸形势分析 - 5月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7% 出口增长6.3% 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4] - 外贸综合优势明显 高水平开放将继续支撑稳健发展 [4] 企业创新支持 - 工信部正在制定培育独角兽企业政策 同时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5] 量子计算突破 - 首款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交付 可提供超5000比特测控服务 为可纠错量子计算机研发奠定基础 [6] 科技保险新政 - 上海推出科技保险政策 重点覆盖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打造保险与科技产业"伙伴关系" [7][8] 种业资源开发 - 农业农村部加快引进高油大豆、耐密玉米等种质资源 强化育种创新攻关 [9] 3D打印版权风险 - 未经授权3D打印Labubu模型可能涉及著作权侵权 已有案例通过该方式获利超十万元 [10] 支付清算保障 - 支付清算协会要求做好"618"期间业务连续性管理 防范极端天气导致的系统故障风险 [11]
6月第2期:金融、周期领涨
太平洋证券· 2025-06-16 10:42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周市场估值普跌,金融、周期表现居前,各行业估值分化,盈利预期整体微幅变动,海外主要指数涨跌分化 [3][5] 市场普跌,金融、周期居前 - 上周金融、周期、创业板指表现最好,科创 50、消费、国证 2000 表现最弱 [9] - 行业中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农林牧渔涨幅前三,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建筑材料表现最弱 [11] 宽基指数估值普跌 - 上周创业板指/沪深 300 相对 PE 和 PB 均下降 [16] - 万得全 A ERP 小幅上升,处于一倍标准差附近,A股 配置价值仍高 [17] - PEG 视角下红利与金融配置价值高,PB - ROE 视角下科创 50 与成长风格安全边际高 [20] - 上周指数估值普跌,主要指数估值高于近一年 50%分位水平,创业板指处于近一年估值低位 [24] - 大类行业整体估值分化,金融地产估值高于 50%历史分位,原材料等行业历史估值处于 50%左右及以下水平 [26] 行业估值分化,有色金属、石油石化领涨 - 各行业估值分化,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等行业估值处于近一年低位 [34] - 从 PE、PB 偏离度看,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行业估值较为便宜 [37] - PB - ROE 视角下,非银、公用事业等行业 PB - ROE 较低 [40] - 无人驾驶、培育砖石等热门概念处于估值三年历史较高分位 [43] - 各行业盈利预期整体微幅变动,钢铁上调幅度最大,计算机下调幅度最大 [5][46] - 上周海外主要指数涨跌分化,韩国综合指数表现最好,德国 DAX 指数表现最差 [5][49]
从 “碎片化” 到 “全链条”:上海发布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08:1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上海金融监管局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出台《关于推动上海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的科技保险体系 [1] - 政策首次系统性提出打造保险产业与未来产业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 [1][2] 保障体系与产品创新 - 强化科技保险对重大科研任务、产业集群突破和未来产业培育的支持,研究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标准产品以降低风险成本 [2] - 引入"沪科积分"探索精准定价,推动人工智能在保险垂直领域应用,创新以"链主"企业为牵引的产业链保险模式 [2] - 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大飞机等产业定制系统性保障方案,一季度科技保险风险保障达2572亿元(同比+16%) [3] 未来产业与前沿科技布局 - 聚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提供研发至产业化各环节的定制化服务 [3] - 上海科技保险起步于2010年科技履约贷模式,临港新片区持续推进创新引领区建设 [3] 能力建设与生态协同 - 鼓励大型保险机构在专项考核、专属产品、专业人才等方面加快建设,研究适配科技保险的监管方法 [2] - 推动"保险+服务+技术"生态闭环,建立专家库与数据共享机制,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等标准化建设 [4] 国际化与制度创新 - 依托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整合全球资源,为出海企业提供跨境风险防御能力 [5] - 试点特殊风险转移工具吸引社会资本,探索保贷投联动模式,科技保险纳入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