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值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全新问界M7爆单,余承东紧急“辟谣”
第一财经· 2025-09-07 04:08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全新问界M7于9月5日开启预售 起售价28.8万元 10分钟内小订量达2万台 43分钟突破10万台[2] - 预售表现远超预期 主要因产品进行"大爆改" 从里到外脱胎换骨 颠覆行业对改款产品小修小改的认知[4]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25年SUV市场进入存量优化阶段 智能化成为差异化竞争核心 竞争从功能堆砌升级至体验重构[4] - 德系传统车企在华销量利润双承压 7月促销幅度达27.2% 环比增0.4个百分点 同比增2.1个百分点[10] - 自主品牌零售份额6月达64.2% 同比增长5.6个百分点 显示传统豪华车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10] - 豪华品牌价格倒挂幅度普遍达30% 最高达50% 经销商处于赤字经营状态[10] - 众多豪华汽车经销商门店由传统燃油豪华品牌转投鸿蒙智行[10] 定价与价值策略 - 起步即高配策略 砍掉最低配车型 增程版最低配搭载四驱系统及行业首发舱内激光视觉方案[8] - 不卷价格卷价值 为自身留出利润空间 也为友商留出喘息空间 倒逼行业跳出低价换市场恶性循环[8]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行业首发舱内激光视觉方案 结合激光雷达与视觉摄像头优势 安全冗余更高[16] - 基于iDVP电子电气架构打造 全车100多个控制器支持OTA升级 实现软件定义汽车[17] - 搭载HUAWEI XMOTION车身协同控制系统 提供纵向横向垂向一体化协同控制解决方案[17] 品牌价值指标表现 - 问界净推荐值达74.8 名列新势力品牌前三[11] - 鸿蒙智行保值率达71.5% 位居自主品牌前三 前7位自主品牌保值率均超50%[12] - 外资品牌保值率优势不再 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保值率降幅较大[12] 行业影响与意义 - 以高销量高价值感重构豪华汽车盈利逻辑 对自废武功大降价换市场等行为进行路线纠正[4] - 推动同类产品实现价值跃迁 引领行业聚焦价值发展 告别低质竞争[12][17] - 在30万级别市场重塑高价值创新竞争格局 刺激友商加强技术研发投入[17]
方便食品突围:深挖需求提价值,技术创新破“内卷”丨行业风向标
钛媒体APP· 2025-09-05 14:05
行业整体趋势 - 方便食品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行业整体增容但内部整合加大 [3][4] - 2020-2023年中国方便面消费量减少40亿包 2024年全球方便面消费量达1230.7亿份同比增长2.37% 中国消费量447.2亿份占全球37% [2][4] - 挂面行业头部企业累计产销连续两年下滑 2024年24家主要企业总产量347.07万吨同比下降6.5% 销售额146.09亿元同比下降18.3% [4] 企业业绩表现 - 安井食品2025年上半年营收76.04亿元微增0.80% 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下降15.79% 为2016年以来首次下滑 [5] - 克明食品同期营收21.38亿元同比下降10.85% 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比下降2.34% [5] - 康师傅方便面业务收入134.65亿元同比下降2.5% [5] 消费需求变化 - 新生代群体(1995-2009年出生)约2.6亿人 占全国人口不足20%但贡献40%消费规模 预计2035年消费规模达16万亿元 [5][6] - 超过三分之二年轻人注重性价比 90%选择线上购物 [6] - 2024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占比15.6% 预计2030年银发经济规模达12万亿元 [6] - 2025年中国老年食品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200亿元 其中高附加值品类年复合增长率超25% [6] 差异化竞争策略 - 企业采取"避开红海 切入蓝海"战略 通过成本领先或差异化定位实现突破 [7] - 非油炸面成为热门新赛道 2024-2025年市场份额达12%-15% 部分企业年增速超25% 预计未来份额突破20% [8][9] - 阿宽食品"红油面皮"凭借非油炸工艺和地域特色成为核心支柱 新品"一根粉耗子"以52厘米超长形态捕获25-40岁消费群体 [8] - 白象食品针对不同消费者全天候场景需求开发儿童面 零食代餐及宵夜等产品 [7] 技术创新方向 - 风味配料行业在减盐 增香 提鲜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高端品牌采用"慢火熬制""复合香料""菌菇提取物"等技术 [10] - 康师傅应用航天温控技术解决面条口感及生产环境一致性问题 并聚焦场景化产品开发 [10] - 国产装备面临"最后一公里"难题 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仅6.91%远低于美国(16%-18%)日本(12%-15%)和欧盟(19%) [11] - 鲜湿面 空心面 酸辣粉等产品装备创新取得突破 [11] 产业协同发展 - 行业需以"科技+科普"双重加持提升价值 加强同品类企业与院校合作解决技术难题 [12] - 成都市通过建圈强链政策打造全球川菜中央厨房与特色方便食品创制中心 [12]
全面换代,全新问界 M7 能否再成爆款?
晚点LatePost· 2025-09-05 11:54
全新问界M7市场表现 - 全新问界M7小订开启1小时订单突破10万台[2][4] - 作为曾经月销近3万辆的爆款车型 以28.8万元预售价回归市场[4] - 截至4月问界M7系列累计交付超30万辆 稳居30万级新势力销量前列[13] 产品技术升级 - 采用全新家族化设计语言 外观向M8、M9靠拢 前脸封闭式设计配标志性大灯组[3]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辅助驾驶系统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提供两种方案[5] - 首发舱内激光视觉Limera方案 支持100km/h舒适刹停 可识别30cm高障碍物[5] - 核心乘员舱采用潜艇级热成型钢 抗拉强度2000MPa 每平方厘米承受20吨压力[7] - 门槛加强梁和防撞梁采用铝合金材质 内部十宫格防撞结构增强吸能效果[7] - 按照C-AHI五星标准开发座舱空气 使用MOFS吸附降解材料和滤芯[9] 电子电气架构创新 - 基于HUAWEI IDVP电子电气架构 支持软硬件解耦和原子化升级[9][10] - 可实现原厂硬件升级方案 让现款车型享受最新科技[9] - 原生应用HUAWEI XMOTION提供晕车舒缓功能 实现三向协同控制[10] 品牌市场战略 - 问界通过M5/M7/M8/M9四大序列覆盖20-50万元价格带[11] - 截至8月问界全系累计交付超75万辆 其中M9交付22万辆为50万级销冠[11] - M8上市4个月累计交付超7万辆 蝉联40万级销量冠军[11] - 品牌整体用户净推荐值达82% M7车型NPS值达84.5%[11][13] - 30万元级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从2023年18%升至2025年47% BBA燃油车份额压缩至26%[12] - 问界与理想以家庭+增程策略主导30万元以上市场[12]
A股继续大涨,两大关键因素引爆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29 07:4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强势上涨 沪指上涨0.37% 深指上涨0.99% 创业板指上涨2.23% [1] - 全市场成交27983亿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725亿 [1] - 人民币汇率升值至7.13元 美元指数大跌 [1] - 板块轮动明显 科技股调整 近3300只个股收跌 [1] 锂电行业 - 锂电板块全线爆发涨幅居前 [1] - 先导智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7.4亿元 同比增长61.19% [2] - 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激增456.29% [2] - 行业供需不平衡 市场竞争加剧促进行业洗牌 [2] - 企业业绩出现分化 行业倡导去内卷强调价值竞争 [2] 消费行业 - 酿酒等大消费股震荡反弹 [3] - 秋季传统消费旺季临近 酒品购买力逐步回暖 [3] - A股市场2025年8月达到十年新高 资金流动性显著改善 [3] - 酒品板块估值接近底部 行业基本面回暖趋势明确 [3] 保险行业 - 保险板块表现活跃 [4] - 保险行业资金规模快速增长 [4] - 险资运用高股息资产构建稳定收益基础 布局成长性板块 [4] - 权益投资成为推动投资收益上升的核心力量 [4] 稀土行业 - 稀土板块再度活跃 [5] - 国内稀土价格走势出现分化 [6] - 氧化镨价格涨约15000元/吨 氧化镝涨约10000元/吨 [6]
0.599元/Wh交个朋友价:工商储逆行者的底层逻辑
行家说储能· 2025-08-27 03:20
核心观点 - 量道储能在行业价格战和出海热潮背景下反向发力国内市场 瞄准政策转向和市场规则变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2][7] - 公司凭借欧洲市场积累的技术优势 产品品质管控能力和现金流优势 以3S融合架构产品和针对性价格策略应对国内挑战 [7][17][28] - 决策基于政策环境 电力市场深化和团队转型完成的三重判断 体现系统性战略布局而非短期投机 [11][12][33] 市场环境与战略时机 - 2025年被称为储能行业第一个死亡周期起点 市场流行不出海就等死论调 [7] - 136号文推动产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强调全生命周期价值 适应公司技术优势 [11] - 电力市场深化推动工商业储能盈利模式多元化 江苏湖南分时电价调整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进创造机会 [12] - 欧洲收益模式可复用:不平衡服务 现货市场与峰谷套利为前三大收益来源 调频补偿达12-45欧元/MW/h [12][15] - 国内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设立十余个 分布式储能成为聚合服务最佳抓手 [15] - 市场结束2020-2022野蛮生长 进入规范化价值化新阶段 [15] 产品技术优势 - 3S融合架构(PCS+BMS+EMS集成)经3年打磨 超越简单堆叠的技术整合 [17][20] - 直接成本降低10%以上 集成成本降低5%以上 运维成本降低30%以上 [20] - 故障风险点减少30%以上 体积减少50%以上 重量降低20%以上 [20] - 响应速度压缩至50ms 显著优于行业300ms标准 匹配电力现货市场高波动需求 [23] - 架构强化光储协同场景竞争力 PCS性能决定系统效率与稳定性 [25] 价格与服务策略 - 261kWh液冷一体机限时优惠:宁德时代电芯版本0.599元/Wh(15.65万元/台) 中创新航电芯版本0.549元/Wh(14.34万元/台) [28][29] - 价格策略通过压缩营销费用和利润让渡实现 非减配降价 [28] - 产品含电池PACK BMS 125kW PCS 液冷温控系统 PMS等 EMS配套3499元/套 [29] - 5年系统质保 6000次电芯循环寿命 产品责任险赔付500万美元 [29] - 基于欧洲500+项目远程服务经验 结合AI平台实现智能运维 全栈自研架构提升响应效率 [30] - 团队已完成从欧洲市场到国内市场的管理流程和市场策略重构 [33] 国内布局基础 - 公司为欧洲工商业储能头部企业 海外营收占比90% 欧洲占海外80% [7] - 2022年开始研究国内市场 历时3年筹备 选择价值竞争阶段入场 [15] - 产品满足2023版新国标标准 运输1000公里内免费 云平台免费使用2年 [29] - 价格策略执行至2026年1月15日 最低采购5台 供货周期不高于30天 [29]
拆解新能安4年争霸史,何以构建最年轻储能帝国|深度
24潮· 2025-08-24 23:03
公司背景与股东优势 - 由宁德时代(持股70%)和ATL(持股30%)共同投资设立 注册资本达50亿元[4] - 宁德时代为全球动力电池8连冠企业 ATL为消费电子电池全球出货量第一[2] - 继承两家股东超过20年的锂电技术积淀 在循环寿命/能量密度/充电速度等多维度具备优势[10] 发展战略与市场定位 - 实施"三步走"战略:先在中型电池领域崛起 再成为小储电芯头部玩家 最后进军工商储及系统集成[2] - 差异化定位中小型储能市场 避开宁德时代主攻的大储和ATL深耕的消费电池领域[15] - 定位于宁德时代"表后储能"平台公司 专注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28] 产能与投资布局 - 锂电生产基地总投资200亿元 总用地2500亩 分三期建设[6] - 一期形成年产32GWh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 2022年总投资超18亿元[6] - 二期投资75亿元 计划2025年完成建设[6]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3年营收75.6亿元 位列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第68名[2] - 全球无人机电池出货量第一 电摩锂电市占率第一 家储全球市占率达30%[7] - 2024年全球小储电芯出货31.7GWh(同比增长12.4%) 公司位居世界第三[12] - 与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形成三大巨头 合计瓜分全球近四成小储市场[1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昆仑系列电芯实现15000次超长循环(常规产品为8000次) 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超80%[20] - 匹配光伏设备20年以上寿命 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下降30%[21] - 具备电芯-电池包-系统集成全链条研发制造体系 通过多项国际认证[15] 工商业储能拓展 - 2023年中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4.72GWh(同比增长超200%)[20] - 评估中国工商业储能潜在空间超500GWh 当前渗透率不足3%[20] - 发布UniC AG300-150储能系统和安鑫全栈闭环解决方案[28] - 联合金融机构推出融资方案 融资利率最低4% 额度最高达95%[29] 全球化布局 - 2023年与欧洲工商储集成商签署5年5GWh协议 与德国TOP10家储品牌签署5年5GWh协议[31] - 中标南美首个并网储能项目 实现532kWh工商业储能产品大规模应用[31] 行业竞争环境 - 2024年小储电芯市场形成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新能安三强鼎立格局[15] - 2024年Q1全球小储电芯出货6.73GWh(同比增长66.83%) 公司位列第四[16] - 工商业储能市场涌入超1000家开发商 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降[33] - 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芯平均报价0.289元/Wh 系统成本最低需0.482元/Wh[37]
银行代销基金抢夺战
北京商报· 2025-08-20 14:45
市场背景与行情表现 - A股牛市行情持续升温 沪指站上3700点创10年新高 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 - 截至8月19日 年内已有19只基金涨幅超100% 赚钱效应显著 [1] - 低利率环境与资产荒加剧推动居民存款流动 截至2025年7月住户存款达161万亿元 较6月末下降1.11万亿元 [2] 银行基金代销费率竞争态势 - 中小银行采取激进降价策略 深圳农商行对9只指定基金提供0.1折申购及定投费率优惠 活动持续至9月30日 [2] - 深圳农商行年内三次加码降费 1月起对387只基金施行1折费率 6月针对2只债券基金推出0.1折优惠 [3] - 北京农商行推出全量代销公募基金买入费率1折起活动 常熟农商行对120余只基金实行0.1折优惠 [3] - 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同步参与 邮储银行覆盖超90%产品实行1折优惠 民生银行提供1或5折费率优惠 交通银行对指定基金提供1折申购优惠 [3] 降价动因与行业格局 - 费率下调核心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下的获客压力以及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需求 [3] - 中小银行通过价格让利突破客户基础薄弱和品牌影响力有限的瓶颈 [3] - 行业存在存量竞争过度问题 互联网平台加剧竞争态势 [4] - 截至2024年末 权益基金代销保持银行、券商、独立销售机构三足鼎立格局 但银行保有规模和占比有所下滑 [6] 中小银行战略转型方向 - 需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强化产品筛选能力与客户综合服务 [5] - 突破五大瓶颈: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加强数字化建设 强化财富管理服务能力 优化产品结构 深耕细分市场 [7] - 应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发挥本地化优势打造区域特色 [6] - 避免与大型银行及互联网平台直接竞争 聚焦中小城市和县域市场 [7]
哪些建筑标的受益于“反内卷”?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19 06:01
反内卷政策背景 - 中央层面自24年下半年起明确整治"内卷式"竞争定调,25年7月33家建筑类企业(含中建一局、中国核建等央企、国企及民企)联合发布《倡议书》,提出"四不方针":不拼凑规模、不盲目扩张、不过度负债、不设空壳架构,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1][2] 传统低估值央国企蓝筹投资逻辑 - **分红能力**:25Q1九大建筑央企新签订单市占率提升至59.89%,反内卷政策通过优化供需改善盈利和现金流,地方国企竞争压力或边际缓解,推荐中国建筑、四川路桥[3] - **价格弹性**:大宗资源品涨价预期下,布局资源品(如中国化学、中国中铁)及化工新材料的建筑企业具备业绩弹性[3] - **科技转型**:智慧城市、智慧建造等科技型基建需求高景气,建筑企业拓展数据要素等非传统业务,推荐隧道股份、中国建筑国际[3] 国际工程板块投资逻辑 - **资源品价格弹性**:北方国际焦煤业务24年利润超6亿,中性/乐观预期下26年利润贡献达7.7/9.5亿元[4] - **下游盈利改善**:钢铁、水泥行业反内卷政策推动产能退出与低碳改造,利好专业工程公司中材国际、中钢国际、中铝国际[5] 钢结构板块投资逻辑 - **制造端企业**:钢价上行带动鸿路钢构加工利润改善(吨净利从24年111元回升至22Q3峰值347元),废钢销售及龙头成本优势凸显[6] - **安装端企业**:反内卷加速行业出清,精工钢构25H1海外订单同比增94%,江河集团24年海外订单增57%,海外业务改善盈利与现金流[6]
KOL运营:2024-2025广告主KOL营销市场盘点及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8-15 01:16
市场盘点 - 2024年KOL投放市场规模回落至873亿元 首次出现收缩 [4][12][17] - 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亿 直播用户8.33亿 使用率高但增速放缓 [1] - 万粉以上KOL数量近1500万 年增速仅5% 市场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1] - 中腰部创作者(粉丝量5万-300万)连续三年成为增长主力 占比达66.2% [1] - 50万-300万粉丝量级账号同比增长10.6% 商业化资源加速向该群体倾斜 [1] - 头部KOL(粉丝量≥1000万)占比仅0.2% 生态成熟新晋难度大 [1] - 尾部账号(粉丝量<5万)占比32.1% 面临低质账号淘汰加速压力 [1] 行业投放分布 - 美妆个护投放持续缩减 占比下降7.9个百分点 [14] - 家居家电投放保持增长 增幅达3.9个百分点 [14] - 汽车行业投放占比13.1% 较2023年9.8%显著提升 [14][16] - 3C数码投放增长明显 2024年较2023年增长28.8% [16] - TOP5领域合计投放金额占比超过78% [14] 平台特征 - 抖音强化头部转化与腰肩部平衡 内容精品化发展 [1] - 小红书突破女性主场标签 向生活服务扩展 腰尾部创作者生态活跃 [1] - 小红书88%用户主动搜索生活决策内容 [1] - B站聚焦中长视频与知识内容 2024年百大UP主中知识区占22席 [1] - B站2.2亿用户学习专业知识 近310万UP主获利 收入增长21% [1] - 快手依托信任电商 GMV同比增长17.3% [1] - 微信依托私域生态 小店GMV同比增长92% [1] 内容生态 - 生活记录类内容占比12.4% 位居第一 [1] - 文化垂类增速达32.3% IT互联增速25.7% 三农增速19.7% [1] - AI生成内容、AR技术与沉浸式体验成为内容创新重要驱动力 [1] - 内容创作呈现技术赋能与文化传承两大主线 [1] 商业化趋势 - 行业转向价值竞争 用户需求从泛娱乐向实用价值延伸 [1] - 头部KOL聚焦流量与转化 腰尾部凭借垂直内容实现低成本种草 [1] - 小红书腰尾部账号活跃粉丝占比超60% [1] - KOL合作进入立体化阶段 从内容合作向闭环转化升级 [18] - 广告主重视KOL带来的转化效果 关注营销带来的品牌渗透及销售转化 [12][18] - 跨域破圈与动态标签化营销成为突破内卷关键路径 [1]
该给中国新手父母减负了
虎嗅APP· 2025-08-12 10:31
育儿补贴政策 - 国家将从2025年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年3600元补贴 [3] - 补贴虽不能完全覆盖育儿成本但能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4] 母婴消费行为变化 - 新生儿父母消费降级明显 但愿意为婴儿用品支付溢价 如100元奶瓶 500元消毒机 2000元安全座椅 [2] - 消费者通过母婴App 宝妈群等渠道获取信息 注重试用装和体验装 [4] - 60%家长不了解需按月龄更换不同流速和容量的奶瓶 [12] 京东母婴免费送计划 - 联合5大奶瓶品牌推出"百万奶瓶免费送"活动 已送出5万支 复购率达80% [10][12][13] - 尿裤免费送和奶粉免费送项目已送出2700万品牌奶粉和1.8亿片纸尿裤 [16] - 8月起整合80家母婴品牌 覆盖近1000款商品升级为"京东母婴免费送计划" [27] 行业创新举措 - 推出"奶粉28天新鲜直达"标准 飞鹤 伊利 君乐宝三大品牌参与 部分产品17天即可送达 [19][20] - 实现纸尿裤"90天尺码随心换"服务100%覆盖 累计服务3199万用户 [22] - 基于用户直饮杯需求洞察 推动新品研发上市周期缩短至半年内 [24] 平台与品牌合作 - 贝亲新生儿奶瓶通过京东专供价格从百元以上降至49元 销量提升五倍 [9][16] - 品牌方主动加入免费送计划 希望通过体验建立消费者连接 [10][16] - 京东采销通过实时比价确保价格竞争力 每日监控100g单价和赠品机制 [15] 行业趋势 - 母婴行业竞争从价格内卷转向价值竞争 聚焦成分 功能 新鲜度等维度 [26] - 京东通过规模优势和供应链能力构建用户 品牌 平台三赢模式 [26] - 出生率下降背景下 品牌拉新成本攀升 平台成为精准获客重要渠道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