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产品

搜索文档
永辉超市(601933):品质零售调改坚定推进,全国超市龙头再焕新机
山西证券· 2025-09-11 09:4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1]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作为全国连锁超市龙头正坚定推进品质零售调改战略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强化供应链改革和提升服务能力实现经营复苏 [1] - 超市行业进入平稳增长期门店调改成为2025年行业共识近九成企业将采购模式变革作为重点工作方向 [2] - 胖东来模式通过聚焦产品品质与满意度实现2024年销售额16964亿元同比增长5854%为行业提供成功范例 [3][4][5] - 名创优品成为第一大股东后加速推进门店调改预计2026年春节前调改门店达300家供应链协同效应显著 [1][26][5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6/903/1096亿元净利润实现大幅减亏并转正至-551/716/1376亿元 [6][7] 公司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10-2019年营业收入门店数量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39%217%199% [1][16] - 2021-2024年累计亏损9502亿元主因社区团购冲击线下客流承压及资产减值 [16] - 2024年起推进门店调改截至2025年8月15日已开业调改门店160家目标9月底达200家 [1][26] - 调改门店商品换新比例超60%SKU数量1-15万个烘焙熟食等鲜食比例从5%增至20%-30% [32][33] - 2025年春节期间41家调改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翻倍烘焙和熟食分别增长520%和387% [32] 供应链与服务改革 - 采购模式从传统KA模式转向成本加成取消入场费等后端费用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从7%降至2023年较低水平 [47] - 自建中央厨房2025年1月烘焙车间投产规划4条生产线覆盖福州多数门店 [49][51] - 推行宽类窄品策略自有品牌销售占比目标提升至5%-15% [43][45] - 调改门店员工数量增至200人左右薪资涨幅20%-30%一线城市基础工资达6000元/月 [56][57][58] - 提供宠物寄存自助茶水血压计等便民设施并执行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及带薪年假制度 [53][56] 行业格局与趋势 - 2024年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9000亿元同比增长03%限额以上超市零售总额增长27% [2][62] - 行业CR5和CR10销售额占比分别为490%和666%门店数量占比分别为117%和511% [2][67] - 2024年Top100企业门店总数252万个减少2750家同比降幅98%仅25家企业门店数量增加 [2][71] - 2024年四分之三超市企业尝试调改超一半企业调改后销售额增长 [2][71] - 胖东来2024年超市业态销售额8094亿元占比48%自有品牌SKU超100个销售额11亿元占比30% [5][87] 股权变更与协同效应 - 名创优品以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59] - 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由名创优品实控人叶国富担任组长供应链与渠道布局协同效应显著 [59] - TOP TOY潮玩产品已入驻永辉超市上海金山门店 [5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513%/214%净利润同比增长624%/2299%/923% [6][7] - 2025年9月10日收盘价517元对应PS2025E和PS2026E分别为079倍和052倍 [6] - 可比公司平均PS2025E和PS2026E分别为126倍和107倍 [103]
“烘焙+”模式乘风起,跨界融合成增长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8-31 03:09
烘焙行业角色转变 - 烘焙从品类配角转变为增长主角 成为驱动茶饮、咖啡、火锅及商超等多行业增长的强劲引擎 [1] - 烘焙的强协同性、高利润空间及快速响应趋势能力是其成功关键 [1] - 融合业态持续深化 "烘焙+"引领的消费变革有望持续深入 [1] 茶饮+烘焙模式 - 2023年茶饮门店烘焙销售占比从5%提升至15% 2024年将突破30%市场渗透率 [3] - 奈雪的茶提出2025年烘焙与茶饮并重战略 乐乐茶试水覆盖吐司、欧包、西点等超30个品类 [3] - 古茗推出10-13元价格带的轻食烘焙系列 茶颜悦色通过小神闲茶馆试水烘焙促销 [3] - 沪上阿姨部分门店新增现烤面包柜台 [3] 咖啡+烘焙模式 - Tims天好咖啡、库迪咖啡等品牌发力烘焙业务 通过咖啡+烘焙复合模式寻求增长 [4] - 星巴克推出抹茶蛋糕卷、水果塔等季节限定烘焙产品 [4] - 瑞幸咖啡持续扩充芝士贝果、可颂等烘焙产品线 [4] - 缇里咖啡推出美式+黄油多士套餐 [4] 火锅+烘焙模式 - 海底捞旗下SHUA BAKERY推出麻辣牛肉可颂、番茄芝士贝果等20余款跨界产品 单价12-28元 [4] - 滇牛云南酸菜牛肉火锅推出酸汤锅+鲜花饼套餐及云南特色烘焙产品 [4] - 龙大美食与烘焙品牌合作开发培根类、香肠类等预制食材 [4] - 安井食品火锅料+烘焙复合产品线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4] 商超+烘焙模式 - 山姆、盒马鲜生、大润发、沃尔玛、胖东来、麦德龙等商超通过高性价比策略布局烘焙品类 [5] - 2024年烘焙产品消费渠道中线下商超占比达37.7% 与专卖店、电商平台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6] 行业驱动因素 - 烘焙行业技术门槛较低 新进入者容易打开市场 [6] - 消费需求升级与供应链效率协同作用推动烘焙成为增长引擎 [7] - 抖音平台烘焙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243亿次 小红书平台烘焙类种草笔记超百万篇 [7] - 2024年中青年群体成为烘焙食品购买主力 占比近九成 [7] 运营与供应链创新 - 大规模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优化物流布局提高门店运营效率 [8] - 标准化生产实现批量生产且品质如一 提供一致购买体验培养品牌忠诚度 [8] - 瑞幸咖啡App新增烘焙轻食分类 星巴克啡快小程序嵌入早餐烘焙组合功能 [8] - 盒马鲜生利用消费大数据分析家庭用户偏好 沃尔玛通过社区团购预售烘焙产品 [8] 未来发展趋势 - 烘焙与现有业务具有强协同性、高利润空间及快速响应消费趋势能力 [9] - 健康化、场景化需求深化将推动烘焙与茶饮、咖啡、火锅、商超等业态进一步融合 [9]
上半年净利腰斩,三只松鼠港股IPO遇“考题”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14: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营收同比增长7.94%至54.78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2] -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52.22%至1.3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降幅达77.57%至5083万元[2] - 净利率为2.47%,较上年同期5.71%下降3.24个百分点[7] 主营业务分析 - 坚果品类收入27.31亿元,同比下跌1.03%,毛利率下滑2.64个百分点至23.91%[2] - 综合零食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49.7%[4] - 烘焙产品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11.96%[4]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占比78.42%,销售收入42.95亿元,同比增长5.01%[5] - 抖音系平台收入增长20.75%至14.78亿元,天猫系平台收入下跌18.56%至8.82亿元[5] - 线下分销业务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40.21%,经销商数量增至2140家[5] - 线下门店收入同比下跌18.69%至1.87亿元[5]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11%至11.19亿元,销售费用率20.43%同比提升2.81个百分点[7] - 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从6.07亿元增长超25%至7.61亿元[7] - 坚果原料成本因国际形势影响上涨[2] 战略与行业背景 - 公司提出2026年实现营收200亿元目标,其中线上线下各占100亿元[5] - 线下推行"双百"战略:百万终端铺市和百亿分销业务规模[5] - 休闲食品行业竞争白热化,量贩零食店凭借低价策略挤压传统品牌市场份额[4] - 港股IPO计划旨在优化"制造、品牌、零售"一体化布局[8]
五芳斋上半年实现营收15.92亿元 多维度释放发展潜力
证券日报· 2025-08-29 01: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92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亿元 [2] - 实施2024年度分红方案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 合计派发9675.72万元 [3] - 推出股份回购预案 拟投入3500万至7000万元 价格不超29.12元/股 [3] 战略实施 - 坚定推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战略 围绕效益优化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2] - 降本增效和人员优化成效显著 各项费用同比下降 采购管理优化 人效改革稳步推进 [3] - 强化供应链端业务流程规范化建设 推动核心价值链信息化 完成物流轨迹追踪项目上线 [3] 产品创新 - 针对真空系列推出短保真空粽 实现市场精准响应 [2] - 加码场景化品类突围 烧腊卤味借助春节场景大幅增长 [2] - 烘焙板块以"米、药食同源"为核心开发差异化产品 强化非粽类产品成长动能 [2] 品牌与渠道 - 上半年实现22家双品牌联名 结合地域口味特色探索跨界传播新模式 [2] - 深化与盒马、开市客、山姆等头部零售渠道的深度合作 驱动直营快增长 [3] -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实现产品破圈与业务突破 [3] 技术与管理 - 在多个车间实现数据采集 为全链路追溯打下基础 [3] - 具有覆盖商贸、连锁门店、经销商的全渠道营销网络 [3] - 结合兴趣电商与即时零售等业态特征进行深度布局 [3] 股东回报 - 公司注重股东回报 提升投资者回报能力和水平 [4] - 让广大投资者分享公司发展成果 [4]
三只松鼠上半年净利润减五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23: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94%至54.7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52.22%至1.38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77.57%至5082.81万元 [2] - 毛利率同比下跌2.97个百分点至25.08%,主要受坚果原料成本上涨影响 [3][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5.11%至11.19亿元,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7.89%至1.56亿元,主要因推广费用及新增折旧摊销增加 [4] 同业对比表现 - 良品铺子上半年收入下滑27.21%至28.29亿元,净利润亏损0.94亿元 [3] - 来伊份收入同比增长8.21%至19.40亿元,净亏损同比缩减32.67%至0.51亿元 [3] - 盐津铺子收入同比增长19.58%至29.4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6.07%至3.72亿元 [3] 产品结构分析 - 坚果类收入同比下跌1.03%至27.31亿元(占比49.85%),毛利率下跌2.64%至23.91% [5] - 综合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9.70%至13.98亿元,毛利率提升1.53%至32.01% [5] - 烘焙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1.96%至6.82亿元,毛利率提升1.09%至22.71% [5]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78.42%,同比增长5.01%至42.95亿元 [6] - 抖音系平台收入增长20.75%至14.78亿元,天猫系下跌22.79%至8.82亿元,京东系增长1.89%至8.08亿元 [6] - 线下分销收入同比增长40.21%至9.38亿元,经销商数量增加269家至2140家 [6] - 线下门店收入同比下跌18.69%至1.87亿元,门店总数净增125家至450家 [6] 战略布局 - 推出自有品牌生活馆首店,开业三天销售额超100万元,全年计划开店20家 [6] - 试水便利店店型并采用加盟模式拓展 [6] - 通过"D+N"全渠道体系推动二季度营收增速超20% [3] - 入股硬折扣超市品牌爱折扣、乳饮品牌致养食品,并推出母婴/速食/啤酒等子品牌 [5]
增收不增利 三只松鼠求解成本难题
北京商报· 2025-08-28 17:24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 同比增长7.94% [1] - 归母净利润1.38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52.22% [1] - 销售费用增长25.11% 管理费用增长57.89% [1] - 二季度整体营收增速超20% 渠道销售实现翻倍增长 [1] 产品结构 - 坚果产品营收27.31亿元 同比微降1.03% 毛利率下滑2.64个百分点至23.91% [1] - 综合产品营收13.98亿元 同比增长49.7% [1] - 烘焙产品营收6.82亿元 同比增长11.96% [1] 渠道分布 - 第三方电商平台营收42.95亿元 同比增长5.01% [2] - 分销业务营收9.38亿元 同比增长40.21% [2] - 线下门店营收1.87亿元 同比下降18.69% [2] - 国民零食店营收1.76亿元 同比微增0.57% [2] 线下布局 - 累计开设线下门店450家 其中国民零食店353家 [2] - 线下渠道被视为拓展市场和提升品牌力的关键 [3] - 自有品牌生活馆首店已开业 未来将重点布局该业态 [2][3] 成本控制 - 坚果原料成本上涨导致毛利率承压 [1] - 线上平台流量结构变化使费率提升 [1] - 新增物业折旧及摊销费用上升 [1] - 在华南签约新供应链集约基地 扩展华东南陵零食产业园 [4] 行业趋势 - 线上流量红利见顶使增长动能减弱 [2] - 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成为必然趋势 [2] - 即时零售新机遇受到公司关注 [1]
增收不增利,三只松鼠如何破解成本难题
北京商报· 2025-08-28 13:46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同比增长7.94% [2] - 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2.22% [2] - 销售费用增长25.11%,管理费用增长57.89% [2] 营收驱动因素 - 二季度营收增速超20%,主要依托"D+N"全渠道体系 [2] - 二季度渠道销售实现翻倍增长,因线下分销推进日销品铺市并试水乳饮、饮料 [2] - 公司洞察即时零售新机遇,探索打造自有品牌生活馆首店 [2] 净利润下滑原因 - 坚果原料成本上涨影响毛利率 [2] - 部分线上平台流量结构变化导致费率提升 [2] - 线下分销加大市场费用投入以加速日销品布局及终端渗透 [2] - 新增物业折旧及摊销费用上升 [2] 产品线表现 - 坚果产品营收27.31亿元,同比减少1.03%,毛利率下滑2.64个百分点至23.91% [2] - 综合产品营收13.98亿元,同比增长49.7% [2] - 烘焙产品营收6.82亿元,同比增长11.96% [2] 渠道结构 - 第三方电商平台营收42.95亿元,同比增长5.01% [3] - 分销业务营收9.38亿元,同比增长40.21% [3] - 线下门店营收1.87亿元,同比下降18.69% [3] - 国民零食店营收1.76亿元,同比微增0.57% [3] 线下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线下门店累计450家,其中国民零食店353家 [3] - 行业专家认为线下渠道是拓展市场和提升品牌力的关键 [4] - 自有品牌生活馆能打造一站式购物体验,与线上渠道形成互补 [4] 行业趋势 - 线上流量红利见顶,线下销售成为休闲零食企业必不可少的一环 [3] - 未来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经营、资源互融共通是必然趋势 [3] - 自有品牌生活馆被视为未来机会业态,公司已探索首店并计划进一步布局 [3] 供应链建设 - 公司新增签约华南供应链集约基地(广东佛山),扩展建设华东供应链集约基地南陵零食产业园 [5] - 此举旨在进一步控制成本,提升坚果及零食自产比例 [5]
“普洱茶第一股”不好当,澜沧古茶上半年预亏超2800万元
观察者网· 2025-08-11 11:11
澜沧古茶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1.17亿元至1.2亿元 同比下降38.5%至40.0% [1] - 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800万元至3200万元 主要因营业收入下降及管理层调整影响业务发展 [1] - 股价连续下跌 8月8日跌2.36%至2.89港元 8月11日再跌3.11%至2.8港元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61亿元 同比下滑31.5% 毛利1.88亿元同比下滑46.8% 净亏损3.08亿元(对比2023年盈利0.8亿元) [1] 云南咖啡产业技术升级 - 启动全球首个山地农业低空数智化系统工程 通过无人机集群、区块链溯源及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提升效率 [2] - 多光谱无人机编队实现AI识别锈病 生物药剂用量减少40% 无人机物流网络压缩鲜果加工时效67% [2] - 项目计划将精深加工率从35%提升至80% 物流成本降低50% 首批5000亩示范基地即将启动 [2] 茶饮品牌跨界业务拓展 - 茶叶老字号吴裕泰开设烘焙咖啡馆"牛牛咖啡&面包" 主营烘焙咖啡业务 茶叶销售转为副业 [2][3] - 产品融合茶元素 包括桂花拿铁、茉莉花茶乳酪等 烘焙产品定价9.9元至35元 [3] - 品牌曾推出茶饼干、冰淇淋等跨界产品 抹茶冰淇淋成为网红单品 [3] 椰子水行业投资评级 - 里昂首予泰国椰子水品牌if母企IFBH"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43港元 [4] - 公司为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领导者 具备采购、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优势 [4] - 椰子水品类渗透率仍有增长空间 公司可能扩展线下业务及相邻产品领域 [4] 网红带货对茶产品影响 - 演员赵露思直播推荐葛根茶 非商务合作 称因担忧店铺经营困难而推荐 [5] - 直播后产品销量从月销10余单激增至2000多单 单日进店人数超4万人次 店铺粉丝从100多涨至破千 [5] - 品牌负责人表示单日订单相当于过去七八年销量总和 已紧急招募20名临时工应对产能压力 [5]
2025年“味美浙江”咖啡市集亮相
搜狐财经· 2025-08-03 08:45
活动概述 - 2025年"味美浙江"餐饮市集进商场助消费活动(海曙站)在宁波启幕 活动时间为8月3日至8月5日 地点为宁波杉井奥特莱斯广场 [1] - 活动主题为"乐享消费·畅购甬城" 融合咖啡市集与城市生活体验 [1] - 活动场景包含"可看、可逛、可吃、可玩"四大元素 推动百货零售与餐饮业态深度融合 [3] 活动内容 - 市集聚集多家本地精品咖啡店、独立咖啡馆及烘焙商 提供特色饮品试饮与售卖 [3] - 咖啡品类包括特调咖啡、冷萃咖啡和手冲咖啡 突出产品差异化与技艺展示 [3] - 推出"市集限定款"咖啡及配套美食 通过稀缺性设计提升打卡传播效应 [3] - 设置露营椅、透明星空帐篷等场景装置 强化夜间灯光氛围营造 [5] 商业模式 - 采用"政府主导+协会执行+企业支持"三方协作模式 主办方为宁波市商务局 承办方包括海曙区商务局和宁波市餐饮业与烹饪协会 [6] - 金融机构(中国银联宁波分公司、交通银行宁波分行)与商业地产(杉井奥特莱斯)提供资源支持 [6] - 配套发放消费券等促销工具 直接刺激终端消费 [3] 行业影响 - 活动定位为浙江省特色餐饮文化推广载体 目标为城市经济注入新动能 [3] - 通过场景化营销实现餐饮与零售业态的流量互导 验证"体验式消费"商业逻辑 [3][5]
麦趣尔上半年扭亏背后:烘焙业务撑场面,主业疲软待破局
观察者网· 2025-07-17 12:58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净利润140万元至200万元,同比扭亏,但扣非后仍亏损500万元至570万元 [1] - 扣非后亏损规模较2024年同期亏损的5367万元有所收窄 [2] - 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贡献达640万-770万元,是扭亏为盈的重要因素 [2] 烘焙业务 - 烘焙连锁业务收入增长带动业绩改善 [1] - 2024年烘焙业务营收6.35亿元,同比微增2.08%,但毛利率同比下降2.13%至22.60% [1] - 截至报告期末拥有218家烘焙连锁门店,其中浙江189家,新疆29家 [1] - 2025年新成立全资烘焙子公司,强化区域供应链协同能力,加速门店扩张 [1] - 烘焙业务在2023年超过乳制品业务成为业绩支撑 [1] 乳制品业务 - 2022年因丙二醇事件导致乳制品业务销量大幅下滑 [2] - 2022年-2024年乳制品营业收入分别为5.49亿元、2.72亿元、2.11亿元,同比下降25.03%、50.51%、22.38% [2]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5.84%、0.3%、-2.04% [2] - 2024年对生物资产足额计提减值准备 [2] - 2025年起折旧摊销压力降低,通过饲料配方优化等措施减少亏损 [2] 财务表现 - 扣非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2024年分别约为-1.27亿元、-0.99亿元、-2.23亿元 [3] - 减少阶段性促销、加大应收账款回款力度对业绩改善有贡献 [2] - 公司面临品牌信任危机和产品竞争力提升的挑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