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风险
icon
搜索文档
外汇交易有哪些常见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8-12 06:02
外汇市场风险类型 - 汇率波动风险受各国经济状况、货币政策及地缘政治局势影响 经济强劲时本币升值 经济衰退时本币贬值 央行加息吸引资本流入推动本币升值 地缘政治不稳定引发汇率剧烈变动[1] - 政治和政策风险包括政权更迭、政治丑闻及贸易政策变化 新政府经济政策直接影响货币汇率 提高关税和贸易壁垒扰乱货币供求关系[1] 市场操作与信用风险 - 市场操纵风险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或利用资金优势影响短期供求 干扰正常定价机制 普通投资者易受虚假信号误导[2] - 信用风险涉及交易对手违约 尤其在衍生品交易中 交易对手财务危机或破产导致无法履行合约义务 复杂金融结构加剧风险隐蔽性[2] 流动性与杠杆风险 - 流动性风险因货币对差异显著 主要货币对如美元/欧元流动性强价差小 新兴货币对交易不活跃 市场波动时缺乏交易对手导致成交困难[3] - 杠杆风险放大资金同时倍增亏损 市场反向波动时亏损额按杠杆倍数扩大 小幅波动可能导致爆仓[3]
周二直播 | 解构资产证券化系列:林深岂惧风摧木——2025年下半年车贷ABS信用风险展望
新浪财经· 2025-08-11 10:43
车贷ABS核心特征 - 底层资产具有抵押物且同质性高、笔数多、期限短 信用风险非常低 [2] - 发行规模受投资者对资产质量担忧影响而显著下降 [2] 信用风险与分层结构 - 违约风险仍处于较低水平 现有分层结构对优先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2] - 中长期发展前景广阔 广义汽车行业(含人形机器人)可能替代房地产经济地位 [2] - 车贷ABS有望成为最主流证券化品种 [2] 行业交流活动安排 - 东方金诚将于2025年8月12日15:00举办线上交流会 主题为下半年车贷ABS信用风险展望 [2] - 会议内容涵盖行业分析、汽车贷款状况、ABS研判及信用分析要点说明 [2] - 通过万得3C会议、同花顺iFinD、Qeubee Live、东方财富Choice、小鹅通等多平台同步直播 [2]
银行理财有哪些常见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8-05 17:18
银行理财风险分析 市场风险 - 利率、汇率、股票和债券市场波动直接影响理财产品价值 [2] - 利率上升导致固定收益类产品价格下降 利率下降则收益表现较好 [2] - 汇率变动使外汇理财产品在兑换时可能产生损失 [2] - 股票市场下跌会导致股票型理财产品资产缩水 [2] 信用风险 - 投资对象违约或信用恶化导致收益延迟或本金损失 [3] - 资金投向企业或政府机构 其偿债能力直接影响产品收益 [3] - 银行虽进行信用评估 但无法完全消除信用风险 [3] 流动性风险 - 固定期限产品存续期内无法提前赎回资金 [4] - 允许提前赎回的产品可能需支付手续费或折价赎回 [4] - 市场流动性紧张时银行可能难以满足赎回需求 [4] 操作风险 - 内部流程缺陷、人为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损失 [5] - 销售环节风险条款说明不足可能引发投资者误判 [5] - 外部事件如黑客攻击或自然灾害影响产品收益 [5] 政策风险 -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整改变金融市场环境 [6] - 税收政策变化直接影响理财产品收益水平 [6] - 金融监管要求调整迫使银行改变产品设计策略 [6]
First Commonwealth (FCF) Q2 EPS Up 36%
The Motley Fool· 2025-07-31 03:49
核心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0.38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0.28美元35.7% [1] - 非GAAP营收1.313亿美元 同比增长9%但低于市场预期1.2588亿美元 [1][2] - 净息差3.83% 环比上升0.21个百分点 同比上升0.26个百分点 [2][5] - 核心平均资产回报率1.31% 同比提升0.04个百分点 [2] 贷款业务增长 - 总贷款净增长1.837亿美元 季度年化增长率达8.1% [5] - 设备融资贷款从4.86亿美元增至5.74亿美元 [5] - 商业房地产贷款从31.6亿美元增至33.7亿美元 [5] - 贷款存款比率升至95.1% 环比上升2.5个百分点 [12] 资产质量变化 - 不良贷款增至9950万美元 上季度为5940万美元 [9] - 不良贷款比率升至1.04% 上季度为0.65% 去年同期为0.63% [9] - 净核销率降至0.12% 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2][10] - 信贷损失拨备增至890万美元 上季度为570万美元 [10] 资本与股东回报 - 资本充足率14.4% 远超10%监管要求 [11] - 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12% [11] - 每股有形账面价值10.63美元 季度年化增长7.3% [11] - 季度股息提升3.7%至每股0.135美元 年化股息收益率3.3% [13][18] - 新增25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13] 业务战略与运营 - 完成CenterBank收购 带来4590万美元新增股本 [6] - 非息收入2470万美元 环比增长230万美元但同比略降 [7] - 员工总数增至1562人 环比增加24人 同比增加90人 [8] - 通过120多个社区分支机构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3] - 费用收入战略重点推进 以降低净利息收入依赖 [14][15]
信托产品的收益稳定吗?
搜狐财经· 2025-07-29 06:13
信托产品收益稳定性分析 核心观点 - 信托产品收益稳定性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 [1][2] - 信托产品以信任为基础,资金投向多样化(如基建、工商企业、房地产等),收益来源复杂 [1] 影响因素分类 信用风险 - 融资方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是核心,财务状况良好时收益稳定性高 [1] - 融资方财务恶化或破产可能导致收益受损甚至本金损失 [1] 市场风险 -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如繁荣期收益稳定增长,下行期收益波动)直接影响项目收益 [2] - 利率波动导致新旧信托产品收益差异,已发行产品市场价值可能下降 [2] 政策风险 - 行业政策变动(如房地产调控)会冲击特定信托项目收益 [2] - 基础设施类信托受财政政策和规划变动影响资金到位及收益实现 [2] 信托产品特性 - 资金管理和运作由信托公司执行,投资领域广泛且专业化 [1] - 收益来源多样化,需结合具体项目类型分析稳定性 [1]
科创债ETF,科技含量居然有点低
虎嗅· 2025-07-28 06:30
科创债ETF市场表现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募资近290亿元,上市后总规模逼近1000亿元,其中5只规模超百亿元 [1] - 科创债ETF跟踪指数权重高的成分券多为央国企发行债券,如宝武集团、中化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前十大成分券均为AAA评级 [1][2] - 中证AAA科创债指数近三年年化收益4.39%,高于科创50指数(-2.01%)和科创100指数(-5.79%) [9][10] 科创债定义与发行结构 - 科创债全称为科技创新债券或科技创新公司债,发行主体包括科创企业、传统行业科技项目、金融机构等,目前央国企占比超85% [4][6] - 2022-2024年科创债发行规模分别为2605亿元、7700亿元、12179亿元,2025年存量规模达2.45万亿元 [5][6] - 行业分布显示建筑装饰占比26%,公用事业、煤炭、有色金属合计占21%-27%,计算机通信等科技行业占比较小 [12] 科创债信用风险与收益特征 - 科创债信用风险低于预期,AAA评级债券余额占比88%,同一发行人科创债与非科创债利差普遍在10BP以内 [9][26] - 中证AAA科创债指数近一年收益3.69%,低于科创50指数(41.57%)但波动更小,与5年期国债相比收益略高 [10][23][25] - 科创债ETF久期普遍为4年,2022-2025年年化收益约5%,高于中长期纯债指数但波动率更大 [25][26] 科创债资金用途与政策导向 - 2025年5月新政后,募资用于债务置换的比例下降,科技企业投资占比上升,银行、券商、VC/PE等机构发行量增加 [15][17] - 当前部分资金用途存在偏离,如补充流动资金或包装"伪科创"项目,央国企主导格局短期难改变 [13][17] - 政策鼓励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但中小企业发债仍面临信用评级限制 [14][17] 科创债ETF投资策略 - 科创债ETF适合稳健型投资者,中证AAA科创债指数三年累计收益14%,年化约4% [34][36] - 当前长债交易拥挤,科创债ETF久期4年可作为中短信用债配置工具,分散持仓控制风险 [27][30][33] - 建议选择跟踪中证AAA科创债指数且流动性高的ETF产品,采取长期持有或逢低分批买入策略 [36]
消费金融存在哪些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7-18 23:30
消费金融的核心作用 - 消费金融为个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 助力消费升级 [1] 消费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 信用风险 - 金融机构依赖消费者信用信息评估还款能力 但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1] - 消费者可能隐瞒真实财务状况或提供虚假资料获取贷款 [1] - 金融机构信用评估体系可能存在局限 难以全面精准评估借款人风险 [1] - 消费者因失业或经济困难无法按时还款会导致违约 金融机构面临资金损失 [1] 市场风险 - 利率波动会改变消费者借贷成本和还款负担 利率上升可能导致部分消费者违约 [1] - 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 经济下行时贷款需求下降且违约概率上升 [1] 操作风险 - 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 员工操作不规范 内部控制不完善可能引发风险 [2] - 员工贷款审批未严格遵循标准或合同签订存在疏漏可能导致后续纠纷 [2] - 外部欺诈行为如伪造身份信息或虚假交易骗取贷款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 [2] 流动性风险 - 金融机构需保证足够流动性满足消费者提款和贷款需求 [2] - 资金来源不稳定如存款流失或融资受阻时 面临贷款兑付或集中提款可能导致流动性危机 [2] 信息来源 - 以上信息由金融界利用AI助手整理发布 依托专业团队和资源网络提供金融资讯 [2]
25%关税足以痛击风险偏好 瑞银“防御三盾”策略布局股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09:20
宏观经济与消费者背景 - 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2025年美国实际GDP增速预计降至约1%,明显低于2024年水平 [3] - 2025年美国失业率预计升至约4.6%,居民部门进入"收入增长放缓—支出靠信贷支撑"的脆弱阶段 [3] - 美国劳动力市场动能减弱,私营部门就业增长放缓,服务业招聘职位列表数据显示下行软化迹象 [3] - 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已低于个人消费支出增速,创下十多年来最大差距 [3] - 美国高收入家庭财务缓冲充裕,但中低收入家庭可能因储蓄耗尽和信用受限被迫削减消费 [3] 通胀与利率影响 - 核心PCE通胀率到2025年底预计仍高达3.4% [4] - 美联储下半年可能继续维持较高政策利率,推动住房按揭和消费信贷利率高企 [4] - 特朗普政府新宣布的25%高关税将进一步抑制消费者支出,关税引发的通胀反弹与高利率共同压制消费 [1]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2025年下半年大幅上调商品进口关税,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可能骤升至约20%(2024年仅约2%) [9] - 高达68%的受访者认为通胀负面影响经济看法,42%将关税视为主要拖累因素 [9] - 关税政策上调对万圣节服饰等假日购物季商品影响显著,可能挤压相关消费 [16] - 关税已跃升为仅次于通胀的美国消费者第二大担忧因素 [16] 财政与信用环境 - 美国政府财政刺激利好延迟到2026年兑现,可支配收入增长跟不上消费增长 [2] - 美国企业信用周期指标疲态显现,杠杆贷款违约和"堕落天使"数量明显增加 [17] - 学生贷款拖欠率显著跳升,房贷相关违约率从极低水平回升 [17] - 信用卡和汽车贷款违约率相对稳定,但消费者整体拖欠率呈上行趋势 [17] 股市防御策略 - 信用市场防御:偏好高质量债券和防御性非周期行业信用产品,减少高收益、高杠杆企业债曝险 [21] - 偏好必须消费而非可选消费:侧重防御性消费和必需消费品企业,如沃尔玛、好市多与塔吉特等零售巨头 [22] - 偏好现金流稳健、需求刚性企业:包括超市连锁、折扣零售、生活必需品龙头及亚马逊等基本面优质公司 [22]
美股债券投资指南: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
搜狐财经· 2025-07-15 11:08
市场地位与作用 - 美股债券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固定收益市场 成为投资者应对股市波动的重要配置选择[1] - 美国国债作为无风险利率基准 其收益率直接影响全球资产定价[3] 产品结构与特征 - 投资级公司债提供高于国债150-250基点的信用溢价 例如苹果和微软发行的AAA级债券[3] - 高收益债通过8%-12%的票息补偿违约风险[3] - 通胀保值国债(TIPS)挂钩CPI指数 可转债兼具股债双重属性 两者成为对抗波动的新工具[3] - 国债日均成交额超6000亿美元 买卖价差近乎于零[5] - 高收益公司债券场外交易市场可能面临2%-5%的价差损耗[5] 风险因素分析 - 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呈反向变动关系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每上升1%可能导致长期债券价格下跌超10%[3] - 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期间 20年期以上国债ETF最大回撤达35%[3] - 投资级债券违约率常年低于0.5% 而高收益债违约率在经济下行期可达5%-8%[5] - 2023年区域性银行债券因硅谷银行事件导致信用利差单日扩大200基点[5] - 2022年美元升值14% 使持有票息5%的美债的人民币计价实际收益为负值[5] 投资策略建议 - 采取杠铃策略配置短期国债和超长期国债以应对利率路径不确定性[7] - 信用风险敞口控制在组合20%以内 优先选择现金流覆盖率达3倍以上的企业债[7] - 持有期超1年时宜采用汇率对冲工具 部分ETF提供年化0.3%-0.5%对冲成本的汇率对冲份额[5][7] - 通过债券ETF(如TLT、LQD)间接配置可降低单券流动性冲击[5] - 在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升温的窗口期逐步建仓优质债券资产[7] 市场现状与机会 - 当前收益率曲线深度倒挂(2年期收益率高于10年期)预示经济衰退风险[3] - 收益率曲线形态为布局中长期债券提供时间窗口[3] - 美联储加息周期步入尾声使债券收益率曲线形态与信用利差结构呈现新特征[1]
为何不建议存“大额存单”?看完这四点理由再决定也不迟
搜狐财经· 2025-07-10 06:54
大额存单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大额存单余额达14.7万亿元,同比增长9.8% [3] - 起投金额20万元,期限1个月至5年不等,银行营销强调"高收益、保本"特点 [3] 流动性风险 - 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0.3%)重新计息,较原利率(3.85%)损失显著 [3] - 2024年下半年32%大额存单被迫提前支取,平均损失8500元/投资者 [3] - 部分银行取款流程需3-5个工作日,延误资金使用时机 [3] 利率风险 - 某城商行大额存单平均利率4.2%,但不良贷款率上升0.35个百分点至1.78% [5] - 金融监管部门警示中小银行高息揽储与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问题 [5] 通货膨胀风险 - 2024年CPI同比上涨2.8%,2025Q1升至3.2%,三年期大额存单实际收益仅0.6%-1.0% [5] - 预测2025年CPI或达3.5%,部分产品实际收益将趋近于零或负值 [5] 资产配置风险 - 2025Q1上证指数年化收益率12.7%,债券基金5.2%,REITs分红率超6%,均高于大额存单 [6] - 合理配置家庭年化收益率比单一策略高2.3个百分点,"3-3-4"模式实现8.2%收益 [6][14] 信用风险 - 存款保险限额50万元,2024年某地方银行28%大额存单资金超赔付上限 [9] - 中小银行面临重组风险加剧,部分资金可能短期无法收回 [9] 利率变化风险 - 2025年央行两次加息,三年期存单持有人损失0.8%潜在收益 [12] - 固定收益模式限制投资者在利率上行周期中的获利能力 [12] 投资策略建议 - 应急资金建议配置活期/短期理财,中期资金适合债券基金,长期资金可投股票/指数基金 [14] - 分散投资策略能更好应对市场波动,把握不同周期机会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