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

搜索文档
乐普生物-B(02157.HK)中期扭亏为盈至2930万元
格隆汇· 2025-08-20 08:4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约为人民币4.66亿元 为2024年同期收入的3.5倍[1] - 首次实现盈利 期间利润约为人民币2930万元 对比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97亿元[1] - 公司拥有人期内应占亏损每股盈利0.02元人民币[1] 业务定位 - 公司是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 聚焦肿瘤治疗领域尤其是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1] - 致力于通过全面且先进的ADC技术开发平台开发创新型ADC药物[1] - 拥有从药物发现临床开发CMC及GMP合规生产的一体化端到端能力[1] 产品管线 - 战略性布局多个肿瘤产品管线 包括一种临床商业化阶段候选药物和九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2] - 九种临床阶段药物中七种为靶向疗法 两种为免疫治疗药物[2] - 三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的联合疗法正在开发中[2] 药物进展与认证 - MRG003用于治疗NPC获FDA授予BTD ODD及FTD 并获CDE授予BTD[2] - MRG002用于治疗GC/GEJ获FDA授予ODD[2] - CMG901用于治疗GC/GEJ获FDA授予FTD及ODD 并获CDE授予BTD[2] - MRG004A用于治疗PC获FDA授予ODD及FTD[2] - CG0070获CDE及FDA授予BTD[2] - MRG003及MRG006A已获FDA的IND批准[2] 生产能力与战略 - 随着ADC候选药物进入商业化阶段 公司已建立并正在逐步扩大内部生产能力[1] - 致力于通过整合自主创新能力及战略合作持续开发市场差异化产品管线[1] - 不断探索协同治疗方法并努力建立新的技术平台作为创新引擎[1][2]
从白癜风到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新药能否改写难治病命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3:35
白癜风治疗现状与未满足需求 - 全球范围内缺乏针对儿童白癜风患者的获批新药 中国2至12岁患者约1200万人占患者总数40% [2] - 现有治疗手段依赖超说明书用药 包括外用激素 外用JAK抑制剂等 但存在安全性问题且国内尚未正式获批 [2] - 临床治疗复发率高达30%至40% 现有药物仅能抑制免疫反应 无法实现精准复色 [3][4] CKBA创新药物研发进展 - CKBA为全球首个靶向T细胞脂肪酸代谢通路的创新小分子药物 从中药乳香活性成分提取 [3] - II期临床试验显示高剂量组1.5%BID剂量组达到F-VASI 50和F-VASI 25的受试者比例优于安慰剂组 疾病好转及复色患者占比36% [3] - 正在推进2至12周岁儿童白癜风的IIT临床试验 长期维持治疗试验显示其有望成为首款兼具治疗与维持疗效的药物 [3][5] 白癜风药物研发竞争格局 - 中国白癜风药物研发赛道拥挤度低 绝大多数药物靶点聚焦于JAK [6] - 康哲药业磷酸芦可替尼乳膏国内进度最快 艾伯维乌帕替尼 辉瑞利特昔替尼 华东医药HDM3010 泽璟吉卡昔替尼处于临床II期 [6] - 泰恩康CKBA和恒瑞艾玛希替尼处于临床III期 泰恩康已递交突破性疗法认定申请 III期方案启动 目标2027年获得新药上市批准 [6] 跨适应症应用潜力 - CKBA乳膏玫瑰痤疮适应证II/III期无缝适应性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 预计2025年底前启动患者入组 [7] - 计划开展CKBA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研究 探索跨界治疗可行性 [7] - 阿尔兹海默病治疗领域发展迅猛 除淀粉样蛋白单抗药物外 卫材E2814 罗氏Trontinemab 优时比Bepranemab和渤健BIIB080等管线药物展现良好疗效 [8] 创新药物研发路径 - 利用相同靶点小分子寻找差异化临床效果具有较大市场空间 天然产物通过表型筛选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为新药创新提供机会 [1] - 免疫调节药物展现跨疾病治疗前景 从皮肤病到神经系统疾病的创新靶点探索为难治性疾病带来新希望 [9]
泰恩康股价小幅回落 公司承办创新免疫治疗高峰论坛
金融界· 2025-08-12 16:57
股价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12日收盘,泰恩康股价报35.9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96% [1] - 当日成交量为63031手,成交金额2.26亿元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动态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近期承办了创新免疫治疗临床转化研究高峰论坛,聚焦免疫治疗领域前沿进展 [1] - 董事长郑汉杰表示中国创新药产业正从"跟跑"向"并跑"乃至"领跑"迈进 [1] 公司公告与研发进展 - 8月12日晚间公告变更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由王宁接替刘祥茂 [1] - 公司参与的全球首创小分子药物CKBA研发项目在论坛上受到关注,该药物针对白癜风等皮肤病治疗 [1]
“十年前想不到中国新药研发还有今天” 产学研界专家共议从“跟跑”到“领跑”,中国药企如何破解同质化困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5:17
中国创新药研发进展 - 中国创新药研发从"跟踪性创新"逐步向"并跑"和"领跑"转变,原创药仍较少但改良药物临床效果更优 [1]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新药研发基地,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出海交易金额达484亿至660亿美元,占全球BD交易总额30%以上 [2] - FDA临床阶段药物中一半源自中国,包括中国企业直接申报或被美国公司收购后推进 [2] 免疫治疗领域突破 - 创新免疫治疗临床转化研究高峰论坛聚焦前沿进展,吸引超百位跨领域专家参与 [1] - 全球首创小分子药物CKBA通过调控ACC1/MFE-2改变T细胞代谢状态,可抑制致病性T细胞活化并阻断免疫记忆维持 [4] - CKBA在白癜风治疗中疗效明确且安全,儿童患者研究显示显著优势,全球尚无同类获批药物 [5] 产学研协同机制 - 创新药研发需临床研究高质量、医院开展概念验证试验、私有企业投资支持及产学研医协同体系 [3] - 中药天然活性成分开发潜力巨大,现代分子生物学和AI技术将加速其现代化与产业化 [3] - 临床医生原创治疗想法需企业支持转化,国内患者资源丰富但缺乏原创药品制约研究开展 [6] 市场与临床需求 - 白癜风和玫瑰痤疮等疾病机制复杂且缺乏特效药,CKBA有望填补治疗空白并拓展至其他炎症性皮肤病 [5] - 玫瑰痤疮患者对疗效期望高,国内无同时缓解症状和体征的药物,CKBA二期临床验证靶向Th17通路理论 [5] - 创新药出海需国际临床验证提升价值,国内优势在于患者资源和临床效率 [6] 技术路径与战略 - 国际标准临床研究(中美/中澳双报)可使原创药商业价值放大数十倍 [2] - 企业界投资对新药研发至关重要,需政策鼓励企业家投资科学家并给予国家级项目同等待遇 [3] - 避免同质化竞争需挖掘临床医生原创idea,中药多靶点组合可能是未来方向 [6]
君实生物: 君实生物自愿披露关于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HER2表达的尿路上皮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8 16:11
药品基本情况 -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联合维迪西妥单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用于治疗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 [1] - 受理号为CXSS2500079和CXSS2500080,申请事项为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 [1] 尿路上皮癌市场背景 - 尿路上皮癌是全球十大常见恶性肿瘤,2022年中国新发病例9.29万例,死亡超4万例,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2] - PD-(L)1单抗与抗体偶联药物正在重塑治疗格局,与传统化疗相比在生存获益和耐受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 临床试验数据 - 新适应症申请基于RC48-C016 III期临床研究,覆盖全国74家临床中心,采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铂类化疗 [3] - 联合疗法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安全性数据与既往研究一致,未发现新风险 [3] 特瑞普利单抗全球进展 - 该药物是中国首个国产PD-1单抗,已在中国内地获批12项适应症,覆盖非小细胞肺癌、肾癌、三阴性乳腺癌等 [4] - 国际化布局加速,目前在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获批上市,并在多国接受审评 [4][5] 研发管线与学术认可 - 全球开展超过40项临床研究,覆盖15个适应症,关键注册临床涉及多个瘤种 [4] - 曾获"中国专利金奖",2024年10月在香港获批复发/转移性鼻咽癌适应症 [4]
太平洋证券:临床数据决定BD价值 PD~1双抗重塑免疫治疗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06:41
PD-(L)1双抗市场分析 - PD-(L)1市场空间广阔,2024年全球销售收入超500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900亿美元,核心药物专利将于2028年到期 [2] - 双抗作为迭代方案可弥补MNC专利悬崖,或作为IO新进者的敲门砖 [2] - PD-(L)1单药存在疗效瓶颈,ORR仅10-20%,冷肿瘤几乎无响应,PD-L1低表达人群获益有限,双抗已展现更优临床获益 [2] MNC合作需求与技术协同 - MNC在PD-(L)1双抗布局滞后,需通过BD合作占据先机 [3] - 双抗与化疗、ADC、TCE联用可提升疗效,形成技术协同 [3] - 肺癌等大适应症的市场卡位是MNC重要战略方向 [3] 双抗产品梯队与临床进展 - VEGF双抗第一梯队已确立,康方生物AK112在多项一线肺癌III期头对头击败PD-1,13项III期临床同步推进 [4] - 第二梯队PD-(L)1/VEGF双抗处于II期临床,25H2有望公布一线肺癌早期数据 [4] - IL2双抗如信达生物IBI363在IO耐药肺癌中mPFS达9.3个月(SOC<4个月),对冷肿瘤和耐药人群效果显著 [4] 其他双抗/三抗领域进展 - TIGIT双抗在胆管癌、宫颈癌等适应症展现疗效优势,AZ推进Rilve五大癌种一线治疗III期 [4] - 4-1BB双抗两款产品进入注册临床,覆盖神经内分泌瘤和IO耐药肺癌 [4] - 三抗通过多靶点协同增效,目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4]
太平洋证券:临床数据决定BD价值 PD~(L)1双抗重塑免疫治疗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06:25
PD-(L)1双抗市场前景 - PD-(L)1市场空间广阔 2024年全球销售收入超500亿美元 预计2028年达900亿美元 [1] - 核心药物专利将于2028年到期 双抗作为迭代方案可弥补部分MNC的专利悬崖 [1] - PD-(L)1单药存在疗效瓶颈 单药ORR仅10-20% 冷肿瘤几乎无响应 PD-L1低表达人群获益有限 [1] MNC合作需求 - MNC在PD-(L)1双抗布局滞后 需通过BD合作占据先机 [2] - 双抗与化疗、ADC、TCE联用可提升疗效 技术协同效应显著 [2] - 抢占肺癌等大适应症市场是MNC重要战略目标 [2] 重点产品进展 - 康方生物AK112在多项一线肺癌III期头对头击败PD-1 13项III期临床同步推进 [3] - 信达生物IBI363在IO耐药肺癌和黑瘤中mPFS达9.3个月(SOC<4个月) [3] - TIGIT双抗在胆管癌、宫颈癌展现疗效优势 AZ推进Rilve五大癌种一线治疗 [3] - 4-1BB双抗两款产品进入注册临床 分别布局神经内分泌瘤和IO耐药肺癌 [3] 研发梯队格局 - 第一梯队产品已进入注册临床阶段 包括BioNtech/BMS/普米斯、辉瑞/三生制药合作项目 [3] - 第二梯队PD-(L)1/VEGF双抗处于II期临床 25H2有望一线肺癌早期数据读出 [3] - 三抗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有望通过多靶点协同增效 [3]
PD-(L)1抑制剂的革新与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6:08
2025年ASCO会议肺癌治疗进展 - 多项临床试验入选口头报告环节 包括上海市胸科医院SACHI研究 CAMPASSS研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OptiTROP-Lung03研究 聚焦早中期肺癌围术期领域的CheckMate-816研究和NeoADAURA研究 小细胞肺癌DeLLphi-304研究 [1] - 肺癌领域整体覆盖免疫治疗 靶点治疗 ADC药物等多种创新疗法 临床研究百花齐放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1] PD-(L)1抑制剂发展现状 - PD-(L)1抑制剂引领癌症治疗革命性变革 从单打独斗模式迈向联合治疗新阶段 衍生出双特异性抗体疗法等创新疗法 [2] - 总生存期(OS)是肺癌研究中最核心指标 PD-(L)1抑制剂经过研究数据与临床价值双重认证 让患者活得更长更好 [3] - 2022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106.06万例 占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22.0% 肺癌死亡病例73.33万例 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病例28.5% [3] PD-(L)1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过去五年PD-(L)1复合增长率45% 是肿瘤药物市场整体增长率3倍 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达360亿美元 [4] - IQVIA预测到2025年全球销售额将达到580亿美元 未来增长预计放缓至15% 仍超过全球肿瘤药物市场1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4] - 帕博利珠单抗2024年为默沙东贡献294.82亿美元收入 [4] - 国内市场PD-(L)1年治疗费用从2019年约10万元降至2024年3万至5万元 竞争进入白热化 [4] 替雷利珠单抗表现与市场拓展 - 替雷利珠单抗2024年销售额44.67亿元 同比增长17.4%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12.45亿元 同比增长19.3% [6] - 百济神州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0.48亿元 同比增长50.2% [6] - 替雷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14项适应症 其中13项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是纳入医保最多的PD-1抑制剂产品 [6] - 替雷利珠单抗在全球46个市场获批 在欧盟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一 二线治疗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6] 联合治疗与新型疗法发展 - IMforte研究中阿替利珠单抗免疫治疗配合化疗作为维持治疗 总生存率提高近3个月达13.2个月 减少死亡风险27% 无进展生存期从2.1个月提到5.4个月 减少进展风险46% [7] - PD-1免疫治疗联合新型ADC药物如Trop-2ADC HER-2ADC研究广泛开展 [7] - PD-1/VEGF PD-(L)1/TGF-β PD-(L)1/IL-2等双抗赛道快速发展 TRAILBLAZER研究证实免疫诱导治疗后约四分之一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转化为可切除 [8] - 全球双抗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807亿美元 [8] 适应症覆盖与临床实践 - 国内已批准十多款肺癌领域PD-(L)1抑制剂药物 对各类肺癌患者群体逐步实现全面适应症覆盖 [5] - 替雷利珠单抗实现肺癌全线全人群适应症覆盖 从非小细胞肺癌到小细胞肺癌 从晚期到早期 从初治到经治 [5]
7/29财经夜宵:得知基金净值排名及选基策略,赶紧告知大家
搜狐财经· 2025-07-29 16:30
基金净值表现排名 - 2025年7月29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前10名包括凯石澜龙头经济持有期混合(单位净值0.8917,日增0.0571)、易方达远见成长混合C(单位净值1.4700,日增0.0899)等产品 [2] - 净值增长后10名以农业主题基金为主,包括银华农业产业股票发起式C(单位净值1.3308,日降0.0226)、前海开源沪港深农业混合(LOF)A(单位净值1.1674,日降0.0196)等 [4] - 当日全市场共有28149只基金更新净值数据 [3] 市场行情特征 - 上证指数高开补缺后震荡收小阳,创业板指高开跳水后单边上行收中阳,全市场成交额1.82万亿元 [6] - 通信设备、医药、钢铁行业涨幅逾2%,CXO概念、创新药、CPO概念等主题涨幅逾4% [6] - 保险与农林牧渔行业领跌 [6] 领先基金持仓分析 - 凯石澜龙头经济持有期混合前十大持仓集中度67.77%,重仓通信设备板块,天孚通信单日涨13.83%,新易盛涨8.77%,中际旭创涨9.41% [7] - 该基金规模0.85亿元,持仓以CPO概念股为主,包括太辰光(涨5.26%)、胜宏科技(涨3.55%)等 [7] - 前十大持仓个股当日涨幅均超3.5%,沪电股份增持10.84万股,东山精密增持11.42万股 [7] 落后基金持仓分析 - 银华农业产业股票发起式C前十大持仓集中度77.02%,重仓农业板块,神农集团单日跌6.87%,牧原股份跌2.19%,温氏股份跌2.06% [7] - 该基金规模1.47亿元,持仓以养殖股为主,新五丰持股增加55.17万股,天康生物增持112.66万股 [7] - 前十大持仓个股当日跌幅均超0.6%,仅立华股份持股无变动 [7]
大摩重申艾伯维(ABBV.US)买入评级:低波动+业绩双支撑,目标价250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02:52
艾伯维将于2025年7月31日星期四盘后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分析师预测,该季度收入将达到 149.667亿美元,每股收益为1.527美元。 在业务构成方面,艾伯维的免疫药物板块表现尤为突出。两款重磅免疫药物Skyrizi和Rinvoq的销售额大 致分别增长至34.3亿美元和17.2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了约70%和57%,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 动力。此外,公司还专注于肿瘤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早期业务发展机会,以推动未来八年后的增长。 在研发管线方面,艾伯维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2025年AACR年会上,公司展示了早期研发管线和肿瘤 学科学进展,包括新型STEAP1/PSMA双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ABBV-969和新型CCR8靶向抗体 ABBV-514等。这些创新药物的研发,不仅为公司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患者带来了新 的治疗希望。 然而,艾伯维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和药品定价提案,可能对公司的业务产生一定 影响。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迈克尔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艾伯维以美国生产基地为依托,有能力 抵御政策带来的冲击,并计划进一步扩大美国生产投资,未来十年内将在美国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