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未来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市工商联支持服务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
新华网· 2025-06-17 02:59
会议背景 - 北京市工商联举办支持服务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1] -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燕瑛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1][3] - 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严卫群主持会议 [1] 产业专委会成立 - 北京市工商联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具身智能、新能源新材料4个产业专委会和投融资专委会 [3] - 产业专委会和投融资专委会将促进首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3] - 专委会将聚焦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支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3] 专委会职能与目标 - 专委会需立足功能定位,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体系 [3] - 通过惠企政策直达、技术研发支持等方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 - 加强与政府对接,搭建政企沟通平台,优化营商环境 [3] 政策与合作协议 -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信局宣讲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政策举措 [4] - 北京市工商联与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签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协议 [4] - 北京市工商联与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签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战略协议 [4] 参会情况 - 全国工商联、北京市相关部门、各区工商联、专委会成员及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会 [4]
新视野 | 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
新旧动能转换理论框架 - 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培育和改造推动经济发展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新动能包括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旧动能涵盖制造业 农业等传统领域 二者呈现破立并举 协同共生的辩证统一关系[3] - 新旧动能转换涵盖动力机制转换 产业结构升级 制度体系重构三个维度 动力机制从资源投入转向知识 技术 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 产业结构构建以新技术 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制度体系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4] - 需把握破与立 量与质 内与外三组辩证关系 破是破除落后产能对资源要素的锁定效应 立是建立制度创新体系 量是保持合理经济增速 质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内是挖掘内需潜力 外是融入全球化提升产业链地位[5] 新旧动能转换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 全国建成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推动力[6] - 技术替代存在断层效应 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脱节 实验室技术与产业化落地存在鸿沟 大型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0% 占市场主体90%以上的中小企业受资金人才制约难以创新 要素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6] - 2024年第三产业占比仍低于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 传统制造业占比过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有待提升 产业内部出现高端短缺与低端过剩并存现象 新动能成长速度较慢无法有效替代旧动能[7] - 区域差异呈现东强西弱 南强北弱的分化格局 东部沿海进入工业化后期 中西部处于工业化中期 旧动能依赖高碳路径 绿色转型成本较高使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8] 新旧动能转换实践路径 -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与全链条创新协同 构建技术加场景双向赋能机制 探索建设国家级产业创新联合体 在重点产业集群布局中试服务平台 持续推广工业云平台应用 建设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9] - 推动要素流动由行政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健全土地 劳动力 资本 技术 数据等要素市场化定价与交易机制 强化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构建数据确权 流通 交易 安全治理体系 试点要素配置负面清单制度 建设区域性数据交易中心 实施人才飞地计划[10] - 差异化布局区域功能 东部聚焦新兴产业卡位 中部强化传统产业升级 西部承接梯度转移 打造跨区域产业协作示范区 建立飞地经济利益共享机制 实施链长制加分层次双轨管理[11] - 深化市场机制改革推进三提一优 减少行政干预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提供贴息贷款 发行专项债券 设立国家级绿色转型基金 探索建立容错纠偏动态调整机制[11][12]
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河南将深入实施“五大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6-16 05:49
河南省数字化转型成效 - 河南省工业经济总量稳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7个中类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覆盖1.8万家,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87%,建设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362个 [3] - 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3个,接入设备产品2093万台(套),服务企业超15万家 [3] - 数字化转型示范区达33个,推动560多家企业智能化改造、4000多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3] 产业结构优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4年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6.7%,增速比上年加快5.2个百分点 [4]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2%、12.0%,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1和3.9个百分点 [4] - 布局未来产业6大方向,组建33家省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5] 产业链与集群建设进展 - 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达2.66万家,24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6]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4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1家 [6] - "7+28+N"产业链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3.2% [6] - 先进计算、新能源汽车、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分别增长71.3%、46.1%、29.5% [6] 未来五大行动规划 - 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推动未改造企业"一企一策"转型,已覆盖企业建设智能车间/工厂 [7] -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聚焦钢铁、有色等5大行业,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7] - 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提升超硬材料等2个国家级集群,筛选省级集群争创国家级 [8] - 开发区能级提升行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集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 [8] - 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支持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分级培育库 [8]
上海:鼓励国有资本前瞻性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快讯· 2025-06-13 14:14
政策文件 - 上海市国资委与市工商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地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 [1] 合作方向 - 鼓励国企与民企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深度合作 [1] - 鼓励民企发挥在光子芯片、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国企开展业务合作 [1] 产业目标 - 推动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以加快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1] - 鼓励国有资本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 [1]
市工商联支持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成立人工智能等5个专委会
贝壳财经· 2025-06-13 05:04
会议概况 - 北京市工商联召开支持服务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1] -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燕瑛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1] 产业专委会成立 - 北京市工商联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具身智能、新能源新材料4个产业专委会和投融资专委会 [1] - 为主任、副主任单位颁牌 [1] 领导讲话要点 安立佳致辞 - 专委会需聚焦主责主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北京市工商联应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都经验 [1] - 构建协同联动体系,助力北京打造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1] - 全国工商联将促进直属商会、行业委员会与北京市工商联合作,支持专委会参与品牌活动 [1] 燕瑛讲话 - 以产业和投融资专委会为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1] - 优化协同服务,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体系 [1] - 强化创新驱动,建立"企业+专委会+立体合作"的产业联结机制 [1] - 搭建政企沟通平台,促进首都民企资源与通州区位优势融合,助推城市副中心建设及乡村振兴 [1] 严卫群发言 - 北京市工商联将推进"四大工程"(思想引领、融通互促、助企解难、赋能提升) [2] - 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融通联动 [2] - 为企业争取资金、项目、人才、活动支持,形成服务合力 [2]
唐劲草会长获聘北京市工商联投融资专委会副主任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12 09:23
北京市工商联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大会 - 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推动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2] -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燕瑛等领导出席并发表讲话,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严卫群主持会议 [2][6][8] 专委会成立及任命 - 北京市工商联宣布成立4+1专委会,包括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具身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四个产业专委会和投融资专委会 [7] - 投融资专委会主任由北京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膏糕担任,副主任包括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助理解骑、水木资本董事长唐劲草等 [9] - 唐劲草同时担任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会长和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 [9] 投融资专委会职能 - 投融资专委会将整合各方资源,搭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投融资生态圈,加强投融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11] - 专委会将依托委员单位的平台资源、金融力量和行业影响力,打造投融资对接平台 [11] 母基金相关活动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开启,包括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和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 [13]
人民时评:以未来产业塑造产业未来
快讯· 2025-06-11 00:00
未来产业发展 - 资本需要耐心陪伴科创企业成长,共同成为"长跑搭档",以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助力未来产业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1] - 2025中国科幻大会展示了低空智能飞行器、虚拟数字人、外骨骼穿戴设备等未来科技场景,体现未来产业的无限潜力 [1] -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壮大的同时,布局未来产业是塑造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兼顾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 [1] 科技创新应用 - 低空智能飞行器、虚拟数字人交互、外骨骼穿戴技术等创新应用已进入公众视野,成为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1]
以未来产业塑造产业未来(人民时评) ——从展会感受中国经济脉动①
人民日报· 2025-06-10 22:14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商业服务、医疗卫生等领域展示应用潜力,具身智能成为未来产业新赛道[2] - 飞轮储能系统、朱雀二号火箭、生物制造等技术突破推动储能、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从0到1发展[3] - 安徽合肥聚集全国近1/3量子科技企业,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4] 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 前沿技术驱动的未来产业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代表国际竞争制高点[2] - 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化应用是形成全球竞争护城河的关键,决定产品话语权与产业定义权[3] - 低空智能飞行器、虚拟数字人、外骨骼等科幻场景正在加速商业化落地[5] 产业生态与要素支持 - 政府引导基金、新兴产业投资母基金及金融机构支持为未来产业提供资金活水[5] - 技术转化需搭建平台促进"书架"与"货架"对接,实现科技成果向新产品新产业的转化[4] - 协同攻关机制帮助解决卡脖子难题,加速技术路线验证与产业化进程[4]
史上最猛的“抢人大战”,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6-09 07:34
文 | 付一夫 城市"抢人大战",风云再起。 进入2025年,全国各地忽然又掀起了新一轮人才争夺的浪潮。比如,广州南沙不仅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免 费住宿和面试路费补贴,新引进落户的本科生、硕士、博士每月还可分别申领1000元、2000元、4000元 生活补贴,连续支持30个月;苏州提出对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顶格支持,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和 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还有许多城市也都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试图吸引各路人才的加盟。力度之大与 诚意之深,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个中深意,耐人寻味。 01 "抢人大战"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18年前后就曾出现过。 犹记得那时,以南京、武汉、成都、西安、长沙等为代表的一众二线城市,先后放出"送户口""送房 补""免费租借办公区"等大招来吸引人才,希望以此来提升城市活力并推动经济发展。而那场"抢人大 战"的范围,足足涉及数十个城市之多。 与之相比,本轮"抢人大战"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是参与城市范围与层级的显著拓展。 2018年前后的那场"抢人大战",主角其实是二线及以下城市,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因为受到人口规模 控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表现相对克制。不过在202 ...
我省今年支持建设约40个前沿技术应用场景
新华日报· 2025-06-07 21:25
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建设规划 - 江苏省今年计划支持建设40个左右前沿技术应用场景以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1] - 该省正在实施"5个100"行动 目标3年内形成完备的未来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包括开发100个前沿技术应用场景 [1] - 去年已遴选首批44项技术应用场景 包括28项早期验证场景 49项融合应用场景和20项典型应用示范场景 [1] 重点支持领域 - 重点支持第三代半导体 细胞和基因技术 合成生物 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领域 [1] - 鼓励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等早期验证场景 [1] - 推动具身智能 光通信 人工智能 6G等技术在主导产业的实际应用 [1] - 聚焦低空经济 智慧交通 深海深地 商业航天等领域建设城市级示范场景 [1] 应用场景功能定位 - 早期验证场景旨在引领未来技术迭代突破 [2] - 融合应用场景推动技术产品定型 用户培育和市场挖掘 [2] - 典型示范场景加速新技术新产品商业化应用 [2] 地方实践与支持措施 - 苏州 南京已发布人工智能场景需求清单并开展对接 [2] - 省科技厅将重点支持高新区通过应用场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 - 目标是催生新产业 新业态和新模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