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发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每年2000万“新老人”入场,银发经济风口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29 09:07
人口基数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22% [1][5] - 2023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7亿占比21.1%标志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5] - 预计203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4.4亿占比32.1%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7] 需求升级特征 - 老年消费需求从基础生存型转向品质生活型数字化健康化社交化价值实现成为核心特征 [1] - 60岁以上网民规模达1.71亿人占网民整体15.6%互联网普及率57.5% [18] - 60.7%银发族日均手机上网超3小时网上购物看新闻支付刷视频为主要内容 [18] - 37.5%银发族年安排1-2次旅游31.8%年旅游3次及以上 [22] - 2024年1-9月银发族线上成交单量购物用户数成交金额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38%187%105% [28] 市场规模 - 2019-2023年银发经济规模以13.2%复合年增长率达7万亿元约占GDP6% [28] - 预计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达19.1万亿元占GDP9.6%2050年达49.9万亿元占GDP12.5% [28] - 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万亿元55岁以上人群出游数量增长近2倍 [50] 供给瓶颈领域 - 养老设施存在100万张床位缺口适老化改造直接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 [39][41] - 养老照护服务存在巨大人员缺口2025年需2000万护理员现仅有50万 [45] - 老年食品品类匮乏主要集中于冲调类和无糖糕点 [53] - 成人失禁用品渗透率仅5% [55] - 老年鞋服市场2028年预计突破3000亿元但产品风格单一供给半空白 [57] 支付能力支撑 - 46-64岁年龄段家庭总资产达350-355万元负债参与率最低 [64][66] - 三线城市离退休人员退休金3000-5000元一二线城市达5000-8000元 [68] - 2023年中高收入老年群体(4000-10000元/月)占比68.5% [68] 政策驱动 - 2024年"银发经济1号文"出台系统性推进顶层设计 [3][78] - 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覆盖10.3亿人结余6.4万亿元第二支柱覆盖2875万人规模4.4万亿元 [59] - 智慧养老产值从2014年0.17万亿元升至2019年3.2万亿元预计2050年达22万亿元 [61]
东软集团刘兵:以数智创新赋能城市养老 构建银发经济新生态
人民网· 2025-08-29 08:41
核心观点 - 公司提出城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旨在通过整合服务生态与政府监管 构建教医养康旅一体化养老服务新模式 解决服务覆盖不足 标准不统一及监管不健全等问题 [1][5] 平台架构与功能 - 平台由市场侧和事业侧构成 市场侧聚焦生态运营平台整合服务生态并链接供需双方 事业侧强调政府指引与监管 统一管理养老补贴政策 服务过程及基金监管 [5] - 平台赋能居家和社区养老体系建设 覆盖超过90%老年人群体 通过整合机构养老标准实现家庭养老床位数据实时上传 并支持社区开展设备租赁等多元服务 [5] - 平台提供医养护一体化解决方案 融入医疗 养老 护理服务及医保监管 实现机构养老数据共享 养老机构无需自建系统即可通过SaaS化服务高效运营 [6] 农村养老拓展 - 解决方案支持将医养护体系融入全民健康平台和县域医共体平台 拓展农村养老服务范围 [6] - 支持快速建设县域养老综合服务平台 实现与市级平台的服务资源共享与协同 [6] - 通过数据共享将统一的服务标准 渠道 资源及监管延伸至农村 提升服务质量和资源供给能力 [6] 数据安全体系 - 构建三层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包括数据安全采集与存储管控(源头合规校验 加密与分级存储) 数据分析处理管控(动态脱敏 隐私计算)以及数据应用协同管控(访问控制 流量控制 行为审计) [7] 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加大智能化和数据要素价值化研发投入 通过科技与数据赋能养老产业发展 [7] - 依托大健康领域积累 推动健康服务与养老服务在场景创新和协同发展方面实现突破 [7]
老博会激起银发市场一层涟漪
每日商报· 2025-08-29 05:42
杭州市老年生活博览会盛况 - 展会为期三天 涵盖两场启幕活动及近二十场互动发布 2024年武林广场户外展流量超十万人次[1] - 现场购物热潮与文化盛宴并存 老人呼朋唤友采购 展商完善产业链链接 政策利好持续颁布[1] 银发经济消费趋势 - 消费结构从基本需求转向健康、兴趣与体验领域 消费升级趋势显著[4] - 老博会销售额逐年攀升:2020年与2021年约300万元 2023年达350万元 2024年近500万元[4] - 京东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银发族营养保健品消费增速高于全年龄段人群10倍 生鲜及旅游出行等领域消费亦高于整体[4] 人口结构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底浙江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94万(占比22.4%) 低龄老人超五成 需求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4] - 杭州2025年养老新政提供全方位服务体系升级 高龄困难老人可获护理补贴及生活补助 最高发放20000元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5] - 政府通过智慧助餐普惠折扣与地方补贴打破户籍限制 市场数字化服务与AI产品加速适老化迭代[4] 文化与社会价值 - 展会举办杭州市十大潮爸潮妈颁奖、金婚盛典及相亲活动 超三分之一参与者年龄逾80岁[8] - 金婚活动每年报名踊跃 仅五对夫妇可登台分享 现场传递家庭幸福与相处秘诀[9] - 相亲展位由老年志愿者运营 兼顾老年人择偶与子女婚恋需求 构建文化交流与情感联结平台[9]
金活医药集团(1110.HK):产品矩阵深化扩容,韧性生长
格隆汇· 2025-08-29 02:33
宏观经济与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4% [1] - 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同比增长3.4% 占消费支出比重升至9.2% 健康需求呈现刚性特征 [1] - 行业正经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管理的转变 中药在日常健康管理中的价值凸显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益约4.05亿元 [3] - 药品分销业务保持稳定 销售收入达2.66亿元 [5] 产品战略与表现 - 喇叭牌正露丸同比增长443.2% 主要成分木馏油经研究证实可抑制异尖线虫活动 [5] - 佛慈金活牌安宫牛黄丸销售150万元 同比增长315.4% 被纳入国家卫健委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8] - Innopharm鱼油系列通过小红书发布77篇笔记获数百万曝光 入驻香港屈臣氏/万宁/HKTVMall等渠道 [9] - 新品西洋参胶囊礼盒款于2025年4月末上市 瞄准佳节礼赠与细分人群需求 [9] 渠道建设与营销创新 - 喇叭牌正露丸在六大片区建设191家终端旗舰店 聚焦华南及沿海市场 [3] - 依马打正红花油在全国建设400家旗舰店 赞助亚洲马拉松锦标赛等体育赛事 [3][6] - 通过抖音本地生活功能开展云连锁业务 已开通60家门店账号实现线上线下场景打通 [3] - 京都念慈庵通过CCTV-8《长安的荔枝》广告投放 结合公交/商圈/音乐大篷车等多场景营销 [5] 战略转型与未来布局 - 构建"线上种草+线下体验"融合模式 应对处方药转OTC与银发经济需求 [8] - 上线微服务架构中台深化数字化转型 以龙德产业园为枢纽构建健康产业协同生态 [11] - 凭借30年全球医药供应链资源 构建治疗领域与健康消费场景的协同格局 [11]
A 股教育股冰火三重天:转型的赢家、困局与边缘
36氪· 2025-08-29 00:53
行业格局 - 2025年上半年A股教育板块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 部分企业营收利润双下滑 部分企业逆势高增长或扭亏[1][2] - 火区企业通过规模扩张 全面转型或技术驱动实现突围 冰区企业面临主业衰退 转型不彻底或重整风险[3][10][17] - 中间地带企业存在增长潜力与结构性隐忧 未来可能跨入火区或跌落冰区[20][24] 学大教育 - 营收19.2亿元同比增长18.3% 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42.2% 通过个性化学习中心扩张至300所覆盖100余城市[4] - 专职教师超5200人 全日制培训基地超30所在校生7500人 布局职业教育 医教融合和文化阅读多元化业务[4][5] 昂立教育 - 营收6.32亿元同比增长11.84% 净利润288.83万元实现扭亏 构建素质教育 职业与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板块[6] - 素质教育在读人次幼少段3.05万 中学段3.7万 成人教育孵化"快乐公社"品牌切入银发经济[6][7] 拓维信息 - 营收13.06亿元同比下降24.42% 净利润7880.6万元同比增2262.83% 利润增长主要来自7284万元业绩补偿款等非经常性损益[8] - 推行AI+鸿蒙战略参与IT自主创新与AI应用研发 但核心业务未释放足够成长动力[8][9] 全通教育 - 营收1.25亿元同比下降36.58% 净利润亏损3230万元 继续教育业务因政策收紧与客户支付能力下降主动放弃高风险订单[11] - 教育信息化项目因客户结算周期延长提高甄选标准减少订单 缺乏新业务支撑点[11] 鸿合教育 - 营收14亿元同比下降10.99% 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滑70.09% 交互式电子白板业务收入10.32亿元同比下降15.05%[12] - 教育业务收入11.47亿元同比下降16.71% 占比81.91% AI赋能与教育生态布局尚未弥补传统硬件下滑[12][13] 传智教育 - 预计营收1.5-1.8亿元 净亏损660-960万元同比缩窄70-80% 传统IT培训课程吸引力下降 缺乏差异化优势和新增长点[14] 盛通股份 - 预计净亏损400-750万元 扣非后亏损600-1000万元 印刷业务支撑利润 教育板块未释放新动力[15] ST开元 - 营收7564万元同比下降22.6% 净利润亏损4436万元 商誉减值后账面价值剩5.3亿元 面临债权人申请重整及预重整[16] 科大讯飞 - 营收109.1亿元同比增长17% 教育板块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23.5% AI学习机业务翻倍增长并进入日本新加坡市场[2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6亿元同比收窄24.6% 拟募集不超过40亿元资金其中8亿元投向星火教育大模型及产品[21] 科德教育 - 营收3.66亿元同比下降1.15% 净利润5328万元同比下降15.16% 教育培训业务收入1.67亿元同比下降3.9%[22] - 科德AI学平台注册用户超3万人 参股AI芯片企业中昊芯英持股5.53% 获得资本市场估值溢价[22] 凯文教育 - 营收1.71亿元 净利润73.5万元同比增长107.44% 扣非净利润19.67万元同比增长101.76%[23] - 国际教育品牌获剑桥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等顶尖院校录取 拓展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产业学院[23]
谁为银发经济买单?
每日商报· 2025-08-28 22:12
行业定义与范畴 - 身边经济是围绕百姓生活和消费形成的经济形态 涵盖时尚街区 首店 社区拼团 老年旅行 演出 养老机器人和厨房改造等多元化场景 [2] - 个体消费行为通过规模化放大可形成百万至千万量级的巨量市场 对民生和宏观经济产生显著影响 [2] 行业发展动态 - 新业态持续涌现 包括首店经济 社区拼团 老年旅游 文化演出 智能养老设备及家居改造等服务领域 [2] - 行业存在发展拥堵点需通过系统性观察进行剖析 以推动微经济释放新活力 [2] 市场观察方向 - 需重点关注身边经济的发力点 新赛道布局以及消费体验升级趋势 [2] - 通过微观经济现象追踪可揭示宏观市场动向 为行业研究提供底层数据支撑 [2]
中央发布重磅文件 明确城市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 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19:39
在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方面,意见提出,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建 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提升城市对外开放合作水平等多项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8月28日对外公布。意见提出,到2030年,现代化 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人居品质 明显提升,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安全基础有力夯实,文化魅力充分彰显,治理水平大幅提高;到2035 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 意见围绕7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具体包括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营造高品 质城市生活空间,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增强城市安全韧性,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城市 治理能力水平等。 在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方面,意见提出,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构建布局合理 的现代化城市体系。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 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增强中西部和东北的城市群、都市圈对区域协调发 展的支撑作用,促进城市间定位错位互补、设施互联互通、治理联动协作。加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培育消费新场景
新华社· 2025-08-28 16:18
城市发展政策导向 - 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 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 [1] - 精心培育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1]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 [1]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未来产业布局建设 [1]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1] - 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1] 制造业与建筑业发展 -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发展智能建造 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 [1] - 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1] 服务业与消费经济 -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 -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齐短板 提高水平 [1] - 发展首发经济 银发经济 冰雪经济 低空经济 [1] - 培育消费新场景 [1] - 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1]
日赚十亿!五大上市险企高光背后的近喜与远虑
北京商报· 2025-08-28 14:47
整体业绩表现 - A股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781.92亿元,平均日赚9.84亿元,同比微增 [1] - 中国平安净利润680.47亿元位居首位,新华保险净利润增速达33.53%最高 [3] -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净利润分别为409.31亿元、265.3亿元、278.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3%、16.94%、10.95% [3] 投资端表现 - 资本市场回暖推升投资收益,成为拉动业绩主要引擎 [3] - 中国平安上半年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4] - 中国人保上半年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4] - 中国人寿上半年在权益资产配置新增超1500亿元,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 [4] 寿险业务发展 - 寿险新业务价值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反映行业经营能力和业务拓展水平提升 [5] - 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49.78亿元,增速达71.7%;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同比增长58% [5] - 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223.35亿元,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均实现20%以上同比增长 [5] - 行业认为寿险进入黄金发展期,具有财富保值增值、家庭保障和医疗健康养老三重价值 [6] 财险业务优化 - 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持续优化 [7] - 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5.3%下降1.5个百分点,平安产险95.2%下降2.6个百分点,太保产险96.3%下降0.8个百分点 [7] - 新能源车险成为重点发力方向,人保财险承保新能源车数量同比增长36.8% [8] - 平安产险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46.2%,市场份额27.6% [8] 战略布局与展望 - 多家险企加大权益资产配置,中国人寿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 [4] - 新能源车险出海项目在中国香港、泰国落地,海外业务预计成为新增长点 [8] - 行业看好寿险未来发展空间,认为具有发展空间大、保障需求大、政策支持大三大支撑因素 [6]
2025深圳智慧养老展暨首届深圳康养机器人大赛于9月举办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10:50
展会基本信息 - 第三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暨首届深圳康养机器人大赛媒体通气会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市民政局举行 [1] - 展会将于2025年9月12日至1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7号、8号馆举办 [1] 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深圳搭建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政策体系 出台《深圳市养老服务投资扶持政策措施清单》等系列文件 [3] - 深圳推动金融服务、生物医药、机器人等优势产业向养老领域延伸布局 加快养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3] - 深圳将科技创新确立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核心引擎 强化"三个统筹"、深化"五个赋能" [3] -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政策红利 深圳加速构建开放型银发经济生态圈 [4] - 深圳与中国香港达成"双城联展"战略合作 推动深港两地资源互通与优势互补 [4] 展会规模与参展内容 - 展会汇聚全球200余家养老企业 集中展示逾2000款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产品 [5] - 设立国际及港澳台展区 集结香港安老服务协会、黄金时代基金、尊贤会等30余家机构 [4] - 创新规划七大特色主题展区 包括康养服务机器人、智能康养系统、生物抗衰科技、智慧医疗设备、养老金融方案等 [6] - 德壹科技、上海钧控、华为、麒盛科技、深开鸿、作为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将展示前沿技术与产品 [6] 配套活动与平台建设 - 同期举办20余场高规格论坛 主论坛"科技赋能,激活银发经济新动能"汇聚国际顶尖学术专家及产业领袖 [7] - 举办"黑科技新品媒体通气会"专场展示最新技术成果 "乐龄艺术节暨老年欢乐节"聚焦中老年群体 [7] - 设立"银发经济时代:金融赋能养老产业投融资论坛" 吸引达晨资本、深创投等30余家知名机构参与 [8] - 举办"轻资产入局银发经济的N个路径"论坛 邀请成功创业者分享已验证可行的商业模式 [8] - "供需采购配对专场"升级为一对一精准匹配服务 高效链接全球专业采购决策者与参展商 [8] 创新赛事与产业促进 - 首创"兴业银行杯"深圳康养机器人大赛 聚焦智能照护、智慧陪伴、智能监测、健康促进、智慧文娱5大类16个支类场景 [9] - 创新组建以"老龄体验官"和"投融资机构"为核心的评审团队 评选"十佳最受用户喜爱奖"和"十佳市场潜力奖" [9] - 为参赛企业提供项目全周期产业资源、资本对接绿色通道、海量应用场景促成交等多维度赋能支持 [10] 消费促进与惠民措施 - 作为"居家适老化焕新补贴政策"最大线下展会平台 同期举办第二届深圳银龄消费节 [6] - 现场汇聚千余款智能产品体验与直购服务 提供专业化、集成化、模块化、定制化的适老化产品解决方案 [6] - 打造"智慧体验型消费场景" 实现科技惠老"零距离" 将展品从实验室带进千家万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