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加剧

搜索文档
奈雪的茶回应“通知能喝奶茶就不要喝水”:我们搞笑的!去年亏损9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4-29 11:53
奈雪的茶门店宣传争议 - 奈雪的茶(玖隆茂店)在小红书发布《重要通知》称"能喝奶茶就不要喝水"引发争议 [2] - 通知内容被指误导消费者 网友批评"喝出毛病第一个找他" [4][5] - 门店工作人员证实通知为店长个人行为 已撤下并删除相关帖文 [6] - 店长回应称只是模仿网络热梗 无特殊引导意图 [6] 奈雪的茶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49.21亿元 同比下降4.7% [8] - 现制茶饮营收33.88亿元 烘焙产品5.28亿元 瓶装饮料2.93亿元 [8] - 经调整净利润由2023年盈利2090万元转为2024年亏损9.19亿元 [9]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消费市场疲软 线下人流量未完全恢复 行业竞争加剧 [9] 公司门店扩张情况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达1798家 新增143家 [9] - 其中直营门店1453家 加盟门店345家 [9] - 2025年计划探索更多店型以适应不同消费场景 提升市场占有率 [9]
野村:下调李宁目标价7% 重申“中性”评级
快讯· 2025-04-29 04:57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野村重申李宁"中性"评级 同时将目标价从17 4港元下调7%至16 2港元 [1] - 下调目标价主要基于对第二至第三季度销售及盈利能力面临不利因素的预期 [1] 销售表现分析 - 李宁首季零售销售额实现低个位数同比增长 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1] - 1-2月销售表现超预期 但3-4月销售氛围明显转弱 [1] - 近期销售疲软态势在线下渠道表现尤为突出 [1]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运动服装行业造成压力 [1] - 运动服装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1]
【五芳斋(603237.SH)】24年销售承压,毛利率有所改善——2024年年报点评(叶倩瑜/李嘉祺)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1 09:09
公司业绩 - 公司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51亿元、同比下降14.57%,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14.24%,扣非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下降9.66% [4] - 24Q4单季营收2.03亿元、同比下降7.61%,归母净利润-0.68亿元(23Q4亏损0.7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9亿元(23Q4亏损0.87亿元) [4] - 公司24年拟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0.97亿元(含税),分红及回购合计金额1.45亿元、占24年归母净利润101.81% [4] 产品表现 - 24年粽子/月饼/餐食/蛋制品、糕点及其他系列营收分别为15.79/2.36/1.35/2.36亿元,同比-18.64%/+3.46%/-9.08%/-6.63% [5] - 粽子系列销售量/均价分别同比-20.9%/+2.9%,销量承压但均价抬升 [5] - 月饼系列销量/均价分别同比+26.9%/-18.5%,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促销力度加大 [5] 渠道表现 - 24年连锁门店/电商/商超/经销商/其他渠道收入分别为3.28/6.99/2.41/7.78/1.40亿元,同比-10.1%/-21.3%/-8.7%/-14.4%/-3.6% [5] - 全年关闭低效门店86家,截至24年底累计门店数476家,其中直营店/合作经营店分别为104/26家、较23年底净减8/净增1家 [5] - 经销商数量662家、较23年底减少52家,积极发力与盒马、开市客等渠道的深度合作 [5] 盈利能力 - 公司24年毛利率39.05%、同比提升2.66pct,粽子系列毛利率44.16%、同比提升5.25pct,主要系原材料成本下降以及产品结构优化 [6] - 税金及附加项占营收比重1.13%、同比提升0.42pct,销售费用率21.98%、同比提升1.05pct,管理及研发费用率8.9%、同比提升0.62pct [6] - 24年全年归母净利率6.31%、同比基本持平,扣非净利率5.79%、同比提升0.31pct [6]
市场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伟星新材2024年净利同比下滑超三成
深圳商报· 2025-04-16 02:4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2.67亿元,同比下降1.75% [1] - 净利润9.53亿元,同比下降33.49% [1] - 基本每股收益0.61元,同比减少32.22%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 [1] 业绩变动原因 - 房地产、基建投资需求下降导致建材行业工程类竞品挤入零售赛道,行业价格战加剧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1,671.46万元,主要用于品牌推广及渠道维护 [1][2] - 合营企业东鹏合立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16,694.22万元 [1] - 收购公司商誉减值准备增加7,397.17万元 [1] - 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接近2.4亿元,占全年净利润缩减额的六成 [2] 行业环境 - 国内塑料管道行业2024年总产量下滑,建筑、市政等领域需求减弱 [2] - 零售业务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周期冲击明显 [2] - 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成本压力,压缩盈利空间 [2] 业务布局 - 保持研发投入,加速海外产能布局,越南、临海等地新建工业园陆续投产 [3] - 固定资产规模同比增长逾四成,但短期内推高运营成本 [3] - 产品分为PPR系列、PE系列、PVC系列三大类,应用于建筑给水、市政供水、排水排污等领域 [4] - 拓展室内防水、全屋净水等新业务 [4] 未来目标 - 2025年营业收入目标力争达到65.80亿元 [4] - 成本及费用力争控制在53.50亿元左右 [4] 市场表现 - 4月15日股价收报11.72元,总市值186.59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