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战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大豆市场遭重创,特朗普喊话无效,中国迟迟不下订单,豆农撑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8-19 06:12
贸易战影响 - 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量从2018年起大幅下降 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仅2213万吨 占总进口量1.05亿吨的21% [1] - 墨西哥等其他市场采购量不足600万吨 远低于中国市场规模 [1] - 美国大豆协会负责人承认中国市场不可替代 关税政策导致出口竞争力持续下降 [3] 气候与生产成本压力 - 极端天气导致印第安纳州和俄亥俄州暴雨成灾 大量幼苗死亡 农民防治成本增加 [3] - 德克萨斯州作物成熟期延长 生长质量下降 农民失去对气候的控制能力 [3] - 种子 化肥和土地成本持续攀升 而大宗农产品价格走低 形成双重挤压 [5] 产业链恶性循环 - 小型农场因成本压力减少投入 威胁未来产量和质量 [5] - 牛群规模缩减和乙醇产量下降进一步拖累农产品价格 [5] - 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份额扩大 中巴农业合作深化威胁美国市场地位 [5] 政策应对缺失 - 特朗普政府仅通过社交媒体喊话中国采购 缺乏实质性补救措施 [5] - 现有补贴制度不合理 无法解决贸易政策和气候变化的系统性影响 [5][6] - 美国农业需要国际合作和务实政策而非政治承诺 [6] 行业前景 - 气候变化影响具有长期性 贸易政策缺失加剧生存危机 [5][6] - 美国农业经济命脉面临挑战 需寻找新出路而非依赖原有市场 [6]
美方喊停和印度谈判,巨额关税不可避免,莫迪抵制美国货,不要麦当劳不要iPhone
搜狐财经· 2025-08-19 02:21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 其中一半已生效 另一半计划8月28日实施[1][3] - 关税导致印度出口订单受阻 纺织厂和鞋厂面临库存积压与生产停滞[3] - 印度鞋业企业法里达集团表示25%税率尚可承受 但50%税率使业务难以为继[3] 本土品牌替代趋势 - 印度出现系统性本土品牌替代行动 包括用本土冷饮替代可口可乐[1]及本土香皂替代舒肤佳[3] - 本土觉醒论坛组织集会 呼吁抵制麦当劳 星巴克 苹果等美国品牌[3][6] - 印度企业家通过社交媒体推动使用本土农产品和科技产品[4] 科技行业动态 - 印度科技行业提出需要开发本土替代品 包括推特和谷歌的替代平台[4] - 总理莫迪在班加罗尔集会强调科技公司应优先满足国内需求[4] - WhatsApp在印度拥有全球最大用户群 苹果门店开业时出现大规模排队现象[1] 地缘政治调整 - 印度与中国开展外交接触 王毅三年来首次访印讨论边界贸易[6] - 印度外长苏杰生访问莫斯科 寻求与中俄形成战略协调[6] - 计划9月恢复中印直航 疫情前每周有十余班航班[6] 零售与餐饮业变化 - 达美乐在印度门店数量超过任何其他国家[1] - 超市中本土品牌货架空间扩大[8] - 社交媒体出现针对外国餐饮连锁店的抵制图片[3][6] 政府与企业响应 - 印度政府承认关税措施可能破坏美印贸易并影响全球贸易增长[3] - 企业界代表公开支持本土农民和初创公司[4] - 印度计划参加上合峰会 并可能在此过程中与美方进行接触[8]
川普巧施连环计,库克怒掏7000亿
36氪· 2025-08-18 23:25
核心观点 - 苹果宣布7000亿美元美国投资计划 但实际新增现金投入有限 本质是应对贸易政策压力的战略举措 [2][4][10][13][17][19][22][23] 投资计划细节 - 总投资规模达7000亿美元 包括6000亿美元美国本土建设和1000亿美元"美国制造计划"(AMP) [2] - 资金分四年投入 年均1750亿美元 超过公司年净利润(约1000亿) 接近年营收一半 [4] - 股价应声大涨13.3% 显示市场积极反应 [26] 投资构成分析 - 大部分为常规运营支出重新包装 包括供应商采购(康宁/博通/德州仪器/环球晶圆/应用材料等) 数据中心建设 App Store服务投入 [15] - 包含原有研发投入 新专卖店建设和办公园区扩建等既定项目 [15] - 实际新增现金投入仅占总额15%-25% 约105-175亿美元 [19] 地缘政治背景 - 印度在2025年7月成为美国iPhone最大来源国 占美国智能手机进口量44% [8] - 印度产iPhone对美出口同比暴增240% 其中78%销往美国 [8] - 美国对印度关税升至50% 威胁苹果供应链成本 [10] - 苹果通过游说获得临时豁免 但政策不确定性仍存 [10] 行业比较 - 英伟达为继续销售H20芯片同意支付15%抽成 [11] - 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均承诺数百至上千亿美国投资 [11] - 英特尔近期同样受到政策压力 [11] 历史先例 - 2018年承诺5年3500亿美元投资 创造2万个岗位 [17] - 2021年将投资额提升至4300亿美元 重点布局5G/芯片工程/AI领域 [17] - 本次7000亿投资是相同策略的延续 规模随政治赌注加大而增加 [17] 战略收益 - 确保关税豁免待遇 避免每年潜在200亿美元利润损失(相当于15%利润) [19] - 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性 特别是中国和印度产线的关税风险 [10][19][22] - 获得45万个就业岗位创造的政治红利 特别是在肯塔基等摇摆州 [20] - 实现政治资本与商业利益的平衡 形成三赢局面 [20][22][23]
关税“休战”助力资本跨境,政策举措增强市场信心,外媒剖析中国股市走高背后动能
环球时报· 2025-08-18 22:56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股指全线走高,沪指盘中涨超1%最高达3745.94点创近十年新高,创业板指盘中涨近4%突破2600点 [1] - 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沪指收盘涨0.85%报3728.03点 [1] - 沪深300指数中电信和IT股表现突出,上海科创板和深圳创业板指数同时飙升 [3] - A股较4月份中美贸易摩擦低点已反弹20%,内地交易所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为今年2月以来首次 [4] 驱动因素 - 周期性韧性、政策预期、板块轮动等多重利好共同强化上行势头 [1] - 市场流动性充足叠加国家政策支持缓解担忧情绪,当前估值仍低于其他主要市场 [3] - 散户资金从债市转向股市创纪录,政府政策增强信心推动本土流动性充裕 [4] - 中美延长关税休战期利好跨境资本配置,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亚洲市场 [4] 行业动态 - 金融与科技领域领跑市场,银行、券商、人形机器人、算力算法、芯片半导体、创新药等板块反复活跃 [5] - 人形机器人应用集中于商场酒店等预设场景,智能化升级为核心瓶颈,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5] - 行业价格战被遏制及产能过剩调整措施为股市提供支撑 [4] 企业财报 - 香港恒生指数31家公司披露中期业绩显示利润平均增长11% [3] - 腾讯控股第二季度利润超分析师预期,呈现盈利复苏迹象 [3] - 本周小米、百度和港交所等20余家领头羊公司将发布财报 [3]
川普巧施连环计,库克怒掏7000亿。
搜狐财经· 2025-08-18 16:15
说是8月7号,苹果官宣要掏6000亿美金,放到美国本土搞建设,还要再掏1000亿搞个"美国制造计划"(American Manufacturing Program,简称 AMP),一共是奔着 7000亿美金去了。 此言一出,苹果股价应声大涨。要知道搁全世界破万亿的公司都没几家,那网飞拍电视剧拍那么好,他才值4800亿,7000亿都赶上沃尔玛这种巨头了。 所以一听说苹果准备在美国本土砸这么大规模,美国制造业仿佛迎来了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场面。 iPhone17马上要出来了,新手机的小道消息是满天飞。 具体怎么着咱还是等发布会再说,但目前这几天,倒是有另一个关于果子的消息在国外整的动静挺大。 但懂行的朋友可能要问了,说你这不对啊,苹果总市值才三万亿,这一下抽了两三成,库克亏到姥姥家了。 虽然这钱得分四年出,一年也就是1750亿美元。但就是这样,实际也远远超过了苹果一年的全部净利润(约1000亿),甚至占到了总营收的的近一半。 任何一个做过买卖的人都会觉得,TIM这是疯了,纯做慈善还是被绑荒岛上了? 就库克这种精明人,怎么可能硬吃哑巴亏,这事儿肯定没那么简单。于是哥们研究了一圈儿,发现这里面还真有说法。 看上去这 ...
美国这次彻底孤立无援?8月17日,对华关税政策传来新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8-18 07:02
特朗普时代,那位自诩"商业天才"的美国总统,执意要在国际贸易的棋盘上与中国一较高下。然而,这 场声势浩大的贸易战,最终却沦为一出让全球观众哭笑不得的"自嗨式"闹剧,其结局早已在历史的进程 中埋下伏笔。 贸易战:特朗普的"自嗨式"闹剧与全球新秩序的曙光 在对华策略受挫后,特朗普迅速将矛头转向印度。相比于中国,印度的综合国力相对较弱,对美国经济 的依存度较高,战略价值也远不及中国。因此,印度成为了特朗普眼中理想的"出气筒"。从最初的25% 关税,一路飙升至50%,甚至酝酿高达250%的羞辱性税率,特朗普政府专门针对印度药品出口等软肋 进行打压,让印度人民不得不勒紧裤腰带。 然而,特朗普的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操作,不仅未能为自己赢得声誉,反而让世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他 的真实面目——一个不折不扣的"贸易捣乱分子"。他所发起的贸易战,对美国自身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物价飞涨、购买力下降、企业怨声载道,甚至导致产业链濒临崩溃。这哪里是双赢的局面,分明是自残 行为! 反观中国,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始终坚持有理、有据、有节的态度。通过适度收紧稀土出口,中国让 美国工业链切身体会到了痛楚。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
懂王关税大棒乱舞,半导体税率或达300%!
搜狐财经· 2025-08-18 05:54
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政府宣布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的范围 新增407个产品编码至《美国协调关税表》[2] - 半导体关税或于两周内公布 初始税率较低但后续可能升至200%或300% 采用递进式策略以推动产能转移至美国[2] - 美印贸易谈判延期 原定8月25日至29日的访问计划取消 双边贸易协议再度陷入不确定性[2] 行业影响分析 - 美国制造业面临生产成本攀升和关税压力双重打击 可能导致结构性短缺局面[2] - 印度因购买俄罗斯原油遭美国高额关税"惩罚" 贸易关系迅速恶化[3] - 全球贸易可能因关税扩大措施而进一步动荡[2]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下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极高 市场预计年底前至少再降息一次[4] -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萨默林和泽沃斯均主张大幅降息 泽沃斯强调应积极采取宽松措施防止劳动力市场放缓[4] - 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将召开 鲍威尔最后一次以主席身份出席 讲话可能保持利率选项开放但强调数据依赖性[4] 货币政策框架评估 - 美联储可能淡化疫情期间推出的"灵活平均通胀目标"政策 回归传统通胀目标设定[5] - 货币政策框架评估为每五年进行一次 本次调整备受市场关注[5]
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大豆,特朗普取消制裁服软,欧洲3国未获邀请
搜狐财经· 2025-08-18 04:50
华盛顿的贸易迷局:昔日剧本已失效 在2025年8月一个闷热的深夜,前总统特朗普再次成为焦点,他在社交媒体上向中国发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呼吁——将美国大豆的年度采购量提升至惊人的 8800万吨,是原有2200万吨的四倍。这个数字如同一个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几乎相当于美国大豆全年出口量的两倍,暗示着中国需要吞下美国根本无法供应 的巨量库存。 然而,现实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港口,800万吨的美国大豆如同一座座沉默的山丘,无人问津。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仅为可怜的300万 吨,同比暴跌88%,跌至20年来的冰点。美国未售出的大豆库存高达4200万吨,足够中国消费一整年。 昔日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豆农们,如今却陷入了绝望。曾经,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占据其出口量的60%。如今,来自中国的订单几近归零,中西部 农业州一片萧条景象,破产潮蔓延。在爱荷华州,一位农场主望着堆积如山、无人问津的大豆,绝望地咒骂道:"当初投票给特朗普?我真是后悔死了!" 原因很简单:选择多了。中国早已改变了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2025年1月至6月,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飙升至3186万吨,独占中国市场七成份额。阿 根廷则更加精明 ...
继稀土之后,美国又一关键行业被中国卡脖子,法国人一脸的嫉妒
搜狐财经· 2025-08-18 03:49
自今年四月初爆发的中美关税战以来,美国似乎凭借一系列激烈的措施和强硬态度,赢得了短期的表面利益,但实际上,却一次次把自己推向了更深的困 境。先是中国利用稀土资源在贸易中对美国形成威胁,现在,美国又在另一个领域栽了跟头。面对这种局面,特朗普不得不向我们提出了一些"不情之请"。 作为一位二度上台的总统,特朗普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争议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做事风格极为多变,经常让人怀疑他是否能担起国家领导人的重担,尤其 是他发起的关税战,甚至让许多美国人都感到困惑。若关税战产生了预期效果,那倒也可以算是他的"功劳"之一,但现实却是,即便他们折腾了几个月,既 未能从中国获得什么实质性的让步,反而自食其果,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就像在今年8月初,特朗普威胁称如果中国不停止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他将加大 对中国的关税力度。然而,这番话还没说完,特朗普就立马转变了态度,笑嘻嘻地表示要与中国开展合作。如此的反复无常,似乎也只有特朗普才会让人觉 得这并不令人惊讶。 其实,特朗普并不是愿意向我们低头,而是美国的情况实在是非常紧张。中国在这一轮较量中,精准地锁定了美国的大豆这一关键领域。很多人可能还记得 20多年前,中美之间也曾发生过一场激 ...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大豆?特朗普要求被拒绝,中国将订单转交他国,“大赢家”已浮出水面
搜狐财经· 2025-08-18 03:14
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呼吁中国将美国大豆订单增至四倍但未获回应 中国转而将新订单分配给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1] - 2018年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 大豆被列入征税清单 中国当年将美国大豆进口量削减近一半[1] - 贸易战加速中国大豆供应链多元化 美国大豆市场份额大幅流失且难以恢复[7][8] 中国大豆进口格局变化 - 巴西成为中国大豆主要供应国 2024年进口量显著飙升 因巴西大豆享受免税待遇且价格比美国低10%-15%[3] - 阿根廷对中国大豆出口量达410万吨 同比暴涨110% 成为第三大供应国[3] - 俄罗斯和乌拉圭等国家逐步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拥有多个替代供应来源[3] 美国大豆产业现状 - 美国中西部豆农面临严重滞销问题 仓库积压2200万吨大豆[1] - 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大幅下滑 上半年美国农业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5]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在特朗普发文后单日上涨2% 市场认为存在人为炒作意图[5] 供应链与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在巴西投资建设仓库、铁路和港口基础设施 显著提升巴西大豆运输效率[8] - 中国通过多元化渠道、国产增产和技术降需增强供应链韧性[8] - 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 巴西成为贸易战最大受益者[8] 政治与经济动机 - 美国中西部农业州为共和党票仓 大豆出口危机可能影响2026年中期选举选情[3] - 中国占全球大豆消费量近60% 但美国在高科技产品如高端芯片和机床方面对华实施禁运限制[5] - 贸易战体现公平互利原则重要性 单边关税措施导致美国丧失长期市场和影响力[8]