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营收207亿元 外卖增长近六成 第二品牌门店数量达126家
智通财经· 2025-08-25 11:1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03亿元,净利润17.55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1] - 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累计接待顾客近1.9亿人次 [1] 业务创新 - 推行"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打造鲜切/夜宵/亲子/宠物友好等多元消费场景 [1] - 鲜切工坊系列门店改造超50家,夜宵主题店近30家 [1] - 外卖收入同比增长近60%,其中"一人食"下饭火锅菜贡献超一半收入 [1] 多品牌战略 - 旗下14个第二品牌门店总数达126家,"焰请烤肉铺子"新开46家 [1] - 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7% [1] 用户与战略 - 会员总数突破2亿人 [1] - 未来将持续提升用餐体验并坚持多元化经营策略 [1] - 策略性寻求收购优质资产以丰富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 [1]
京东集团-SW(09618):25Q2财报点评:零售增长强劲,关注外卖系统能力建设及电商协同进展
国信证券· 2025-08-16 13:2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京东集团-SW(09618 HK)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21][23] 核心观点 - 25Q2京东集团营业收入达3567亿元(YoY +22%),零售业务收入3101亿元(YoY +21%),带电品类受益于国补政策(同比+23%),日用百货加速增长(同比+16%),商超品类连续第六个季度双位数增长 [1][10] - 京东物流收入516亿元(YoY +17%),增速较Q1提升,主要受零售业务带动,预计Q3外卖业务将贡献物流收入增量 [1][10] - 新业务收入139亿元(YoY +199%),但经营亏损148亿元,主要因外卖业务投入,Q2日单量峰值突破2500万,带动用户流量增长(QAC同比+40%,购频同比+40%),骑手规模超15万,入驻商家150万+ [2][11] - Non-GAAP净利润74亿元(同比-49%),净利率2 1%,零售业务OPM提升0 6pct至4 5%,新业务OPM为-107% [2][11] 收入端分析 - **零售业务**:带电品类(家电、电脑等)通过"推高卖新"、线下款拓展、定制化策略提升毛利率,超市品类毛利率较线下仍有提升空间 [11] - **物流业务**:Q2增速加速,外卖业务履约能力建设(订单分配算法优化、路线规划)将支撑后续增长 [1][11] - **新业务**:外卖与电商协同效应显著,交叉销售率提升(尤其商超品类),但UE改善仍需时间,Q3旺季单量增加可能扩大亏损 [2][7][8] 利润端分析 - 零售业务利润率改善主要来自规模效应和供应链效率提升,采购成本持续降低 [11] - 新业务亏损超预期(Q2实际亏损148亿元 vs 预期64亿元),全年亏损预测从164亿元上调至427亿元 [21][23]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2027年收入预测上调至13354/14202/14887亿元(调整幅度+2%/+1%/0%),经调整净利润下调至292/402/560亿元(调整幅度-35%/-23%/-2%) [21][23] - 2025年EBIT Margin预测1 6%,2027年提升至3 4%,ROE从2025年的11 3%回升至2027年的18 4% [4][23] 业务策略 - 外卖业务聚焦系统能力建设(算法、履约优化)与电商GMV转化协同 [2][11] - 零售业务通过品类结构优化(家电高毛利策略、超市供应链提效)维持利润率增长 [11][21]
刘强东,半年多了23万“兄弟”!做外卖划算吗?京东交卷:新业务收入139亿亏148亿,全职骑手规模已突破15万人
新浪财经· 2025-08-15 22:24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4% 创近三年收入增速新纪录[2]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51%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74亿元 同比减少49%[2] - 新业务收入138.5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9% 但经营亏损扩大至147.8亿元[4] - 经营利润总额为亏损8.59亿元人民币 去年同期为盈利105.01亿元[5] 业务分部表现 - 京东零售收入3100.7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6% 运营利润139.39亿元 运营利润率4.5%创大促季度纪录[10] - 京东物流收入515.6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6% 经营利润19.58亿元[5][10] - 新业务收入138.52亿元人民币 经营亏损147.77亿元[5] - 分部间抵消收入188.31亿元人民币[5] 现金流与资本支出 - 自由现金流220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55% 12个月滚动自由现金流101亿元 同比下滑超过80%[10] - 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4.09亿元人民币[11] - 资本性支出30.32亿元人民币 其中开发物业资本支出10.76亿元[11] 新业务发展 - 外卖业务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 入驻商家超150万家 全职骑手规模突破15万人[6] - 营销开支同比增加127.6%至270亿元 主要由于新业务推广活动支出增加[5] - 公司表示外卖业务带来明显流量和用户增长 未来将提升营销效率[8] 战略投资与收购 - 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收购 成立创新零售-佳宝业务部[14] - 宣布以22亿欧元收购德国零售巨头CECONOMY 创中国电商出海欧洲金额纪录[14] - 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15亿美元 剩余回购额度35亿美元[11] 人力资源与履约 - 生态系统人员总数约90万名 半年增员23万人[12] - 人力资源总支出1360亿元人民币[12] - 履约费用22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6% 履约费用率从5.9%上升至6.2%[10]
京东Q2营收同比增22.4%超预期,净利润跌超50%,外卖驱动新业务收入飙升198.8%
美股IPO· 2025-08-14 12:46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Q2总营收356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4% 超出市场预估3354.5亿元[1][3][4] - 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62亿元 较去年同期126亿元下跌51%[3][4] - Non-GAAP净利润74亿元 同比下滑49%[4] - 整体运营亏损9亿元 运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3.6%转为负0.2%[4] - 每ADS收益4.15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8.19元但高于市场预估3.78元[4] 分部业务表现 - 京东零售收入3101亿元 同比增长20.6% 运营利润139亿元创历史新高 运营利润率达4.5%[10][11] - 京东物流收入515.64亿元 同比增长16.6%[5] - 新业务收入138.52亿元 同比飙升198.8% 主要由京东外卖驱动[1][3][9] - 新业务运营亏损147.77亿元 较去年同期6.95亿元急剧扩大 运营利润率为负106.7%[3][5] 现金流与费用结构 - 自由现金流220亿元 较去年同期496亿元下降55%[4][13] - 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101亿元 较去年同期556亿元下滑超80%[4][13] - 营销费用270亿元 同比激增127.6% 营销费用率从4.1%升至7.6%[13] - 履约费用221亿元 同比增长28.6% 履约费用率从5.9%上升至6.2%[13] 战略发展动态 - 京东外卖日均订单量超2500万单 入驻商家超150万家 全职骑手超15万人[9][13] - 全球运营超130个海外仓 总面积超130万平方米 新增覆盖美国、英国、法国等多国[10] - 在沙特推出自营快递品牌"JoyExpress"[10] - 京东健康引入多款创新药包括减肥新药"信尔美" 强化特药平台地位[8] - 零售业务毛利率连续13个季度同比提升[12]
外卖下半场:开设快餐、孵化新品牌,金百万选择多元转型主动求变
央广网· 2025-08-13 09:02
行业背景 - 消费环境持续承压且成本结构性上涨 多家餐饮企业面临增长瓶颈[1] - 外卖行业竞争加剧 京东入局外卖 淘宝闪购全面上线并发放消费券 美团加码补贴 直接撬动消费需求并带来意外生意增量[1] 公司经营表现 - 金百万堂食和外卖订单从去年9月开始减少 今年上半年生意较去年下半年更差[1] - 淘宝闪购上线后 金百万在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的日均订单量从4月1800多单增长至7月3500多单 增幅90%[3] - 尽管客单价下降 但订单量大幅增加推动收入增长42%[3] - 外卖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从30%提升至50% 与堂食业务持平[3] - 毛利率有所下降 但整体毛利额增长迅速[3] - 新增外卖订单中新客比例占50%[3] 战略转型 - 外卖业务从2015年可有可无的补充发展为独立运营业务板块[5] - 巩固核心业务 坚持产品口味和性价比 探索炒菜机器人提高效率[5] - 重新利用堂食大厅开设快餐项目吸引客流[5] - 孵化更受年轻人欢迎的湘菜品牌 实施多品牌战略应对多元化需求[5] 行业竞争格局 - 平台竞争使商家获得更多话语权和优惠政策[3] - 京东入局后美团和饿了么订单量未显著下降 淘宝闪购也呈现类似情况 表明新需求被挖掘而非原有市场争抢[3] - 行业从降价式竞争转向服务质量和产品优势的价值型竞争[5] - 多平台竞争环境使商家获得比原来更好的政策[3] 公司治理 - 选择性参加平台促销活动 主动控制毛利率和维护价格体系[3] - 将外部市场变量内化为组织进化和能力升级[6]
金百万总经理:外卖拉动整体收入、毛利额显著增长,良性竞争市场给予商家更多话语权
搜狐财经· 2025-08-13 06:07
行业背景 - 餐饮行业面临消费环境承压和成本结构性上涨的双重挑战 普遍出现增长瓶颈 [1] - 外卖行业竞争加剧 京东入局外卖 淘宝闪购全面上线并发放消费券 美团加码补贴 直接撬动消费需求 [1] 公司经营表现 - 金百万堂食和外卖订单从去年9月开始减少 今年上半年表现不如去年下半年 [1] - 4月在淘宝闪购上线后 公司在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的日均订单量从1800多单增长至3500多单 增幅达90% [1] - 公司收入增长42% 尽管客单价下降但订单量大幅增加 [3] - 外卖业务营收占比从30%提升至50% 与堂食业务持平 [3] - 毛利率有所下降 但整体毛利额增长迅速 [3] - 新增外卖订单中新客比例占据一半 [3] 业务战略转型 - 外卖业务从2015年的"可有可无的补充"发展为独立运营的业务板块 [4] - 公司选择性参加平台促销活动 主动控制毛利率和维护价格体系 [3] - 巩固核心业务 坚持产品口味和性价比 探索炒菜机器人提高效率 [6] - 重新利用堂食大厅开设快餐项目 孵化湘菜品牌实施多品牌战略 [6] - 行业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和质量的价值型竞争 [6] 平台关系变化 - 多平台参与使商家获得更多话语权和优惠政策 [3] - 平台竞争带来更有利的商家政策 相比市场未充分竞争时期有明显改善 [3] - 新平台加入并未导致原有平台订单量显著下降 而是挖掘出新的市场需求 [3]
茶咖日报|喜茶开到苹果总部,海外门店一年增6倍
观察者网· 2025-08-04 11:26
喜茶海外扩张进展 - 喜茶美国加州库比蒂诺Main Street门店于8月初正式营业 成为首个进驻苹果总部所在地的新茶饮品牌[1] - 喜茶在美国门店数量超过30家 一年内从2家增长至30余家 增幅超过14倍[1] - 喜茶海外门店总数突破100家 过去一年门店数量增长超过6倍[1] - 品牌已进入8个海外国家和中国港澳地区 覆盖28个海外城市包括新加坡、英国、加拿大等[1] - 纽约时代广场LAB店首日销量突破3500杯 日均稳定在2000杯以上 法拉盛MAINST店开业第三日单日销量近3300杯[1] 喜茶产品与数字化发展 - 椰椰芒芒海外累计销量近250万杯 成为最受欢迎招牌饮品之一[2] - 多肉提子与芒芒甘露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00万杯[2] - 2025年1月在美国上线自营外卖业务 成为海外首个拥有自营外卖体系的新茶饮品牌[2] 京东与小咖咖啡合作 - 京东七鲜小厨首店上线七鲜咖啡品类 涵盖7款咖啡饮品和2款茶饮品[3] - 产品标注"小咖合作" 小咖咖啡创始人确认为深度合作 涉及产研和设备[3] - 小咖咖啡2017年成立 以To B自助咖啡机业务切入市场 2022年开始布局门店业务[3] 越南咖啡行业与欧盟法规 - 越南咖啡90%产量用于出口 欧盟占出口总量约40% 为最大消费市场[4] - 《欧盟零毁林法案》预计2025年底生效 要求进口农林产品不得造成森林砍伐 须可追溯至具体地块[4] - 越南被欧盟列为EUDR"低风险"国家组 但仍需严格履行规定[4][5] - 需完善森林用地划界图和数据系统 建立统一可追溯平台[5] - 可追溯性成为主要市场硬性要求 需咖农转向可追溯种植模式[5] 蜜雪冰城理财投资 - 公司于2025年8月1日认购浦发银行3亿元人民币理财产品[6] - 产品名称为利多多公司稳利25JG7965期 期限90天 保底收益率0.70% 浮动收益率0%或1.20%或1.40%[6] - 此前12个月内已认购多期同类产品 包括25JG6610期3亿元、25JG6796期2亿元、25JG6904期2亿元及25JG7034期1.5亿元[6] 恒鑫生活产能状况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纸质餐饮具产能利用率达92.19% 塑料餐饮具产能利用率达86.12%[7] - 将集中精力用好募集资金 满足产能扩充、产线升级和产品开发需求[7]
抖音调整即时零售业务,但还未进入外卖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7-30 09:39
关于此次业务调整,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暂无回应。目前在抖音商城的页面上,小时达和超市业务依然是并列的两个独立入口。 跑出一个和美团不一样的全新业务模型出来,是抖音这一轮调整的重点 文|《财经》记者 刘以秦 编辑 | 谢丽容 抖音近期调整即时零售业务,将抖音超市合并至抖音小时达。这两项业务均属于抖音电商业务,此前是并列关系。 今年外卖行业竞争持续升级,美团、京东和阿里巴巴都在大举投入。抖音一度将即时零售视为重点业务,不少业内人士都在关心抖音在即时零售 上的新动向。一位接近抖音的人士告诉《财经》,此次超市和小时达业务合并,只是正常的管理部门划分,在具体业务政策上没有太大改变。 前述人士还提到,未来抖音超市业务可能会尝试前置仓模式,实现下单后1小时配送。 抖音小时达业务于2022年开始试水,2023年下半年抖音将小时达入口提至抖音商城首页。小时达属于即时配送,但抖音并未建立配送团队,主要 通过商家自配送和第三方配送团队来完成。 抖音超市业务于2023年初上线,是作为电商业务的补充,模式和天猫超市类似,包含了自营和代销。多位即时零售业内人士告诉《财经》,抖音 这两块业务在业内的存在感并不强,一方面是因为配送的时效性较低 ...
瑞幸咖啡及行业更新:饮茶or喝咖啡?
2025-06-06 02:37
**瑞幸咖啡及行业更新关键要点总结** **1 公司及行业概况** - 涉及公司:瑞幸咖啡、库迪咖啡、蜜雪冰城、茶百道、霸王茶姬 - 行业:咖啡及茶饮连锁行业 **2 瑞幸咖啡核心经营动态** - **产品创新**:轻乳茶、柠檬茶等新品拉动夏季销售,萃茶机解决茶渣问题,新品不影响咖啡交付效率[1][2] - **开店节奏**:2025年每周平均新开155家店,全年或超5000家(原指引4000家),高线与低线城市新店比例六四开[15] - **外卖业务**:外卖订单占比从17%升至30%(美团贡献超10%,饿了么个位数),5月同店销售增长超10%,平台补贴(如6.9元活动)推动销量[16][17] - **成本管理**: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回落17%,巴西新产季产量增0.5%,公司签大单并推高毛利新品缓解成本压力[18] **3 行业竞争与趋势** - **茶饮品牌表现**:蜜雪冰城月增1000家店,茶百道目标净开1100家,4月同店增10%+、5月环比加速至20%+,外卖占比普遍40%+[21] - **新品牌分化**:2024下半年后无强势新品牌,霸王茶姬2023-24年初表现突出,现同店销售额下降18.9%(大中华区降19%)[12][13][23] - **外卖影响**:餐饮业外卖订单翻倍,2025年实际收入同比增20%,但库迪咖啡加盟商因补贴减少利润未显著提升[8][19] **4 风险与挑战** - **供应链压力**:平台补贴波动对供应链扩展提出挑战,需匹配需求变化[9] - **用户留存**:库迪等品牌补贴吸引“羊毛党”,长期留存率及供应链能力存疑[20] - **季节性因素**:暑期高温或推动销量,但Q4可能面临增长放缓[24] **5 其他重要信息** - **资本动态**:瑞幸LP退出属正常调整,无大股东减持影响[4] - **管理层变动**:李总任董事长系全球化安排,非变现意图[5] - **茶饮创新**:蜜雪冰城推非咖啡因产品,下沉市场咖啡需求部分转向茶饮[10][11] (注:未提及部分如单位换算因原文无具体数据需转换,故未列出)
美团-W(03690.HK):外卖坚决应战 短期业绩下调 长期有信心
格隆汇· 2025-05-28 18:34
1Q25业绩表现 - 1Q25收入同比增长18%至866亿元 超出预期1 4% [1] - 经调整净利润109 5亿元 超出预期21% 经调整净利率12 6% [1] - 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超预期及未分配项目经营亏损优于预期是主要驱动因素 [1] 核心本地商业业务 - 1Q25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同比增长18%至643亿元 [1] - **外卖业务**: 单量增速接近10% 收入同比增长14% 主要受益于"拼好饭"和"神抢手"产品迭代 [1] - **闪购业务**: 单量增速32% 累计交易用户超5亿 4月发布"美团闪购"品牌推动下沉市场拓展 [1] - **到店酒旅**: GTV同比增长30% [1] - 2Q25核心本地商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1%至671亿元 [1] - 外卖单量增速维持10% 但收入增速受补贴影响降至5% [1] - 闪购单量预计保持32%高增长 [1] - 到店酒旅GTV预计同比增长28% [1] 盈利能力分析 - 1Q25核心本地商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9%至134 9亿元 OPM同比提升3 2个百分点至21% [2] - 外卖UE因规模效应和补贴优化同环比提升 [2] - 到店酒旅OPM环比持平 [2] - 2Q25核心本地商业营业利润预计119亿元 OPM降至17 7% [2] - 外卖UE或同比大幅下滑 因行业竞争加剧和补贴投入加大 [2] - 到店酒旅OPM环比略降 受低线城市拓展及酒旅季节性因素影响 [2] 新业务发展 - 1Q25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至222亿元 经营亏损收窄至22 7亿元 亏损率同比由15%降至10% [3] - 2Q25新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1%至261亿元 营业亏损扩大至26亿元 主因海外投入增加 [3] - 海外拓展计划包括向沙特更多城市扩张及下半年可能进军巴西市场 预计2025年新业务亏损达104亿元 [3]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13%/5%至409/541亿元 反映外卖补贴及海外投入增加 [3] - 目标价维持177港元 对应2025/2026年25/18倍经调整市盈率 隐含36 8%上行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