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茶集团(06831)
icon
搜索文档
东吴证券:首予绿茶集团“买入”评级 未来进一步延展餐厅网络
智通财经· 2025-09-30 03:26
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考虑到绿茶集团(06831)门店渗透空间仍存、新店型可期,该行认为当下估值仍 具性价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该行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8.01/59.67/72.53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25.09%/24.28%/21.54%;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3/6.32/8.11亿元,同比增速为 43.70%/25.64%/28.34%。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西湖盛宴,龙井传芳,发端于杭州,绿茶餐厅走向全国 品牌林立,绿茶凭借普适的融合菜系、性价比突出的菜品、以及独具特色的装修环境脱颖而出:(1)融 合菜系卡位独特:绿茶将不同地域、文化的食材、烹饪技艺及调味方式有机结合,更普适,2024年绿茶 现有门店在华东、广东省、华北和其他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3%/18%/12%/37%,分布平均、且横向 对比,覆盖城市数明显更多。(2)性价比优势突出:2024年绿茶的人均消费为50-70元,对比同期的西贝/ 小菜园/太二酸菜鱼/外婆家(人均消费分别为80-90/60-70/70-80/60-70元),性价比优势更为显著;(3)门店装 修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 ...
东吴证券:首予绿茶集团(06831)“买入”评级 未来进一步延展餐厅网络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03:24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考虑到绿茶集团(06831)门店渗透空间仍存、新店型可期,该 行认为当下估值仍具性价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该行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48.01/59.67/72.5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09%/24.28%/21.54%;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3/6.32/8.11 亿元,同比增速为43.70%/25.64%/28.34%。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西湖盛宴,龙井传芳,发端于杭州,绿茶餐厅走向全国 绿茶集团创立于浙江杭州,是国内领先的专注于融合菜的休闲中式餐饮连锁企业,截至2024年末公司旗 下共有餐厅465家,覆盖141个城市,单年度实现收入38.38亿元(截至2025H1,门店数量进一步增至502 家)。2024年绿茶集团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 展望未来,公司计划通过现有地域加密、下沉市场拓展、景区门店布局等策略进一步延展餐厅网络。 品牌林立,绿茶凭借普适的融合菜系、性价比突出的菜品、以及独具特色的装修环境脱颖而出:(1)融 合菜系卡位独特:绿茶将不同地域、文化的食材、 ...
绿茶集团(06831.HK):中式融合菜龙头 拓店提效可期
格隆汇· 2025-09-29 18:54
机构:东吴证券 研究员:苏铖/邓洁 融合菜系受众更广,性价比优势突出。品牌林立,绿茶凭借普适的融合菜系、性价比突出的菜品、以及 独具特色的装修环境脱颖而出:(1)融合菜系卡位独特:绿茶将不同地域、文化的食材、烹饪技艺及 调味方式有机结合,更普适,2024 年绿茶现有门店在华东、广东省、华北和其他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 为33%/18%/12%/37%,分布平均、且横向对比,覆盖城市数明显更多。(2)性价比优势突出:2024 年 绿茶的人均消费为50-70 元,对比同期的西贝/小菜园/太二酸菜鱼/外婆家(人均消费分别为80-90/60- 70/70-80/60-70 元),性价比优势更为显著;(3)门店装修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元素和自然景 观,打造独特的用餐体验。 拓店提速,优化供应链,同店改善可期。通过地域加密、下沉延展、布局景区,公司计划于2025-2027 年分别新开门店150/200/213 家,其中: (1)期间华东/广东/华北/其他地区/海外分别拟新开159/42/50/284/28家;(2)期间中国一线及新一线/ 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拟新开146/123/265 家;(3)计划新增17 家旅游 ...
绿茶集团(06831):中式融合菜龙头,拓店提效可期
东吴证券· 2025-09-29 12:4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绿茶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休闲中式融合菜连锁餐饮企业,截至2024年末拥有465家餐厅,覆盖141个城市,2024年收入达38.38亿元,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量排名第三、按收入排名第四 [8][13] - 公司计划通过地域加密、下沉市场拓展和景区门店布局策略进一步扩张餐厅网络,2025-2027年计划新开门店150/200/213家,其中华东/广东/华北/其他地区/海外分别计划新开159/42/50/284/28家,一线及新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计划新开146/123/265家,并新增17家旅游景区餐厅 [8][59][61] - 公司以融合菜系、高性价比和特色装修环境为核心竞争优势,2024年人均消费50-70元,显著低于西贝(80-90元)、小菜园(60-70元)、太二酸菜鱼(70-80元)和外婆家(60-70元),且小型餐厅占比提升至61%(2024年底284家),优化运营效率 [8][50][52] - 通过菜品创新(2022-2024年推出新品172/168/203个)、外卖业务拓展(2022-2024年外卖收入CAGR为35%,2024年占比18.84%)和自建中央厨房(计划投入1.963亿港元)提升同店表现和供应链效率 [8][62][64][71]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8.01/59.67/72.53亿元,同比增长25.09%/24.28%/21.5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3/6.32/8.11亿元,同比增长43.70%/25.64%/28.34%,对应2025-2026年PE为7.67x/6.11x,低于行业平均16.01x/13.05x,估值具性价比 [1][8][75][76] 行业分析 - 中国内地餐饮市场规模从2020年39,527亿元增长至2024年55,718亿元,CAGR为8.96%,预计2027年达69,264亿元,2024-2027年CAGR为7.52%,其中中式餐厅占比55.13%(2024年30,715亿元) [8][32] - 连锁餐饮增速领先,2019-2024年连锁/非连锁餐饮CAGR分别为13.60%/7.72%,预计2024-2027年CAGR分别为8.60%/7.19% [8][35] - 休闲中式餐饮市场规模从2020年3,513亿元增长至2024年5,347亿元,CAGR达11.1%,占比中式餐厅从16.0%提升至17.4%,预计2024-2029年CAGR维持9.1%,2029年达8,261亿元,占比提升至19.3% [8][37] - 行业集中度低,2024年CR5约3.9%,绿茶市占率0.7%,排名第四,仅次于西贝(1.0%)、小菜园(1.0%)和太二酸菜鱼(0.8%) [8][39] 公司经营与财务 - 2024年营收/净利润分别为38.38/3.50亿元,同比增长6.94%/18.48%,2018-2024年CAGR分别为19.6%/41.1%,2025H1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2.90/2.34亿元,同比增长23.1%/34.1% [8][22][30] - 收入结构以餐厅运营为主(2025H1占比76.75%),外卖服务占比提升(2025H1占比22.89%,2024年增速39.8%) [8][25] - 同店销售改善,2023-2024年整体同店销售额增长率分别为26.20%/-10.30%,2025H1收窄至-1.7%,其中广东省实现正增长(+1.1%) [8][26] - 成本优化,原材料及耗材占收入比重从2022年36%降至2024年31%,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和集中采购 [8][27]
绿茶集团(0683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09:25
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 - 收入同比增长23.1%至人民币22.9亿元[9] - 期内利润同比增长34.1%至人民币2.34亿元[9]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40.4%至人民币2.51亿元[9]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27.3%至人民币0.42元[9]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8,598百万元人民币增长23.1%至2025年同期的22,904百万元人民币[26] - 期内利润增长34.1%至人民币2.339亿元[43]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达人民币2.5136亿元,利润率从9.6%提升至11.0%[45] - 收入同比增长23.2%至229.0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85.98亿元人民币[104] - 期内利润同比增长34.1%至23.3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7.45亿元人民币[104]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27.3%至0.42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33元人民币[10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23.39亿元,同比增长34.0%[115]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2.3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141] - 每股基本盈利0.416元,摊薄后每股盈利0.413元[141][143]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23.2%至2,290.4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859.8百万元人民币)[125] 成本和费用同比增长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增加17.6%至人民币6.932亿元,占收入比例从31.7%降至30.3%[32] - 员工成本增长23.1%至人民币5.911亿元,占收入比例稳定维持在25.8%[33]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上升11.9%至人民币1.095亿元,占收入比例从5.3%降至4.8%[34] - 外卖业务开支激增75.9%至人民币8750万元,占收入比例从2.7%升至3.8%[38] - 其他租金及相关开支大幅增加38.8%至人民币4800万元[35] - 财务成本上升26.8%至人民币2770万元[41] - 员工成本同比增长23.1%至59.1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8.03亿元人民币[104] - 使用权资产折旧增长11.9%至10.9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9.79亿元人民币[104] - 外卖业务开支增长75.9%至8.7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98亿元人民币[104] - 所得税支出增长6.7%至4.4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12亿元人民币[104] - 员工成本同比增长23.1%至591.1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80.3百万元人民币)[132] - 其他开支同比增长26.8%至273.5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15.8百万元人民币)[135] - 折旧与摊销总额同比增长8.2%至222.3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05.4百万元人民币)[136] - 财务成本同比增长26.8%至27.7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1.8百万元人民币)[131] - 即期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43.8%至46.4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32.3百万元人民币)[137] - 税前利润相关所得税总额同比增长6.7%至44.0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1.2百万元人民币)[137] - 物业及设备购置成本1.262亿元,同比增长10.2%[145] - 已销售及消耗存货账面值从人民币58939.7万元增至人民币69317万元,增长17.6%[151] - 2025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5,025,000元,较2024年同期3,798,000元增长32.3%[168]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外卖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00.988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74.2%至2025年同期的524.186百万元人民币,占总收入比例从16.2%提升至22.9%[23][26] - 餐厅经营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553.311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3.2%至2025年同期的1,757.899百万元人民币[26][27] - 其他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527百万元人民币增长50.0%至2025年同期的8.290百万元人民币[26][29] - 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5.8百万元人民币下降18.2%至2025年同期的12.9百万元人民币[30] - 餐厅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3.2%至1,757.9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553.3百万元人民币)[125] - 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4.2%至524.2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301.0百万元人民币)[125] 餐厅网络和运营指标 - 餐厅网络覆盖502家餐厅[11] - 餐厅总数从2024年6月的390家增加至2025年6月的502家,增长28.7%[16] - 整体同店销售额下降1.7%,其中华东地区下降1.9%,华北地区下降1.5%,其他地区下降3.4%,仅广东省增长1.1%[19] - 整体人均消费从2024年上半年的58.1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55.5元[18] - 整体翻台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3.05次/日提升至2025年同期的3.10次/日[18] - 公司在报告期内共推出305道新菜品[24] 地区覆盖和重点经营区域 - 业务覆盖中国内地21个省份、4个直辖市及2个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11] - 三大重点经营区域为华东、广东省及华北[12] 资产、负债和权益变化 - 资产总值同比增长46.9%至人民币36.21亿元[9] - 权益总额同比增长126.0%至人民币17.42亿元[9] - 流动资产同比增长162.9%至人民币17.69亿元[9]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2.6百万元增加10.7%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5.0百万元[48]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21.4百万元增加29.1%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85.7百万元[50] - 资产总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464.3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621.1百万元[51] - 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693.2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878.7百万元[51]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68.7%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1.9%[5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47.2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30.4百万元[5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增长126.0%至174.18亿元人民币,去年底为77.07亿元人民币[111]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7.11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74.24亿元,增长126.0%[1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人民币24715.2万元大幅增至人民币113041.2万元,增长357.3%[15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人民币46233.9万元增至人民币57868.3万元,增长25.1%[155] 现金流和资本活动 - 资本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55.1百万元增加11.4%至2025年同期的人民币172.8百万元[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62.99亿元,同比增长90.3%[117][119] - 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售发行普通股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74.29亿元[11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13.04亿元,较年初增长357.2%[1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购买理财产品支付人民币102.5亿元,出售理财产品收回人民币86亿元[1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为人民币17.28亿元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117] - 公司2024年全年支付股息人民币3.5亿元[119] - 使用权资产新增1.529亿元,租赁付款总额1.694亿元[146] - 公司于2025年5月16日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发行117,854,800股普通股,每股发售价7.19港元,扣除费用后净筹资人民币738,774,000元[1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签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6,579,000元,较2024年末34,150,000元下降51.4%[166] 股息和股东回报 - 公司建议派发每股0.33港元的特别股息,并于2025年7月21日获股东批准[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会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去年同期:无)[66] - 宣派特别股息每股0.33港元,总额222.24百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20252.7万元)[159] - 公司于2025年7月21日通过股东决议,向权益股东宣派特别股息[169]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王先生及路女士通过全权信托分别持有公司365,600,000股普通股,各占股权约54.29%[76] - 于丽影女士实益拥有2,083,500股普通股,占股权约0.31%[76] - 王佳伟先生实益拥有894,516股普通股,占股权约0.13%[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73,454,800股[78][80] - Vistra Trust及其关联实体持有365,600,000股普通股,占总股本54.29%[79] - Partners Group关联实体合计持有106,140,800股普通股,占总股本15.76%[79] - 无锡紫鲜食品有限公司持有36,115,600股普通股,占总股本5.4%[79] - 于丽影通过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持有2,083,500股相关股份权益[78] - 王佳伟通过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持有894,516股相关股份权益[78] - Time Sonic股权结构:Absolute Smart Ventures持股99.9%,Yielding Sky持股0.049%,Contemporary Global Investments持股0.051%[78][85] - 绿茶家族信托通过Vistra Trust及East Superstar等控股公司实施股权控制[79][85] - 公司控股股东之一Time Sonic由Absolute Smart Ventures、王先生及路女士分别间接全资拥有99.9%、0.049%及0.051%权益[173]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有效期10年,截至报告日剩余期限约5年[86][87] - 单个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权益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1%[88] - 根据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可授出的股份单位总数上限为公司上市日期现有股本的10%[92] - 截至上市日期及2025年6月30日,可供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数量均为35,422,556股[96] - 董事于丽影女士持有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涉及相关股份979,245股[96] - 董事王佳伟先生持有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涉及相关股份483,372股[96] - 集团雇员通过2020年2月28日授予持有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涉及相关股份10,975,878股[96] - 集团雇员通过2020年12月28日授予持有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涉及相关股份3,123,861股[96] - 集团雇员通过2022年5月31日授予持有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涉及相关股份3,355,824股[96] - A类受限制股份单位的行使价格为每股0.01元人民币[97] - B类及C类(2020年底前授予)受限制股份单位的行使价格分别为0.01元及2.92元人民币[97] - B类及C类(2020年底后授予)受限制股份单位的行使价格分别为0.01元及2.92元人民币[97] - 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单位数量保持18,918,180份不变[157] - 股份支付开支从人民币310万元减少至人民币269.7万元,下降13%[158] 税务事项 - 西藏绿茶餐饮享受15%优惠所得税率至2030年[138] -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300万元以内应税收入按5%税率缴纳[139] - 香港附属公司股息预扣税率为5%,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177.9万元[139] - 香港利得税实施两级制:首200万港元利润按8.25%征税[140] 其他财务数据 - 存货余额下降19.7%至人民币5400万元,周转天数从19.4天缩短至15.9天[46] - 使用权资产增长3.2%至人民币9.983亿元[47]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4年度的2.8天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1.9天[48] - 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从2024年度的71.9天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66.6天[50] - 公司自上市日期至2025年6月30日,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激增659.8%至19.01亿元人民币,去年底为2.50亿元人民币[10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为人民币4114万元,主要受汇兑损失影响[115] - 公司2024年下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7.57亿元,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7.45亿元[113] - 政府补助同比减少24.1%至7.4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9.7百万元人民币)[13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人民币33226.6万元增至人民币36122.7万元,增长8.7%[152] - 关闭餐厅产生出售收益144.5万元,终止确认使用权资产1129万元[146]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拨回人民币129.7万元[148] - 存货中食物饮料及餐厅经营项目从人民币6722.7万元减少至人民币5400.3万元,下降19.7%[150] - 贴现率从14.1%降至12.5%[148] - 首次公开发售后优先股按1:1比例自动转换为普通股,转换数量为156,650,000股[1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数量为673,454,800股,较期初398,950,000股增长68.8%[161] - 公司理财产品于2025年6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90,129,000元,全部归类为第三等级公允价值计量[164] - 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敏感度为±5%,预计将使2025年上半年利润增加/减少人民币7,165,000元[165] - 理财产品采用贴现现金流法估值,关键不可观察输入值为贴现率[165] - 公司股份溢价账户可用于向权益股东分派,但需满足偿付能力要求[162] 公司治理和人事 - 路长梅女士薪酬自2025年8月25日起调整为每月人民币40,000元[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1,915名全职雇员,上半年员工成本为人民币591.1百万元[60] 上市和筹资用途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3212亿港元,已动用约4百万港元,占总所得款项净额的0.55%[74] - 所得款项净额分配中,63.3%约4.634亿港元用于扩大餐厅网络,26.3%约1.926亿港元用于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74] - 所得款项净额分配中,5.4%约39.5百万港元用于升级信息技术系统,5.0%约36.6百万港元拨作营运资金[74] - 公司股份于2025年5月16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72] 报告期和控股结构 - 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73]
绿茶集团(6831.HK):中式融合菜引领者 打造高性价比大众餐厅
格隆汇· 2025-09-19 18:49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是国内中式休闲餐厅的引领者 长期聚焦融合菜及高性价比餐饮 主打50-80元档大众餐饮 [1][2] - 公司坚持小店型战略 通过区域加密 异地扩张和市场下沉策略推进门店拓展 长期开业空间达1500家 [1][2] - 公司菜品研发能力出众 董事长直接领导研发团队 2022-2024年分别推出172/168/203道新菜品 [2] 财务表现与运营 - 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量达502家 同比增长28.7% 收入22.9亿元 同比增长23.1%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2.3亿元 同比增长34.0% [1] - 2023-2024年新开门店投资回收期约14-15个月 门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式休闲餐厅市场规模达5347亿元 同比增长7.4% 占中式餐厅市场19.3% [2] - 行业呈现标准化 数字化和性价比三大趋势 各餐饮品类人均消费普遍下滑 [2] - 连锁化趋势推动餐饮品牌推广标准化运营 性价比成为行业竞争焦点 [2] 供应链与增长动力 - 集团供应链随着中央厨房建立将进一步成熟 推动收入扩张和利润提速释放 [1][3] - 公司主要围绕华东 华北和广东省三大区域进行深耕 [1][3] - 通过持续优化门店店型 利润率仍具提升空间 [2]
绿茶集团(06831):中式融合菜引领者,打造高性价比大众餐厅
招商证券· 2025-09-19 08:4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目标价11.8港元 当前股价7.05港元[3][7] 核心观点 - 绿茶集团作为中式休闲餐厅引领者 深耕融合菜赛道 主打50-80元高性价比餐饮 通过小店型战略加速扩张 长期门店空间达1500家[1][7][13] - 2025H1门店达502家/+28.7% 收入22.9亿元/+23.1% 归母净利润2.3亿元/+34.0% 表现亮眼[7] - 供应链采用第三方加工为主模式 与205家供应商合作 未来中央厨房建设将推动利润提速释放[1][7][1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8.4亿元/+7% 归母净利润3.5亿元/+19%[2] - 2025E-2027E营收预计49.7/66.1/83.9亿元 同比增长30%/33%/27%[2]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计4.8/6.2/7.9亿元 同比增长38%/29%/26%[2] - 毛利率持续提升 2024年达68.9% 2025H1升至69.7%[31] 门店扩张 - 小店型战略成效显著 小型门店占比从2018年21.5%提升至2024年61.1%[109] - 2023-2024年新店投资回收期约14-15个月 前期投资降至200-350万元[7][121] - 2025-2027年计划新开515家门店 其中小型餐厅占比超90%[109] 市场地位 - 2024年在中式休闲餐厅市场排名第四 收入38亿元 市场份额0.7%[13][68] - 前五大品牌集中度较低 合计市场份额仅3.9%[68] - 2024年客单价56.2元 低于小菜园59.2元和太二71元 性价比优势突出[80] 产品优势 - 2022-2024年分别推出172/168/203道新菜品 研发能力出众[7][84] - 招牌菜品定价实惠 如绿茶烤鸡36元/半只 面包诱惑32元/份[19] - 采用全直营模式 保证标准化运营 门店提供50-80道菜品选择[88] 行业趋势 - 2024年休闲中式餐厅市场规模5347亿元/+7.4% 占中式餐厅19.3%[7][51] - 连锁化率持续提升 2025年预计达25% 数字化运营成为行业趋势[62] - 消费降级趋势明显 2022-2024年主要餐饮品类人均消费普遍下降[59] 增长动力 - 外卖业务增长强劲 2024年收入7.2亿元/+39.8% 2025H1达5.2亿元/+74.2%[92] - 华东地区表现突出 2024年收入12.7亿元/+14.3% 接待人数2201.6万人/+25.1%[112] - 新增市场扩张迅速 2022-2024年门店从74家增至169家 CAGR达51.1%[114]
日照绿茶集团当选中国农促会茶产业分会副会长单位
齐鲁晚报网· 2025-09-19 03:38
公司动态 - 日照绿茶集团当选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副会长单位 [1] - 公司打造海曲雪青 海曲雨青 海曲露青 碧海等爆款产品线覆盖不同消费需求 [3] - 构建线上线下官方旗舰店+经销商体系双轨营销模式 [3] - 推出35°Tea新中式茶饮体验品牌顺应年轻消费群体需求 [3] - 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茶园托管模式绑定农户利益实现产业富民 [3] - 连续两年登陆央视提升日照绿茶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 [3] 战略规划 - 公司将发挥副会长单位产业引领作用打造茶产业核心主平台 [3] - 致力于成为赋能品牌价值提升的关键主渠道 [3] - 定位为带动茶企茶农增收致富的中坚主力军 [3] - 推动日照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助力中国茶产业国际化 [3]
预制菜风波下,知名餐厅被曝:撤下“现做”招牌,“无预制菜”字样已涂黑!很多人都吃过,公司半年营收近23亿元,净利润大涨超4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4:22
绿茶餐厅预制菜策略调整 - 绿茶餐厅撤下门店外"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广告语,外卖餐具上"无预制菜"字样被涂黑 [1][3] - 餐厅工作人员强调烤鸡等招牌菜式是现做的,但未明确说明其他餐品是否使用预制菜 [1] - 喜家德门店同样出现"拒绝预制"标语被涂抹遮盖的情况 [3] 绿茶集团供应链与运营模式 - 集团与205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合作,将食材大部分制备过程外包,以降低成本并加速扩展餐厅网络 [3] - 通过第三方加工实现餐厅一致味道及品质,提高运营效率,避免自建中央厨房的前期投资 [3] - 建立数字化、标准化且可扩展的业务模式,以数字化餐厅管理、灵活供应链和严格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为支撑 [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2.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3.1% [7][8] - 股东应占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4.0%;经调整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大涨40.4% [7][8] - 每股基本盈利0.42元,同比增长27.3% [8] 市场反应与行业动态 - 消费者质疑绿茶餐厅使用预制菜未提前告知,侵犯知情权,社交媒体评价两极分化 [4] - 海底捞在部分餐品菜单标注"部分预加工"字样,客服确认标注并建议无盐饮食选择涮品 [9] - 预制菜板块下跌0.47%,佳禾食品股价下跌5.87%,天康生物跌超4%,得利斯下跌超3% [9][10] - 绿茶集团股价下跌1.43%,截至9月18日午间收盘报6.910港元,市值约47亿港元 [11] 公司背景与历史 - 绿茶集团源于2008年杭州西湖龙井路第一家绿茶餐厅,主打中式融合菜,以高性价比取胜 [6] - 目前拥有500多家直营门店,今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 [6] - 去年3月被曝38元"佛跳墙"使用预制菜未标注,门店负责人否认使用预制菜 [6] - 去年7月递交上市申请时,证监会问询食品安全及预制菜占比情况 [6]
预制菜风波扩散!绿茶被曝撤下“现做”招牌,海底捞标注“部分预加工”
搜狐财经· 2025-09-18 03:24
绿茶餐厅预制菜相关动态 - 深圳部分门店撤下"本店无预制菜 现点现做"广告牌 工作人员称烤鸡等招牌菜为现做[2] - 2023年3月被曝38元佛跳墙使用预制菜且未标注 门店负责人当时否认使用预制菜[4] - 2023年7月IPO期间遭证监会问询预制菜占比及食品安全监管合规性[4] 绿茶集团经营表现 - 2025年5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目前拥有500余家直营门店[4]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23.1% 股东应占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34%[4] - 经调整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大涨40.4% 收入主要来自餐厅经营及外卖业务[4] 行业对比动态 - 海底捞部分门店在儿童餐菜单标注"部分预加工"字样[5][6] - 预制菜板块9月18日下跌0.56% 佳禾食品跌约6% 得利斯跌超3%[7] 公司运营模式 - 建立数字化标准化可扩展业务模式 以数字化餐厅管理及灵活供应链为支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