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界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产业变革持续加速,“新汽车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汽车人才?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8 08:22
如今,面对汽车产业变革持续向纵深发展,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数字化、全球化不断加速的新态势,如何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优势,为汽 车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是行业发展面临的共同选择。 "当前产业变革加速的新汽车时代,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转型升级的人才观。"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 员会名誉理事长、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理事长付于武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跳出汽车看汽车" 以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企业更注重培养汽车工程类人才,而面对汽车产业变革不断加速、新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新趋势,以及随之而来的新理念、新 模式的融汇与交织,如何树立相应的汽车人才观,已经是一个亟待探索的命题。 "跳出汽车行业看汽车,要从百年不遇汽车产业大变革的高度、从时代发展的宏观视角来树立全新的汽车人才观。"付于武表示,新的汽车人才观既要适 应汽车产业变革的时代需求,也要适应汽车产业面向未来及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当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交互等成为当今汽车行业的"关键词",如何提升企业在智能化进程中的竞争实力,是行业和企业都在思索的课题。 "从现实看,转型较快或已成功的企业,都是高度 ...
智绘新声境,共铸新基石——2025汽车NVH研讨会勾勒产业升级新路径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5 02:36
9月24日-25日,由中汽中心工程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振动噪声分会共同主办的"2025年第二十一届汽车NVH先进控制技术研讨会"在天津举 行。大会以"智绘声境·让声音服务艺术"为主题,设置了主题演讲、专题研讨、互动沙龙、沉浸式路演等多种活动形式,全方位展现了NVH控制技术 的最新动态。来自全国的各汽车厂商、零部件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120余家单位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和工程师参加会议。 中汽中心工程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国也指出,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由"智能"与"新能源"驱动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仅重塑了汽车的动力系统和交 互方式,更在重新定义NVH的内涵与价值。过去,行业更多地关注如何"消除"不悦的声音;而今天,大家的任务已经升级为如何为智能座舱"管理"和"设 计"声音,如何将NVH从一个减法问题,转变为一个融合了声学设计、软件算法、电子工程乃至心理声学的加法艺术。 中汽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洧 中汽中心工程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国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听觉艺术博士李洋红琳指出,我们早已生活在被精心设计的"情感音景"中,汽车正从交通工具进化 为"车轮上的智能空间",用户需求从功能 ...
不吸睛?这些门店给你灵感!划重点:从第一眼拉开门店差距!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24 08:33
一家店铺最能抓住客户眼球的是店铺设计。店铺设计是对品牌形象最直接的判断,也是品牌理念最完全的呈现。 在餐饮行业,设计已经卷到一定程度,最好的设计是与品牌和产品理念保持高度一致,用视觉的方式传递给顾客品牌内核。 # 面包王子说: 烘焙品牌的店铺设计也逐渐内卷,比如好利来的Pi n k系列门店。目前,烘焙行业整体竞争还没有非常激烈,相当于茶饮行业或餐饮行业早期 段,所以设计部分还是比较重要的。 提问:你会因为什么走进一家面包店? A:店铺是知名品牌 B:被店面设计吸引 C:被面包香味引诱 小编做了一个街访,排在第一位的是选项B,大多数人会被有特色的店铺吸引。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题,即 "美是生活" 。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里,店铺的设计风格越来越多元化。主理人将创意灵感注入店铺,创新空间结构、搭配独特的元素、极富艺术感的配色方 案…… 在探索消费群体偏好的同时,通过差异化塑造店铺个性,吸引客群。 高度透明的空间,通过用钢和玻璃形成制作间和售货区之间的边界,制作间向售货区开放,从而产生了一种开放透明的感觉。 浅色内部的数字 4 和 3 表示用于烘烤此面包的窑炉中的阶段数。 02. 日本 A ...
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城轨盛宴!MetroTrans 2025在青岛开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9 07:11
转自:新华财经 9月18日,2025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CAMET论坛(简称MetroTrans 2025)在青岛开幕。展会为期3天,由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办,以"创新破局 迈向城轨发展新阶段"为主题,同期举办第二届城市轨道交通高新技术成果 交易会、第二届城市轨道交通科普展示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低运能系统业主领导人圆桌会,全面展示城轨交通发展 成果,搭建合作共赢互动平台。 一方面,生态体系升维。MetroTrans 2025构建"展会+论坛+高交会+科普展+跨界融合"架构,实现技术展示、学术研 讨、科普教育、商务对接等多方面需求的立体协同。 另一方面,国际能级升维。MetroTrans 2025特邀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UITP)等国际组织深度参与,持续深耕国际学 术论坛,设立东盟需求对接会,吸引30余国行业代表共商共建,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市场的深度交融。 重构行业对话范式的CAMET论坛同日拉开帷幕,聚焦新动能,论坛体系深度革新。CAMET论坛呈现出议题前沿性、 机制开放性、成果实效性等三大亮点,通过多元议程的设置,直击行业痛点,打造行业顶级思想智库平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周晓勤表示 ...
强生老将加盟!糖尿病巨头再迎高管换血
思宇MedTech· 2025-09-18 04:09
核心观点 - 全球糖尿病技术巨头Insulet正在通过系统性的高管团队重组 加速构建具有跨国医疗科技与消费健康背景的新管理架构 以匹配其全球化扩张和商业模式升级的战略需求 这一调整发生在公司业绩表现强劲、新用户增长超预期的背景下 属于高位主动升级而非危机应对 [4][6][8][10] 管理层重组 - 2025年9月16日宣布由强生老将Flavia Pease接任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接替自2022年起任职的Ana Maria Chadwick 过渡安排在9月30日正式生效 原CFO转任公司高级顾问确保平稳交接 [2] - 新CFO Flavia Pease在强生工作超过二十年 长期负责财务管理和战略规划 并于2024年初加入Insulet董事会 对公司业务已相当熟悉 [3] - 此次CFO变更是一系列高管调整的最新动作:8月Eric Benjamin从首席产品与消费者体验官升任首席运营官 新设首席增长官由前强生高管Manoj Raghunandanan担纲 另任命Amit Guliani为下一任首席技术官 [3] 战略意图 - 管理层呈现"J&J化"趋势:从CEO到CFO再到CGO 多位核心高管均拥有长期强生任职经历 这是公司基于行业环境的战略选择 [4] - 通过"老牌跨国背景+新兴糖尿病科技"结合 塑造兼具产品敏感度、资本视野与全球执行力的管理团队 [6] - 强生背景高管带来三方面价值:强化全球化运营与合规经验以拓展欧洲、亚洲等新兴市场 提升"消费品+医药+器械"的跨界融合能力以推动系统解决方案 增强资本运作与并购整合能力以加速技术布局 [8] 业绩表现 - 在公布CFO交接同时释放关键信息: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将超过此前指引 美国本土及国际市场的新用户增长均超出预期 [8] - 管理层调整发生在业绩表现强劲、用户基础扩张阶段 属于战略主动而非经营危机驱动的被动调整 [8][10] - 通过"战略调整+业绩向好"的组合信号强化资本市场信心 原CFO转任顾问保障团队稳定 新CFO强化跨国财务与战略背景以平衡扩张与风险 [9] 行业趋势 - 跨国制药与医疗器械公司高管向细分赛道企业流动成为趋势 这是创新企业以成熟人才体系强化竞争力的捷径 [11] - CFO更迭预示资本运作新动作 跨国财务经验有助于提升二级市场沟通效率和并购整合能力 [11] - 糖尿病管理正处于技术演进与用户教育并行的关键期 需同时解决技术升级与患者接受度的双重挑战 消费健康与数字医疗背景的管理者能更好应对这种需求 [11]
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迎来华丽蝶变
消费日报网· 2025-09-18 03:22
□本报记者 贾淘文 在泉州德化的陶瓷工坊里,AI设计平台正将千年窑火淬炼的纹样转化为现代家居装饰;苏州绣娘指尖 的丝线与形状记忆金属交织,让传统苏绣在温度感应中绽放灵动生机;景德镇的5G智能窑炉系统,将 古老制瓷技艺的成品率提升至历史新高…… 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在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书写着传统工艺现代化转型的壮丽篇 章。 创新驱动 传统工艺插上科技与文化的双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轻工联")在2020至2025年间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全面推动工艺 美术行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工信部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轻工联搭建有效平台,推动培育"中国工 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基地"49家、"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56家,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工艺美术传 承创新体系,为工艺美术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轻工联已连续成功举办5届中国工艺美 术博览会,成功打造行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权威展会,博览会配套举办"百鹤杯"设计创新大赛、工 艺美术文创设计大赛、大师工匠非遗精品展等系列活动,有效促进了行业交流与合作。 中国轻工联连续3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深入探讨品牌化发展路径, ...
富森美推进家居零售卖场模式创新 “策展式商业”成为增长新引擎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10:48
公司创新商业模式 - 富森美天府项目以"策展式商业"模式为核心增长引擎 通过艺术、设计与生活方式深度融合重塑空间美学 实现场景商业与产业运营的深度融合[1] - 项目总投资超17亿元 融合直播产业、商业消费与生态体验 入驻品牌包括三翼鸟智慧家庭体验中心、顾家家居旗舰店、京东家电中央空调体验馆等知名商户[1] - 采用"主理人生态"激活消费体验 以公路咖啡&三菱空调店为例 将90%空间转化为咖啡社交区 通过跨界活动使客单转化率从30%提升至70%[2] - 建立"艺术中心展览+品牌空间策展+设计师沙龙"常态化体系 2025年以来已落地20多场展览包括壹集光影艺术展等 通过艺术IP吸引高净值客群[2]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售额达6945.13亿元 同比上涨0.92% 主要受"以旧换新"政策驱动和消费升级影响[4] - 家居零售市场呈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趋势 绿色环保、智能化产品、体验式消费成为主流方向 定制化服务需求增加且品牌集中度提升[5] - 行业跨界融合趋势明显 家居与艺术、文化、科技领域合作增多 创造新颖产品和商业模式[5] - 消费需求从基本功能转向注重品质、设计、个性化及整体生活方式契合度 为市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4] 项目竞争优势 - 通过"场景+内容+直播"三重驱动突破传统零售模式 构建全域经营能力核心壁垒[3] - 实现业态融合与生态协同 从产品销售转向空间解决方案提供商 延伸家居场景展示空间并增强品牌曝光[3] - 项目创新商业服务模式切入社区场景 更好满足家居消费改善型需求[3] - 将传统家居卖场升级为城市级美学生活目的地 通过创造性重构人货场关系实现精准获客[1]
2025服贸会|北京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成荣:借IP活化与场景创新 老字号破圈激活新型消费潜力
北京商报· 2025-09-14 10:13
谈及老字号跨界融合的新动作,王成荣认为,IP活化创新是重要方向。部分老字号在消费者心中地位崇高,但随时代发展逐渐被淡忘,通过IP活化、创新及 品牌联合,能帮助老字号重新占据年轻消费者心智。同时,产品时尚化不可或缺,"流量为王"的背后仍是商品核心,唯有推出契合年轻人需求、引领潮流的 产品,才能站稳市场。此外,营销创新与场景化建设也至关重要,需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平台化营销让"好酒走出深巷";场景化建设要以吸引消费者、激活 消费欲望为目标,避免流于形式。服务方面,仅靠优质、标准化服务已不足够,个性化服务与情绪价值的提供,才是打动消费者的关键。 针对老字号跨界融合面临的挑战,王成荣建议,破圈需稳妥推进,优先突破产品圈或顾客圈中的一个,避免同时跨界产品与市场,降低风险。企业应围绕自 身核心业务,通过研发新产品、推出文创产品稳步破圈。 他还强调,企业需深入研究目标群体需求,尤其是Z世代人群。在打造新场景、创造情绪价值时,要明确消费者追求的体验类型。如即时的快乐体验、长久 的幸福体验、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增长知识的教育体验以及满足逃离现实需求的逃避体验。若能让产品或服务兼具快乐与幸福体验,达到"体验甜蜜地带", 便能为消费者 ...
2025服贸会|北京内联升程旭:以双品牌策略触达新用户 用场景创新激活消费潜力
北京商报· 2025-09-14 10:13
核心观点 - 老字号通过创新实现品牌年轻化、时尚化、国际化 引领国潮消费新风尚 [1] - 老字号成为打造独特创新消费场景、深度挖掘消费潜能的重要力量 [1] 品牌策略与创新 - 内联升采用双品牌策略 2018年推出副线品牌"大内联升"以打开新局面 [2] - 通过跨界合作拓展用户群 与潮流设计师、艺术家、明星、潮牌、游戏及影视作品合作 [2] - 跨界核心是"跨用户" 破圈关键是"破原有消费群体" [2] - 品牌需坚持目标导向 所有动作为获取流量并触达常规营销未覆盖受众 [5] 产品与技术革新 - 在保留非遗传统工艺基础上引进新技术、新材料 [2] - 开发不同品类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功能需求 [2] 场景创新与跨界融合 - 推出"大内宫保"咖啡文创跨界项目 旨在输出生活方式 [4] - 打造博物馆、快闪店等新场景 三里屯潮鞋快闪店传递品牌潮流信号 [4] - 与中国评剧院合作推出国家级非遗跨界剧《步步高升》促进非遗交流 [4][5] 品牌核心价值 - 最核心是坚守工匠精神与长期主义 [5] - 品质对得起消费者才能维系口碑赢得认可 是跨界破圈根本支撑 [5]
从IBM转型看创业投资新思维:技术之外的破局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9-12 14:23
IBM财务危机与领导层变动 - 1993年IBM曝出美国企业史上最大年度亏损82亿美元 [2] - 1987-1993年间股价暴跌导致市值蒸发75% [2] - 董事会任命非科技行业背景的郭士纳担任CEO引发市场质疑 [2] 市场痛点与战略洞察 - 全球企业IT投入超5000亿美元但30%软件处于闲置状态 [3] - 70%企业IT部门因技术维护压力濒临瘫痪 [3] - 员工技术培训成本年均增长25% [3] - 郭士纳发现市场核心痛点是系统兼容性与技术落地能力而非硬件性能 [3] 战略转型决策 - 放弃硬件主导路线转向服务业务 [4] - 全球计算机硬件利润率从1985年35%降至1993年12% [4] - 企业IT服务需求增速达40%且客户付费意愿强 [4] - 服务业务属轻资产高毛利模式能优化ROE [4] 重组措施与成本优化 - 裁撤85万个岗位(占总员工数20%) [5] - 砍掉12条低效硬件生产线 [5] - 以17亿美元出售纽约总部大楼 [5] - 运营成本从1993年680亿美元降至1995年520亿美元 [5] 服务业务成效 - 为宝洁整合全球IT系统使供应链效率提升30% [6] - 为美国航空减少15%空座率 [6] - 为摩根大通将系统故障时间从年均40小时降至2小时 [6] - 服务收入从1992年150亿美元(占营收19%)增至1999年350亿美元(占营收40%) [6] - 服务业务毛利率稳定在45%以上 [6] 行业影响与跟随者 - 微软2000年企业咨询服务首年营收突破20亿美元 [7] - 惠普服务收入占比从2001年22%提升至2005年38% [7] - 甲骨文客户续约率从75%升至92% [7] 转型核心启示 - 需求洞察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7][8] - 资产重构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优化资源分配 [8] - 行业跟随者难以超越先发优势 [8] 投资逻辑重构 - 企业核心价值是解决问题能力而非行业标签 [9] - 投资机会存在于跨界融合领域 [9] - 应关注团队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及资源重构能力 [9] 商业本质总结 - 技术是工具 让工具为人服务才是创造价值的根本 [10] - 企业成功关键在于技术落地能力而非技术先进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