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车家全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发布会:17系列手机和汽车定制化服务是重点
华泰证券· 2025-09-26 07:56
投资评级 - 维持小米集团-W(1810 HK)"买入"评级 目标价65.4港币[1][5][7] 核心观点 - 小米17系列手机价格具有竞争力 Pro系列背屏设计是最大亮点[2] - 汽车定制化服务有利于拓展高端用户 提升毛利率水平[3] - 持续投入硬科技研发 为"人车家"全生态发展奠定基础[1][4] - 基于SOTP估值法 非汽车业务估值46.3港币 汽车业务估值19.1港币[1][47] 产品发布详情 - 小米17系列全系搭载高通骁龙8 Elite芯片 采用台积电3nm工艺[2] - 续航能力显著提升:小米17/17 ProMax比iPhone17/iPhone ProMax续航时间分别提升109%/50%[2] - 价格策略:标准版4499元(12+256G)与去年持平 Pro版4999元降价300元 Pro Max版5999元起[2] - 背屏设计支持后摄自拍、信息显示、小游戏和远程控车等功能[2] - 汽车定制化服务每月限40辆 提供五种限定颜色及全方位定制选项[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Q25汽车及AI创新业务毛利率达26.4% 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3]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43.1/526.3/671.2亿元[5] - 2026年预测PE为30倍 当前市值1,547,240百万港币[5][8][11] - 2025E营收增速31.14% 2026E营收增速23.64%[11] 技术研发进展 - 自研玄界SoC芯片一次流片成功 已应用于多款手机和平板产品[4] - SU7 ultra搭载自研V8s电机 成为纽北赛道"最速"四门量产车型[4]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在芯片、AI和系统领域取得实质进步[4] 估值分析 - 非汽车业务估值基于21倍2026年预测PE[47] - 汽车业务估值基于2.5倍2026年预测PS[47] - 估值倍数高于行业均值 反映对小米生态价值的认可[47]
小米17系列正式发布,雷军宣布“全面对标苹果”
搜狐财经· 2025-09-26 03:41
"因为太强了"。当雷军被问及为何跳过小米16直接发布17系列时,他的回答简洁而自信。9月25日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小米举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发布 会,这不仅是小米2025年最重要的产品亮相,也是雷军第六次年度演讲的舞台。 演讲主题为《改变》,雷军分享了小米造芯和造车的艰辛历程。他坦言,2020年小米十周年时,自己和团队曾充满焦虑和疲惫,因为苹果、三星、华为如同 行业內几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更让人疲惫的是网上充斥着各种质疑、批评,甚至是攻击。不少人对小米真的不够了解,他们对我们有很多固有的偏见……比如说小米就是一家组装厂、 沒啥技术、只会营销、肯定走不远等等。"雷军说,"那个时候,我陷入了严重的內耗。" 跳过16的飞跃:小米17系列横空出世 小米17系列的发布标志着小米产品命名策略的重大转变。雷军对此回应:"也有网友建议我们要不叫小米18,我们还是悠着点。" 这一命名跳跃不仅体现了 产品上的跨越,也象征着小米与汽车产品线SU7和YU7的型号对齐。 此次发布的小米17系列包括三款机型:小米17、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 这三款机型均搭载小米澎湃OS3系统,并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 器 ...
新华财经|五年磨砺突破高端壁垒 小米17系列旗舰产品展现硬核科技实力
新华社· 2025-09-26 03:41
公司战略转型 - 小米从互联网公司坚定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专注于智能制造新战场 [3] - 公司过去五年完成从规模扩张到技术引领的深刻转型 战略主题从"战略定力"演进至"成长"并实现"关键突破" [3] - 构建横跨手机 汽车 智能家居的"人车家全生态"格局 实现从单一产品竞争向生态系统竞争的范式升级 [4] 技术突破成果 - 小米17系列实现屏幕 电池 影像三大核心领域国产技术突破:M10屏幕发光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金沙江电池能量密度跻身世界前列 LOFIC高动态技术攻克逆光摄影难题 [3] - 自主研发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成功落地 性能体验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标志着高端芯片领域自主可控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4] - 创新"妙享背屏"设计重构智能手机交互模式 展现原始创新能力 [3]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小米转型之路成为我国制造业实现能级跃升的典型缩影 [4] - 技术攻坚成果体现我国制造业爬坡过坎的关键突破路径 [4] - 公司从科技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 完成五年彻底蜕变 [3]
速通雷军演讲:小米五年巨变
经济观察报· 2025-09-26 00:52
" 5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从迷茫到蜕变,有时候隔着千山万水,有时候其实只隔着一层窗户纸,只要持续努力,不断成长,每个人、每个团队 都有机会逆天改命。"雷军多次强调,"改变,本身就是希望。" 这五年的小米,从产业技术到组织管理,从用户感知到生态策 略,几乎每一项业务路径都经历了从0到1的改变。小米试图用 芯片、造车与产品力构建起新的企业骨架,也用定制化服务、 设计表达建立起品牌新的审美能力。 作者: 周悦 封图:小米集团 9月2 5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举办第六次年度演讲,主题为改变。 这五年的小米,从产业技术到组织管理,从用户感知到生态策略,几乎每一项业务路径都经历了从0到1的改变。小米试图用芯片、造车与产品 力构建起新的企业骨架,也用定制化服务、设计表达建立起品牌新的审美能力。 以下为雷军演讲的关键点。 关键点1: 从十周年复盘开始 小米要走"技术为本"路径 2020年,小米成立十周年,尽管已跻身《财富》世界500强、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但小米内部并不如外界想象的笃定。从市场层面看,面对苹果、三 星、华为三大高墙,小米的上升空间似乎逼近天花板;从组织状态看,团队普遍出现疲态,创业激情衰退;而 ...
小米17系列发布、推出汽车定制服务,雷军亲述玄戒芯片及造车幕后故事
搜狐财经· 2025-09-25 17:04
小米新品发布 - 公司于9月25日举行第六次个人年度演讲 主题为"改变" 并发布小米17系列数字旗舰、小米定制服务及多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 [1] - 小米17标准版定价4499元起 小米17 Pro定价4999元起 小米17 Pro Max起步配置12GB+512GB 定价5999元起 9月27日10点正式开售 [1] - 小米平板8标准版定价2199元起 Pro版2799元起 米家三区洗衣机Pro首销价3999元起 米家冰箱Pro 560L首销价6399元 小米电视S Pro Mini LED 2026首销价5199元起 [2] 产品技术特性 - 小米17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采用3nm工艺 CPU性能比肩A19 Pro GPU相比A19 Pro提升34.6% [2] - 小米17 Pro系列配备"妙享背屏" 支持个性时钟、AI人像壁纸、背屏自拍、掌机模式等创新功能 [2] - 小米电视S Pro 85 Mini LED 2026采用全新Mini LED屏幕、独立画质增强芯片及低反屏技术 [3] 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首款SUV车型YU7自7月6日交付以来 交付量已突破4万台 家庭用户占比69% 有孩家庭占比85% [3] - 推出"小米定制服务" 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首期提供26项个性选配 包括5款车漆、4款内饰及定制轮毂等 [1][3] - 定制服务10万元起订 每月限定40台 于9月25日晚十点开启预售 [1] 生态链产品 - 推出Xiaomi路由器BE10000 Pro建议零售价1699元 Xiaomi Sound 2 Max建议零售价1999元 随身蓝牙音箱建议零售价299元 [2] - 米家冰箱Pro实现鲜鱼鲜肉零下储存不冻结 支持全自动洁净制冰 米家三区洗衣机Pro采用三筒独立水路分区洗 [3]
2025雷军年度演讲 YU7交付超4万/发布小米定制服务
新浪财经· 2025-09-25 15:35
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数字旗舰手机发布 包括标准版起售价4499元 Pro版起售价4999元 Pro Max版起售价5999元[1][5] - 小米平板8系列发布 标准版起售价2199元 Pro版起售价2799元[5] - 米家三区洗衣机Pro首销价3999元起 米家冰箱Pro微冰鲜双系统法式平嵌560L首销价6399元 小米电视S Pro Mini LED 2026首销价5199元起提供四种尺寸[5] - Xiaomi路由器BE10000 Pro零售价1699元 Xiaomi Sound 2 Max零售价1999元 Xiaomi随身蓝牙音箱零售价299元[5] 汽车业务 - 小米YU7 SUV车型正式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 自7月6日交付以来交付量已突破4万台[7] - 家庭用户占比69% 其中有孩家庭占比85%[7] - 小米SU7系列成为近一年20万以上最畅销轿车 YU7创造中国汽车工业史奇迹 SU7 Ultra位列国内50万以上轿车和纯电销量双第一[16] - SU7 Ultra原型车进入纽北官方圈速总榜全球第三 量产车刷新纽北量产电动车圈速记录[16] 定制服务 - 推出小米定制服务 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提供26项个性选配包括车漆轮毂内饰等[3][9] - 定制服务10万元起订 每月限定40台 首批覆盖两款车型[5][9] - 小米成为中国首家发布汽车定制服务的车企 在北京汽车工厂店打造400余平定制服务中心[9] 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正式发布 性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14] - 小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具备3nm先进制程设计能力的科技公司[14] - 小米17 Pro系列配备"妙享背屏"创新 重构智能手机交互模式[3]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从2020年93亿元增长至2024年241亿元 2025年预计投入300亿元[13]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0年一万出头翻倍增长至超过两万人[13] - 未来五年计划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1000亿元[11] 战略转型 - 公司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确立"技术为本"为核心铁律[11] - 2020年公司年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并开始高端化探索[11] - 通过五年时间引进大量人才重塑核心管理团队实现深层次变革[13][14]
手机出货受阻,小米要在印度进军更多领域?
观察者网· 2025-09-12 08:55
公司战略转型 - 小米印度战略目标从智能手机扩展至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电视及家用电器领域,致力于打造"人车家全生态"互联生态系统 [1] - 公司强调超过2000万消费者拥有超过五台小米设备,通过多设备互联实现品牌差异化 [1] - 引入大型家电需评估市场契合度,需制定更宏大的战略规划 [1] 财务表现 - 小米印度上一季度收入增长30%,利润增长35%以上 [1] - 印度市场对母公司收入贡献率从2018年的45%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个位数,未进入前五大贡献市场 [7] 市场竞争态势 - 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3700万部,同比增长7.3% [2] - 小米市场份额从13.5%降至9.6%,同比下跌23.5%,排名跌至第五 [2][5] - vivo以19%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三星14.5%居第二,OPPO13.4%列第三 [2][5] - 摩托罗拉(39%)、iQOO(68%)和苹果(19%)实现显著正增长,realme(-17%)、Poco(-28%)和OnePlus(-39%)出现下滑 [5] 运营挑战 - 面临库存积压问题,尤其在高端市场份额被vivo和OPPO蚕食 [3] - 长期依赖性价比策略导致品牌形象偏低端,高端机型市场接受度不足 [3] - 遭遇苹果和三星联合诉讼,争议营销行为被要求停止 [6] 监管环境 - 2022年印度财政部指控违规汇款,冻结470.421亿卢比(约37.95亿元人民币)资金 [6] - 印度政府要求本地化制造,导致洗衣机、空调等新产品推出计划搁置 [6] - 监管不确定性导致投资意愿下降,管理层倾向本地利润再投资而非外部支持 [6]
曾学忠谈小米全球化战略跃迁:迈向“模式出海”,新零售海外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9:28
出海战略演进 - 公司出海战略从2014年首站东南亚试水开始 逐步扩展至全球100多个市场 经历产品出海、品牌出海到"模式出海"的全球战略跃迁 [1] - 2014年进入印度市场时采用互联网打法 与Flipkart合作举办闪购活动 红米1S预售超40万人参与 新品4秒售罄 [2] - 2015年拓展亚非拉新兴市场 组建团队并在数十个市场建立代理商网络 [2] - 2017年进入西欧市场 在西班牙开设小米之家 随后扩展至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3] - 2025年启动新零售出海 计划未来5年在海外建设1万家小米之家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海外已建设约200家 [6] 市场地位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公司手机全球市场份额达14.7% 连续20个季度排名全球前三 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 [3] - 区域市场表现:东南亚份额第一 欧洲排名第二 拉美和中东排名第二 非洲排名第三且份额创历史新高 [3] - 在60个市场排名前三 在69个市场排名前五 [3] - 非洲市场二季度市占率14.4% 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排名仅次于三星和传音 [9] 品牌与产品策略 - 早期海外品牌定位强调性价比 同时凭借年轻、亲民、科技、时尚及生态链产品特点吸引用户 [3] - 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2025年3月小米15 Ultra起售价1499欧元(超过iPhone 16 Pro Max) 首销期销量同比增长58% 在10个重点市场超额完成目标 [5] - 小米15系列在东南亚首销期销量同比增长54% 带动该区域二季度份额第一 [5] - 海外米粉社区注册用户超2500万 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米粉俱乐部 [4] 渠道建设模式 - 线上渠道与亚马逊、Lazada等电商平台开展多元化合作 [5] - 线下渠道与本地电信运营商、代理商及大型零售商建立合作 例如欧洲与主流电信运营商保持长期合作 [5] - 新零售出海以小米之家和数字化交易系统为核心 提升商业效率并降低销售成本 [6] - 全渠道管理需平衡各方利益 重点保护消费者利益 对国际经营管理能力要求高 [6] 供应链与制造能力 - 中国消费电子供应链具备成熟完备优势 公司可复用手机供应链资源至平板、汽车等新产品 [8][9] - 自建工厂推进战略升级:北京建成汽车工厂和手机智能工厂 武汉智能家电工厂在建中 [9] - 汽车业务计划2027年首站登陆欧洲 目标用15-20年成为全球前五车企 [10] 区域差异化策略 - 新兴市场以份额拓展为主 如非洲市占率14.4%排名第三 [9] - 成熟市场(欧洲、东南亚)以高端化为核心战略 注重市场结构调优 [10] - 大家电出海元年表现突出:2025年3月以来东南亚空冰洗新品总销量超1万台 空调销量超8500台 洗衣机在马来西亚Lazada上线两周成为品类销冠 [10] - 2025年下半年空调将进入欧洲市场 冰箱洗衣机扩展至更多国家 2026年目标海外家电销售百万台 [10] 管理体系升级 - 2022-2023年全球业务出现倒退 公司重点提升管理能力 构建适应多元文化的独特管理体系 [7] - 强化全球经营平台建设 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以符合各市场安全与合规要求 [3]
小米出海三部曲:卖产品 打品牌 搬模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1:22
公司战略与模式 - 小米在东南亚推行新零售出海战略 将国内已验证的高效直营体验店模式复制到海外市场 通过砍掉中间商和全链条数字化管理降低渠道成本 [4][5] - 公司采用"直营+本地代理商"混合模式拓展海外市场 既保持品牌调性统一又借助当地资源快速扩张 2025年计划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新开100多家门店 [4] - 小米将全球市场分为三类:成熟市场(中国、东南亚)聚焦高端化 欧洲市场稳住份额 新兴市场(拉美、非洲)追求市场份额 [5][6][7] - 公司计划5年内在海外建设1万家小米之家 打造新零售高速公路 服务于品牌高端化和"人车家全生态"全球化战略 [5] 产品表现与销售 - 小米15系列高端手机在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 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54% 在曼谷百丽宫店旗舰机贡献全店45%营业额 [2][3] - 大家电产品在东南亚定位高端 2025年3月以来空冰洗三款新品总销量超1万台 其中空调销量超8500台 泰国售价1.45万泰铢(约3200元人民币)比国内贵超800元 [3][7] - 公司2025年二季度总营收1160亿元 同比增长30.5% 智能大家电收入大增66.2% 东南亚市场以19%份额重夺手机市占率榜首 [3][4] 市场表现与竞争 - 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二季度出货量2500万台 同比下降1% 小米出货量达470万台 市场份额19% 时隔四年重夺榜首 [3] - 泰国汽车市场年销量约80万辆 新能源汽车占比约10% 小米汽车目前只服务国内市场 [7] 零售体验与生态 - 小米之家采用科技展览馆式设计 提供"人车家全生态"沉浸体验 顾客可通过手机控制空调温度 在电视上查看手机照片 [2] - 门店实行线上线下同价策略 消除顾客比价顾虑 专注于提供实体体验 吸引年轻人体验手机游戏 家庭主妇测试扫地机器人 年长者问询智能电视和空调用法 [2][4]
中国汽车市场,分水岭已至
虎嗅· 2025-09-03 00:31
8月销量表现 - 零跑以57,066辆第六次摘冠并主动上调年度目标 [10] - 小鹏以37,709辆创历史新高稳步行走在达标线上 [10] - 蔚来交付31,305辆34个月来首次超过理想汽车 [5] - 理想汽车交付28,529辆自5月以来连续三个月下降 [5] - 小米汽车交付超30,000辆前8个月累计至少170,000辆 [11] - 鸿蒙智行全系交付44,579辆环比再降6.64% [9] - 极氪含领克和极氪品牌交付44,843辆与上月基本持平 [11] - 乐道L90首月交付10,575辆成为推动蔚来销量增长的主力 [8] 年度目标完成率 - 零跑和小鹏最有希望达成全年目标 [2] - 小米汽车保守估计完成35万辆年度目标的一半左右 [3][11] - 极氪全年目标完成率为47.03% [11] - 蔚来、理想、岚图和阿维塔的完成率均低于40% [4] - 岚图和阿维塔虽环比增长但目标进度仍滞后于时间表 [12] 技术路线与竞争格局 - 理想汽车增程式车型环比三连降优势窗口正在收窄 [25][26] - 蔚来all in纯电并投入换电网络乐道L90印证可换电加亲民价格车型的强烈需求 [19][22] - 理想汽车提出明年在纯电赛道保五争三进行转型补课 [27] - 华为鸿蒙智行连续第二个月下滑高度依赖合作伙伴的制造水平和产能爬坡能力 [51][58] - 小米汽车选择与北汽福田合作代工产能命脉掌握在合作伙伴手中 [66][67] 供应链与生态策略 - 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掌握电池车身底盘关键技术实现成本控制 [33][34] - 小鹏与滴滴联手推出MONA系列通过生态合作迅速切入大众市场 [37][38] - 华为通过输出智能驾驶技术和鸿蒙座舱与传统车企合作打造产品 [55] - 小米提出人车家全生态愿景但产能卡壳生态便如空中楼阁 [69][71] 行业竞争阶段 - 新能源汽车竞争告别草莽时代进入拼交付拼产能拼成本的阶段 [46] - 供应链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变量考验成本控制和质量稳定 [47][48] - 汽车行业是一场马拉松一个月的销量数据只是赛程中的一个微小的补给站 [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