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利类资产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LOF基金: 鹏华中证银行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5:49
基金概况 - 鹏华中证银行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是一只跟踪中证银行指数的被动式指数基金,基金代码160631,由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 [1] - 基金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策略,按照成份股在标的指数中的基准权重构建投资组合,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控制在0.35%以内,年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份额总额为383,194,556.67份,其中A类份额340,644,625.29份,C类份额42,549,931.38份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4.28%,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4.2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34% [3] - 本期已实现收益A类为21,917,944.34元,C类为1,488,443.64元;本期利润A类为62,551,137.21元,C类为4,213,701.87元 [3]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A类为490,258,146.11元,C类为59,630,085.16元;A类份额净值1.4395元,C类份额净值1.3987元 [3] 投资组合 - 期末股票投资公允价值520,699,384.79元,投资成本413,099,325.29元,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7,600,059.50元 [23] - 基金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中证银行指数,投资组合中银行股占比超过95% [1][2] - 基金可投资股指期货、权证等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并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提高收益 [2] 行业分析 - 银行板块2025年上半年表现亮眼,主要受益于资产荒背景下资金对红利类资产的配置需求 [9] - 银行股作为类债资产,在国债收益率下行环境下显示比较优势,ROE稳定且股息率较高 [11] - 保险预定利率可能下调至2.0%,险资对股息率的容忍度有望提升,进一步利好银行板块 [11] 运作情况 - 基金经理余展昌具有8年证券从业经验,2022年10月15日开始管理该基金 [6] - 基金报告期内严格执行公平交易制度,未发现异常交易行为 [7][8] - 基金管理人鹏华基金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12,513亿元,管理359只公募基金 [6] 费用结构 - 基金管理费年费率1.00%,托管费年费率0.20%,C类份额销售服务费年费率0.10% [27][28] - 报告期内支付管理人报酬2,474,169.81元,支付托管费494,833.96元,支付销售服务费348.39元 [27][28]
创100ETF融通: 融通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1:18
基金概况 - 融通创业板ETF(代码:159808)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紧密跟踪创业板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2%及年跟踪误差不超过2% [1] - 基金成立于2020年8月5日,截至2025年6月30日份额总额为131,484,790.00份,资产净值为108,087,787.68元,份额净值为0.8221元 [1][7] - 基金管理人为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人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策略采用完全复制法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利润4,406,569.71元,其中已实现收益1,268,617.46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137,952.25元 [2] - 本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04%,业绩比较基准(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0.53%,超额收益1.51% [2]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3,397,002.32元,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3.92% [2][7] 投资组合 - 期末股票投资市值107,376,173.86元,债券投资市值14,000.86元,股票投资成本105,173,307.69元,实现公允价值增值2,202,866.17元 [7] - 基金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保持高仓位运作 [1][4] - 持有流通受限证券包括新亚电缆、信通电子等新股及配债,受限原因为首发流通受限及配债流通受限 [19][20] 市场分析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呈"N型"走势,创业板指估值32.4倍PE(TTM),处于历史13.7%分位,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5][6] - 下半年预计市场在流动性宽松及政策落地背景下震荡上行,科技与红利资产为主要投资方向,科技板块或迎来价值重估机会 [6] - 基金经理认为创业板指作为科技成长类核心宽基指数,当前处于战略性配置窗口期 [6] 费用结构 - 本期支付基金管理费167,760.92元,按前一日资产净值的0.30%年费率计提 [18] - 本期支付基金托管费38,321.99元,按前一日资产净值的0.10%年费率计提 [18] - 其他费用包括审计费13,884.51元、信息披露费39,671.58元及指数使用费7,975.38元 [18]
央企红利50ETF: 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9:43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全称为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场内简称央企红利50ETF,基金主代码及交易代码均为159336 [3] - 基金运作方式为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5年1月22日,上市日期为2025年2月1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3]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45,905,090.00份,基金资产净值为254,313,164.88元,基金份额净值为1.0342元 [3][4] - 基金管理人为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登记机构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3][4] 投资策略与目标 - 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2%,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2% [3] - 投资策略采用完全复制法,按照成份股在标的指数中的基准权重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并根据成份股及权重变化进行相应调整,策略涵盖股票、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存托凭证、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股票期权及融资转融通业务等 [3]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相似,预期收益及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债券型及货币市场基金 [3][4] 财务表现 - 报告期自2025年1月22日至6月30日,本期利润为11,406,906.45元,本期已实现收益为6,974,471.08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0387元 [4] -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4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22%,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3.86% [4][12]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5,664,504.82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为0.0230元 [4] - 过去一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88%,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50%;过去三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8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11% [6] 投资组合与资产配置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51,993,578.88元,全部为股票投资,无债券、基金或其他投资 [19] - 货币资金为4,152,984.39元,结算备付金为47,918.84元,存出保证金为169,370.98元,其他资产为89,601.80元 [19] - 负债合计为2,140,290.01元,包括应付清算款1,486,561.19元、应付管理人报酬62,321.19元、应付托管费10,386.87元及其他负债581,020.76元 [19] 管理人运作 - 基金经理为蔡志伟和吕寒,分别具有14年和7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负责本基金的指数化投资管理 [7][9] -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原则管理基金资产,但不保证盈利,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1] - 基金采用被动式投资策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通过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跟踪误差 [12] 市场展望与投资方向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N型"走势,上证指数上涨2.76%,市场在政策托底和科技突围驱动下企稳 [13] - 下半年市场预计震荡上行,结构性机会集中在科技创新与红利类资产,哑铃策略组合或获较好回报 [13] - 红利类资产具备高股息率、盈利稳定和高防御特性,低利率环境及政策导向强化其配置价值,央企红利类资产估值处于合理水平 [14]
40家基金公司最新研判!3700点后A股会怎么走?
天天基金网· 2025-08-21 11:36
机构共识 - 对A股权益市场中期表现较为乐观,认为流动性宽松、政策环境利好,资金入市潜力大,有从结构牛走向全面牛的趋势 [3] - 港股短期弱于A股,但长期配置价值受认可,因估值处于历史偏低区间、南下资金持续流入、IPO复苏迹象明显 [3][4] 主要分歧 - 债券市场:部分机构认为债市受股市牛市压制,赔率下降;另一部分则认为收益率上行后性价比高,若股市震荡将迎来配置机会 [5][7] - 消费行业:内需边际放缓与政策扩大内需战略形成对立观点,部分机构担忧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缓慢,部分看好政策环境 [7] 热点行业相同点 - 科技与红利类资产受关注,人工智能、算力等领域因产业周期、技术突破(如GPT-5发布、华为AI推理技术)及资本开支扩张被看好 [8] - 港股中AI、医药主题交易弹性更高,金融地产板块防御属性也被部分机构认可 [9] - 算力行业受益于技术(GPT-5推高需求、华为技术突破)与政策(中美关税暂停)双重驱动,结构性机会延续 [15] - 创新药行业长期前景坚实,短期回调因涨速过快、海外政策扰动(如特朗普潜在征税)及部分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17] - 机器人行业与AI发展紧密相关,美国大模型突破推高算力需求,为AI应用爆发奠定基础 [19] - 有色金属行业受政策(稀土收紧)与需求(新能源汽车、AI算力)推动,供需格局改善预期强 [21] - 军工行业在"十四五"收官、国防预算年增7.2%、军贸份额跃迁(5%→10%)及技术革命(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下潜力显著 [25] 热点行业不同点 - **算力行业**:国产替代速度分歧,部分机构看好华为技术推动快速替代,部分担忧技术完善与国际竞争阻碍进程 [16] - **创新药行业**:短期回调影响判断不一,部分认为海外政策扰动有限,部分担忧美国关税政策长期冲击出海业务 [18] - **机器人行业**:AI应用爆发时间预测不同,部分认为大模型突破将快速带动行业,部分强调商业化落地需更长时间 [20] - **有色金属行业**:价格与盈利提升幅度预期分化,部分看好显著增长,部分谨慎看待政策与需求不确定性 [22][23] - **军工行业**:技术突破溢价体现速度分歧,部分认为政策与技术革命将加速体现,部分持保守态度 [26] 投资方式分歧 - 科技领域:部分机构倾向配置算力指数以追踪硬件端发展,部分偏好主动选股以应对应用端个体差异与软硬件切换 [13]
连续6个交易日揽金超7亿!银行板块集体发力,助推红利ETF(510880)成红利类ETF吸金主力
新浪基金· 2025-08-21 04:06
银行板块表现 - 8月20日A股银行板块集体走强,42只银行股全线上涨或持平,带动上证红利指数等红利类指数关注度提升 [1] - 摩根大通报告指出中国银行股受益于净息差企稳及手续费收入增长,预计A股银行板块潜在涨幅达15% [1] 红利ETF资金流动 - 红利ETF(510880)自8月13日起连续6个交易日累计吸引7.66亿元资金净流入,日均成交额达3.76亿元 [1] - 截至8月20日该ETF规模达182.14亿元,为全市场少数超百亿元的红利主题ETF品种 [1] 红利ETF历史表现 - 红利ETF(510880)2021年至2024年连续4年实现正收益,2024年基金利润达33.94亿元 [2] - 2019年至2024年连续6年正盈利,累计利润76.43亿元,持有人户数达41.83万户 [2] - 成立18年累计分红18次,总额42.98亿元,为全市场唯一分红超40亿元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2] 红利产品布局 - 华泰柏瑞基金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达422亿元,涵盖红利低波ETF(512890)及港股通红利ETF(513530)等5只产品 [3] - 公司在红利主题指数投资领域拥有超过18年管理经验 [3]
红利类资产蓄势吸金!红利ETF(510880)连续五个交易日吸引资金逆势布局
新浪基金· 2025-08-20 04:36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红利类资产近期出现短期回调 但板块拥挤度缓解可能带来配置机会 [1] - 红利ETF(510880)8月6日以来单日成交额持续超过3亿元 [1] - 8月13日至19日连续5个交易日共获7.45亿元资金净流入 是全市场同期唯一超7亿元净流入的红利主题ETF [1] 基金规模与份额变化 - 红利ETF(510880)基金份额连续五个交易日实现增长 [1] - 截至8月19日基金规模达到180.62亿元 是市场少数规模超百亿元的红利主题ETF [1] - 华泰柏瑞旗下红利类主题ETF管理规模达421亿元 [2] 历史业绩表现 - 2021至2024年市场波动期间 红利ETF(510880)连续4年实现正收益 [1] - 2024年度基金利润达33.94亿元 2019-2024年连续6年实现正盈利 [2] - 成立以来累计为持有人带来76.43亿元利润 [2] 产品特征与市场地位 - 红利ETF(510880)是市场唯一跟踪上证红利指数的ETF [2] - 截至2024年底持有人户数达41.83万户 是全市场唯一超40万户的红利主题ETF [2] - 成立18年来分红18次 累计分红总额42.98亿元 是全市场唯一分红超40亿元的红利主题指数基金 [2] 产品线布局 - 华泰柏瑞基金拥有5只策略类型丰富的"红利全家桶"产品 [2] - 包括首只红利低波主题ETF(512890 成立于2018/12/19)和首只QDII模式港股通红利ETF(513530 成立于2022/4/8) [2] - 公司在红利类主题指数投资领域拥有超过18年管理经验 [2]
高毅资产邱国鹭:穿越周期看金融行业投资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8-08 10:06
金融行业投资分析 银行业 - 银行业当前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 上市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 5%左右 部分银行真实坏账率超过净息差水平 [7] - 银行资产质量近年逐步改善 不良率稳中有降 逾期率过去八年趋势性下行 拨备覆盖率虽下降但仍处高位 [7] - 地产行业调整对银行业影响可控 70%-80%民营开发商存在偿付困难 但最快速下跌阶段已过 按揭不良率维持在0 6%低位 [9] - 市场对银行股存在无差别定价现象 不同银行基本面分化显著 部分城商行利润年化增速超20%而股份行负增长 但市盈率均为5-6倍 [12] - 发达地区银行更具发展潜力 人口与高附加值产业向大城市集中 财政状况与信用体系优于全国整体 [13] - 银行负债端成本有望下降 定期存款到期后可按较低利率重新定价 边际缓解利差压力 [15] 保险业 - 寿险股价表现与股市、长债利率及保单销售高度相关 权益投资占比10%+但杠杆高 股市上涨显著增厚利润 [19] - 当前保险业面临利差损风险 头部险企打平收益率约2%-3% 2024年初市净率普遍跌破1反映市场悲观预期 [23] - 保险销售端显著改善 代理人数量从150万+缩减至50万级 单产提升明显 产品收益率优势在利率下行中凸显 [23] - 中国与日本利差损风险存在三大差异:利率下行更平缓 保单定价上限仅3 5% 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仅3-5年 [25] - 老龄化推动保险需求增长 疫情期间被压制需求正逐步释放 代理人数量出清后行业竞争环境改善 [29] 券商行业 - 并购推动与市场回暖或成今年主线 成交量回升将激活经纪业务 资管产品销售随指数修复跟进 [32] - 债券自营业务面临挑战 去年贡献30%-50%利润 今年一季度起可能由盈转亏 [32] - 投行业务关注IPO重启 港股通道呈现拓宽趋势 券商作为高Beta板块需警惕债市风险 [32] 市场表现与估值 - 银行股过去三年超额收益明显 2022年优质银行领涨 2023年低市净率银行表现佳 2024年高股息策略占优 [17] - 当前5倍市盈率反映市场充分担忧 低估值是银行股抵御负面消息的核心优势 [18] - 保险股与十年期国债利率及沪深300高度相关 仅2015和2024年出现利率下行中股价上涨的背离 [20]
银行股午后持续走强,多只银行相关ETF涨超1.5%
搜狐财经· 2025-08-05 06:40
银行股市场表现 - 浦发银行股价上涨超过4% [1] - 齐鲁银行 浙商银行 中信银行 农业银行股价均上涨超过2% [1] - 多只银行相关ETF涨幅超过1.5% [1] 银行ETF产品表现 - 银行ETF指数基金(516210)现价1.479元 涨幅1.65% [2] - 银行ETF基金(515020)现价1.845元 涨幅1.65% [2] - 银行ETF易方达(516310)现价1.434元 涨幅1.63% [2] - 银行ETF(512800)现价0.871元 涨幅1.52% [2] - 银行ETF南方(512700)现价1.760元 涨幅1.62% [2] - 银行ETF天弘(515290)现价1.559元 涨幅1.56% [2] - 银行ETF龙头(512820)现价1.529元 涨幅1.53% [2] - 银行ETF指数(512730)现价1.781元 涨幅1.48% [2] 行业投资逻辑 - 低利率和资产荒环境下 高分红水平和稳定ROE能力的红利类资产具备较强韧性与吸引力 [2] - 降准降息后无风险利率下行空间打开 国有大行红利价值凸显 [2]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推动保险资金入市力度 中长期资金将银行股作为重要底仓选项 [2]
震荡行情红利类资产吸引力渐强!头部ETF品种布局踊跃、交投活跃
新浪基金· 2025-08-01 05:48
红利类ETF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震荡回调背景下,具备"高股息+低波动+逆周期属性"的红利类资产吸引力增强 [1] - 红利低波ETF(512890)和红利ETF(510880)7月31日成交额分别达6.25亿元和6.39亿元,环比增长20.5%和44.6%,累计吸金超4.5亿元 [1] - 红利ETF(510880)连续四个交易日净申购6.26亿元,规模达180亿元,为市场少数超百亿红利主题ETF [1] 红利低波ETF(512890)资金流入与规模 - 7月以来获27.96亿元资金加仓,规模于7月9日突破200亿元,截至7月31日达213.66亿元 [2] - 成立以来每个完整年度均实现正收益,近五年回报位居银河同类第一(1/22) [2] - 联接基金持有人户数达82.98万户,Y份额(022951)为首个规模超1.8亿元的"指数Y" [2] 港股红利类资产与华泰柏瑞基金布局 - 港股通红利ETF(513530)连续11个交易日净流入,规模逼近30亿元 [3] - 华泰柏瑞基金在红利指数领域拥有18年经验,旗下红利类ETF包括央企红利ETF(561580)等5只产品,总规模达428亿元 [3]
同泰基金内部推演万点行情引发热议 模型演算是怎么回事?机构目前有多乐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7 05:54
市场估值与模型运用 - 网络流传的同泰基金内部PPT提及"牛市10000点"引发关注,但公司回应称仅为内部分享内容,未公开具体论证 [1][2] - PPT中展示的DDM模型(股息贴现模型)仅包含两类常用分支(零增长模型、固定增长模型),缺少多阶段增长模型部分 [2] - DDM模型适用于分红稳定的成熟企业,但专业人士强调量化工具需交叉验证,不可单独作为行情判断依据 [3][4] 当前A股市场特征 - 二季度基金报告显示机构看好权益市场前景,但主线不清晰问题突出,板块轮动加速(如水电基建调整与AI概念活跃) [1][4] - 资产配置难度大,红利类资产和指数化配置被多次提及作为稳健策略,顺周期投资受商品期货价格上涨推动但需增量资金支持 [4] 机构下半年策略观点 - 永赢基金关注"反内卷"政策效应、内需复苏及新质生产力方向,对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 [5] - 民生加银基金预计总需求平稳,低利率环境下"资产配置荒"趋势延续 [5] - 博时基金认为市场风险偏好修复但基本面压制区间震荡,建议平衡进攻权重与低位轮动机会 [5] 量化工具普及与局限性 - 除DDM外,DCF、PE、PB等估值模型普遍用于趋势推演,但均需结合交叉验证 [4] - 公募机构强调量化模型仅为预测工具,非行情确认指标,投资人需理性看待模型结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