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产品

搜索文档
2025年券商“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结果揭晓 中信证券七项指标领跑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22:59
专项评价结果公布 - 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券商一对一通报2025年度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结果及加分分值 并公示核心定量指标排名 [2] - 评价结果将直接纳入券商2025年分类评价体系 [2] - 专项评价通过14项代表性指标综合考核券商服务质效 其中定量指标占90分 定性指标占10分 附加项5分 [7] 评价方法与范围 - 评价期为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3] - 中证协前期完成107家参评券商评价数据的填报与复核 [3] - 折算加分时去除基础分得分 满分100分折算为1分 [7] 头部券商表现 - 中信证券在七项定量评价中位居榜首 [2][3] - 行业头部机构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 [3] 科技金融业务排名 - 主承销科技创新债券金额前五:中信证券1281.91亿元 中信建投898.63亿元 国泰海通636.84亿元 中金公司587.97亿元 华泰证券342.20亿元 [3] - 主承销家数前五券商相同 行业集中度较高 [3] - 服务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前五:中信证券270.44亿元 中信建投209.30亿元 中金公司202.16亿元 国泰海通151.58亿元 华泰证券122.29亿元 [4] - 服务家数超20家的券商包括:中信证券 中信建投 国泰海通 开源证券 中泰证券 申万宏源 [5] - 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前五:中信证券320.74亿元 中信建投153.90亿元 中国银河115.00亿元 中金公司76.17亿元 申港证券17.05亿元 [5] - 服务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家数居首的为中信证券 [5] 绿色金融业务排名 - 主承销绿色债券和低碳转型债券金额前五:中信证券165.44亿元 中信建投122.92亿元 国泰海通111.40亿元 中金公司88.43亿元 招商证券54.10亿元 [5] 普惠金融业务排名 - 主承销民营企业债券金额前五:招商证券381.50亿元 广发证券318.86亿元 平安证券185.60亿元 中金公司130.07亿元 华泰证券125.73亿元 [5] 养老金融业务排名 - 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前五:广发证券1718.36万元 招商证券1391.35万元 国信证券1377.94万元 中国银河1274.09万元 兴业证券1142.22万元 [6] 评价体系结构 - 科技金融以50分权重成为核心考核方向 具体包括科技创新债券承销(10分) 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16分) 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12分) 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6分) 私募子公司基金投向(6分) [8] -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各占10分 [7] - 绿色金融指标包含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 [8] - 普惠金融指标包含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 中小微企业债券及民营企业债券承销 [8] - 养老金融指标包含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 [8] - 数字金融指标包含券商数字化能力成熟度与证券科技类奖项 [8] 行业影响 - 专项评价为行业提供清晰参考坐标 有望推动券商优化业务结构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8]
2025年券商“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结果揭晓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20:48
专项评价结果公布 - 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券商一对一通报2025年度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结果并公示核心定量指标排名 评价结果直接纳入2025年券商分类评价体系 [1] - 中证协前期完成107家参评券商评价数据的填报与复核 通过数据报送系统向各券商一对一反馈确认评价数据 [1] - 专项评价办法评价期为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中证协同步公示12项主要定量评价指标排名情况 [1] 头部券商表现 - 中信证券在7项定量评价中位居榜首 行业头部机构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 [1] - 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1281.91亿元、中信建投898.63亿元、国泰海通636.84亿元、中金公司587.97亿元、华泰证券342.20亿元 [2] - 服务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270.44亿元、中信建投209.30亿元、中金公司202.16亿元、国泰海通151.58亿元、华泰证券122.29亿元 [2] - 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320.74亿元、中信建投153.90亿元、中国银河115.00亿元、中金公司76.17亿元、申港证券17.05亿元 [2] 各领域业务排名 - 绿色债券和低碳转型债券主承销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165.44亿元、中信建投122.92亿元、国泰海通111.40亿元、中金公司88.43亿元、招商证券54.10亿元 [3] - 民营企业债券主承销金额前五为招商证券381.50亿元、广发证券318.86亿元、平安证券185.60亿元、中金公司130.07亿元、华泰证券125.73亿元 [3] - 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前五为广发证券1718.36万元、招商证券1391.35万元、国信证券1377.94万元、中国银河1274.09万元、兴业证券1142.22万元 [3] 评价体系构成 - 专项评价办法由定量评价指标90分、定性指标10分及附加项5分构成 通过14项代表性指标多维度考核券商 [4] - 科技金融以50分权重成为核心考核方向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各占10分 [4] - 科技金融指标包含科技创新债券承销10分、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16分、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12分、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6分、私募子公司基金投向6分 [5] - 绿色金融指标包含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 普惠金融指标包含中小微企业债券和民营企业债券承销 养老金融指标包含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 数字金融指标包含数字化能力和科技类奖项 [5] 行业影响 - 专项评价为行业提供清晰参考坐标 有望推动券商优化业务结构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5]
养老险公司转型进行时:短期健康险业务整体划转 增长动力如何破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5:01
近年来,在回归养老主业的背景下,专业养老险公司发展定位和业务结构面临重塑。 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朱俊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正稳步退出短期健康险业务,有助于推动公司更 加专注长期养老保障,但也带来明显的短期阵痛。 考虑到短期健康险业务调整可能导致部分专业养老险公司业务结构单一、增长动力不足,朱俊生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快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的推进,以帮 助行业平稳转型并释放新的增长动能。 上半年7家养老险公司总保费同比下降14% 2004年12月,首批专业养老险公司由原中国保监会批准成立,主要面向企业客户提供企业(职业)年金管理、团体养老保障服务和员工健康管理类服务。截 至目前,我国已开业的专业养老险公司有10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业务,以及第三支柱养老金业务、养老保险等业务,各家公司业务侧 重点有所差异。 除长江养老外,9家养老险公司披露的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安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大家养老、新华养老、恒安标准养 老、国民养老等7家养老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合计287亿元,同比下降14%(国寿养老、人保养老不适用)。 近期 ...
全面推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献力量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09:22
编者按 当前,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正步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公募基金在实现规模增长的同时,也 面临着提升投资能力、优化客户体验、增强投资者信任等重要课题。近日,在北京证监局指导下,北京 证券业协会携手北京四十余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基金评价机构以及多家主流媒体,共同 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证券报特别开设"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 展在行动"专栏,通过署名文章与记者专访形式,围绕行业转型、投研创新、合规治理、投资者陪伴等 核心议题,分享思考、传递理念、凝聚共识。 北京证监局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标志着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进入深化 改革、提质增效的新发展阶段。行动方案作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为行业高质 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公募基金机构数量全国第二,业态丰富,开放程度 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北京证监局深刻把握新时代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 院决策部署及证监会党委工作安排,充分发挥首都金融资源集聚优势,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 ...
探索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金融时报· 2025-09-08 02:01
政策部署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对养老服务发展进行前瞻性系统性总体性部署 强调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1] 政策框架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构建涵盖产品供给服务创新风险管控的完整政策框架[2] - 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养老金融发展规划图[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未来五年建立中国特色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体系[2] 养老保险体系 -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1亿人[3] -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合计覆盖7000多万人 资金积累超过5.7万亿元[3] -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已有36个城市地区超7200万人开立账户 产品达1019款包括储蓄类466款基金类292款保险类228款理财类33款[3] - 个人养老核心产品规模约为275.69亿元 加上储蓄和保险产品全国个人养老金业务市场规模已接近500亿元[3] 金融机构实践 - 中国银行养老金受托资金规模较上年增长23.44%[4] - 中国农业银行新增养老金融产品147只 养老产业贷款增速68%[4] - 中国光大银行累计提供超过650只养老金融产品 1500余家网点完成适老化改造[4] 人口结构变化 - 2024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人达31031万人 占全国人口22.0% 每年2000万退休速度[5] - 新老年人追求康养旅居智能设备健康管理等品质体验 需要多元化个性化养老金融新产品[5] 支柱发展失衡 - 第一支柱覆盖超过10亿人参保率95%以上 但60.5%受访者认为不足以实现理想退休生活[6] - 第二支柱职工覆盖率仅为24.41% 企业年金覆盖职工仅占城镇就业人员6.8% 其中国企央企和大型金融机构占比超80% 中小企业参与率不足5%[7] - 第三支柱开户人数约7200万 实际缴存人数仅占两成左右 实际缴存率不足30% 人均缴存金额2000元/年远低于12000元上限[8] 区域配置差异 - 上海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约45张 甘肃贵州省份仅约25张[8] - 东部地区基本养老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较低:广东12.7% 江苏14.8% 上海14.1% 浙江12.5%[9] - 西部地区基本养老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较高:宁夏17.3% 陕西17.9% 甘肃16.7%[9] 产品与服务问题 - 养老产品同质化严重 主要以存款理财保险为主 证券信托基金类较少[10] - 群体养老资金储备差距拉大 低收入灵活就业群体依赖基本养老保险 高收入群体可通过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制度提升退休收入[10] - 现有产品多以储蓄型理财型为主 缺乏与长期护理医疗服务旅居养老挂钩的综合产品[11] 产业支持体系 - 养老产业主流融资以政府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为主占比超70% 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渠道不足[12]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年均收益率约4.3% 扣除通胀后实际收益不足2% 地方养老金年化收益仅1%-2%[12] - 企业年金近10年年均收益率约4.5% 但需达到6%以上才能满足替代率目标[12] 发展建议方向 - 实现服务分层化资产场景化生态平台化三化目标[14] - 加强普惠型养老金融服务能力 关注老年新市民老年残疾人群[15] - 根据自理能力精准匹配金融产品和服务 制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16] - 加大银发经济直接融资支持 鼓励企业在各板块上市融资[17] - 发挥养老保险辅助作用 提供医护理康养居一体化解决方案[18] - 推进养老金集中委托管理 当前仅有23.8%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18] - 加强风险防范 禁止向老年人推荐风险不匹配产品[19]
券商“五篇大文章”考核定调:科技金融占比最高,多项指标涉及债券领域
新浪财经· 2025-09-07 14:2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自9月5日起实施,旨在压实券商主体责任并引导其精准服务国家战略 [1] - 政策推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发展,通过考核评价机制引导行业资源投入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1] - 监管层以制度设计推动资本市场从规模扩张模式转向"功能深化"新阶段,强化券商服务实体经济核心职能 [1] 评价指标体系 - 科技金融指标赋分50分,为最高权重领域,涵盖科技创新债券承销、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并购重组及直接投资等量化指标 [1][2] - 绿色金融指标赋分10分,考核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金额与数量 [2] - 普惠金融指标赋分10分,考核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金额与数量 [2] - 养老金融指标赋分10分,以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为核心考核指标 [2] - 数字金融指标赋分10分,考核证券公司数字化能力成熟度与证券科技类奖项 [3] - 定性指标包括机制建设(赋分5分)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赋分5分),考核战略纳入、组织架构、激励机制及资源投入增长率 [3] - 附加项指标为特殊贡献和创新实践提供加分渠道 [4] 计分规则与设计特点 - 计分方式突出科技金融重要性(50分),其他领域各10分,体现政策倾斜 [4] - 对大部分指标排名前50名的公司分档加分,各档分差1-2分,50名后赋基础分,避免过度分化 [4] - 同时设置金额及数量计分标准(如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避免绝对规模主导评价结果 [4] - 差异化指标设计为不同类型券商提供多元发展路径,避免同质化竞争 [1][8]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券商主导核心领域:中信证券在科技创新债券承销(1281.91亿元)、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270.44亿元)和科技并购(320.74亿元)均排名第一 [5][6] - 中小券商细分赛道突围:国金证券以109.9亿元跻身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第六,五矿证券以51.95亿元位列科技并购第六 [5][6] - 绿色债券承销由头部券商主导,中信证券(165.44亿元)、中信建投(122.92亿元)和国泰君安(111.4亿元)均超100亿元 [7] - 养老金融代销规模中金公司以2482.76万元领先,中国银河、广发证券等5家超1000万元 [7] - 普惠金融领域招商证券(381.5亿元)和广发证券(318.86亿元)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额突破300亿元 [7]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量化指标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券商业务端"具体任务",避免以往"空喊口号"现象 [7] - 考核机制引导行业摒弃短期逐利思维,长期深耕科技、绿色、普惠等关键领域 [1][3] - 差异化指标预示行业进入"分层竞技"时代,头部券商聚焦高难度指标,中小券商发展特色赛道 [8]
券商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评价规则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05 15:15
在定量指标方面,科技金融指标包括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及数量、证券公 司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于非上市非挂牌的科技型企业金额、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管理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型企业的金额。 9月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简称《评价办法》),综合考虑行业代表性、指标成熟度、数据可 验证性等因素选取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涵盖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科技金融指标相对丰富、权重相对较高。 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将做好《评价办法》实施工作,根据评价试行情况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研究优化评价指标和工作机制,更好发挥专项评价的 激励约束作用,引导证券公司更好发挥功能性,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定量+定性指标涵盖"五篇大文章"各领域 《评价办法》在评价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的规定与协会现有的其他专项评价总体保持一致。评价指标方面,主要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反映公司对金 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贡献度及相关能力,以及定性指标,反映机制建设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 绿色金融指标包括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 ...
@所有券商 事关做好“五篇大文章”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13:48
此外,统筹考虑金额与数量,《评价办法》对大部分指标同时设置金额及家数(数量)的计分标准,避 免绝对规模对评价结果影响过大。考虑到证券公司业务集中度较高的现状,该文件还对未达到各项指标 加分标准的公司,区分不同指标权重设定一定基础分,避免最终得分分差过大,鼓励行业机构差异化发 展、特色化经营。 根据《评价办法》,绿色金融指标中包括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普惠金融指标包括 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及中小微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养老金融指标 包括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数字金融指标具体包括证券公司数字化能力成熟度与证券科技类奖项情 况。 从定性指标方面看,《评价办法》设有机制建设指标、业务资源持续投入指标和附加项指标。其中,机 制建设指标具体包括是否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经营发展战略,是否规范建设相关领域专业化组 织架构体系,是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尽职免责制度;业务资源持续投入指标包括证券公司 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持续投入综合增长率;附加项指标主要反映证券公司发挥功能作用、积极落实 年度相关重点政策、创新示范等情况。 在计分方式上,根据《评价办法》,证券公司 ...
中国太平上半年业绩:保险服务收入559.64亿港元,同比增长0.2%
观察者网· 2025-09-03 08:14
整体财务表现 - 总资产18741亿港元 较去年末增长8.1% [1] - 保险服务收入559.64亿港元 同比增长0.2% [1] - 股东应占溢利67.64亿港元 同比增长12.2% [1] - 总权益1364.34亿港元 较去年末增长11.5% [1] - 投资资产16833亿港元 较去年末增长7.8% [1] - 每股总内含价值53.03港元 较去年末48.57港元增长9.2% [1] 寿险业务表现 - 保险服务收入322.50亿港元 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0.8% [2] - 除税后溢利82.78亿港元 同比增长5.5% [2] - 寿险合同服务边际1938亿元 较去年末增长1.1% [2] - 太平人寿保险服务收入271.7亿元 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3.7% [2] - 新业务价值61.8亿元 同比增长22.8% [2] - 个险新业务价值40.7亿元 同比增长22.4% 价值率提升3.5个百分点至22.7% [2]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19.2亿元 同比增长23.8% 价值率提升1.8个百分点至20.0% [2] - 分红险占比达长险首年期交保费87.1% [3] 财险与再保险业务 - 太平财险保险服务收入171.28亿港元 同比增长2.8% [3] - 原保费193.38亿港元 同比增长3.1% [3] - 除税后溢利6.86亿港元 同比增长84.9% [3] - 综合成本率95.5% [3] - 车险续保率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 [3] - 非车险原保费占比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3] - 产再业务综合成本率93.8% [3] - 寿险再保险保障型业务占比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3] 投资业务表现 - 净投资收益252.68亿港元 同比增长3.1% [4] - 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84.5% [4] - 权益类投资占比13.6% [4] - 获批成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 [5] 战略布局与生态建设 - 康养社区数量77家 覆盖28省63市 [4] - 新增发放养老社区资格1.7万个 [4] - 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出租率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 [4] - 第二支柱年金管理资产余额较去年末增长11.5% [4] - 个人养老金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4.5% [4] - 金融科技联盟理事单位增至20家 [4]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保险业受资本市场回暖、利率下行、产品结构调整及监管强化影响 [1] - 公司为唯一管理总部设在香港的中管金融企业 [1]
中金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28.3亿元 同比增长44%
新浪证券· 2025-08-29 12: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人民币128.3亿元,同比增长44% [1] -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43.3亿元,同比增长94%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4.2% [1] - 总资产人民币6,998亿元,归母净资产人民币1,188亿元 [1] 投资银行业务 - 中资企业全球IPO及港股IPO承销规模均居市场第一 [2] - 中资企业境外债券承销规模排名中资券商第二 [2] - 公告并购交易34宗,涉及交易总额328.41亿美元 [2] - 牵头执行债务重整及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包括当代集团、金科股份、宝塔实业 [2] 股票业务 - 覆盖境内外多元机构投资者超13,000家 [2] - QFII业务市占率连续22年排名市场首位 [2] - 为大型央企国企及上市公司提供股份增持回购、市值管理等服务 [2] 固定收益业务 - 债券承销和交易量保持市场领先 [3] - 跨境结算量持续增加 [3] - 大宗商品做市重点品种排名市场前列 [3] 资产管理业务 - 资产管理部业务规模约5,867亿元,管理产品848只 [3] - 中金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规模2,2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 [3] - 新发7只公募基金,公募REITs管理规模持续行业领先 [3] 私募股权业务 - 在管资产规模4,898亿元,持续排名券商私募子第一 [4] - 与政府及产业集团合作落地多支直投基金和母基金 [4] - 布局高新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等战略新兴产业 [4] 财富管理业务 - 产品保有规模增长至近4,000亿元 [4] - 买方投顾产品保有规模近1,000亿元 [4] - 管理939万客户,账户资产总值约3.4万亿元 [4] 科技金融 - 设立超10支科技创新基金,完成超70笔科创企业直接投资 [5][6] - 深度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牵头创新性科创债项目 [6] 绿色金融 - 完成超10笔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投资 [6] - 境内绿色及ESG债券承销规模排名行业第二 [6] - 协助财政部发行首笔离岸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 [6] - 创新引入长线基金助力宁德时代成为2023年以来全球最大IPO [6] 普惠金融 - 投资A轮及A轮前企业笔数占比近30% [6] - 协助中国农业银行完成最大规模"三农"专项债券 [6] - 买方投顾保有规模近千亿元,"公募50"累计服务客户超8万人 [6] 养老金融 - 在大健康领域完成近20笔投资 [6] - 协助完成行业首单养老保险永续债 [6] - 个人养老金资产保有规模超3,000万元 [6] 数字金融 - 完成7笔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 [6] - 助力金山云完成港美两地增发及私募配售 [6] - 协助招商银行完成首单数字金融主题金融债券 [6] - 建设点睛大模型、财富管理大模型等AI应用场景 [6] 国际化发展 - 迪拜分公司成为中资券商在海湾地区首家持牌分支机构 [7] - 覆盖境外央行及主权类机构超90家 [7] - 上半年引入外资规模约1,300亿元 [7] - 为港交所全部24只人民币双柜台股票提供做市服务 [7] 战略定位 - 锚定一流投行建设目标,聚焦实体经济需求 [1] - 依托"投资+投行+研究"协同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发挥连接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桥梁作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