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提振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业周报(20250310-20250316):提振消费促进需求回暖,资产质量趋稳-2025-03-16
华创证券· 2025-03-16 14: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提振消费为当务之急,需求端回暖将稳住资产质量及贷款收益率 政策传导到经济数据验证仍需时间,但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有利于稳定银行资产质量改善预期、同时也释放后续信贷稳定增长和信号 若本轮政策能有效促动地产和消费回暖,看好顺周期策略空间和机会,考虑中期分红已实质性落地,当期板块红利策略逻辑未变[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行业新闻 - 银行业: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1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2万亿元 2月末,M2同比增长7%,M1同比增长0.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2% 2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12] - 国内宏观资讯:央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择机降准降息 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 探索拓展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健全房地产金融制度[12] - 国外宏观资讯:美国当地时间3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日本最大工会劳动组合总联合会表示,2025财年平均工资涨幅为5.46%;英国1月三个月GDP环比升0.2%,1月GDP同比升1.0%,1月制造业产出环比降1.1%,工业产出环比降0.9%;德国2月CPI终值同比升2.3%,环比升0.4%[11][15] 上市银行重要公告 - 平安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66.95亿元,同比减少10.93%;利润总额547.38亿元,同比减少5.16%;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445.08亿元,同比增幅 -4.19% 不良贷款率1.0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50.71%,较上年末下降26.92个百分点[14] - 中信银行副行长吕天贵因工作调整,于2025年3月10日辞去其所担任的本行副行长职务[14] - 浙商银行首席信息官王超明因分工调整,辞去本公司首席信息官职务,辞任后仍将继续担任本公司行长助理职务[14] 重点公司逻辑分析 - 宁波银行营收在净利息收入支撑下增速小幅向上,业绩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整体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预计2024E/2025E/2026E净利润增速为5.9%/9.8%/10.7%,当前股价对应24E/25E PB 0.88X/0.78X,给予2025年目标PB 0.90X,对应目标价29.96元,维持“推荐”评级[17] - 江苏银行所处区域经济发达、客群优质,各项经营指标稳健向好,拨备有释放利润空间 预计2024 - 2026营收增速为6.3%/4.0%/9.6%,净利润增速为10.2%/7.3%/7.9%,当前股价对应2025E PB在0.64X,给予公司2025年目标PB 0.72X,对应25年目标价10.22元,维持“推荐”评级[17] - 常熟银行业绩保持较高增速,息差降幅收窄,资产质量边际改善,风险抵补能力仍较强 预计2024 - 2026营收增速为11.4%/12.4%/13.7%,净利润增速为17.2%/19.9%/19.4%,当前股价对应2025E PB在0.67X,给予公司2025年目标PB 0.75X,对应25年目标价8.00元,维持“推荐”评级[17] - 瑞丰银行三季度营收、利润延续稳定高增长,信贷需求回暖,息差保持稳定,资产质量改善,全年业绩有望持续保持10%以上增长 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增速为6.7%/6.4%/10.8%,2024 - 2026年净利润增速为10.8%/9.4%/10.0%,当前估值仅0.51x25PB,给予25年目标PB为0.67X,对应目标价为6.73元,维持“推荐”评级[17] 数据追踪 - 国债和地方债发行:2025/3/10 - 2025/3/16新发国债3,378.1亿元,环比上周 - 604.3亿,净融资 - 820.7亿;新发地方政府债867.1亿元,环比上周 - 1,308.13亿,净融资501.55亿[4] - 同业存单:2025/3/10 - 2025/3/16银行净融资额3,946.4亿,单周同业存单发行量11,530.2亿 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占发行32%/26%/36%/4%[4] - 票据利率:半年国股行直贴周平均利率1.30%,转贴利率1.22%,分别较上周 - 2bp/ - 2.2bp[4] - 市场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1.83%,环比上周 + 3.15bps,余额宝7D收益率平均1.28%,环比上周 - 7.52bp[4] - 银行板块表现:2025/3/10 - 2025/3/16申万银行指数周涨1.41% 其中A股涨幅靠前的是华夏银行(+5.99%)、宁波银行(+4.67%)等;A股跌幅靠前的是齐鲁银行(-4.13%)、中国银行(-0.92%)等;H股涨幅靠前的是郑州银行(+6.85%)、中信银行(+5.25%)等;H股跌幅靠前的是渣打集团(-5.15%)、东莞农商银行(-3.54%)等[4]
罕见!集体大爆发!这个板块要“王者归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4 06:45
文章核心观点 近期白酒板块持续回温,3月14日再度大涨,主要受政策利好和机构看好等因素影响,且目前仍处于低估阶段 [1][7][8] 白酒板块3月14日表现 - 截至3月14日14:08,水井坊、酒鬼酒、舍得酒业涨停,华致酒行涨超11%,泸州老窖、老白干酒等涨超7%,贵州茅台涨超5%,五粮液上涨近7% [1] - A股所有酒类股14日上午全部上涨收官 [3] - 截至发稿,中证白酒指数涨超5%,相较于2月初低点已上涨超15%,鹏华中证酒ETF、鹏华中证酒2月初以来上涨两位数,食品饮料相关产品过去一月收益全为正 [6] 政策利好情况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加快补内需短板 [4] - 3月13日央行明确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提出择机降准降息,3月17日多部委将介绍提振消费情况 [5] 机构和投资者观点 - 多家机构认为应乐观看待2025年宏观政策对消费的提振作用,白酒板块表现有望好转 [7] - 华泰证券称节后白酒行业基本面积极,头部酒企主动控量保价,叠加政策托底,行业进入良性修复阶段 [7] - 广发证券认为白酒龙头股息率攀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比值创2002年以来新高,白酒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7] - 知名投资者段永平建议买茅台 [9] 白酒板块估值情况 - 中证白酒指数PE值20.1,历史百分位6.99%,依旧处于“低估”阶段 [8]
每日债市速递 | 李云泽: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将分步实施
Wind万得· 2025-03-06 22:43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3月6日开展104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5% 单日净回笼1105亿元 连续四日净回笼 [2] 资金面 - 银行间资金市场整体平稳 存款类隔夜回购加权利率和非银机构质押信用债融入隔夜报价集中在1.75%-1.8%区间 [4]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3% [5] 同业存单 - 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二级市场最新成交在2%附近 较上日变化不大 [7] 银行间利率债 - 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3-5bp - 国债1Y/3Y/5Y/7Y/10Y收益率分别为1.5%/1.545%/1.6%/1.6875%/1.74% [8] - 国开债1Y/3Y/5Y/7Y/10Y收益率分别为1.685%/1.69%/1.655%/1.85%/1.75% [8] - 口行债10Y收益率1.9025% 农发债10Y收益率1.9% [8] 国债期货 - 全线收跌 30年期主力合约跌0.56% 10年期跌0.2% 5年期跌0.14% 2年期跌0.06% [10] 财政政策 - 2025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960亿元 同比下降3.5%(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增长2.1%) 中央财政赤字48600亿元 同比增加15200亿元 [11] 发改委政策 - 2025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加快拓展服务消费 [11] 债券市场动态 - 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将分步实施 [14] - 全国首只股债混合型创业投资基金落地深圳 [15] - 中交建筑发行可续期公司债 票面利率2.38% [15] 负面事件 - 融信投资"H21融信1"展期 恒大地产"19恒大01"未按时兑付本息 杉杉集团"H20杉杉1"隐含评级下调 [15] - 潍坊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非标资产违约 [15]
信息量巨大!五部长重磅发声,事关降息降准、提振消费、化债、DeepSeek等|聚焦两会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06 11:35
经济发展与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分行业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矛盾的具体方案,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3]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很快发布实施[2][3]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未来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3] - 民营经济出口占比64.7%,提升1.4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0.8%、5.8%[3] - 去年向民间资本推出8000多个重大项目,今年将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投资布局[4] 财政政策与债务管理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缓释,地方共发行置换债券2.96万亿元[6] - 去年发行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利率水平下降平均超过2.5个百分点,预计5年利息减少2000亿元以上[6] - 今年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7]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元,同口径增长8.4%[8] - 全国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分别增长6.1%和5.9%[8] 消费与产业升级 - 消费仍然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服务消费成为消费新增长点[10] - 去年消费最大亮点是以旧换新,带动产业升级转型[10] - 商品消费主要问题是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偏弱;服务消费主要矛盾是优质供给不足[11] - 2025年以来收到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超70万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30万份[12]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情况择机降准降息[13] - 人民银行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重点战略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16] - 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支持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6] - 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从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至10000亿元[17] 资本市场改革 - 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筑牢股市健康发展根基[19]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规模从5.1万亿元增长到6万亿元,增幅17.4%[21][22] - 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21] - 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在春节前分红,分红规模超3400亿元[22] 科技与创新 -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已超过18%[4]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4] - DeepSeek带动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新认识,影响中国资产价值重估[25]
含“金”量极高!郑栅洁、蓝佛安、王文涛、潘功胜、吴清,五大财经要员最新发声!(核心要点一文速览)
证券时报· 2025-03-06 09:44
3月6日(星期四)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 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 郑栅洁: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动力不断增强 郑栅洁表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显著加快,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动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出口去年占 64.7%,提升1.4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0.8%、5.8%。 郑栅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很快发布实施 郑栅洁表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很快发布实施。 郑栅洁:去年向民间资本推出8000多个重大项目 郑栅洁表示,去年向民间资本推出8000多个重大项目,今年将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投资 布局,也将在铁路、水利、核电等领域推出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 郑栅洁:近期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的规模将接近1万亿元 郑栅洁表示,近期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的就是做优、做强、做大创新型企业。郑栅洁表示,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组建国家创业投资 ...
2025政府工作报告: 哪些新变化?
对冲研投· 2025-03-05 11:24
政策导向与应对策略 - 政策发力强调前置和充足性,需一次性给足并保留后续加码空间 [3] - 科技领域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兴和未来产业成为全球竞争关键 [3] - 外贸外资策略转向多元化支持,扩大服务业开放如互联网、电信、医疗、教育 [3] - 消费提振政策储备充分,包括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及收入提升机制 [3] 重点工作排序变化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首要任务 [5] - 2025年重点工作转向大力提振消费和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5] - 科教兴国战略在2024年排序第三,2025年调整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5]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位列前五,2025年新增积极稳外贸稳外资表述 [5] 产业领域布局 - 2024年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 [8] - 2025年新增具身智能、6G、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领域 [8] - 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连续两年被重点提及 [8] 财政货币政策动向 - 财政赤字率突破4%历史纪录,新增专项债额度首次超4万亿元(含0.8万亿化债) [9] - 特别国债创新采用两种形式:1.3万亿用于"两重""两新",0.5万亿补充银行资本 [9]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降准窗口或临近以应对关税等外部不确定性 [8] 消费与科技发展 - 消费政策完善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育儿补贴及多元化服务供给等配套措施 [6] - 新质生产力发展获"加快"定调,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需巩固优势 [7] - 科教兴国战略构建"教育-科研-人才"支持体系,强化科技发展人才要素 [7]
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来看权威解读
证券时报· 2025-03-05 07:12
宏观调控政策创新 - 宏观调控首次明确提出重视资产价格,将稳住楼市股市纳入总体要求[1] - 打破"消费是慢变量"传统认知,突出提振消费地位并强调与扩投资形成互动[1] - 财政政策首次表述为"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4] - 财政赤字率提高1个百分点至4%,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同比增加1.6万亿元[4] - 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地方专项债4.4万亿元,合计新增债务规模11.86万亿元[4] 物价与市场调控 - CPI目标设定为2%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将通过四大措施促进物价温和回升[2] - 稳物价措施包括加大逆周期调节、提振消费、规范行业竞争及稳住楼市股市[2] - 强调政策资源更多投向民生领域,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重点推进人工智能终端应用(智能网联汽车/AI手机/AI电脑)和场景培育(低空经济/医疗/教育)[7] - 推动大模型垂直领域开发,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7] 经济增长与外资政策 - 5%经济增长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政策力度与改革举措将支撑目标达成[8] - 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电信/医疗/教育),修订鼓励目录以拓展外商投资领域[9] 税收改革 -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改革可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不增加纳税人负担[10] - 改革下放地方有助于改善区域消费环境,刺激本地消费[10]
2025年怎么干?政府工作报告一图速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04:55
财政政策 - 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 赤字规模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2] -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 [2] - 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2] 特别国债发行 -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 [2] - 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2] 消费提振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2]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2] - 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2] 制造业升级 -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 -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 市场环境与开放 - 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 [3] -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3] 房地产与住房 - 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 [3] - 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 [3] -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3] - 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 [3] 乡村振兴 -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3] - 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 [3] -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 城镇化 - 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3] -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3] 生态与绿色消费 - 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 就业 - 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 [3] - 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3] -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3] 医疗 - 优化药品集采政策 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