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服务器

搜索文档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612
第一创业· 2025-06-12 03:31
核心观点 - 国产CIS在高端市场全面进口替代将加速进行,看好国产CIS产业链的景气度提升;看好国内与服务器配套相关产业链继续维持高景气度,特别是光模块和PCB产业链;储能虽短期受关税扰动,但技术突破、国内行业增速和出海放量支撑高景气;动力电池装车量延续高增,磷酸铁锂市占率突破81.6%,技术路线分化加剧;影石创新在智能影像设备领域竞争力强劲,成长潜力显著 [2][3][6][7][9] 产业综合组 - 6月11日下午华为发布4款新机,摄像系统提升明显,Ultra机型有首个1/1.28型长焦且可通过棱镜移动切换焦段,Pura 80用Sony IMX989一英寸主摄,更高阶三款机型大概率用国产思特威的CIS,国产CIS性能获国产主机厂认可 [2] - 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将达181万台,搭载HBM的高阶AI服务器出货年增4成,GB200/GB300机种出货占比将成长至近4成,甲骨文采购量预计增长最快,微软采购预计增长近8成 [3] 先进制造组 储能 - 宁德时代587Ah电芯量产交付,具备435Wh/L高能量密度、充放电循环中能量效率95.5%、25年长寿命、安全性超小尺寸电芯等优势,可提升系统收益至少5% [6] - 2024年锂电储能装机规模超78GW,同比增长超147%,预计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行业总产值超万亿元,2030年超3万亿元;5月单周出海订单超10GWh,2025年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储能订单规模接近100GWh,同比增长756.72% [6] 动力电池 - 5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7.1GWh,环比增长5.5%,同比增长43.1%,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5GWh,占比18.4%,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5GWh,占比81.6% [7] - 中国占据超70%市场份额,国内企业海外建厂带动海外呈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趋势,固态/钠离子电池或冲击铁锂中长期地位,但2025 - 2027年为铁锂红利窗口期 [7] 消费组 - 影石创新连续六年蝉联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第一,2024年预计达81.7%;运动相机领域2023年全球排名第二,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3%,年末有望登顶 [9] - 2017 - 2024年公司营收从1.59亿元增至55.74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66.2%;归母净利润从621万元跃升至9.9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06.4%;2024年线上线下销售分别增长57%、51%,2025年Q1营收保持40.7%高增,毛利率连续三年超50% [9] - 公司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研发人员占比57.68%,拥有900项境内外专利,产品销往全球60多国,线下进驻超1万家门店,海外收入占比达76.35%,新推出产品在亚马逊等平台销量领先 [10] - 此次上市募资19.38亿元用于产能与研发升级,受益于短视频、VR直播等场景扩容,成长潜力显著 [10]
奥海科技20250609
2025-06-09 15: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奥海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奥海科技长期发展逻辑稳健,短期内业绩关注度高,目前市值约100亿,有望实现50%至翻倍的增长,未来发展值得积极关注[4][24] - **论据** - **业务多元且增长良好**:业务涵盖物联网充储电、新能源汽车和数字能源等,2024年安卓手机充电业务营收约35亿占比最大,新能源车载电子及服务器相关产品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各业务板块保持稳定增长,安卓手机充电器市场规模有望从150亿拓展到300亿,IoT业务预计增长超40%,汽车产品增速约50%[2][3][14] - **战略布局合理**:实施“133战略”,聚焦能源交换、高效充储和集中供给,布局智能物联网设备、新能源汽车电控和数字能源;完成产能全球化布局,通过越南、印度等地生产降低关税风险[2][7] - **客户拓展顺利**:正在导入多个龙头客户,包括韩国、北美和汽车行业,今年已有部分营收贡献,明年开始放量;新能源汽车业务新导入广汽、吉利、长安和小米等客户优化客户结构[4][5][21] - **财务表现优秀**:2019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23%,净利润16%;2024年营收64亿,归母净利润4.65亿;预计今年盈利6.3亿,明年8亿,后年达10亿[2][6] - **市场前景广阔**:手机充电器市场因高功率化和快充普及有增长空间;IoT产品因接口和协议统一及新技术政策需求提升;AI服务器市场增长迅速;光储充一体化产品有市场需求且公司有相关产能和认证[15][17][22][23] - **估值具有吸引力**:公司估值较低,无论与同行相比还是自身绝对估值,都有吸引力[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发展历程**:2004年成立,从区域性电源制造商发展成全球智慧能源生态引领者;2012年在东莞建首个产业化园区;2020年上市后提出133战略;2022年控股武汉智新进入电控领域;2024年完成产能全球化布局[7] - **产能布局**:越南、印度各占10%,印尼15%左右,以供应当地品牌如OPPO、vivo、小米等[7] - **手机充电器市场情况**:客户相对集中于手机品牌商,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预计持平或略增,大陆市场因财政补贴表现不错;单价因AI需求提升,高功率化和快充普及推动氮化镓工艺发展;2024年60瓦以上充电器出货占比30%多、收入占比一半,100瓦以上充电器出货占比百分之十几、营收占比接近30%[15] - **不同品牌单瓦价值量差异**:三星和苹果单瓦价值量高于安卓,因单机价值量差异大,如50瓦安卓充电器单价约20元,三星达1元/瓦,苹果约1.5元/瓦[16] - **自有品牌业务**:包括主打发烧友群体和性价比群体两个品牌,2025年增速预计50%左右;奥海品牌定位海外数码产品玩家,宜速是性价比品牌,2024年营收不到4亿,2025年预计达6亿左右[18][19] - **新能源汽车领域情况**:2024年营收约5.5 - 5.6亿,2025年预计达8亿左右占总营收约10%;全球电动车销量中国市场约1300万辆,三电系统占成本50%,公司聚焦电控系统占比约5.5%,低端车单机价值量一两千元,高端车双电控系统五六千元,国内市场规模接近千亿[20] - **服务器电源业务**:产品功率覆盖550瓦到8000瓦,AI服务器市场增长迅速,海外部分产品单瓦价值量可达三四元,国内价格更低,主要客户包括华勤技术、浪潮信息和新华三集团[22] - **光储充一体化产品**:提供工商业和户用光伏逆变器、储能设备和充电桩;光伏逆变器产能单月突破50兆瓦时;储能获欧盟和德国认证;充电桩业务通过收购进入国内外市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增量422万台,同比增长25%,年末总数1280万台,与新能源汽车比例约2.7:1[23]
存储行业: “供给出清+国产替代加速”,国内存储厂商迎来历史性机遇
2025-05-26 15:17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存储行业 - **公司**:德明利、江波龙、聚辰科技、兆易创新、南茂科技、汇成股份、长江存储、长鑫存储、金士顿、万企、巨成、联想、北京君正、阿里、腾讯、字节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存储行业周期性反弹,二季度为布局良机**: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行业供需和库存恢复健康,二季度价格因关税战客户提前囤货和渠道库存出清而超预期上涨,预计三季度需求向上反转,存储作为早周期板块,二季度是布局好时机[1][2]。 - **企业级存储国产化带来新增量**:阿里、腾讯、字节等加大 CAPEX 投资并提出供应链国产化诉求,为国内存储厂商带来企业级存储市场新增量机会,中国 CSP 厂商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加大对国产供应链扶持力度[1][2][6]。 - **服务器需求成核心驱动力**:2025 年服务器在存储市场占比接近 50%,AI 服务器对 DRAM 需求增长显著,价值量提升三到四倍[1][8]。 - **国内厂商份额提升空间巨大**:中国占全球存储市场近一半份额(800 亿美金),但国内厂商份额不足 10%,海外大厂逐步退出中低端产线,为国内厂商提供市场拓展机会[1][5]。 - **DDR5 渗透率提升带来新机遇**:DDR5 渗透率提升扩大内存接口芯片市场空间,为相关公司带来增长机会,旗舰机型标配 32GB 内存起步,促进 SPD 芯片和南桥 CKD 芯片需求增长[1][20][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行业周期性变化**:存储行业过去四年一个大周期,2023 年后周期波动收窄,上行和下行周期约一年,主要因供给端主动去库存和降产能,疫情后市场备货谨慎加快去库存,去年三季度下行至今年二季度接近尾声,下半年有望需求复苏[9][10]。 - **全球存储市场供给端**:全球 95%存储份额由三星、美光、海力士等大厂掌握,头部厂商投资高端产线,退出中低端产线,利基型存储公司如兆易创新有望承接份额,DRAM 市场规模近 100 亿美元,NAND Flash 超 20 亿美元[11]。 - **国内核心存储公司技术水平**:长江存储技术基本追平海外头部厂商,自研 Xtracking 技术实现 200 多层 NAND 量产,下游 SSD 模组厂受益;长鑫存储集中中低端 DDR 产品量产,产能释放为兆易创新提供机会[12]。 - **模组厂全球份额地位**:全球模组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低,以海外厂商为主导,金士顿占 DRAM 模组近 70%份额,国内模组企业拓展空间大[13]。 - **供需关系及价格趋势**:库存基本企稳,主流上市公司库存周转天数显示自 2024 年下半年库存下降或平稳,DRAM 和 NAND 芯片价格自今年 3 月稳中有升,今年下半年可能需求复苏,相关股票逐步复苏[14]。 - **今年存储市场整体趋势**:呈现稳中向上趋势,减产结束、涨价开始,手机和 PC 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 0 - 3 个百分点,国内企业级存储需求增加,下半年需求企稳,现在是布局好时点[15]。 - **AI 服务器对存储芯片市场影响**:出货量不大但价值量显著提升,去年服务器行业规模 3000 亿美元,AI 服务器占约三分之二但出货量仅 14%左右,对 DRAM 和 Avaland 需求增长明显,上游 DDR5 内存接口芯片市场空间扩大两到三倍[16]。 - **国内互联网厂商 CAPEX 投资变化**:去年四季度开始阿里、腾讯 CAPEX 投资明显增长,今年一季度阿里投资 250 亿元,低于预期但投资布局方向未变,阿里 1000 亿投资中 10% - 15%用于 DRAM 和 Avaland,国产化率 50%,实际投入约 70 亿元[17]。 - **端侧设备对存储市场影响**:手机和 PC 硬件 AI 功能成熟但软件缺爆点应用,出货量企稳;IoT 占比约 3% - 5%,汽车电子占比不到 5% - 10%,端侧设备基本盘稳定加上服务器新增需求有望带来价格提升和业绩成长[18][19]。 - **AI 眼镜和自动驾驶技术对存储市场影响**:AI 眼镜处于早期阶段,对存储市场影响有限;自动驾驶技术长期会增加 DRAM 需求,但发展缓慢,短期内拉动效应有限[22][23]。 - **聚辰科技 EEPROM 市场情况**:2024 年销售额 1 亿元,市场规模约 35 亿元,2025 年是放量增长拐点,目标销售额 3 亿元,未来有望占 10 - 15 亿元份额[24]。 - **德明利与江波龙企业级存储业务比较**:两家公司业务和技术水平无显著差异,德明利消费电子领域基础盘小,相同企业级存储订单对其影响更大[25]。 - **芯片环节兆易创新与北京君正发展前景**:北京君正专注车规市场,涉足计算和模拟领域;兆易创新 NOR 闪存和 MCU 业务稳定,海外厂商退出带来 DRAM 增长潜力,成长机会更清晰确定[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